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集驗方》~ 卷上 (7)
卷上 (7)
1. 五發癰疽通治方
化毒丹,
治百種惡瘡毒腫,初覺一二日,咳逆煩悶,或咽喉閉塞,發熱惡寒。
沒藥(同乳香另研),乳香(以上各五錢),草烏(醋浸泡製),浮石(各一兩燒赤,醋淬七次研余醋另放),巴豆(四十九個,生用,另研)
上五味為細末,用浮石、烏頭塗醋打麵糊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後冷酒送下。忌熱飲,取快利三二行,或吐出惡物為效。
五利大黃湯,
治人年四十以前,氣血盛多,若患瘡疽,大小便秘者。
大黃,黃芩(去腐),升麻(以上各二兩),芒硝,梔子(以上一兩二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五七沸,去渣,空心稍熱服。
竹葉黃耆湯,
治諸癰疽發背煩渴,及一切惡瘡發大渴者。
淡竹葉(一兩),黃耆,當歸,川芎,甘草,黃芩(去心),芍藥,人參,麥門冬(去心),半夏(湯洗),石膏(以上各三兩),生地黃(八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竹葉五片,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五香湯,
治諸瘡毒氣入腹,托裡。
丁香,木香,沉香,乳香(以上各一兩),麝香(三錢,嘔者去麝香加藿香),人參(渴加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渣,空心稍熱服。《總錄》、《聖惠》、《千金》、《外臺》治諸瘡腫方中,皆載此方。大同小異,大抵專治毒氣入腹,煩悶氣不通者,其餘熱渴昏昧,口燥咽乾,大便硬小便澀者,未可與服。
止痛當歸湯,
治腦疽發背,穿潰疼痛。
當歸,黃耆,人參,官桂,芍藥,甘草(炙),生地黃(以上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日進三服。
金銀花散,
治發背惡瘡,托裡止痛排膿。
金銀花(四兩,無花用苗葉嫩莖代之),甘草(一兩)
上為粗末,分為三服,酒水各一盞,同煎至一盞,去渣溫服無時。
追毒散,
治一切惡瘡膿水不快者。
五靈脂,川烏頭(炮),白乾薑(炮,各一兩),全蠍(五錢)
上為細末,用少許摻瘡口中,深者紙捻蘸藥拰入瘡口內,以膏貼之。或水浸蒸餅,令浸透搦去水,和藥令勻,捻作錠子,每月紝入瘡口中,亦名追毒錠子。
水澄膏,
治熱毒腫痛大效。
大黃,黃柏,鬱金,天南星,白芨,朴硝,黃蜀葵花(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用新水一盞半,藥末二錢,攪調勻候澄底者,去浮水,以紙花上攤於腫焮處貼之,如急燥津唾潤之。此藥治熱毒赤腫神效,如皮膚白色者勿用之。
拔毒散,
治熱毒丹腫,遊走不定。
寒水石(生用),石膏(生用,各四兩),黃柏,甘草(以上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用新水調掃之,或油調塗之,或紙花上攤貼亦妙,涼水潤之。
白話文:
化毒丹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各種惡性瘡毒腫痛,在剛開始發病的一兩天,可能會出現咳嗽、胸悶煩躁,或者喉嚨腫痛、發燒怕冷等症狀。
藥材包含:沒藥(要和乳香分開研磨),乳香(以上各用五錢),草烏(用醋浸泡處理過),浮石(各用一兩,燒紅後用醋淬七次,研磨後剩下的醋要另外存放),巴豆(用四十九個生的,要分開研磨)。
將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浮石和烏頭磨成的粉末,加入醋調成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像豌豆一樣。每次服用五到七顆,飯後用冷酒送服。忌諱喝熱的飲料,藥效發作會快速排泄二、三次,或是吐出不好的東西才算有效。
五利大黃湯
這個藥方適用於四十歲以前,氣血旺盛,如果患上瘡毒,而且有大小便不暢的患者。
藥材包含:大黃,黃芩(要去除腐爛的部分),升麻(以上各用二兩),芒硝,梔子(以上各用一兩二錢)。
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煎煮五到七次沸騰,去除藥渣,在空腹時稍微熱熱的喝下。
竹葉黃耆湯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癰疽發背的煩渴,以及一切惡瘡引起的嚴重口渴。
藥材包含:淡竹葉(一兩),黃耆,當歸,川芎,甘草,黃芩(去除內心),芍藥,人參,麥門冬(去除內心),半夏(用熱水洗過),石膏(以上各用三兩),生地黃(八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竹葉五片、生薑五片,煎煮到剩下一碗,去除藥渣溫服。
五香湯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瘡毒之氣侵入腹部,需要用藥物來幫助身體排出毒素。
藥材包含:丁香,木香,沉香,乳香(以上各用一兩),麝香(三錢,如果會嘔吐,去掉麝香,加入藿香),人參(如果口渴,加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到剩六分,去除藥渣,在空腹時稍微熱熱的喝下。《總錄》、《聖惠》、《千金》、《外臺》等醫書中都有記載這個藥方,雖然有些小差異,但主要都是用來治療毒氣侵入腹部,引起胸悶氣不順的情況,至於其他發熱口渴、意識不清、口乾舌燥、大便乾硬、小便不順等症狀,就不適合使用這個藥方。
止痛當歸湯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長在頭部或背部的癰疽,潰爛時引起的疼痛。
藥材包含:當歸,黃耆,人參,官桂,芍藥,甘草(烤過),生地黃(以上各用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煎煮到剩下一碗,去除藥渣溫服,一天服用三次。
金銀花散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長在背部的惡性瘡毒,幫助身體排出毒素,止痛排膿。
藥材包含:金銀花(四兩,沒有花可以用嫩枝葉代替),甘草(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分成三份,每次取一份,用酒和水各一碗一同煎煮到剩下一碗,去除藥渣隨時溫服。
追毒散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一切惡瘡膿液不易排出的情況。
藥材包含:五靈脂,川烏頭(炮製過),白乾薑(炮製過,各用一兩),全蠍(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少許塗抹在瘡口上,如果瘡口比較深,可以用紙捻沾取藥粉塞入瘡口內,再用膏藥貼上。或者將蒸餅浸泡在水中,瀝乾水分,加入藥粉攪拌均勻,捏成小錠子,每月塞入瘡口中,也叫做追毒錠子。
水澄膏
這個藥方對於治療熱毒引起的腫痛非常有效。
藥材包含:大黃,黃柏,鬱金,天南星,白芨,朴硝,黃蜀葵花(以上各用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取藥末二錢,加入新水一碗半攪拌均勻,等藥粉沉澱後,倒掉上面的水,將下面的藥泥攤在紙上,貼在腫脹發紅的地方,如果藥膏乾了,可以用口水潤濕。這個藥方對於治療熱毒引起的紅腫非常有效,但如果皮膚是白色的人,就不要使用這個藥方。
拔毒散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熱毒引起的丹腫,並且腫痛會游走不定。
藥材包含:寒水石(生用),石膏(生用,各用四兩),黃柏,甘草(以上各用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用新水調和塗抹在患處,或者用油調和塗抹,也可以攤在紙上貼敷,用涼水潤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