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心法要訣》~ 卷五 (5)
卷五 (5)
1. 腰痛總括
腰痛腎虛風寒濕,痰飲氣滯與血瘀,濕熱閃挫凡九種,面忽紅黑定難醫。
【注】腰痛之證,其因不同,有腎虛、有風,有寒、有濕、有痰飲、有氣滯、有血瘀、有濕熱、有閃挫,凡患腰痛極甚,而面色忽紅忽黑,是為心腎交爭,難治之證也。
安腎丸
腰痛悠悠虛不舉,寄生青娥安腎丸,胡蘆骨脂川楝續,桃杏茴苓山藥鹽。
【注】寄生,謂獨活寄生湯。青娥丸,即補骨脂、杜仲、核桃仁也。安腎丸,即胡蘆巴、補骨脂、川楝肉、川續斷、桃仁、杏仁、小茴香、茯苓,山藥也。鹽,鹽湯為引也。
羌活勝濕湯,通經丸
腰痛屬寒得熱減,五積吳萸桃杜安,寒濕重著勝濕附,內實通經硫面牽,風痛無常掣引足,經虛當用寄生痊,經實非汗不能解,續命湯加牛杜穿。
【注】五積散,加吳茱萸、桃仁、杜仲。羌活勝濕湯,即防風通氣湯加附子也,通經丸,即硫黃、黑牽牛頭末,麥面合丸煮,浮起服,方出《本草》。小續命湯加牛膝,杜仲、炒穿山甲也。
通氣散,活絡丹
氣滯閃挫通氣散,木陳穿索草茴牽,血瘀不移如錐刺,日輕夜重活絡丹。
【注】通氣散,即木香、陳皮、穿山甲、元胡索、甘草、小茴香、白牽牛也。活絡丹,即川烏、草烏、南星、地龍、乳香、沒藥也。加五靈脂、麝香尤效。
蒼柏散,煨腎散
濕熱熱注足蒼柏,二妙牛杜己瓜芎,腰如物覆濕痰蓄,煨腎椒鹽遂有功。
【注】蒼柏散,即蒼朮、黃柏、牛膝、杜仲、防己、木瓜、川芎也。煨腎散,即豬腰子剖開,入川椒、食鹽、甘遂末,濕紙裹煨,熟酒食之。
白話文:
腰痛總括
腰痛的原因很多,包括腎虛、風寒、濕邪、痰飲、氣滯、血瘀、濕熱和閃挫等九種。如果腰痛非常劇烈,而且面色時紅時黑,這是心腎功能失調,很難治療的症狀。
安腎丸
腰痛綿綿,伴隨陽痿,可以用安腎丸。安腎丸的藥材包括:獨活寄生湯(以獨活為主藥)、補骨脂、杜仲、核桃仁、胡蘆巴、川楝子、川續斷、桃仁、杏仁、小茴香、茯苓、山藥,並用鹽湯送服。
羌活勝濕湯、通經丸
寒邪引起的腰痛,遇熱則減輕,可以用加了吳茱萸、桃仁、杜仲的五積散;寒濕凝滯的腰痛,用羌活勝濕湯(防風通氣湯加附子);腰痛伴有經絡不通,用通經丸(硫黃、黑牽牛子、麥粉製成);因風邪引起的腰痛,痛處不定,會牽扯到腿腳,如果體虛,可用加了獨活的藥方治療;如果體質實熱,必須出汗才能緩解,則需服用加入牛膝、杜仲、穿山甲的小續命湯。
通氣散、活絡丹
氣滯或閃挫引起的腰痛,可以用通氣散(木香、陳皮、穿山甲、元胡索、甘草、小茴香、白牽牛);血瘀引起的腰痛,疼痛如錐刺般,白天輕晚上重,可用活絡丹(川烏、草烏、南星、地龍、乳香、沒藥,加五靈脂、麝香效果更佳)。
蒼柏散、煨腎散
濕熱引起的腰痛,熱感向下蔓延至足部,可以用蒼柏散(蒼朮、黃柏、牛膝、杜仲、防己、木瓜、川芎);腰部沉重如物壓,伴隨痰飲,可用煨腎散(將豬腰子剖開,加入川椒、食鹽、甘遂末,用濕紙包裹煨熟,用酒送服)。
2. 小便閉癃遺尿不禁總括
膀胱熱結為癃閉,寒虛遺尿與不禁,閉即尿閉無滴出,少腹脹滿痛難伸,癃即淋瀝點滴出,莖中澀痛數而勤,不知為遺知不禁,石血膏勞氣淋分。
