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撰

《雜病廣要》~ 臟腑類 (239)

回本書目錄

臟腑類 (239)

1. 〔附〕交腸

婦人小便中出大糞名交腸,服五苓散如未盡愈,可用舊幞頭燒灰服之。(《得效》)(按:先君子曰:腸癰有大便從小便中出,雲母膏為丸,煎黃耆湯下。見王明清《余話》。)

夏子益《奇疾方》云:婦人因生產,陰陽易位,前陰出糞,名曰交腸病,取舊幞頭燒灰酒服,仍向服五苓散分利之。如無幞頭,凡舊漆紗帽皆可代之(按《醫碥》曰:以受頭氣日久,取陽氣上衝之義),此皆取漆能行敗血之義耳。(《本草綱目》)

加減四物湯,治婦人冷熱不調,陰陽不分,大小便相反。

上用四物湯五錢,加益原散二錢半,水酒各一盞,煎至八分,去渣空心服。(《寶鑑》)

交腸之病,大小便易位而出,蓋因氣不循故道,清濁混淆。宜五苓散、調氣散各一錢,加阿膠末半錢,湯調服。或研黃連阿膠丸為末,加木香少許,再以煎藥送下。(《要訣》)(按:《醫碥》舉此文曰:此皆除濕熱之劑,蓋氣亂由於郁,鬱則為濕熱也。)

一人嗜酒,痛飲不醉,忽糟粕出前竅,尿溺出後竅,脈沉澀。與四物湯,加海金沙、木香、檳榔、木通、桃仁,八帖而安。(《丹溪》)

俞子本曰:大小便易位而出,是名交腸。或因醉飽,或因大怒,遂使臟氣乖亂,不循常道。法當宣吐,以開提其氣(按:《醫通》此下曰:宜五苓加木香以探之。肥盛多痰者,二陳湯加枳實、木香以探之。《醫碥》曰:如走錯路者,仍令回至原處,則不再誤也。蓋諸家之說多是臆測,未必親驗,姑存之耳),使闌門清利,得復泌別之職,則愈矣。(《六要》)

忌破氣、燥熱,宜升清降濁、兼補氣、淡滲。(《本草經疏》)

一產婦小便出糞,名大小腸交,乃氣血俱虛,失行常道。先用六君子湯二劑,又用五苓散一劑而痊。尋常腸交,亦可效治。(《赤水》)

交腸病,婦人有此病者,糞從小便出,尿從大便出,混濁不分,必是夏月伏暑而致。須用五苓散,加牛膝、海金砂、木通、通草,但令大小便各歸本臟即安。西園公治臨穎徐少用母,服此藥而愈,加車前子。(《濟世全書》)

活人理物湯,即四物湯合理中湯,治交腸。(《和劑》)

交腸作瀉,答曰:此症百無一生,必腑臟潰爛,便溺不循故道。(《一萬社草》)(按:問辭偶有脫頁,仍不錄。)

如人糞從小便出,小便從大便出者,此夏天暑熱之症,人以五苓散治之亦妙,而予更有奇方,止用車前子三兩,煎湯三碗,一氣服完即愈。(《石室》)

交腸證,雖見於方書,而世罕見。綠石山詹石匠之婦,產後五六日,惡露不行,腹脹喘滿,大便從前陰而出。省其故,緣平昔酷嗜菸酒,所產之兒身軟無骨,因而驚駭,遂患此證。余以芎歸湯加莪朮、肉桂、炒黑山楂,一服惡露通而二便如常。又陸聖祥之女方四歲,新秋患血痢,而稀糞出於前陰。

白話文:

標題: [附]交錯腸

內容: 婦女在小便時排出大便,這被稱爲交錯腸。服用五苓散,如果效果不盡人意,還可以使用舊的頭巾燒成灰後服用。(出自《得效》)

夏子益在《奇疾方》中提到:婦女在生產後,陰陽位置錯亂,從前陰排出大便,這種情況被稱爲交錯腸。可以使用舊的頭巾燒成灰後與酒一同服用,並繼續服用五苓散來調節。如果沒有頭巾,任何舊的漆紗帽都可以作爲替代品(根據《醫碥》的說法:因爲這些物品長期接觸頭部,含有陽氣上衝的意義),這都是利用了漆能去除敗血的原理。(出自《本草綱目》)

增減四物湯,用於治療婦女冷熱不調,陰陽不分,大小便相反的情況。

使用五錢四物湯,加上兩錢半益原散,用水和酒各一杯,煮至剩下八分,濾掉渣滓,在空腹時服用。(出自《寶鑑》)

交錯腸的病症,大小便位置錯亂,這是因爲氣沒有按照正常的路徑運行,導致清濁混淆。應服用五苓散、調氣散各一錢,加上阿膠末半錢,用水調勻後服用。或者將黃連阿膠丸研磨成粉末,加入少許木香,再用煎藥送下。(出自《要訣》)(根據《醫碥》的記載:這些都是去除溼熱的藥物,因爲氣亂是由於鬱結,鬱結則會產生溼熱。)

