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撰

《雜病廣要》~ 身體類 (101)

回本書目錄

身體類 (101)

1.

陽復張主簿,病癩十餘年,眉須皆落,皮膚皴澀如樹皮。戴人斷之曰:是有汗者可治之,當大發汗,其汗出當臭,其涎當腥。乃置燠室中,遍塞風隙,以三聖散吐之(方用防風、瓜蒂、藜蘆)。汗出周身,如臥水中,其汗果黏臭不可聞,痰皆腥如魚涎,兩足心微有汗。次以舟車丸、浚川散,大下五、七行,如此數次乃瘳。(《十形三療》)

發表拔毒方法,病家百邪,非汗不徹。瘋疾肌膚麻木,遞生疙瘩,汗孔多閉,邪益無從而出。邪氣久留血絡,血熱筋枯,肉頑骨壞,由汗之不早故也。雖經年累月,猶當取汗,汗亦非一次而止。肌膚之頑痹不仁者,得汗後自然漸漸和活,痛癢減退,肌肉軟潤,飲食增多,有驗無誤。人疑體虛,恐汗益虛,殆其不然。(《癘瘍全書》)

浮萍散,治諸風疥癬及癩(原無方名,今從《丹溪心法》錄)。

浮萍(一兩),荊芥,川芎,甘草,麻黃(以上各半兩)

或加當歸、芍藥。

上為粗末,每服一兩,水一碗,入蔥白根,同煎至一半,無時服,汗出為度。(《神效名方》)

治風,眉毛脫落,肌膚拆裂,用防風通聖散,加苦參、天麻、蟬殼,早晚各一服,至百帖必愈,忌房室、鹽醬、葷腥、生冷、油膩。(《衛生易簡》)《癘瘍機要》治風熱熾盛,大便秘結,發熱煩躁,表裡俱實者,於原方加白蒺藜、白芷、鼠黏子。《瘍科選粹》加減通聖散,大瀉惡毒穢積,於原方去白朮,加皂角刺、枳殼、柴胡、黃連、黃柏、羌活、生地黃、熟地黃。

九味羌活湯,治一切外因瘡毒。

羌活,防風,蒼朮(各一錢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黃,黃芩,甘草(各一錢),細辛(五分)

上水煎服。(《癘瘍機要》)(按:此本張潔古方。)

清胃散,治熱毒在表,以此發散之。

升麻,白芷,防風,白芍藥,乾葛,甘草,當歸,川芎,羌活,麻黃,紫浮萍,木賊草

上各等分,每服五、七錢,水煎。(同上)

透經解攣湯,治風熱,筋攣骨痛。

穿山甲(三錢炮),荊芥,紅花,蘇木,羌活,當歸,防風,蟬蛻(去土),天麻,甘草(各七分),白芷(一錢),連翹,川芎(各五分)

上水酒各半煎服。(同上)

範汪療在身白屑虛搔之,或呼作白癩方。

苦參(五斤),露蜂房(五兩炙),蝟皮(一隻炙銼之),曲(三斤)

上四味切,以水三斗五升合藥漬四宿,去滓,炊米二斗,釀如常法。酒熟,食後飲三、五合,漸增之,以知為度。(《外臺》)

仙傳搜風酒(至八月後方可煮,近寒酒不壞也),真白蘄蛇一條(有狼牙佛指甲方勝文者是頭,近頸去三寸,尾去四寸,好臘酒浸一宿,去骨取淨肉焙乾。如無白花蛇,以二烏蛇代之亦可),淨蟬蛻(去頭足,水洗去土)三兩,川當歸(去蘆頭)三兩,大川芎(去蘆)三兩,生地黃(去節)三兩,白苦參(去蘆)三兩,白蒺藜(研去刺淨炒)六兩,土胡麻(水洗去土淨炒)六兩,何首烏(去蘆)二兩,軟防風(去蘆)三兩,荊芥穗(去梗)三兩,牛蒡子(炒)三兩,淨連翹(去蒂研碎)二兩五錢,川羌活(去蘆)二兩五錢,粉甘草(去皮節炒)一兩,蔓荊子(去衣)三兩。上依法精製,將蘄蛇肉和勻,分作三袋。

白話文:

陽復張主簿得了癩病十多年,眉毛鬍鬚都掉光了,皮膚粗糙乾澀像樹皮一樣。有位醫生診斷說,這種病有汗的人就能治好,要讓他大量出汗,出的汗應該會很臭,口水應該會腥。於是把病人放在溫暖的房間裡,把所有縫隙都堵住,用三聖散(藥方用防風、瓜蒂、藜蘆)讓他嘔吐。結果全身出汗,像躺在水裡一樣,汗水果然黏稠而且臭得難以忍受,痰液腥得像魚的口水,兩腳心微微出了汗。接著用舟車丸、浚川散等藥,讓他瀉了五、七次,這樣幾次後病就好了。

