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撰

《雜病廣要》~ 臟腑類 (182)

回本書目錄

臟腑類 (182)

1.

治當安五臟養肺金,人身難治之病有百證,喘病其最也。喘病無不本之於肺,然隨所傷而互關,漸以造於其極,惟兼三陰之證者為最劇。三陰者,少陰腎、太陰脾、厥陰肝也。而三陰又以少陰腎為最劇云云。究而言之,豈但窠囊之中痰不易除,即肺葉之外,膜原之間,頑痰膠結多年,如樹之有蘿,如屋之有遊,如石之有苔,附托相安,倉卒有難於劃去者。肺金以脾土為母,而肺中之濁痰,亦以脾中之濕為母。脾性本喜燥惡濕,迨夫濕熱久錮,遂至化剛為柔,居間用事。飲食入胃,既以精華輸我周身,又以敗濁填彼竅隧。始尚交相為養,最後挹此注彼,顓為外邪示豈弟,致使憑城憑社輩,得以人遂其奸。如附近流寇之地,益以巨家大族暗為輸導,其滋蔓難圖也,有由然矣。治法必靜以馭氣,使三陰之火不上升,以嘿杜外援;又必嚴以馭脾,使太陰之權有獨伸,而不假敵餼。我實彼虛,我堅彼瑕,批瑕搗虛,迅不掩耳,不崇朝而掃清穢濁。乃廣服大藥,以安和五臟,培養肺金。肺金之氣一清,則周身之氣翕然從之下降,前此上升濁邪,允絕其源,百年之間,常保清明在躬矣。(《寓意草》)(按:喻氏論窠囊之痰,既從《醫通》刪正。錄之《痰涎》中,今更取意與彼異者,拈出於茲,讀者宜互參耳。)

冷水入肺宜吐下之,《古今錄驗》宮泰說:李將軍兒得病,喘息甚難,並數上氣呼吸,療之不瘥遂亡。本由食餅後乃飲水得之,服五味湯不瘥,此輩皆死。是後乃有婢,得之行極而渴,飲水多,此為所發起同,與五味湯亦不瘥,然後小瘥,泰因此與三物備急藥半錢,吐下得瘥。由此思惟,病之所由,以冷水入肺及入腸,寒熱不消化,結聚逼迫於胃口,故令其呼吸之氣息不得下過,為喘而上氣息數也。宜吐下之,亦可與三物瓜蒂散吐之。(《外臺》)(按:三物瓜蒂散用瓜蒂、杜蘅、人參。)

疏肺諸方,麻黃湯,肺部原有風痰,背腧復感寒邪而成哮喘者,此方主之。(《醫方考》)

治上氣胸滿者,麻黃石膏湯方。

麻黃(四兩),石膏(一枚如雞子大),小麥(一升),杏仁(半升),厚朴(五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小麥熟丟之,下藥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深師方用治久逆上氣,喉中如水雞鳴,名小投杯湯。咳者,加五味子、半夏各半升,乾薑三累。)(《千金》)(按:均氣八仙湯及《幼幼集成》一方,俱自麻杏甘石湯變來,然其意一在清肺,一在驅痰,仍類列於後。)

《近效》療久上氣,氣急,臥不得方。

紫蘇葉(二兩),生薑,麻黃(去節),杏仁(各三兩),赤茯苓,桑根白皮,葶藶子(各二兩熬),橘皮(一兩半)

白話文:

治療喘症的關鍵在於安養五臟,特別是滋養肺金。人體有許多難治的疾病,喘病就是其中之一。喘病通常根源於肺,但也會因為受到其他臟腑的影響而相互牽連,最終導致病情加重,其中又以兼有三陰經(少陰腎、太陰脾、厥陰肝)病症的喘病最為嚴重,而三陰經又以少陰腎的影響最大。

深入探討,不僅是肺部內部的痰液難以清除,就連肺葉之外、胸膜之間的頑固痰液,也會像樹上的藤蔓、屋簷下的遊絲、石頭上的青苔一樣,牢固附著,難以在短時間內清除。肺金以脾土為母,而肺中的濁痰,也以脾中的濕氣為根源。脾的特性原本喜燥惡濕,但當濕熱長期積聚時,脾就會從剛強轉為柔弱,在其中作祟。飲食進入胃部,本應將精華輸送到全身,又會將糟粕填塞於各處孔道。起初,它們還會相互滋養,但最終,卻是將脾的精華輸送到體外,助長外邪。這種情況就像附近的盜賊,再加上富豪大族的暗中支持,使其蔓延難以控制,這是有原因的。

治療方法必須先要平靜心神,控制氣息,使三陰經的火不向上升,以此斷絕外援;還要嚴格控制脾臟,使脾的運化功能恢復正常,而不依賴外邪的滋養。當我們實力強大而敵人虛弱時,就能夠迅速擊潰敵人,清除體內的污穢。接著再服用大藥,來調和五臟,培養肺金。一旦肺金之氣清肅,全身之氣自然會跟著下降,之前上升的濁邪也會徹底消失,這樣就能長期保持身體的清明。

另外,如果冷水進入肺部,就應該採用吐瀉的方法。根據《古今錄驗》的記載,宮泰說,李將軍的兒子因為得了喘病,呼吸困難,頻頻上氣,多方治療無效而死亡。原因是吃了餅之後又喝了水所導致。服用五味湯也無法治癒。後來,一位婢女也因為同樣的病發作,在極度口渴時喝了大量的水,發病狀況與李將軍之子相同,服用五味湯也無效。後來病情稍有好轉,宮泰於是給她服用三物備急藥半錢,吐瀉之後病就好了。由此可知,疾病的根源在於冷水進入肺或腸,導致寒熱不和,聚集於胃口,妨礙呼吸之氣向下流動,造成喘而上氣頻數。應該用吐瀉的方法治療,也可以用三物瓜蒂散來催吐。

以下是一些疏通肺氣的方劑: 麻黃湯:適用於肺部原有風痰,背部又感受寒邪而引起的哮喘。 麻黃石膏湯:適用於上氣胸滿的症狀。 (麻黃四兩,石膏一枚(如雞蛋大小),小麥一升,杏仁半升,厚朴五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一斗,先煮小麥熟透後撈出,再放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去渣,分三次服用。 (深師方用來治療久病上逆,喉嚨發出像水雞叫聲的病症,叫做小投杯湯。如果病人有咳嗽,則可加入五味子、半夏各半升,乾薑三兩。)

《近效》中記載了一個治療久病上氣,氣喘急促,無法平躺的方子: 紫蘇葉(二兩),生薑、麻黃(去節)、杏仁(各三兩),赤茯苓、桑根白皮、葶藶子(各二兩,炒過),橘皮(一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