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宜真

《外科集驗方》~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五發癰疽通治方

當歸連翹散,

治證同前。

當歸,連翹,梔子仁,芍藥,金銀花藤(各一兩),黃芩(五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用水二盞,煎至七分,空心溫服。如要行加大黃二錢,待藥熟入大黃煎一二沸,去渣服之。

如神托裡散,

治發背等瘡初起,又治疔瘡並一切腫毒,及發散傷寒。

蒼耳根,兔耳草根(又名一枝箭),金銀花藤(用花亦可),五味子根(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用生白酒二盞,煎至七分,去渣。臥蓋取微汗,渣再煎。

生肌散,

水紅花葉

上為細末,先用水紅花根銼碎,煎湯洗淨,卻用葉末撒瘡上,每一日洗一次撒一次。

玉紅生肌散,

治一切瘡爛不收口者,及刀斧所傷,出血不止,並宜用之。

龍骨(二錢),寒水石(火煅,三錢),黃丹(一錢)

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摻之。

托裡榮衛湯,

治癰疽疔腫及無名腫毒。

桂枝(七分),人參,黃耆,紅花,蒼朮,柴胡,連翹,當歸身,羌活,黃芩,防風,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一盅,酒一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內疏黃連湯,

治瘡皮色腫硬,發熱而嘔,大便閉,脈洪實者。

黃連,當歸,芍藥,檳榔,木香,黃芩,梔子,薄荷,桔梗,甘草(各一錢),連翹,大黃(各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遠服。

托裡散,

治一切惡瘡發背疔疽便毒始發,脈洪弦實數,腫甚欲作膿者。

大黃(三錢),當歸(二錢),栝蔞根,皂角刺,牡蠣,朴硝,連翹(各一錢半),金銀花赤芍藥,黃芩(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酒各一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乳香止痛散,

治一切瘡腫疼痛不止。

乳香,沒藥(各一錢),丁香(五分),粟殼,白芷,陳皮,甘草(炙,各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內補黃耆湯,

治諸瘡腫發背已破後虛弱無力,體倦懶言語,食無味,少睡脈澀,自汗口乾並宜服之。

黃耆,人參,茯苓,麥門冬,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官桂,遠志,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一盅,食遠服。

加味當歸飲子,

治諸瘡瘍,諸痛癢瘡皆屬心火,火鬱則發之。

當歸,生地黃,升麻(各五錢),防風(二錢半),荊芥穗,何首烏(各二錢),柴胡,白芍藥,川芎,羌活,黃耆(各三錢),紅花,蘇木,甘草(各一錢)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食遠服。沐浴取微汗效速。使血氣通和,服應效。

托裡溫中湯,

治瘡為寒變而內陷者,膿出清解,皮膚涼,心下痞滿,腸鳴切痛,大便微溏,食則嘔,氣短促,吃逆不絕,不得安臥,時有昏憒。

丁香,沉香,茴香,益智仁,陳皮(各一錢),木香(一錢半),羌活,乾薑(炮,各三錢)甘草(炙,二錢),黑附子(炮去皮臍,四錢)

白話文:

五發癰疽通治方

當歸連翹散

此方治療的症狀和之前的方子相同。

藥材:當歸、連翹、梔子仁、芍藥、金銀花藤(各37.5克)、黃芩(18.75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每次取18.75克,加水兩碗,煎至剩七分,空腹時溫服。如果需要加強瀉下效果,可以加入大黃7.5克,待藥煎好後加入大黃再煎煮一兩次沸騰,去除藥渣服用。

如神托裡散

此方治療背部等處的瘡瘍初期,也治療疔瘡和各種腫毒,以及發散因外感風寒引起的疾病。

藥材:蒼耳根、兔耳草根(又名一枝箭)、金銀花藤(用花也可以)、五味子根(各等量)

用法: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每次取18.75克,用生白酒兩碗,煎至剩七分,去除藥渣。睡前服用,蓋好被子取微汗,藥渣可以再煎一次服用。

生肌散

藥材:水紅花葉

用法:將水紅花葉磨成細末,先用水紅花根搗碎煎湯清洗患處,再將葉末撒在瘡面上,每天清洗一次,撒藥一次。

玉紅生肌散

此方治療各種瘡瘍潰爛不收口,以及刀斧所傷、出血不止的情況。

藥材:龍骨(7.5克)、寒水石(火煅,11.25克)、黃丹(3.75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取少量撒在患處。

托裡榮衛湯

此方治療癰疽、疔瘡腫毒以及不明原因的腫毒。

藥材:桂枝(2.6克)、人參、黃耆、紅花、蒼朮、柴胡、連翹、當歸身、羌活、黃芩、防風、甘草(炙,各3.75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配成一劑,加水一碗、酒一碗,煎至剩一碗,飯前服用。

內疏黃連湯

此方治療瘡瘍皮膚紅腫堅硬,發熱且嘔吐,大便不通,脈象洪大有力。

藥材:黃連、當歸、芍藥、檳榔、木香、黃芩、梔子、薄荷、桔梗、甘草(各3.75克)、連翹、大黃(各7.5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配成一劑,加水兩碗,生薑三片,煎至剩一碗,飯後服用。

托裡散

此方治療各種惡瘡、背部疔瘡、癰疽、便毒初起,脈象洪大有力且急促,腫脹嚴重將要化膿的情況。

藥材:大黃(11.25克)、當歸(7.5克)、栝樓根、皂角刺、牡蠣、朴硝、連翹(各5.6克)、金銀花、赤芍藥、黃芩(各3.75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配成一劑,加水一碗、酒一碗,煎至剩一碗,飯後服用。

乳香止痛散

此方治療各種瘡瘍腫痛不止的情況。

藥材:乳香、沒藥(各3.75克)、丁香(1.9克)、粟殼、白芷、陳皮、甘草(炙,各7.5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配成一劑,加水兩碗,煎至剩一碗,飯後服用。

內補黃耆湯

此方治療各種瘡瘍、背部瘡瘍破潰後虛弱無力,身體疲倦,少言寡語,食慾不振,少眠,脈象細弱,自汗,口乾的情況。

藥材:黃耆、人參、茯苓、麥門冬、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官桂、遠志、甘草(炙,各3.75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配成一劑,加水兩碗,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至剩一碗,飯後服用。

加味當歸飲子

此方治療各種瘡瘍,各種痛癢瘡瘍都屬於心火旺盛,火氣鬱結就會發作。

藥材:當歸、生地黃、升麻(各18.75克)、防風(9.4克)、荊芥穗、何首烏(各7.5克)、柴胡、白芍藥、川芎、羌活、黃耆(各11.25克)、紅花、蘇木、甘草(各3.75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稍微搗碎,每次取18.75克,加水兩碗,生薑三片,煎至剩八分,飯後服用。洗澡後取微汗,效果更快。使氣血通暢,服藥應見效果。

托裡溫中湯

此方治療瘡瘍因寒邪侵襲導致內陷的情況,膿液清稀,皮膚冰涼,心下痞滿,腸鳴腹痛,大便稀溏,吃飯則嘔吐,氣短喘促,呃逆不止,無法安睡,時常昏迷。

藥材:丁香、沉香、茴香、益智仁、陳皮(各3.75克)、木香(5.6克)、羌活、乾薑(炮,各11.25克)、甘草(炙,7.5克)、黑附子(炮製去皮臍,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