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宜真

《外科集驗方》~ 卷下 (7)

回本書目錄

卷下 (7)

1. 癭瘤論

夫癭瘤者,皆因氣血凝滯,結而成之。癭則憂恚所生,多著於肩項,皮寬不急,捶捶而垂是也。瘤則隨氣留住,初作梅李之狀,皮嫩而光,漸如杯卵是也。癭有五種,其肉色不變者,謂之肉癭;其筋脈現露者,謂之筋癭;赤脈交絡者,名血癭;若隨憂惱而消長者,名氣癭;若堅硬而不可移者,名石癭。瘤亦有六種,一曰骨瘤,二曰脂瘤,三曰肉瘤,四曰膿瘤,五曰血瘤,六曰石瘤。

白話文:

癤腫和瘤子,都是由於氣血凝滯,結塊而成。癤腫是由於憂愁憤怒而引起的,多長在肩頸,皮膚寬鬆不緊繃,敲打時會下垂。瘤子則是隨著氣停留而形成,剛開始像梅子李子一樣,皮膚細嫩光滑,漸漸地像杯子或雞蛋一樣。癤腫有五種,其中肉色不變的,叫做肉癤腫;筋脈暴露在外面的,叫做筋癤腫;赤脈交錯的,叫做血癤腫;如果隨著憂愁惱怒而消長變化的,叫做氣癤腫;如果堅硬而不能移動的,叫做石癤腫。瘤子也有六種,第一種是骨瘤,第二種是脂瘤,第三種是肉瘤,第四種是膿瘤,第五種是血瘤,第六種是石瘤。

癭瘤二者雖無痛癢,最不可決破,恐膿血崩潰,滲漏無已,必致殺人。其間肉瘤不可攻療。若夫脂瘤氣癭之類,則當用海藻昆布軟堅之藥治之,如東垣散腫潰堅湯,亦可多服,庶得消散矣。

白話文:

癭瘤這兩種雖然沒有疼痛和癢,最怕是挑破,恐怕膿血崩潰,滲漏不止,一定會害死人。其中的肉瘤不能進行攻補治療。像脂肪瘤、氣癭之類的,則應該用海藻、昆布這類能軟化堅硬的東西來治療,像東垣散腫潰堅湯,也可以多服用,這樣纔有希望消除。

海藻丸

治癭瘤通用。

海藻(洗曬),川芎當歸,官桂,白芷細辛藿香白蘞,昆布(洗曬),明礬(煅各一兩),松蘿(淨七錢半),海蛤(煅,七錢半)

白話文:

  • 海藻(清洗曬乾)

  • 川芎

  • 當歸

  • 官桂

  • 白芷

  • 細辛

  • 藿香

  • 白蘞

  • 昆布(清洗曬乾)

  • 明礬(煅燒,各一兩)

  • 松蘿(淨重七錢半)

  • 海蛤(煅燒,七錢半)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後含嚥下。

守癭丸,

治癭瘤結硬。

通草(二兩),杏仁(去皮尖,研),牛蒡子(各一合),昆布(洗),射干,訶藜勒,海藻(洗,各四兩)

白話文:

通草(80公克),杏仁(去皮尖,研成粉末),牛蒡子(各40公克),昆布(洗淨),射干,訶藜勒,海藻(洗淨,各160公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化,日三服。

木通散

治項下卒生結囊欲成癭。

木通,松蘿,桂心,蛤蚧(酥炙),白蘞,琥珀,海藻(洗),昆布(洗,各一兩)

白話文:

木通、松蘿、桂心、蛤蚧(酥油煎炸)、白蘞、琥珀、海藻(清洗乾淨)、昆布(清洗乾淨,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溫酒調下。

五癭丸,

菖蒲(二兩),海蛤,白蘞,續斷,海藻,松蘿,桂心,倒掛草,蜀椒,半夏(各一兩),神麯(三兩),羊靨(百枚)

白話文:

菖蒲(二兩)、海蛤、白蘞、續斷、海藻、松蘿、桂心、倒掛草、蜀椒、半夏(各一兩)、神曲(三兩),羊靨(一百枚)。

上為細末,以牛羊豬髓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食後及臨臥噙化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牛、羊或豬的骨髓混合成丸狀,丸子的大小要像芡實那麼大。每次服用一丸,在飯後和睡前慢慢含化服用。

白頭翁丸

治氣癭氣瘤。

白頭翁(半兩),昆布(十分,洗),通草,海藻(洗,各七分),連翹玄參(各八分),桂心(三分),白蘞(六分)