有人酷愛飲酒,大量飲酒而不醉,忽然從前陰排出了糟粕,尿液從後陰排出,脈象沉澀。給予四物湯,加上海金沙、木香、檳榔、木通、桃仁,服用八次後病情穩定。(出自《丹溪》)

俞子本說:大小便位置錯亂,這被稱爲交錯腸。可能是因爲醉酒飽食,或者是因爲大怒,導致臟器功能混亂,無法遵循正常路徑。治療方法應該是催吐,以提升氣的運行(根據《醫通》的記載:應該使用五苓加木香進行探查。對於肥胖多痰的人,應該使用二陳湯加上枳實、木香進行探查。《醫碥》說:就像走錯了路,應該讓他們回到原來的地方,就不會再走錯。各家的說法大多隻是猜測,未必親自驗證過,這裏只是記錄下來),讓闌門清利,恢復其正常的職責,這樣疾病就會痊癒。(出自《六要》)

應避免使用破氣、燥熱的藥物,應使用升清降濁、補氣、淡滲的藥物。(出自《本草經疏》)

一名產婦在小便時排出了大便,這被稱爲大小腸交錯,是氣血都虛,失去了正常的運行路徑。先使用兩次六君子湯,然後使用一次五苓散,病情就痊癒了。對於平常的交錯腸,也可以採用這種治療方法。(出自《赤水》)

交錯腸的病症,婦女可能會出現這種病症,大便從前陰排出,尿液從後陰排出,混合在一起無法區分,這可能是夏季暑熱引起的。應該使用五苓散,加上牛膝、海金砂、木通、通草,只要讓大小便各自回到本來的位置,病情就會穩定。西園公治療臨穎徐少用的母親,服用這種藥物後痊癒,還加入了車前子。(出自《濟世全書》)

活人理物湯,即四物湯結合理中湯,用於治療交錯腸。(出自《和劑》)

關於交錯腸導致腹瀉的問題,回答是:這種病症很少見,一定是腑臟潰爛,排泄不再遵循正常的路徑。(出自《一萬社草》)(注:問辭偶爾會脫頁,這裏沒有記錄。)

如果大便從前陰排出,小便從後陰排出,這是夏季暑熱的症狀,人們使用五苓散治療也很有效,但我有更好的方法,只需要使用三兩車前子,煎成三碗湯,一口氣喝完就能痊癒。(出自《石室》)

交錯腸的病症,雖然在醫學書籍中有記載,但在現實中很少見。綠石山詹石匠的妻子,在產後五六天,惡露沒有排出,腹部脹滿,喘息困難,大便從前陰排出。分析原因,因爲她平時酷愛抽菸喝酒,所生的孩子身體柔軟沒有骨頭,因此她感到震驚,於是出現了這種病症。我使用芎歸湯加上莪術、肉桂、炒黑山楂,服用一次後惡露就排出了,大小便也恢復正常。另外,陸聖祥的女兒才四歲,在初秋患上了血痢,稀便從前陰排出。

按照冷熱不調、食積治療,服用五苓散和香連丸,兩次後痊癒。還有錢吉甫的女兒十三歲,身材肥胖,痰多,因爲鄰居被盜,發熱頭痛,嘔吐面色發青,脈象緊張,排泄位置錯亂,這是由於驚嚇導致氣亂,痰堵塞了竅口。給予四七湯下礞石滾痰丸,疏通痰氣後病情穩定。(出自《醫通》)

交錯腸這種症狀,是大便從前陰排出,小便從後孔排出的情況。小便從後孔排出,是因爲水氣進入了大腸,導致闌門無法區分清濁,可以認爲是闌門不清導致的。但是,如果大便從前陰排出,那就是腸道和膀胱同時破裂的情況,如果不是腸道穿孔,大便從哪裏出來?如果不是膀胱破裂,大便從哪裏進入?必須是腸道和膀胱都破裂,大便和小便才能交換位置排出。也必須是在腸道和膀胱破裂的地方,這兩個洞口相連,這樣才能保證出入順暢。

如果不是相連,即使腸道破裂並排出大便,也只是流到腸道外面的腹膜腔內,即使膀胱也受損,但如果兩個洞口不相連,也無法從前陰排出。那麼,闌門不清的說法,實際上是一種模糊的影響,很難理解。(出自《醫級》)

我治療過四五名交錯腸的患者,都是女性,多數是在橫生險產之後,那麼她們內部的膀胱和腸道損傷,更是不用說了。(同上)

還有一些老年人,陰血乾涸,大腸乾燥,大小便都從前陰排出,這不是交錯腸,而是血液乾涸的徵兆,是氣血衰敗的表現。需要大量服用八珍湯,或許可以稍微延長壽命。(出自《心悟》)(注:《寓意草》中的姜宜人奇證,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