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宜真

《外科集驗方》~ 卷下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4)

1. 諸瘡論

上研極細,先熬油沸,入黃蠟熔盡。次入諸藥,煎攪成膏,冷地出火毒,瓷器盛。每用少許塗瘡上。

苦楝散,

治浸淫瘡。

苦楝根(曬乾,燒存性)

上為末。豬脂調敷,濕則乾摻。先用苦參、大腹皮煎湯洗。

烏梅醋法,

治代指,手指甲頭腫。

烏梅仁(捶去殼肉,只取仁)

上研細,米醋調稀,入指浸之自愈。

豆坯散,

治陰蝕瘡。

綠豆粉,蛤蟆灰(各二錢半),胭脂(一錢二分)

上為細末乾摻。

陰瘡膏,

治男女陰瘡。

米粉(一酒杯許),芍藥,黃芩,牡蠣,附子,白芷(各一兩)

上㕮咀,以不用水豬脂一斤,微火上煎三上三下,候白芷黃膏成,濾去渣,入米粉和,敷瘡上。

沐浴長春散,

治男子下元陰濕久冷,陰囊左右夜癢,抓之則喜,住之則痛,成瘡流水,為害甚苦,此藥見效。及治婦人下部陰濕,胎元久冷。

牡蠣,蛇床子,破故紙,紫梢花,官桂,乾荷葉(各等分)

上㕮咀,每用一兩半,水一小鍋,入蔥白數莖,煎至八分,去渣,先熏後洗,卻用後藥。

津調散,

治妒精瘡,膿汁淋漓臭爛。

黃連,款冬花(各等分),麝香(少許,一方不用)

上為細末,先以地骨皮、蛇床子煎湯洗,軟帛拭乾,津調敷之。忌生湯洗。

清涼膏,

治湯潑火燒。此藥止痛解毒,潤肌生肉。

梔子仁,黃連(去須),白芷(各一分),生地黃(二兩),蔥白(十莖,擘),黃蠟(半兩),清麻油(四兩)

上細銼,於油鐺中煎地黃焦黑色,綿濾去渣澄清。卻入鐺內入蠟慢火熬,候蠟消傾入瓷盒內。用時以雞羽搵少許塗瘡上,以瘥為度。

黃柏散,

治燙火傷。

黃柏,大黃,朴硝,雞子殼,寒水石(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水調塗,極效。

蛤粉散,

治燙火傷。

上以蛤蜊殼不拘多少,炙焦黃色,搗為細末。用生油調如膏,敷之。如水仍無痕。一方以蜜水調敷之,疼立止,不膿不痂。吳內翰居鄉中,鄰家釜翻,一小兒自頭至踵皆傷,急以敷之,啼立止,遂無恙。唯才傷隨手用即效,少緩即不及。當預先合以備用耳。

雞黃油,

治燙火傷。

上用雞子煮熟,去白用黃,於銀石鍋內炒乾,再炒直待都化作油,去火毒,毛翎掃下,入韶粉夜明沙為末。香油調敷,濕則乾摻之。

貝母膏,

治頭禿瘡。

貝母,半夏(生),南星,五倍子,白芷,黃柏,苦參(各二錢半),黃丹(煅,一錢半),雄黃(一錢)

上為細末,先以蜂房、白芷、苦參、大腹皮、荊芥煎湯,熏洗拭乾。即用蜜水調敷,兩

三次後乾摻藥。

螵蛸散,

治頭上生瘡,俗曰黏瘡,絕妙方。

海螵蛸(二錢),白膠香,輕粉(各半錢)

上為細末研勻,先用清油潤瘡後,摻藥,只一上可。

雉腦膏,

白話文:

諸瘡論

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先將油加熱至沸騰,加入黃蠟使其完全熔化。接著放入其他藥材,煎熬攪拌成膏狀,放涼以去除火毒,用瓷器盛裝。每次取少量塗抹在瘡面上。