白話文:

白頭翁(半兩),昆布(十分,洗淨),通草,海藻(洗淨,各七分),連翹,玄參(各八分),桂心(三分),白蘞(六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用酒送下。忌蒜面生蔥豬魚。

南星膏

治皮膚頭面上瘡瘤,大者如拳,小者如慄,或軟或硬,不癢不痛。

上用大南星一枚,細研稠黏,用醋五七滴為膏。如無生者,用乾者為末,醋為膏。先將小針刺患處,令氣透,卻以藥膏攤紙上,象癭大小貼之。

白話文:

在患處上方放置一枚大南星,研磨成細粉,用醋調成膏狀。若沒有新鮮的大南星,可用乾的大南星研磨成末,同樣用醋調成膏狀。先用小針刺破患處,讓氣透出,然後將藥膏塗抹在紙上,裁剪成與腫瘤大小相當的形狀,貼在患處。

系瘤法,

兼去鼠奶痔,真奇藥也。

芫花根淨洗帶濕,不得犯鐵器,於木石器中搗取汁。用線一條浸半日或一宿,以線系瘤,經宿即落。如未落,再換線,不過兩次自落。後以龍骨訶子末敷,瘡口即合。系鼠奶痔依上法,屢用之效。如無根,只用花泡濃水浸線。

白話文:

  1. 將芫花根洗淨,保持濕潤,不要碰到鐵器,在木頭或石頭器皿中搗碎,取汁。

  2. 用一條線浸泡在芫花汁中半天或一整夜。

  3. 將線系在痔瘡上,過一夜痔瘡就會脫落。

  4. 如果痔瘡沒有脫落,再換一條線,最多兩次就會脫落。

  5. 之後用龍骨訶子末敷在瘡口上,瘡口就會癒合。

  6. 系鼠奶痔的方法同上,屢次使用效果很好。

  7. 如果沒有芫花根,可以用芫花泡濃水浸泡線。

昆布散,

治癭氣結腫,胸膈不利宜服。

昆布(洗),海藻(洗),松蘿,半夏(湯泡),細辛,海蛤(細研),白蘞,甘草(炙,各一兩),龍膽草土瓜根,檳榔(各二兩)

白話文:

昆布(以水洗淨)、海藻(以水洗淨)、松蘿、半夏(以湯水浸泡)、細辛、海蛤(研磨成細粉)、白蘞、甘草(炙烘過,各一兩)、龍膽草、土瓜根、檳榔(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溫酒調下。

治小瘤方,

先用甘草煎膏,筆蘸妝瘤傍四圍,干而復妝,凡三次,後以

白話文:

大戟:

大戟是一種草本植物,其根部具有強烈的瀉下作用。在中醫中,大戟被用於治療便祕、腹脹、積食等症狀。大戟的藥性猛烈,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因此,在服用大戟時應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

芫花:

芫花是一種草本植物,其種子具有強烈的毒性。在中醫中,芫花被用於治療瘡癤、腫毒、跌打損傷等症狀。芫花的毒性很強,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中毒、死亡。因此,在服用芫花時應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

甘遂:

甘遂是一種草本植物,其根部具有瀉下作用。在中醫中,甘遂被用於治療便祕、腹脹、積食等症狀。甘遂的藥性較大戟溫和,但仍有毒性。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因此,在服用甘遂時應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

上等分為細末,米醋調,別筆妝敷其中,不得近著甘草處。次日縮小,又以甘草膏妝小暈三次,中間仍用大戟芫花甘遂如前,自然焦縮。

白話文:

上等藥材磨成細末,用米醋調成藥膏,用筆塗抹在患處,不要塗到敷有甘草膏的地方。第二天患處縮小,再用甘草膏連續塗抹三次,期間仍然隔著內服大戟、芫花、甘遂等藥物,自然就會焦化萎縮。

散腫潰堅湯

(方見前)

治癭瘤結核通用。

2. 臁瘡論

夫臁瘡者,皆由腎臟虛寒,風邪毒氣外攻三里之旁,灌於陰交之側,風熱毒氣流注兩腳,生瘡腫爛,疼痛臭穢,步履艱難。此瘡生於臁骨為重,以其骨上肉少皮薄,故難愈。至有多年無巳,瘡口開闊,皮爛肉現,臭穢可畏。治法,當先取蟲,然後敷藥隔紙膏麝香輕粉散之類皆可,仍宜內服黃耆丸及神仙蠟礬丸之類。須翹足端坐,勿多行履,庶可痊愈矣。