【注】膀胱熱結,輕者為癃,重者為閉。膀胱寒虛,輕者為遺尿,重者為不禁。閉者,即小便閉無點滴下出,故少腹滿脹痛也。癃者,即淋瀝點滴而出,一日數十次,或勤出無度,故莖中澀痛也。不知而尿出,謂之遺尿。知而不能固,謂之小便不禁。
白話文:
膀胱有熱導致小便閉塞不通(閉、癃),膀胱虛寒則會出現遺尿或尿失禁。 「閉」是指完全尿閉,一點尿液也排不出,下腹部脹滿疼痛,難以伸直;「癃」則是指小便點滴而出,排尿次數頻繁,尿道澀痛。 至於遺尿和尿失禁,前者是睡覺時不自覺排尿,後者則是清醒時無法控制排尿。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很多,包括尿路結石、血瘀、勞累、以及氣虛引起的尿頻等。 簡單來說,膀胱熱盛,輕者為尿頻尿急(癃),重者則為完全尿閉(閉);膀胱虛寒,輕者為遺尿,重者則為尿失禁。
3. 小便閉遺尿死證
嘔噦尿閉為關格,若出頭汗命將傾,傷寒狂冒遺尿死,尿閉細澀不能生。
【注】上為嘔噦不入,下為小便不通,則陰陽之氣關格,若出頭汗,則為陽絕,故命傾也。傷寒狂冒屬陽邪盛,遺尿屬陰不守,若尿閉脈細澀,知陰亦竭,故俱死也。
白話文:
嘔吐、腹脹伴隨尿閉,是氣機阻塞的表現。如果還伴隨出頭汗,則生命危在旦夕。傷寒導致神志不清、狂躁,又出現遺尿,最終會死亡;若尿閉,脈象細弱而澀滯,也預示著陰氣衰竭,同樣會死亡。
4. 治癃閉熨吐汗三法
陰陽熨臍蔥白麝,冷熱互熨尿自行,宣上木通蔥探吐,達外蔥湯熏汗通。
【注】用蔥白一斤細銼,入麝香五分拌勻,分二包置臍上,先以炭火熨斗熨之,半炷香時換一包,以冷水熨斗熨之,互相遞熨,以尿通為度。服諸藥不效,或服藥即時吐出,或服攻下藥不利,宜用宣上法:以木通、老蔥煎湯服,頃時探吐,再服再吐,以尿通為度。服諸藥不效,或身無汗,宜用達外法:以蔥湯入木桶內,令病人坐於杌上,沒臍為度,匝腰繫裙以覆之,少時汗出,其尿自出。欲尿時不可出桶,即於桶內尿之,恐出桶,氣收而尿又回也。
白話文:
治療尿閉的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溫灸法:將蔥白和麝香混合,分成兩包放在肚臍上,用溫熱的熨斗來回熨燙,冷熱交替,直到小便通暢為止。
第二種是催吐法:如果服用其他藥物無效,或者服藥後立即嘔吐,或是服用瀉下藥效果不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用木通和蔥煎湯服用,然後催吐,反覆幾次,直到小便通暢。
第三種是發汗法:如果服用其他藥物無效,或者沒有汗,可以使用這種方法。用蔥湯裝滿木桶,讓病人坐在桶裡,水位沒過肚臍,用圍裙圍住腰部,過一會兒出汗後,小便自然就會通暢。想小便時不要離開桶子,直接在桶裡小便,以免離開桶子後,氣收小便又憋回去。
5. 小便不通
通關丸
熱實不化大便硬,癃閉八正木香痊,陽虛不化多厥冷,惡寒金匱腎氣丸。陰虛不化發午熱,不渴知柏桂通關,氣虛不化不急滿,倦怠懶言春澤煎。
【注】小便不通:熱實者,宜用八正散加木香。陽虛者,宜用金匱腎氣丸。陰虛者,宜用通關丸,即知母、黃柏、肉桂少許也。氣虛宜用春澤湯,即五苓散加人參也。
八正散
石淋猶如磏結鐺,是因濕熱煉膀胱,一切熱淋八正扁,通滑梔瞿草車黃。
