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集驗方》~ 卷上 (15)
卷上 (15)
1. 五發癰疽通治方
上除乳、沒、丹外,余藥入油內慢火煎,候白芷焦色,去渣,入黃丹一半,不住手攪令微黑色,更入黃丹仍攪,待滴入水中成珠不黏手為度,攪溫下乳沒末亦攪勻,瓷器盛。用時量瘡大小,攤紙貼之。治諸惡瘡,加自然銅、肉桂各一分。一方無當歸。
白龍膏,
治頭面五發惡瘡及燒湯凍破潰爛,止痛生肌,清血脈,消毒散腫,通氣脈如神至,可無瘢痕。
輕粉(五錢,另研),白薇,白芷,白蘞,黃耆,商陸根,柳白皮,桑白皮(以上各一兩)乳香(二兩,另研),定粉(另研),黃蠟(以上各五兩),杏子油(一斤,如無用芝麻油)
上七味銼,油內揉浸一日,於木炭火上煎令白芷黃色,濾去渣,於油中下黃蠟乳香,候溶開出火再濾,候微冷下輕粉、定粉,急攪至冷,瓷合內收貯。每用緋絹上攤用之。
磨風膏,
治頭面五發,瘡腫疥癬等疾,及燙火破傷麻風,止痛滅瘢痕。
白附子,白芍藥,白茯苓,零陵香,白芨,白蘞,白芷,白檀,藿香,升麻,細辛,黃耆,甘草,杏仁(去皮尖,以上各一兩),腦子,栝蔞根(一兩),大栝蔞(二兩,去皮),黃蠟芝麻油(一斤)
上先藥十四味銼,油內浸百日,於臘日慢木炭火上銀石器內煎至白芷微黃色,離火入栝蔞二味箸內煮百沸,重綿濾去渣。再慢火上煉,油香,下削淨黃蠟,熔開為度,傾在瓷器內收貯。上摻腦子密封。旋用磨風塗之。
金絲萬應膏,
治顛撲傷損,手足肩背並寒濕腳氣,疼痛不可忍,小兒脾疳瀉痢,咳嗽不肯服藥者。
瀝青(二斤半),威靈仙(二兩),蓖麻子(一百枚去皮殼研),黃蠟(二兩),木鱉子(二十八枚,去殼切片研),沒藥,乳香(各一兩,另研),麻油(夏二兩,春秋三兩,冬四兩。)
上先將瀝青同威靈仙下鍋熬化,以槐柳枝攪,候焦黑色,重綿濾過。以瀝青入水盆候冷成塊,取出稱二斤淨,再下鍋熔開。下麻油、黃蠟、蓖麻、木鱉子泥,不住手槐柳枝攪勻。須慢火,滴入水中不黏手,扯拔如金絲狀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許。如軟加瀝青。試得如法卻下乳沒末。
起鍋在炭火上,再用槐柳條攪數百次。又以粗布濾膏,在水盆內扯拔如金絲,頻換水,浸一日,卻用小銚盛頓。如落馬墜車,於被傷疼痛處,火上灸熱貼,透骨肉為驗。連換熱水數次浴之,則熱血聚處自消。小兒脾疳貼患處。瀉痢貼肚上,咳嗽貼背心上。
洗藥神硝散,
專治癰疽潰爛臭穢。
蛇床子(二兩,研破),朴硝(一兩)
上二味和勻,每用三錢,水一碗,煎三五沸。通手洗瘡上,用後藥摻之。
聖效散,
收斂瘡口。
黃柏(一兩,去粗皮,細切,炒至赤黑色),穿山甲(一兩,炒令黃色),檳榔,木香(各半兩,炒令黃色),雞膍胵(七枚,生用)
白話文:
五發癰疽通用治療方
除了乳香、沒藥、丹砂之外,將其他藥材放入油中用小火慢慢煎煮,等到白芷呈現焦黃色時,濾掉藥渣,加入一半的黃丹,不停攪拌使其變成微黑色,再加入剩餘的黃丹繼續攪拌,直到滴入水中能凝結成珠且不黏手時為止。稍微冷卻後加入乳香末、沒藥末,攪拌均勻,用瓷器盛裝。使用時,根據瘡的大小,將藥膏攤在紙上貼敷。可治療各種惡瘡,若要加強效果,可加入自然銅、肉桂各一分。另一個配方中沒有當歸。