發表拔毒的方法,各種疾病,不用發汗的方式就不能徹底治好。像麻瘋病這種皮膚麻木、長疙瘩的疾病,都是因為汗孔堵塞,邪氣無法排出。邪氣長期停留在血脈中,就會導致血熱筋枯、肌肉僵硬、骨頭壞死,這些都是因為沒有及早發汗的緣故。即使病了很多年,還是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而且發汗也不是一次就能解決的。皮膚麻木不仁的,出汗後自然會慢慢恢復正常,痛癢感減輕,肌肉也會變得柔軟潤澤,食慾也會增加,效果確實有效。有人擔心體虛,怕發汗會使身體更虛,其實不是這樣的。

浮萍散,可以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疥瘡、癬以及癩病。(這個藥方原來沒有名字,現在從《丹溪心法》中摘錄。)藥方包括:浮萍(一兩),荊芥、川芎、甘草、麻黃(以上各半兩)。有的時候會加入當歸、芍藥。把這些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兩,用水一碗,加入蔥白根一起煎到剩一半,隨時都可以服用,以出汗為度。

治療風邪引起的眉毛脫落、皮膚開裂,用防風通聖散,加上苦參、天麻、蟬殼,早晚各服一次,服用一百帖就一定能治好,要注意忌房事、鹽醬、葷腥、生冷、油膩的食物。《癘瘍機要》中說,治療風熱過盛,大便不通、發熱煩躁,屬於表裡都實證的,在原方的基礎上加上白蒺藜、白芷、鼠黏子。《瘍科選粹》中,用加減通聖散,可以大量瀉出惡毒污穢之物,在原方中去掉白朮,加入皂角刺、枳殼、柴胡、黃連、黃柏、羌活、生地黃、熟地黃。

九味羌活湯,治療各種外因引起的瘡毒。藥方包括:羌活、防風、蒼朮(各一錢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黃、黃芩、甘草(各一錢),細辛(五分)。用水煎服。(出自《癘瘍機要》)(註:這個藥方是張潔古的方子。)

清胃散,治療熱毒在表面,用這個方子可以把熱毒發散出來。藥方包括:升麻、白芷、防風、白芍藥、乾葛、甘草、當歸、川芎、羌活、麻黃、紫浮萍、木賊草。以上藥材各等分,每次服用五到七錢,用水煎服。(同上)

透經解攣湯,治療風熱引起的筋脈攣縮、骨頭疼痛。藥方包括:炮製過的穿山甲(三錢),荊芥、紅花、蘇木、羌活、當歸、防風、蟬蛻(去掉泥土)、天麻、甘草(各七分),白芷(一錢),連翹、川芎(各五分)。用水和酒各一半煎服。(同上)

范汪有個治療身體出現白色皮屑,搔抓後更明顯,有人稱之為白癩的藥方。藥方包括:苦參(五斤),炙烤過的露蜂房(五兩),炙烤過的刺蝟皮(一隻,切碎),酒麴(三斤)。把以上四味藥切碎,加入三斗五升水浸泡四個晚上,去掉藥渣,用這些藥汁煮二斗米,像平常一樣釀酒。酒釀好後,飯後喝三到五合,慢慢增加飲用量,以身體能承受為度。

仙傳搜風酒(要到八月以後才可以釀製,接近冬天酒不容易壞),用真正的蘄蛇一條(頭部有狼牙狀或佛指甲狀的紋路,靠近脖子的地方去掉三寸,尾部去掉四寸,用好的臘酒浸泡一夜,去掉骨頭,取乾淨的蛇肉烤乾。如果沒有白花蛇,可以用兩條烏蛇代替),乾淨的蟬蛻(去掉頭足,用水洗去泥土)三兩,川當歸(去掉蘆頭)三兩,大川芎(去掉蘆頭)三兩,生地黃(去掉莖節)三兩,白苦參(去掉蘆頭)三兩,白蒺藜(研碎,去掉刺後炒熟)六兩,土胡麻(用水洗去泥土後炒熟)六兩,何首烏(去掉蘆頭)二兩,軟防風(去掉蘆頭)三兩,荊芥穗(去掉梗)三兩,牛蒡子(炒)三兩,乾淨的連翹(去掉蒂,研碎)二兩五錢,川羌活(去掉蘆頭)二兩五錢,粉甘草(去掉皮節炒熟)一兩,蔓荊子(去掉外殼)三兩。以上藥材按照方法精製,把蘄蛇肉和勻,分成三個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