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廣要》~ 臟腑類 (237)
臟腑類 (237)
1. 大小便不通
內服諸方,郁李仁丸,治大小便秘澀不通。
郁李仁(二兩湯浸去皮),大黃(一兩),檳榔(三兩),青皮(去穰半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綠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薑湯下無時。(《小兒總徵論》)
顛倒散,治臟腑實熱,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或大小便俱不通。
大黃(八錢),滑石(三錢),皂角(三錢)
上為末,黃酒送下。如大便不通,依前方兩服。如小便不通,大黃三錢,滑石六錢,皂角如前。如大小便俱不通,黃、石均分,皂角如前。(《回春》)
治大小便不通,百方不效,肚腹脹痛,咽喉飽塞,或痰壅盛氣喘,傷寒結胸,臥不倒床,水米不下,死在須臾,此幽門氣閉不通。用甘遂五分,麵裹火煨熟,取出為末,入麝香三釐,用飯搗為丸,淡薑湯下,立通。或小便不通,或大便不通,或大小便俱不通者,皆效。(《壽世》)
有下焦陽虛不化者,夫腎開竅於二陰,腎中陽虛則二陰之竅閉,閉則大小便俱不得出,如重陰冱寒,地道閉塞,惟與白通湯多加蔥白,陽氣一至,二便立通矣。(《金匱翼》)(按:此本於《辨證錄》,宜參《關格》)
外治諸方,治大小便不通,腹股堅脹,蒸下部方。
蓮葉(三兩),蔥(三七莖並須用去葉切),皂莢(一挺炙銼),生薑(一兩切)
上四味,以漿水一斗二升,煮十餘沸,並滓分兩度用,旋旋盛入小口瓷缸中,坐缸口上熏蒸,冷則易之。未通,即傾藥於桶斛中,添熱水坐,蘸下部即通。(《聖濟》)
經驗方,治大小便不通。用白礬細研末,令患人仰臥,置礬末於臍中滿,以新汲水滴之,候患人覺冷透腹內,即自然通。如是曾灸無臍孔,即於元灸盤上,用紙作鐶子,籠灸盤,高一指半已來,著礬末在內,仍依前法用水滴之。(《本草》)
治閉結並腳氣方。大螺,以鹽匕和殼生搗碎,置病者臍下一寸三分,用寬帛系之,即通,(《朱氏》)(按:原更載饒醫熊彥誠,年五十五歲,病前後溲便不通,五日腹脹如鼓,試之暴下。此本出《夷堅志·辛集》。)便溺不通者,熱秘之也。大螺性寒而善分清,故濁水之中,一著大螺,便能澄澈。劑之以鹽,取其善潤而已。(《方考》)(按:螺即田螺。)
貼臍膏,治大小便不通。
上用甘遂為細末,以生白麵調為糊,攤紙花上,摻末在上,塗臍中,並塗臍下硬處。另煎甘草水,溫涼隨意服之,以通為度。(《端效》)
膀胱蓄血,膏血砂垢,每溺則甚痛不可言,便溲俱不通,秘悶將死。余即令用細灰,於患人連臍帶丹田作一泥塘,徑如碗大,下令用一指厚灰,四圍高起,以新汲水調朴硝一兩餘令化,漸漸傾入灰塘中,勿令漫溢橫流,須臾大小便迸然而出。(《養生主論》)(按:此出治驗中,本為淋病,今節而錄之,取其溲便俱閉之治以拈於茲。)
白話文:
內服藥方
郁李仁丸: 治療大小便阻塞不通。 藥材:郁李仁(二兩,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大黃(一兩)、檳榔(三兩)、青皮(去瓤,半兩)。 做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子,如綠豆大小。 用法:每次服用十到十五丸,用薑湯送服,不拘時間。(出自《小兒總徵論》)