白龍膏
治療頭面部發生的五發惡瘡,以及被熱水燙傷、凍傷潰爛,能止痛、促進肌肉生長、清除血液中的毒素、消腫、疏通氣脈,效果如同神助,可避免留下疤痕。
輕粉(五錢,另研磨),白薇、白芷、白蘞、黃耆、商陸根、柳白皮、桑白皮(以上各一兩),乳香(二兩,另研磨),定粉(另研磨),黃蠟(以上各五兩),杏子油(一斤,若無可用芝麻油代替)
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碎,放入油中浸泡一天,然後在木炭火上煎煮至白芷呈現黃色,濾掉藥渣。再在油中加入黃蠟、乳香,等它們融化後離火再次過濾。稍冷卻後加入輕粉、定粉,快速攪拌至冷卻,放入瓷盒中保存。每次使用時,將藥膏攤在絲綢布上貼敷。
磨風膏
治療頭面部發生的五發,瘡腫、疥癬等疾病,以及燙傷、火傷、外傷、麻風,能止痛並消除疤痕。
白附子、白芍藥、白茯苓、零陵香、白芨、白蘞、白芷、白檀、藿香、升麻、細辛、黃耆、甘草、杏仁(去皮尖,以上各一兩),腦子、栝蔞根(一兩),大栝蔞(二兩,去皮),黃蠟、芝麻油(一斤)
先將以上十四種藥材切碎,放入油中浸泡一百天。在臘日,用小木炭火,將藥材在銀製或石製容器中煎煮至白芷呈現微黃色,離火後將栝蔞兩種藥材放入其中煮沸數次,用多層棉布濾掉藥渣。再用小火慢慢熬煉,直到油散發香味,加入刮乾淨的黃蠟,使其融化即可,倒入瓷器中保存,再在上面撒上腦子密封。使用時,用磨風膏塗抹。
金絲萬應膏
治療跌打損傷、手足肩背疼痛、因寒濕引起的腳氣,疼痛難忍;也可用於小兒脾胃虛弱引起的疳積、腹瀉、咳嗽不肯吃藥等症狀。
瀝青(二斤半),威靈仙(二兩),蓖麻子(一百枚,去皮殼研磨),黃蠟(二兩),木鱉子(二十八枚,去殼切片研磨),沒藥、乳香(各一兩,另研磨),麻油(夏天二兩,春秋三兩,冬天四兩)。
先將瀝青和威靈仙放入鍋中熬化,用槐樹或柳樹枝攪拌,等到變成焦黑色後,用多層棉布過濾。將瀝青倒入水盆使其冷卻成塊,取出秤二斤淨重,再放入鍋中融化。加入麻油、黃蠟、蓖麻子泥、木鱉子泥,用槐樹或柳樹枝不停攪拌均勻。必須用小火,滴入水中不會黏手,且拉開時像金絲一樣才可以。如果太硬,再加入少許油;如果太軟,則加入瀝青。試驗達到標準後,加入乳香末和沒藥末。
起鍋後放在炭火上,再用槐樹或柳樹枝攪拌數百次。再用粗布過濾藥膏,在水盆中拉扯成金絲狀,頻繁更換水,浸泡一天,再用小鍋盛裝。如遇從馬上摔下、車禍等外傷,在疼痛處用火加熱後貼上,透入骨肉即可見效。連續更換熱水多次浸泡,則熱血聚集的地方自然消散。小兒脾疳貼在患處,腹瀉貼在肚臍上,咳嗽貼在背心上。
洗藥神硝散
專門治療癰疽潰爛且散發惡臭。
蛇床子(二兩,研破),朴硝(一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混合均勻,每次取三錢,用一碗水煎煮三五次。用藥液清洗瘡口,然後敷上以下藥散。
聖效散
收斂瘡口。
黃柏(一兩,去掉粗皮,切碎,炒至紅黑色),穿山甲(一兩,炒至黃色),檳榔、木香(各半兩,炒至黃色),雞內金(七枚,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