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撰

《雜病廣要》~ 臟腑類 (268)

回本書目錄

臟腑類 (268)

1. 小便多

少壯遺尿,下元熱也。熱則有動其火,故夢遺也。遺雖失而陽熱盛,然必有力。治之宜清。(《繩墨》)(按:遺尿屬熱,《原病式》語意不了,丹溪亦有按。難為準,並不錄。)

腎主閉臟,腎虛則不能約,以故不時而遺出也,中年人鑿喪太過,多有此症。亦有下部濕熱太盛,迫水妄行者,其人必嗜酒。夜遺,少壯責之火,中年責之虛。熱則清之,梔子、木通、茯苓等,虛則補之。(《六要》)

遺溺,遺失也,睡夢中遺失,醒而後覺,童稚多有此,大人少有也。夫童稚陽氣尚微,不甚約束,好動而魂遊,故夜多遺失也。古方多用暖藥,乃溫養陽氣之意,經謂虛則遺溺,不約為遺溺,從可知矣。曾見數人二三十歲,仍遺失不止,後皆無子,得非下元虛寒所致歟。(《赤水》)(按:又曰。

劉河間、丹溪、《千金翼方》有認為熱者,必以脈症相參看,庶無偏熱偏寒之弊。予前論寒者,以大概而言也。諸病皆有寒熱虛實,多有始同終異,故治法不能執一而無權也。此引《千金翼方》,當考。)

遺溺一證,有自遺者,以睡中而遺失也。有不禁者,以氣門不固而頻數不能禁也。又有氣脫於上,則下焦不約而遺失不覺者。此虛極之候也。總之三者皆屬虛證,但有輕重之辨耳。若夢中自遺者,惟幼稚多有之,俟其氣壯而固,或少加調理可愈,無足疑也。(《景岳》)

有睡則遺尿,皆責之虛,所以嬰兒脾氣未固,老人下元不足,多有此證。在嬰兒挾熱者十居七八,在老人挾寒者十居七八,此又不可不辨也。(《必讀》)

午前數尿,有人每日從早至午前定尿四次,一日之間又自無事,此腎虛所致,亦猶脾腎泄,早泄而晚愈,次日又復然者也。(《要訣》)

小便餘瀝,腎主水。勞傷之人,腎氣虛弱,不能藏水,胞內虛冷,故小便後水液不止而有餘瀝。尺脈緩細者,小便餘瀝也。(《病源論》)(按:《脈經》曰:尺脈緩,腳弱下腫,小便難,有餘瀝。》

固澀諸方,《範汪方》治人喜遺尿方。

礬石、牡蠣,分等治合,以黍粥服方寸匕,日三。(《醫心》)

《錄驗方》治遺尿,龍骨散方。

桑耳(三兩),礬石(二兩),牡蠣(二兩),龍骨(三兩)

凡四物,合治下篩,服方寸匕,日三。(同上)《外臺》無牡蠣,有阿膠。

《古今錄驗》牡蠣湯,治遺尿小便澀方。

牡蠣(四兩熬),鹿茸(炙四兩),阿膠(炙,各二兩),桑螵蛸(二兩)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外臺》)《千金》於本方去桑螵蛸,加桑耳。《聖惠》治婦人虛冷,小便數,桑螵蛸散,於本方去阿膠,加甘草、黃耆,搗細羅為散,生薑湯調下。(《必讀》治陽氣虛弱,小便不禁,去甘草,加人參、赤石脂。)《奇效》澤瀉散(主治同),於本方加澤瀉、牡丹皮、赤茯苓,為細末,酒調服。

白話文:

小便多

年輕人遺尿,多半是下焦有熱。熱就會使火氣躁動,所以會夢遺。遺尿雖然是失禁,但同時也代表陽熱旺盛,而且體力不錯。治療上應該以清熱為主。《繩墨》

腎臟主管封藏,腎虛就無法約束,因此會不時遺尿。中年人因為過度勞累或性生活過於頻繁,容易有這種症狀。也有因為下身濕熱太過,迫使水液不正常外泄的,這種人通常喜歡喝酒。夜間遺尿,年輕人多半是火氣旺盛,中年人則多半是腎虛。熱的就用清熱藥,例如梔子、木通、茯苓等;虛的就用補藥。《六要》

遺溺,就是遺失的意思,睡夢中遺失,醒來才發現,小孩比較常見,大人比較少見。小孩的陽氣還很微弱,不太能約束,又好動,魂魄容易遊散,所以晚上容易遺尿。古時候的方劑多用溫補藥,是要溫養陽氣的意思。經書說虛才會遺尿,不能約束就是遺尿,從這裡可以知道這個道理。我曾經看過一些二三十歲的人,仍然遺尿不止,後來都無法生育,這難道不是下焦虛寒導致的嗎?《赤水》

劉河間、丹溪、《千金翼方》認為遺尿有可能是因為熱,一定要配合脈象和症狀一起判斷,才不會有偏熱或偏寒的錯誤。我之前說遺尿是寒的,是就大概情況而言的。各種疾病都有寒熱虛實,很多一開始看起來一樣,到後來卻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不能固執己見,要懂得變通。這裡引用《千金翼方》的說法,應該仔細考察。《赤水》

遺尿這個病,有自己遺尿的,也就是睡夢中遺失的;有無法控制的,因為氣門不固而頻繁無法控制的;還有氣往上脫,導致下焦沒有約束力而遺尿卻不自知的,這是虛到極點的情況。總之,這三種都屬於虛證,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如果是夢中自己遺尿的,只有小孩比較常見,等他們的氣壯實之後,或者稍微調理一下就可以痊癒,不必太過擔心。《景岳》

睡著就遺尿,通常都是因為虛。所以嬰兒脾氣還不夠強健,老人下元不足,容易有這種症狀。在嬰兒,帶有熱的佔了七八成;在老人,帶有寒的佔了七八成,這點必須仔細分辨。《必讀》

上午頻尿,有些人每天早上到中午固定尿四次,其他時間又沒事,這是腎虛引起的,就像脾腎虛弱的人,早上拉肚子,晚上就好,隔天又一樣。《要訣》

小便餘瀝,腎主水。勞累過度的人,腎氣虛弱,無法藏水,膀胱內虛冷,所以小便後還有水液滴瀝不止。脈象尺脈緩而細的,就是小便有餘瀝的現象。《病源論》

固澀藥方,《範汪方》治療遺尿的藥方:

礬石、牡蠣,等分混合,用小米粥送服一小匙,一天三次。《醫心》

《錄驗方》治療遺尿,龍骨散方:

桑耳(三兩),礬石(二兩),牡蠣(二兩),龍骨(三兩)。將以上四味藥混合磨成粉末,用一小匙,一天三次。《醫心》。《外臺》沒有牡蠣,有阿膠。

《古今錄驗》牡蠣湯,治療遺尿和小便澀的藥方:

牡蠣(熬過,四兩),鹿茸(炙過,四兩),阿膠(炙過,各二兩),桑螵蛸(二兩)。將以上四味切碎,用水五升煮成兩升,分兩次服用。《外臺》。《千金》這方去掉桑螵蛸,加上桑耳。《聖惠》治療婦女虛冷,小便次數多,用桑螵蛸散,在這個方子去掉阿膠,加上甘草、黃耆,搗成粉末,用生薑湯送服。《必讀》治療陽氣虛弱,小便失禁,去掉甘草,加上人參、赤石脂。《奇效》澤瀉散(主治相同),在這個方子加上澤瀉、牡丹皮、赤茯苓,磨成細末,用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