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心法要訣》~ 卷— (7)
卷— (7)
1. 傷風總括
傷風屬肺咳聲重,鼻塞噴嚏涕流清,鼻淵腦熱不噴嚏,濁涕穢久必鼻紅。
【注】傷風屬肺,故噴嚏也,鼻淵屬腦,故不噴嚏也。傷風寒邪,故涕清也,鼻淵熱邪,故涕濁也。鼻淵病久或有穢氣,則熱深,故腦衄鼻血也。
川芎茶調散
參蘇飲治虛傷風,實者茶調及頭疼,芎芷薄草羌茶細,荊防痰半熱膏清。
【注】參蘇飲方,在咳嗽門,治氣虛之人傷風之病。若氣實者,用川芎茶調散,即川芎、白芷、薄荷、甘草、羌活、茶葉、細辛、荊芥、防風,傷風頭痛者,亦可用也,有痰者加半夏清痰,有熱者加石膏清熱可也。
蒼耳散
蒼耳散治鼻淵病,風熱入腦瞑頭疼,涕流不止鼻塞熱,蒼耳辛夷芷薄蔥。
【注】鼻淵病屬風熱入腦,故目瞑而頭疼涕流不止,較之傷風為甚焉,鼻塞,氣不利也。熱,鼻孔中熱也,甚者,孔熱而痛及其腦也。蒼耳散,即蒼耳子炒去刺,研破一兩,加辛夷三錢,白芷、薄荷各一錢,蔥三莖也。
黃連防風通聖散
鼻淵初病施蒼耳,黃連防風久病方,孔痛膽調冰硼散,鼻血犀角地黃湯。
【注】鼻淵,風熱傷腦之病,初病則風邪盛,故用蒼耳散,以散為主,久病則熱鬱深,故用防風通聖散加黃連,以清為主也。熱氣湧涕傷其鼻孔成瘡故痛也,宜以豬膽汁調冰硼散敷之。熱蘊於腦,傷及所過營血故衄也。宜以犀角地黃湯涼之可也。
白話文:
傷風總括
傷風屬於肺經,所以咳嗽聲音沉重,鼻塞、打噴嚏、流清涕;鼻淵則屬於腦部,不打噴嚏,流濁涕,時間久了還會鼻孔發紅。
傷風是因為寒邪入侵肺經,所以流清涕;鼻淵是因為熱邪侵犯腦部,所以流濁涕。鼻淵久病,有時會有惡臭,表示熱邪深入,因此可能會有鼻出血。
川芎茶調散
參蘇飲適用於氣虛引起的傷風,若是氣實者,則使用川芎茶調散治療頭痛,其組成藥物包括川芎、白芷、薄荷、甘草、羌活、茶葉、細辛、荊芥、防風。若傷風伴隨頭痛,也可使用此方。有痰者可加半夏化痰,有熱者可加石膏清熱。
蒼耳散
蒼耳散用於治療鼻淵,因風熱入腦而導致眼睛昏沉、頭痛、流涕不止、鼻塞、鼻腔發熱。其組成藥物包括蒼耳子、辛夷、白芷、薄荷、蔥。
黃連防風通聖散
鼻淵初期使用蒼耳散,久病則使用黃連防風通聖散。若鼻孔疼痛,可用豬膽汁調和冰硼散外敷;若鼻出血,則需服用犀角地黃湯。
鼻淵是風熱侵犯腦部的疾病,初期風邪盛行,故使用以散風為主的蒼耳散;久病則熱邪鬱結於深層,故使用以清熱為主的黃連防風通聖散。鼻孔疼痛是因為熱邪衝擊鼻涕,損傷鼻孔形成瘡瘍;鼻出血是因為熱邪蘊積於腦部,損傷經絡血管所致。
2. 痙病總括
痙病項強背反張,有汗為柔無汗剛,生產血多過汗後,潰瘡犬咬破風傷。
【注】痙病之證,詳在《傷寒心法》,有汗為柔痙,無汗為剛痙。產後去血過多,傷寒發汗過多,則為內因。潰瘍破傷、狗咬,則為外因。皆風邪乘虛入太陽經而成此病也。
白話文:
痙攣症狀包括頸項僵硬、背部反弓。若伴有汗出則屬輕症,無汗則屬重症。生產後失血過多、傷寒發汗過多、潰瘍破損、犬咬傷或風寒侵襲,都可能導致痙攣。這些原因,產後失血過多及傷寒發汗過多屬內因,潰瘍破損及犬咬傷屬外因,皆因風邪乘虛而入侵太陽經脈所致。
3. 痙病死證
痙證脈散多應死,反張離席一掌亡,眼小目瞪昏不語,額汗如珠命必傷。
【注】反張離席一掌,謂離席四五指許也。眼小,謂目睫緊小也。目瞪,謂眼珠不轉也。
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小續命湯,桂枝加附子湯,當歸補血湯,大承氣湯,桃仁承氣湯
剛痙葛根湯發汗,柔痙桂枝加葛良,若兼雜因小續命,過汗桂枝加附湯,傷血桂枝合補血,裡實瘀血承氣方,潰瘍十全加風藥,破傷狗咬另參詳。
【注】剛痙用葛根湯,即桂枝湯加麻黃、葛根。柔痙用桂枝加葛根湯,即桂枝湯加葛根汗之。雜因,謂風寒濕雜揉為病,用小續命湯,隨風寒濕輕重治之。過汗表虛,汗出不止,因而成痙,用桂枝加附子湯,即桂枝湯加附子也。傷血,謂產後金瘡大傷血後,用桂枝湯合補血湯,即當歸黃耆也。
裡實,謂痙病腹滿二便閉,以大承氣湯。及產後惡露不盡,少腹硬急,以桃仁承氣湯下之。潰瘍去膿血過多,為風所襲者,用十全大補湯加祛風之藥治之。
白話文:
痙攣病危急徵兆:脈象散亂且微弱,預示將死;身體反弓離開床榻一掌寬,立刻死亡;眼睛細小,眼珠直瞪,神志昏迷不語,額頭汗如珠子般,生命垂危。
治療痙攣:
剛發作的痙攣,用葛根湯發汗治療;輕微的痙攣,用桂枝加葛根湯;若兼夾其他原因,用小續命湯;汗出過多導致虛脫的痙攣,用桂枝加附子湯;產後失血過多的痙攣,用桂枝湯加補血藥;腹部脹滿,大小便不通的痙攣,用大承氣湯;產後惡露不盡,下腹部硬痛的痙攣,用桃仁承氣湯;潰瘍導致膿血過多,且受風寒侵襲的痙攣,用十全大補湯加上祛風藥;被狗咬傷引起的痙攣,需另外參考其他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