顧世澄

《瘍醫大全》~ 卷十一 (28)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28)

1. 外障門主方

用膏調勻,搓如線香樣,外以宮粉為衣,貯於鵝毛管內。用時以骨簪蘸點。

碧玉丹,治一切火眼並痘風,赤爛弦風,拳毛倒睫,淚澀難開。

黃連,杏仁霜,秦皮,蘇薄荷(各一兩),銅青(三錢),明礬(一錢五分),川椒(五分),官粉(一錢)

共研細末,用烏梅肉五錢,入井水少許浸爛,加白果肉三兩,同搗如泥,和前藥末為丸,龍眼核大。每用一丸入涼水五六匙浸化,任點洗。

箍眼藥,治遠年近日諸般赤腫眼疾火眼。

官粉(四兩),銅青(五錢),白靈藥(四錢),麝香,冰片(各三分)

共研極細,用黃柏、歸尾各四兩,水七碗煎至半碗,去渣,入廣膠三錢化開,入前藥做長條,陰乾,用清水磨塗上下四圍三次,待乾洗去。

蕤仁膏(張仁寰),治赤腫火眼,爛弦風眼,並疼痛不忍一切等證。

蕤仁(去殼、去皮,去油,取淨霜一兩六錢),硃砂,硼砂,黃丹(各二錢),麝香,冰片(各七分)

共研細,用上好本地蜜入鍋內熬一滾去沫,候溫入藥於乳缽內,共研成膏,注瓷罐內任用。

火睛疼痛(錢仲林),生地黃不拘多少,切薄片,入火硝少許,同白酒搗爛如泥,丸如蛋大,敷腦後枕骨、風池處。將帶子紮好片時即止。

白話文:

外障門主要方劑

將藥膏調勻,搓成線香的樣子,外面裹上一層宮粉,裝在鵝毛管子裡。使用時用骨簪蘸取藥膏點在患處。

碧玉丹,治療各種火眼(眼部發炎),包括痘疹引起的眼疾、眼瞼紅腫潰爛、倒睫毛、眼睛乾澀難以睜開等問題。

藥材:黃連、杏仁霜、秦皮、薄荷(各37.5克),銅青(11.25克),明礬(5.625克),川椒(1.875克),官粉(3.75克)。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取烏梅肉18.75克,用少量井水浸泡至軟爛,加入白果肉112.5克,一同搗成泥狀,再和之前研磨好的藥末混合均勻,製成龍眼核大小的藥丸。每次取一丸放入五六湯匙涼水中浸泡化開,用來點洗眼睛。

箍眼藥,治療多年或新近發生的各種紅腫眼疾、火眼。

藥材:官粉(150克),銅青(18.75克),白靈藥(150克),麝香、冰片(各1克)。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取黃柏、當歸尾各150克,加七碗水煎至剩半碗,去渣,加入廣膠11.25克化開,再加入之前研磨好的藥粉,製成長條狀,放在陰涼處風乾。使用時用清水研磨藥條,塗抹在眼睛上下四周三次,待乾後洗去。

蕤仁膏(張仁寰的配方),治療紅腫的火眼、眼瞼潰爛、以及各種疼痛難忍的眼疾。

藥材:蕤仁(去掉外殼、外皮、油脂,取淨霜60克),硃砂、硼砂、黃丹(各7.5克),麝香、冰片(各2.625克)。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取上好的本地蜂蜜放入鍋中熬煮,待滾開後去除浮沫,待溫度稍降後,加入藥粉在乳缽中一起研磨成膏狀,裝入瓷罐中備用。

火睛疼痛(錢仲林的配方),取適量生地黃,切成薄片,加入少許火硝,和白酒一起搗爛成泥狀,做成雞蛋大小的藥丸,敷在腦後枕骨和風池穴處,用帶子綁好,過一會兒疼痛就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