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廣要》~ 臟腑類 (16)
臟腑類 (16)
1. 癲
治因風致驚,眼斜反張,手足瘈瘲,背急發搐,雄黃丸方。
雄黃(一分別研細),巴豆(去皮心膜醋熬令赤黃淨洗壓去油取末二錢),鬱金(末二兩)
上三味研勻,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荊芥湯下,常服臨臥服。若當病發,煎槐膠薄荷酒調下一錢或半錢,當吐利風涎痰涕等。小兒每服一丸至二丸,冷荊芥湯下。(《聖濟》)
神授丹,治五喑(疑五瘨。瘨即癲字,)癇風。(出《衛生家寶》)
腦子(半字),麝香(半字),辰砂(一錢),全蠍(四個去毒),巴豆(四粒不去油),輕粉(半字),淡豉(五十粒湯浸去皮)
上並研細,以豉膏為丸,如健人,酒一二滴,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好酒送下,即時吐瀉,如不吐瀉,再服一丸,瀉後白粥補之,七日後再依上服,又七日再服三丸取效。(《活法秘方》)《金匱翼》妙香丸,治驚癇百病,於本方去全蠍、淡豉,加牛黃、金箔(巴豆三百五十粒,去皮心膜,炒熟研如面,辰砂九兩,金箔九十片,餘四味各三兩),研勻,煉黃蠟六兩,入白蜜三分,同煉令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白湯下二丸,日二服。
妙功十一丸,治癲。
丁香,木香,沉香,乳香,麝香,荊三稜(炮),廣朮(炮),黑牽牛(微炒),黃連,雷丸(炒),鶴蝨(炒),胡黃連,黃芩,大黃(焙),陳皮,青皮,雄黃,熊膽,甘草(炙各二錢半),小赤豆(三百六十粒煮),白丁香(直尖者三百六十個),輕粉(四錢),巴豆(七粒)
上二十三味為細末,赤小豆爛煮研泥,同蕎麥打糊,和作十一丸,硃砂為衣,陰乾,服時水浸一宿,化一丸,大便出,隨病各有形狀取出為驗,或作化一番,不可再服,曾經火灸者不治,遠年愈效。(《神效名方》)
控涎丸,治諸癇久不瘥,頑涎聚散無時,變生諸證,悉皆治之。
生川烏(去皮),半夏(洗),殭蠶(不炒此三味銼碎生薑汁浸一宿各半兩)全蠍(去毒七個),鐵粉(三錢),甘遂(二錢半)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打糊為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十五丸,食後用薑湯吞下,忌食甘草。(《濟生》)
滾痰丸,治膈熱太甚作癇。(《丹溪心法附錄》)(按:《活法秘方》奪命丹,壓癲癇,用礞石、焰消二味,宜參。)
龍薈丸,治肝火太甚,作癇。(同上)治腎水陰虛,風熱蘊積,時發驚悸癇搐。(《赤水》)
鎮墜諸方,治風癲失性,顛倒欲死,五癲驚癇,雌雄丸方。
雄黃,雌黃,真珠(各一兩),鉛(二兩熬令成屑),丹砂(一分),水銀(八分)
上六味末之,以蜜搗三萬杵,丸如胡豆,先食服二丸,日二,稍加以知為度。(《千金》)《聖惠》治心風狂言,神思不安,如見鬼神,真珠散,於本方出雌黃、水銀,加水精、人參、金銀薄、琥珀、牛黃,都研令勻,每於食後,薄荷湯調下半錢。又治風癲失性,倒僕惡聲,吐沫口噤,雄朱丹,於本方去真珠(黑鉛與水銀結為砂子)。
白話文:
治療因為風邪引起的驚嚇,導致眼睛斜視、身體反弓、手腳抽搐、背部僵硬抽動的病症,使用雄黃丸這個方子。
雄黃(一分,研磨成細粉)、巴豆(去除外皮和內膜,用醋熬煮至赤黃色,洗淨後壓榨去除油脂,取二錢的粉末)、鬱金(二兩,磨成粉末)。
將以上三味藥材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將它們製成如綠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荊芥湯送服,平時在睡前服用。如果病發時,用槐膠薄荷酒調和服用一錢或半錢,應該會吐出或排泄出風邪、痰涎等。兒童每次服用一到二丸,用冷的荊芥湯送服。(出自《聖濟總錄》)
