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撰

《雜病廣要》~ 諸血病 (26)

回本書目錄

諸血病 (26)

1. 血衄

吐衄太甚,卒不能止,防其血瘨(《金匱翼》血暈),用茅根放炭火中,以醋灑,於鼻邊嗅之,以遏其勢。(《原病集》)

一方,蒲黃、血竭為末,吹鼻中效。(《醫林集要》)

《經驗方》治鼻衄不止,甚者,白芨為末,津調塗山根上,立止。(《本草》)

治鼻衄不止,諸藥不驗,大蒜貼足方。

蒜(一枚去皮研細)

上一味攤作餅子,如錢大,厚一豆許。若左竅出血,貼於左腳心下,帛系定,右竅即貼右腳心,兩竅俱出即俱貼之。血止,急以溫水洗腳心,令去蒜氣。(《聖濟》)

清涼諸方,生地黃湯,主衄方。

生地黃(八兩),黃芩(一兩),阿膠(二兩),柏葉(一把),甘草(二兩)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煎取二升半,分三服。(《千金》)又治小便血方,於本方去甘草。

柏皮湯,衄至一二斗,悶絕者,宜此。

柏皮,梔子(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雞峰》)

沈氏子十歲,鼻衄不止。召二三醫,或以茅花煎湯,或以犀角地黃湯,並龍骨末吹鼻,數法皆不效。其血注下,召愚視。曰:急以濃鹽水,下龍膽丸(此用黃連、龍膽等分糊丸)。一服減半,再進全除。主人曰:鹽水有何效?愚曰:夫血得熱而流溢。鹽水鹹冷,能凝其血。譬之屠豬,就血得鹽水而凝結。

黃連、龍膽味苦寒,能堅其血。所以知其鹹苦入口,即立效也。(《全嬰方論》)

治衄血汗血,鬱金散方。

鬱金,甘草(炙),青黛(各半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用雞子白調下。(《聖濟》)

治鼻衄日夜不止,頭痛心煩,宜服此方。

石膏(一兩細研),牡蠣(一兩燒為粉)

上件藥都細研為散,以新汲水調如稀麵糊,候血滴間斷時,便點三、五滴於鼻中,仍以新汲水調兩錢服之。(《聖惠》)《聖濟》名玉粉散。(此方既舉於《傷寒》中,然用法不同,仍再列於此。)

山梔子散。

山梔子不拘多少,燒存性末之,搐入鼻中立愈。(《本事》)

溫中諸方,《極要方》療鼻衄,血出數升,令人眩冒,劇者不知人方。

桂心(三兩),乾薑(一兩),亂髮灰(一兩)

上為散,先食漿水粥,服方寸匕,日二。(《醫心》)

加味理中湯,治飲酒過多及啖炙煿熱食動血,發為鼻衄。

人參,白朮,甘草(炙),乾薑(炮),乾葛,川芎(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三因》)

《和劑》金液丹,固其氣,治衄血。(《直指》)

利氣鎮逆諸方,鼻衄終日不止者,以冷水嚼蘇合丸。

(《瑣碎錄》)

芎附散,冶頭風才發,則衄不止。用童便浸川芎一兩,童便制香附二兩,炙甘草半兩,共為末,每服三錢,清茶調下,間用搐鼻法。(《醫通》)(按:此方原出《六要》,彼無甘草,並不用童便。又《醫通》無方名,據《六要》補。)

白話文:

血衄

如果吐血或流鼻血太嚴重,無法立即止住,要小心可能導致血暈(類似金匱翼中提到的血暈)。可以使用茅根放在炭火上燒,然後灑上醋,在鼻子旁聞,這樣可以止血。(出自《原病集》)

另一個方法是將蒲黃和血竭磨成粉,吹入鼻孔,效果很好。(出自《醫林集要》)

《經驗方》說,如果鼻血止不住,情況嚴重的話,可以將白芨磨成粉,用口水調成糊狀塗在鼻根(兩眼之間)處,可以立即止血。(出自《本草》)