白話文:

股瘡是由於腎臟虛寒,風邪毒氣從腿同的外面侵犯到膝蓋的旁邊,深入到會陰的部位,風熱毒氣向下流注兩隻腳,產生瘡腫潰爛,疼痛、膿臭,走路困難。這種瘡發生在股骨上最為嚴重,因為股骨上的肌肉少皮薄,所以難以治癒。有的多年不愈,瘡口開闊,皮肉潰爛,氣味非常難聞。治療的方法,首先應取出瘡蟲,然後敷藥,如隔紙膏、麝香輕粉散等都可以,同時服用黃耆丸和神仙蠟礬丸等藥物。必須翹起腳端坐,不要多走動,這樣纔有可能治癒。

隔紙膏,

治內外臁瘡。

當歸白芷黃連五倍子雄黃沒藥血竭海螵蛸,白芨,白蘞黃柏厚朴(以上各半兩),黃丹(六錢),乳香(二錢半,研),輕粉(一錢)

白話文:

當歸、白芷、黃連、五倍子、雄黃、沒藥、血竭、海螵蛸、白芨、白蘞、黃柏、厚朴(以上各半兩),黃丹(六錢),乳香(二錢半,研磨),輕粉(一錢)

上為細末研勻,用清油調成膏。用油紙貼藥,敷瘡上,絹帛縛定,有膿水解開,刮去不潔,再貼藥,如此數次即愈。須先用燒鹽湯洗淨,片帛拭乾,待片時水氣干,然後貼藥。

白話文:

將上面研磨成細末,用清油調合製成膏狀。用油紙貼敷膏藥,敷在患處傷口上,並用絲絹或布帛將其固定。如果有膿水流出,則解開繃帶,颳去不乾淨的分泌物,再重新貼上藥膏。如此反覆數次,即可痊癒。在貼藥之前,必須先用燒鹽湯將患處清洗乾淨,再用布帛拭乾。等候片刻,待水氣完全乾燥後,才能貼上藥膏。

治臁瘡久不愈,

龍骨(二錢半),輕粉(少許),檳榔(半兩),乳香,沒藥(各一錢),干豬糞(半兩,燒存性)

白話文:

  • 龍骨(15克)

  • 輕粉(少量)

  • 檳榔(30克)

  • 乳香(6克)

  • 沒藥(6克)

  • 乾豬糞(30克,燒製後留存其有效成分)

上為細末,先以燒鹽湯洗瘡,以軟絹帛拭乾,清油調敷,瘡濕則摻之。

治臁瘡下注,

白石脂,龍骨(各半兩),白礬(一兩,枯),五倍子(二兩,燒存性),黃丹(三錢,飛),雄黃(少許)

白話文:

白石脂、龍骨(各半兩),白礬(一兩,煅枯),五倍子(二兩,煅存性),黃丹(三錢,飛),雄黃(少許)

上為細末,先將蔥鹽湯洗瘡見赤肉,然後將前藥敷瘡上,用藥如法。厚者卻用帛子包縛著不要動,直候乾自脫去瘡皮。

白話文:

先用蔥鹽湯將傷口清洗乾淨,直到露出鮮紅的肉。然後將上述藥物敷在傷口上,按照說明使用。如果傷口較厚,則用紗布包紮好,不要移動,直到傷痂自然脫落。

臁瘡方

白芨,白蘞,黃柏,黃丹(另研,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入輕粉些少研勻。以煉蜜和成劑,捏作餅貼瘡上,深者填滿,以帛片包紮,一日一換。後來瘡漸干或有裂處,只須摻,以瘥為度。

白話文:

切碎磨成粉末狀,放入少量的輕粉均勻混合。用煉蜜和好,捏成餅狀敷於瘡面,深度較深處填滿,用紗布包紮好,一天更換一次。過後瘡口逐漸乾燥或者有裂開的地方,只要撒上一些藥粉,即可治癒。

翠玉膏

治臁瘡。

瀝青(一兩),銅綠(研),黃蠟(各二錢),乳香(研),沒藥(研,各三錢)

白話文:

瀝青(一兩),銅綠(研磨成粉),黃蠟(各二錢),乳香(研磨成粉),沒藥(研磨成粉,各三錢)。

上將銅綠以油調勻,將瀝蠟火上熔開,下綠攪勻,次入乳沒末,仍攪勻,傾在河水盆內拌勻,以油紙裹,口嚼。旋捏作餅子貼瘡,以緋絹包,直候瘡好,其藥自脫。

白話文:

