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撰

《雜病廣要》~ 身體類 (63)

回本書目錄

身體類 (63)

1. 腹痛

治卒心腹絞痛如刺,兩脅支滿,煩悶不可忍,高良薑湯方。

高良薑(五兩),厚朴(二兩),當歸,桂心(各三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須更服。若強人為二服,劣人分三服。(同上)

小建中湯,治腹中切痛。嘗有人患心腹切痛不可忍,累用良醫治之皆不效,灸十餘處亦不瘥。士人陳承善醫,投一藥遂定。問之,乃小建中湯也。此藥偏治腹中虛寒,補血,尤主腹痛。常人見其藥性溫平,未必信之。古人補虛止用此體面藥,不須附子、硫黃。承用此藥治腹痛如神。

(蘇沈)或吐或瀉,狀如霍亂,及冒涉濕寒,賊風入腹,拘急切痛,加附子三分,名附子建中湯。(《易簡》)

理中湯,內虛腹痛,加桂枝、甘草(炙)、芍藥、生薑、大棗、膠飴,名二中湯。加者是小建中湯方,故名。(《會解》)(按:此方本出《陰證略例》,宜參《傷寒·太陰病》。)

一壯年男子,寒月入水網魚,飢甚,遇涼粥食之,腹大痛,二晝夜不止。一醫先與大黃丸,不通,又與大承氣湯,下糞水而痛愈甚。召予治。診其六脈皆沉伏而實,面青黑色。予曰:此大寒證,及下焦有燥屎作痛。先與丁附治中湯一帖,又與灸氣海穴二十一壯,痛減半。繼以江子加陳皮、木香作丸,如綠豆大,生薑汁送下五粒,五、七次平安。(《正傳》)

或日雖久,涼劑不應,脈雖洪大,按之不鼓,亦屬伏陰,理中湯加熟附子一片,浸冷服。(《六要》)

戴復庵云:腹內諸般冷痛,一個枳實理中湯加減,作無限用。(《要訣》)

集香散,治心脾疼。(邊學諭傳。)

白朮(三兩),茯苓(六兩去皮),人參(半兩去蘆),丁香(半兩),木香(三兩),甘草(半兩炙)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生薑一片,沸湯調服。(《葉氏》)

厚朴溫中湯,治脾胃虛寒,心腹脹滿,及秋冬客寒犯胃,時作疼痛。

厚朴(薑製),橘皮(去白各一兩),甘草(炙),草豆蔻仁,茯苓(去皮),木香(各五錢),乾薑(七分)

上為粗散,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生薑三片,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忌一切冷物。(《內外傷辨》)

沙隨先生在泰興時,有乳嫗因食冷肉,心脾發痛,不可堪忍。知縣錢仁老名壽之,以藥與之,一服痛止,再服即無他。其藥以陳茱萸五、六十粒,水一大盞,煎取汁去滓,入官局平胃散三錢,再煎熱服。(《遊宦紀聞》)

心腹疼痛,服諸藥不效。

生料五積散,加艾、生薑煎服。(《澹寮》)(按:《得效》亦用之,既見上。)心脾痛,以炮過附子數片,同五積散煎服。(《事林廣記》)

雞舌香散,安胃思食,止心腹痛,調冷熱,定泄瀉,老少通用。

白話文:

腹痛

針對突然發生的心腹絞痛,像針刺一樣,兩脅肋脹滿,煩躁難以忍受,可以用高良薑湯來治療。

高良薑(五兩)、厚朴(二兩)、當歸、桂心(各三兩)。

將以上四味藥材搗碎,加入八升水煮到剩下一升八合,分成三次服用,一天兩次。如果服用一次疼痛就停止,就不用再服。體質強的人可以分兩次服用,體質弱的人則分三次服用。

小建中湯可以治療腹中劇烈的疼痛。曾經有人患上心腹劇痛,難以忍受,多次請良醫治療都無效,甚至灸了十幾個地方也沒好。有位名叫陳承的士人很懂醫術,他用了一味藥就治好了。詢問他,才知道是小建中湯。這藥特別適合治療腹部虛寒,能夠補血,尤其擅長治療腹痛。一般人看這藥性溫和,不一定相信它有效。古人補虛止痛都用這類藥,不需要用到附子、硫磺等藥性較強的藥。陳承用這藥治療腹痛,效果非常神奇。

如果出現嘔吐或腹瀉,像霍亂一樣,或是因為冒著濕冷或寒風侵入腹部,導致腹部拘攣、劇痛,可以在小建中湯中加入三分附子,就叫附子建中湯。

理中湯如果用於治療內虛腹痛,可以加入桂枝、炙甘草、芍藥、生薑、大棗、膠飴,就叫做二中湯。所加的藥材就是小建中湯的方子,所以這樣命名。

有一位年輕力壯的男子,在寒冷的冬天入水捕魚,非常飢餓,吃了冷的粥後,腹部劇痛,兩天兩夜都沒停止。一位醫生先給他吃了大黃丸,沒有通便,又給他吃了大承氣湯,排出了糞水,但疼痛反而更加嚴重。於是請我來治療。我診斷他的六脈都沉伏且實,面色青黑。我說:「這是大寒之症,而且下焦有燥屎引起疼痛。」我先給他服用丁附治中湯一帖,又在氣海穴灸了二十一壯,疼痛減輕了一半。接著用江子加上陳皮、木香做成藥丸,像綠豆大小,用生薑汁送服五粒,服了五、七次就平安無事了。

如果病程已久,用寒涼藥沒有效果,脈象雖然洪大,但按下去卻空虛無力,也屬於陰寒潛伏的症狀,可以用理中湯加入一片熟附子,浸泡在冷水中服用。

戴復庵說:腹內各種冷痛,都可以用枳實理中湯加減來治療,用途很廣。

集香散可以治療心脾疼痛。

白朮(三兩)、茯苓(六兩,去皮)、人參(半兩,去蘆)、丁香(半兩)、木香(三兩)、炙甘草(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片生薑,用沸水沖調服用。

厚朴溫中湯可以治療脾胃虛寒、心腹脹滿,以及秋冬季因寒邪侵犯胃部而引起的時發性疼痛。

厚朴(用薑汁炮製)、橘皮(去白,各一兩)、炙甘草、草豆蔻仁、茯苓(去皮)、木香(各五錢)、乾薑(七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散,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煎至一碗,去渣溫服,在飯前服用。忌食一切冷食。

沙隨先生在泰興時,有一位乳母因為吃了冷肉,導致心脾疼痛,難以忍受。知縣錢仁老(字壽之)給她服藥,一服就止痛,再服一劑就完全好了。他的藥方是用陳茱萸五、六十粒,加一大碗水,煎煮取汁去渣,再加入官局的平胃散三錢,再加熱服用。

如果心腹疼痛,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有效果。

可以用生料五積散,加入艾葉、生薑一起煎煮服用。

心脾疼痛,可以用炮製過的附子數片,與五積散一起煎煮服用。

雞舌香散可以安胃幫助消化,止心腹痛,調和寒熱,停止泄瀉,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