還有一個治療鼻血不止的方法,如果其他藥物都無效,可以試試大蒜貼腳心。

將一瓣大蒜去皮搗爛成泥,做成一個像銅錢大小,厚度約像一顆豆子的餅狀。如果左邊鼻孔出血,就貼在左腳心,用布固定好;右邊鼻孔出血就貼在右腳心;如果兩個鼻孔都出血,就兩腳心都貼。等血止住後,馬上用溫水洗腳心,把大蒜的味道洗掉。(出自《聖濟》)

《清涼諸方》中,治療流鼻血的主要方子是生地黃湯。

藥方組成:生地黃(240克),黃芩(30克),阿膠(60克),柏葉(一把),甘草(60克)

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用水七升煎煮,煮到剩三升時,撈出藥渣,加入阿膠,再煎煮到剩二升半,分三次服用。(出自《千金方》)這個方子去掉甘草,也可以用來治療小便出血。

柏皮湯,適用於流鼻血多達一、二斗,導致昏迷的人。

藥方組成:柏皮,梔子(各30克),甘草(15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粉,每次取15克,用水兩碗煎煮到剩一碗,撈出藥渣,溫服。(出自《雞峰》)

有個沈姓孩子十歲,流鼻血不止。請了兩三個醫生,有的用茅花煎湯,有的用犀角地黃湯,還有的用龍骨粉吹入鼻孔,各種方法都沒用。血一直往下流,就請我去看。我說:「趕快用濃鹽水送服龍膽丸(用黃連、龍膽等量磨成糊狀做成的藥丸)。」吃一服,血就減少一半,再吃一服就完全止住了。主人問:「鹽水有什麼效果?」我說:「血遇熱就會流出來。鹽水是鹹的,又帶寒性,能凝固血液。就像殺豬,血碰到鹽水就會凝結。」

黃連、龍膽味苦寒,也能使血凝固。所以說,用鹹苦的藥物入口,就能馬上見效。(出自《全嬰方論》)

治療流鼻血或汗血,可以用鬱金散。

藥方組成:鬱金,炙甘草,青黛(各15克)

將以上三味藥材搗碎磨成粉,每次取6克,用雞蛋清調服。(出自《聖濟》)

治療流鼻血日夜不止,還頭痛心煩,可以服用以下藥方。

藥方組成:石膏(30克,磨成細粉),牡蠣(30克,燒成粉)

將以上藥材都磨成細粉,用新汲水調成稀糊狀。等血滴稍微減少時,滴三五滴到鼻孔裡,然後用新汲水調和6克藥粉內服。(出自《聖惠方》)這個方子在《聖濟總錄》中叫做玉粉散。(這個方子在《傷寒論》中也有提到,但用法不同,所以這裡又列出來。)

山梔子散。

用山梔子,不限量,燒成炭存性,磨成粉,吹入鼻孔,立即見效。(出自《本事方》)

《溫中諸方》中,《極要方》提到,治療流鼻血,血流好幾升,導致頭暈目眩,嚴重者甚至不省人事。

藥方組成:桂心(90克),乾薑(30克),亂髮灰(30克)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先喝些稀粥,然後服用約3克的藥粉,每天兩次。(出自《醫心方》)

加味理中湯,可以治療因為飲酒過量或吃烤炸等熱性食物導致血熱,引發流鼻血。

藥方組成:人參,白朮,炙甘草,炮乾薑,葛根,川芎(各等量)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12克,用水一碗煎煮到剩七分,撈出藥渣,溫服。(出自《三因方》)

《和劑局方》中的金液丹,可以固氣,治療流鼻血。(出自《直指方》)

《利氣鎮逆諸方》中提到,如果流鼻血整天不止,可以將蘇合丸用冷水嚼服。(出自《瑣碎錄》)

芎附散,可以治療剛發作的頭風,如果頭風發作導致流鼻血不止。用童子尿浸泡過的川芎30克,童子尿炮製的香附60克,炙甘草15克,一起磨成粉,每次服用9克,用清茶調服,可以配合吹鼻法。(出自《醫通》)(按:這個方子出自《六要》,但《六要》中沒有甘草,也不用童子尿。《醫通》中沒有這個方子的名稱,這裡根據《六要》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