神授丹,用來治療五種喑啞(可能是指五種癲癇,瘨即癲字),還有癇症。(出自《衛生家寶》)
腦髓(半個字?應為少量),麝香(少量),辰砂(一錢),全蠍(四個,去除毒性),巴豆(四粒,不去油),輕粉(少量),淡豆豉(五十粒,用湯浸泡後去皮)。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細粉,用豆豉膏做成丸子,如雞頭般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好酒送服,應立即產生嘔吐或腹瀉。如果沒有嘔吐或腹瀉,再服一丸。腹瀉後用白粥來補充體力。七天後再按上述方法服用,又過七天再服用三丸,以達到療效。(出自《活法秘方》)《金匱翼》中的妙香丸,可以治療驚癇等各種疾病。在原本的配方中去掉全蠍和淡豆豉,加入牛黃和金箔。(巴豆三百五十粒,去皮和內膜,炒熟後研磨成粉末,辰砂九兩,金箔九十片,其餘四味藥材各三兩)研磨均勻,用黃蠟六兩,加入白蜜三分,一起煉製均勻做成藥丸。每兩做成三十丸,用白水送服兩丸,每日兩次。
妙功十一丸,用來治療癲癇。
丁香、木香、沉香、乳香、麝香、荊三稜(炮製過)、廣朮(炮製過)、黑牽牛(微炒過)、黃連、雷丸(炒過)、鶴蝨(炒過)、胡黃連、黃芩、大黃(焙製過)、陳皮、青皮、雄黃、熊膽、甘草(炙烤過,各二錢半),小紅豆(三百六十粒,煮過),白丁香(直尖的,三百六十個),輕粉(四錢),巴豆(七粒)。
將以上二十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小紅豆煮爛後研磨成泥,與蕎麥麵糊混合,做成十一顆丸子,用朱砂作為外衣,陰乾。服用時,用水浸泡一夜,化開一丸服用,大便會排出,可以根據大便中出現的形狀來判斷病症。或者只化開一次,不可以再次服用。曾經用火燒或艾灸治療過的,此藥無效。病程很久的,效果會更好。(出自《神效名方》)
控涎丸,用來治療各種久治不癒的癇症,頑固的痰涎聚集不定時,變化產生各種症狀,都可以治療。
生川烏(去皮)、半夏(洗過)、殭蠶(不炒,這三味藥材切碎後用生薑汁浸泡一夜,各半兩)、全蠍(去毒,七個)、鐵粉(三錢)、甘遂(二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生薑的自然汁打成糊,做成如綠豆般大小的藥丸,用朱砂作為外衣。每次服用十五丸,飯後用薑湯送服,忌食甘草。(出自《濟生方》)
滾痰丸,用來治療因為胸膈過熱而引起的癇症。(出自《丹溪心法附錄》)(按:《活法秘方》中的奪命丹,可以用來壓制癲癇,使用礞石和焰消兩種藥材,可以參考。)
龍薈丸,用來治療因為肝火過旺而引起的癇症。(同上)也能治療因為腎水不足、陰虛、風熱蘊積,時常發作驚悸和癇症的病症。(出自《赤水玄珠》)
鎮墜諸方,用來治療因為風邪導致的癲癇,病人失去理智,癲狂到想死的程度,還有各種癲癇,使用雌雄丸這個方子。
雄黃、雌黃、珍珠(各一兩),鉛(二兩,熬製成粉末),丹砂(一分),水銀(八分)。
將以上六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搗三萬下,做成如胡豆般大小的藥丸。先吃飯後服用兩丸,每日兩次,稍微增加用量,以知道藥效為準。(出自《千金方》)《聖惠方》中治療因為心風導致的胡言亂語、心神不安,好像看到鬼神的病症,可以用珍珠散。在原配方的基礎上,去掉雌黃和水銀,加入水精、人參、金銀箔、琥珀、牛黃,全部研磨均勻。每次飯後,用薄荷湯調和服用半錢。另外,也可以治療因為風邪導致的癲癇,患者會跌倒、發出怪聲、吐沫、牙關緊閉,使用雄朱丹。在原配方的基礎上,去掉珍珠(黑鉛與水銀結合後變成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