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廣要》~ 內因類 (38)
內因類 (38)
1. 骨蒸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豬膽膏令勻,以粟米飯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每服藥,先吃煮麵少許,然後以茅香湯沐浴,以沙糖麝香各少許,以冷水一小盞調令勻,將藥內水中,於星月下露一宿,平旦頓服,神驗。吃藥了,以衣被蓋之,微有汗出為效。(同上)
治傳屍骨蒸,出蟲下積惡物,雄黃丸方。
雄黃(半兩細研),雌黃(半兩細研),代赭(半兩細研),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蝦蟆(一枚塗酥炙令黃),麝香(半兩),天靈蓋(半兩),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青黛(半兩)
上件藥都重研令細,用軟飯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二十丸,以利下惡物及蟲為效。(同上)《直指》雄麝丸,於本方加安息香、阿魏酒浸研,各二錢,每二十粒,桃仁十四個去皮研煎湯,月初五更空心下。
燒發方,治勞瘵,生髮燒存性為末,水調空心服,蘇合香丸皆要藥也。(《直指》)
治骨蒸勞瘦,及腸風下蟲,酒煮鰻鱺魚方。
鰻鱺魚(二斤治之如法銼作投子)
上入鐺內,以酒三大盞熟煮,入鹽醋食之。(《聖惠》)(按:《醫說》有鰻鱺治瘵二條。)
藍汁方,殺瘵蟲惡蟲,皆化為水。
生藍青葉(研取自然汁一大盞)
上入雄黃、枯白礬、安息香、紅硬降真香末,各半錢,麝香少許研和,月頭五更空心服。藍青殺諸蟲,解諸毒,蠱毒通用此方。(《直指》)
調補諸方,十一味附子湯,治癆瘵發寒如瘧。先寒後熱,氣血衰極。
當歸,山藥,白朮,陳皮,白芍,熟地,黃柏(炒),知母(炒各一錢),肉桂,川芎(各五分),熟附子(三片)
生薑三片,棗二枚煎,空心服。(《壽世仙丹》)
泄瀉丸,治火病便溏或泄,或下迫窘痛,或脾泄腎泄,並可主之。
白朮(土炒四兩),橘紅(留白二兩),白芍(煨二兩),白茯苓(去皮二兩),蓮肉(去皮心二兩),芡實(取生肉二兩)
腹痛後重,加木香二錢。久瀉,加肉蔻麵裹煨熟去油五錢,訶子麵煨取肉五錢。若每清晨溏瀉一二次,名腎瀉,加破故紙炒五錢。
上俱為細末,用淮山藥六兩另末,以荷葉煮水為糊,丸如梧子大,每百丸或五七十丸,食遠或清晨,清米湯、滾白水俱可下。(《點雪》)
灸法(灸療可否,張文仲說,見證狀總說中。)自古及今,愈此病者,十不得一。所謂貍骨、獺肝、天靈蓋、銅鏡鼻,徒有其說,未嘗見效。唯膏肓俞崔氏穴,若聞早灸之,可否幾半,晚即不濟也。(《三因》)(按:崔氏穴,即四花與患門穴,而《蘇沈良方》所舉殊詳,其文頗繁,茲不錄。又崔氏曰:余昔忝洛州司馬,常三十日灸活一十三人,前後瘥者數過二百。至如貍頭獺肝徒聞曩說,金牙銅鼻罕見其能,未若此方扶危拯急。此陳氏所本。患門舊不著,其名始見明徐鳳《針灸大全》。)
白話文:
[骨蒸]
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再與豬膽膏攪拌均勻,接著加入小米飯一起搗打二三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丸。每次服藥前,先吃少量煮麵,然後用茅香湯沐浴,再將少許砂糖和麝香用少量冷水調勻,放入藥丸浸泡一晚,隔天早上空腹一次服用,效果神奇。服藥後,用衣被蓋住身體,微微出汗即為有效。
雄黃丸方
此方用於治療傳染性骨蒸,能驅除體內寄生蟲和積聚的污穢之物:
雄黃(磨細半兩)、雌黃(磨細半兩)、代赭石(磨細半兩)、硃砂(磨細,用水飛過一兩)、蛤蟆(一隻,塗上酥油烤至金黃)、麝香(半兩)、天靈蓋(半兩)、巴豆(二十顆,去皮去心,研磨後用紙包壓去油)、青黛(半兩)。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軟飯一起搗打二三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用溫水服用二十丸,以排出體內污穢之物和蟲為有效。
雄麝丸
此方在雄黃丸的基礎上,加入安息香和阿魏酒浸泡研磨各二錢,每次服用二十粒,用十四個去皮研磨的桃仁煎湯,在每月初五的清晨空腹服用。
燒髮方
此方用於治療勞瘵病,將頭髮燒成炭後研磨成粉末,用水調服,空腹服用,蘇合香丸也是此病的重要藥物。
酒煮鰻鱺魚方
此方用於治療骨蒸勞瘦,以及腸風下蟲:
鰻鱺魚(二斤,按方法處理後切成小塊)。
將魚塊放入鍋中,加入三大碗酒煮熟,加入鹽和醋調味食用。
藍汁方
此方能殺死瘵蟲和各種惡蟲,使之化為水:
取新鮮藍青葉(研磨取出一大碗自然汁)。
在藍青汁中加入雄黃、枯白礬、安息香、紅降真香末各半錢,以及少許麝香,研磨均勻後,在每月初五的清晨空腹服用。藍青汁能殺滅各種蟲,解各種毒,對蠱毒也有效。
十一味附子湯
此方用於調理補養,治療癆瘵發寒如瘧,先寒後熱,氣血極度衰弱:
當歸、山藥、白朮、陳皮、白芍、熟地、黃柏(炒)、知母(炒)各一錢,肉桂、川芎各五分,熟附子三片。
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煎煮,空腹服用。
泄瀉丸
此方用於治療因火氣引起的腹瀉、或腹瀉時腹部緊迫疼痛、或脾泄腎泄等症狀:
白朮(用土炒過四兩)、橘紅(留白二兩)、白芍(煨過二兩)、白茯苓(去皮二兩)、蓮肉(去皮心二兩)、芡實(取生肉二兩)。
腹痛後重,加入木香二錢。久瀉,加入肉豆蔻(用麵包裹煨熟去油五錢)、訶子肉(煨過五錢)。如果每天早上腹瀉一兩次,稱為腎瀉,加入補骨脂炒過五錢。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細末,再用另外研磨成粉的淮山藥六兩,用荷葉煮水調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或五七十丸,可在飯後或清晨服用,可以用米湯或白開水送服。
灸法
古今治療此病,能治癒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所謂貍骨、獺肝、天靈蓋、銅鏡鼻等說法,都沒有實際效果。只有艾灸膏肓俞穴(崔氏穴),如果能及早艾灸,還有一半可能治癒,晚了就沒用了。
崔氏穴,就是四花穴和患門穴。《蘇沈良方》對此有詳細描述,但文字較多,這裡就不錄入了。崔氏說,他以前在洛州做官時,曾用艾灸三十天救活了十三個人,前後治癒的超過兩百人。至於狸頭、獺肝之類,只是傳說而已,金牙銅鼻之說更是罕見,不如這個方法能扶危濟困。這是陳氏所根據的說法。患門穴以前沒有記載,這個穴位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明朝徐鳳的《針灸大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