顛倒散: 治療因臟腑實熱引起的各種排泄不通,包括小便不通、大便不通,或大小便都不通。 藥材:大黃(八錢)、滑石(三錢)、皂角(三錢)。 做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末。 用法:用黃酒送服。若僅大便不通,可按此方服用兩次。若僅小便不通,則改用大黃三錢、滑石六錢、皂角用量不變。若大小便都不通,則大黃、滑石用量相同,皂角用量不變。(出自《回春》)
救急方: 治療大小便不通,各種方法都無效,腹部脹痛,咽喉堵塞,或者痰液壅盛、氣喘,傷寒引起的胸悶,躺臥困難,水米不進,危在旦夕,這是幽門閉塞不通的情況。 藥材:甘遂(五分),用麵包裹後用火煨熟,取出研成末,加入麝香三釐。 做法:用米飯搗成丸子。 用法:用淡薑湯送服,能立即通便。無論是小便不通,大便不通,還是大小便都不通,都有效果。(出自《壽世》)
白通湯加蔥: 治療因下焦陽氣虛弱、不能運化而導致的大小便不通。腎臟的開竅在前後陰,腎陽虛弱則前後陰的開竅會閉塞,閉塞則大小便都無法排出,就像重度陰寒導致地道閉塞一樣。 用法:使用白通湯,多加蔥白,當陽氣到達時,大小便就會立即通暢。(出自《金匱翼》)(此方源自《辨證錄》,可參考《關格》)
外用藥方
熏蒸方: 治療大小便不通,腹股部脹硬。 藥材:蓮葉(三兩)、蔥(帶鬚根的蔥白,七根,去掉葉子切段)、皂莢(一條,炙過後切碎)、生薑(一兩,切片)。 做法:將以上四味藥材,用漿水一斗二升煮沸十餘次,取藥渣,分成兩次使用。 用法:將藥渣放入小口瓷缸中,坐在缸口上進行熏蒸,藥冷則換。如果還不通暢,可將藥液倒入桶中,加入熱水後坐浴,浸泡下部,即可通便。(出自《聖濟》)
白礬滴臍法: 治療大小便不通的經驗方。 藥材:白礬(研成細末)。 用法:讓病人仰臥,將白礬末填滿肚臍,然後用新汲取的清水滴在白礬末上,當病人感覺腹內有寒冷滲透時,就會自然通便。如果病人曾經做過艾灸導致沒有肚臍孔,則用紙做成環狀,罩在艾灸疤痕上,高度約一指半,將白礬末放在環內,然後仍按前法滴水。(出自《本草》)
大螺外敷法: 治療小便不通和腳氣。 藥材:大螺(田螺),用鹽和螺殼一起搗碎。 用法:敷在病人肚臍下一寸三分的地方,用寬布條系住,即可通便。(出自《朱氏》)(此方出自《夷堅志》,饒醫生曾用此法治好一個五十五歲大小便不通、腹脹如鼓的病人。)認為田螺性寒,善於分離清濁,所以濁水中放一個田螺能使水澄清。加鹽是為了取其潤滑之效。(出自《方考》)
貼臍膏: 治療大小便不通。 藥材:甘遂(研成細末)、生白麵。 做法:用生白麵調成糊狀,塗在紙花上,再撒上甘遂末。 用法:將紙花貼在肚臍中,以及肚臍下方發硬的地方。另外煎甘草水,溫涼皆可,隨意服用,以通便為度。(出自《端效》)
膀胱蓄血急救法: 治療膀胱積蓄瘀血,血砂垢積,每次排尿時疼痛難忍,小便大便都不通,胸悶欲死。 做法:用細灰在病人肚臍周圍和丹田處做成一個碗狀的泥塘,厚度約一指,四周高起。用新汲取的水調和朴硝一兩多,待其溶解後,慢慢倒入灰塘中,不要讓水漫出來。 用法:片刻之後,大小便就會像噴射一樣排出。(出自《養生主論》)(此方原為淋病急救法,此處取其大小便不通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