首先,將銅綠與油均勻混合。然後,將瀝青放在火上加熱至融化,再將銅綠加入攪拌均勻。接著,加入乳沒末並繼續攪拌均勻。將混合物倒入盛有河水的水盆中,攪拌均勻後,用油紙包起來。將油紙包中的混合物放到嘴裡嚼,嚼好後捏成餅狀敷在患處。用緋絹包紮,直到傷口痊癒,藥物自然脫落。

治臁瘡方,

冬青葉,臘豬膽百草霜(二味,和勻)

白話文:

冬青葉、臘豬膽、百草霜(兩種藥材,均勻混合)

上將冬青葉與本人嚼爛,先以蔥椒湯洗淨瘡口,以膽霜敷後卻敷嚼藥在上,三四次即可。

白話文:

用冬青葉與人的口水嚼爛,先用蔥椒湯洗乾淨傷口,然後用蜂膽膏敷上,再把嚼爛的藥敷上去,重複三四次就好了。

奇妙梔子散

治遠年日久內外臁瘡。

梔子(不拘多少,燒作灰,研為細末),乳香(另研,各半錢),輕粉(少許)

白話文:

山梔子(數量不限,燒成灰,研磨成細末),乳香(另研磨,各半錢),輕粉(少許)

上研勻,以瓷器盛。每用時先以蔥白花椒煎湯洗淨瘡,稍歇再以溫漿水又洗一次,候惡水去盡,再將白朮煎百沸,候溫再洗。但瘡口無膿水血絲,清水各盡,又用粉帛片拭乾,然後敷藥。如干者香油調敷,濕者乾摻,但將瘡口實滿,軟絹帛護之。堅硬不作膿者,未可用;腫如軟有膿者;依前法再洗,後敷貼之,三二次即愈。乃一藥二洗之功也。

白話文:

研磨成粉狀,放入瓷器容器中儲存。每次使用時,先用蔥白和花椒煎湯清洗傷口,稍作休息後再用溫熱的水清洗一次,等到污水清洗乾淨後,再將白朮煎煮 100 沸,等溫度適中後再清洗。直到傷口沒有膿液、血絲,清水擦過後沒有殘留污漬,再用粉帛片擦乾,然後敷藥。如果傷口是乾性的,可以使用香油調和塗抹,如果是濕性的,可以使用乾粉填充,只要將傷口填滿即可,再用柔軟的絲綢保護傷口。堅硬沒有膿液的傷口,不能使用此藥;腫脹柔軟有膿液的傷口,按照前面的方法清洗後再敷貼此藥,三兩次即可痊癒,這是一個藥物兩種清洗方法的功效。

粉麝散

治外臁瘡臭爛,數十年不愈者。

生龜一個(烏者打死去肉取殼,酸醋一碗炙醋盡為度,仍煅令白煙盡存性,用碗蓋地上出火毒)

上為末,入輕粉麝香拌勻,臨用先以蔥水洗,干方用藥。

秘傳隔紙膏

治年月深久,臁瘡不愈者。

松香樟腦,黃丹(炒),水龍骨(即舊船石灰),輕粉

白話文:

  • 老松香:由松樹的樹脂製成的固體,常被用於製藥、造紙、油漆和肥皂。

  • 樟腦:從樟樹的葉子中提取的芳香烴化合物,常用於醫藥、殺蟲劑和防腐劑。

  • 黃丹(炒):由鉛粉和硫化物製成的氧化鉛,常被用於陶瓷、油漆和玻璃製造。

  • 水龍骨(即舊船石灰):由牡蠣殼製成的石灰,常被用於建築、農業和醫藥。

  • 輕粉:由硫酸亞鉛和蘇打水製成的白色粉末,常被用於化妝品、油漆和醫藥。

不愈加白芷,川芎,海螵蛸總為細末。熔化松香加少清油和之,以油紙隨瘡大小糊袋盛藥夾之。用水洗淨,其藥縛在瘡口上,二日至四日一換。若單用白芷川芎螵蛸三味,煎湯洗之立效。

白話文:

如果久治不癒可以加入白芷、川芎、海螵蛸,全部研磨成很細的粉末。將松香熔化,加入少許清油和在一起,用油紙依照瘡口的大小裁剪成袋子狀,盛裝藥物,貼在瘡口上。用清水洗淨傷口,將藥物綁在瘡口上,兩到四天更換一次。如果只用白芷、川芎、螵蛸這三味藥,煎成湯清洗傷口,也可以立即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