苦楝散

治療皮膚潰爛流膿的瘡。

將曬乾的苦楝根燒成炭,研磨成粉末。用豬油調和後塗抹,如果太濕就直接乾撒藥粉。先用苦參、大腹皮煎湯清洗患處。

烏梅醋法

治療俗稱「代指」的手指甲頭腫痛。

將烏梅仁(去殼取肉,只用果仁)研磨成細粉,用米醋調稀,將手指浸泡其中,即可痊癒。

豆坯散

治療陰部潰爛的瘡。

綠豆粉、蛤蟆灰(各二錢半)、胭脂(一錢二分),一起研磨成細粉,直接乾撒在患處。

陰瘡膏

治療男女陰部的瘡。

米粉(約一杯量)、芍藥、黃芩、牡蠣、附子、白芷(各一兩)。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用不加水的豬油一斤,用小火煎煮,期間將藥材上下翻動三次,直到白芷呈現黃色,膏狀形成後,濾掉藥渣,加入米粉調和,塗敷在瘡面上。

沐浴長春散

治療男子下元陰部濕冷,陰囊兩側夜晚發癢,抓癢時會感到舒服,停止抓癢則感到疼痛,甚至出現流膿的瘡,此藥效果顯著。也可用於治療婦女下部陰濕,胎元久寒。

牡蠣、蛇床子、破故紙、紫梢花、官桂、乾荷葉(各等份)。將上述藥材稍微搗碎,每次取一兩半,加入一小鍋水和幾段蔥白,煎煮至剩下八成,濾掉藥渣,先用藥液熏蒸,然後清洗患處,再使用後續藥物。

津調散

治療因性妒而生的瘡,膿液淋漓散發惡臭。

黃連、款冬花(各等份),麝香(少許,有方子不用)。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先用地骨皮、蛇床子煎湯清洗,用軟布擦乾,用唾液調和藥粉敷在患處。忌用生水清洗。

清涼膏

治療熱水燙傷、火燒傷。此藥能止痛解毒,潤澤肌肉,促進新肉生長。

梔子仁、黃連(去鬚)、白芷(各一分),生地黃(二兩),蔥白(十根,掰開),黃蠟(半兩),清麻油(四兩)。將上述藥材稍微切碎,放入油鍋中煎煮生地黃至焦黑,用棉布過濾去除藥渣,留下澄清的藥油。將藥油重新倒入鍋中,加入黃蠟用小火熬煮,待蠟溶解後倒入瓷盒中。使用時用雞毛沾取少量塗抹在瘡面上,直到痊癒為止。

黃柏散

治療燙傷。

黃柏、大黃、朴硝、雞蛋殼、寒水石(各等份)。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水調和塗抹,效果極佳。

蛤粉散

治療燙傷。

取蛤蜊殼不拘多少,燒至焦黃色,搗成細粉。用生油調和成膏狀塗敷。如果只是輕微燙傷,塗敷後不會留下疤痕。另一個方子是用蜂蜜水調和塗敷,能立即止痛,不會化膿或結痂。吳內翰住在鄉下,鄰居家鍋子翻倒,一個小孩從頭到腳都被燙傷,立即用此藥塗敷,小孩立刻停止哭鬧,之後也痊癒了。此藥要剛受傷就立即使用才有效,如果稍微延遲就效果不佳。應事先準備好以備不時之需。

雞黃油

治療燙傷。

將雞蛋煮熟,取出蛋黃,在銀質或石質鍋內炒乾,繼續炒至化成油狀,去除火毒。用毛刷掃下油,加入韶粉、夜明砂的粉末,用香油調和塗敷,太濕就直接乾撒藥粉。

貝母膏

治療頭皮禿瘡。

貝母、半夏(生)、南星、五倍子、白芷、黃柏、苦參(各二錢半),黃丹(煅,一錢半),雄黃(一錢)。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先用蜂房、白芷、苦參、大腹皮、荊芥煎湯,熏洗並擦乾患處。然後用蜜水調和藥粉塗敷,重複兩三次後,再直接乾撒藥粉。

螵蛸散

治療頭上長的瘡,俗稱「黏瘡」,效果極佳。

海螵蛸(二錢)、白膠香、輕粉(各半錢)。將上述藥材研磨均勻,先用清油潤濕瘡面,然後撒上藥粉,只需一次即可。

雉腦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