【注】八正散,即萹蓄、木通、瞿麥、梔子、滑石、甘草、車前子、大黃也。
小薊飲子
血淋心遺熱小腸,實熱仍宜下之良,清熱小薊梔滑淡,歸藕通蒲草地黃。
【注】淡,淡竹葉也。藕,藕節也。蒲,蒲黃也。
海金沙散,鹿角霜丸
膏淋尿濁或如涕,精尿俱出海草滑,熱盛八正加蒼朮,虛用秋苓鹿角佳。
【注】海,海金沙也,秋,秋石也。苓,茯苓也。鹿角,鹿角霜。糯米糊為丸也。
加味八正散
氣淋肺熱難清肅,八正石韋木葵沉,內傷氣虛不能化,五苓益氣自通神。
【注】八正散,加石韋、木香、冬葵子、沉香、五苓,合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合五苓散,清心蓮子飲
勞淋內傷補中苓,腎氣知柏過淫成,勞心清心蓮地骨,耆芩車麥草參苓。
【注】內傷勞脾,用補中益氣湯合五苓散。勞腎陽虛,用金匱腎氣湯。陰虛,用知柏地黃湯。思慮勞心,用清心蓮子飲,是方即蓮子、地骨皮、黃耆、黃芩、車前子、麥門冬、生甘草、人參、白茯苓也。
琥珀散
痰淋七氣白丸子,熱燥清熱用滋陰,諸淋平劑琥珀木,葵蓄通滑歸鬱金。
【注】七氣湯見諸氣門。青州白丸子見類中風門。滋陰,通關丸也。木,木香也。葵,冬葵子也。
桂附地黃丸,補中益氣湯加白果方,坎離既濟湯加山萸肉五味子方
遺尿不禁淋尿白,桂附補中白果煎,補之不應或尿赤,生地知柏萸味攢。
【注】遺尿不禁,及諸淋、尿色白者,皆屬寒虛。寒者,用桂附地黃湯加白果。虛者,用補中益氣湯加白果。凡遺尿不禁、諸淋、尿色赤者,或補之不應者,亦有熱虛,用坎離既濟湯,即生地、知母、黃柏,加山萸肉、五味子也。
白話文:
小便不通
小便不通的原因很多,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若因熱邪鬱結導致小便不通,大便乾燥,則可用八正散加木香;若因陽氣不足,則可用金匱腎氣丸;若因陰虛火旺,則可用知母、黃柏、肉桂(即通關丸);若因氣虛導致小便不通,伴隨倦怠懶言等症狀,則可用五苓散加人參(即春澤湯)。
八正散適用於濕熱下注導致的尿路結石或尿路感染,其組成藥物包括萹蓄、木通、瞿麥、梔子、滑石、甘草、車前子、大黃。
小薊飲子適用於血淋,即尿液中混有血液,且伴有心煩口渴等熱症,其組成藥物包括小薊、梔子、滑石、淡竹葉、藕節、蒲黃、生地黃。
海金沙散或鹿角霜丸適用於膏淋,即尿液黏稠如脂膏,或尿液混濁如涕,若為熱盛則加八正散及蒼朮;若為虛寒則用茯苓、鹿角霜(以糯米糊做成丸劑)。
加味八正散適用於氣淋,即因肺熱或氣虛導致的小便不通,其組成藥物包含八正散,並加入石韋、木香、冬葵子、沉香,再佐以五苓散及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合五苓散或清心蓮子飲適用於因勞累過度導致的小便不通,若為脾虛則用補中益氣湯合五苓散;若為腎陽虛則用金匱腎氣湯;若為陰虛則用知柏地黃湯;若為心火亢盛則用清心蓮子飲(其組成藥物包括蓮子、地骨皮、黃耆、黃芩、車前子、麥門冬、生甘草、人參、白茯苓)。
琥珀散適用於痰濁阻滯導致的小便不通,若為熱燥則需清熱滋陰,其組成藥物包括琥珀、木香、冬葵子、萹蓄、滑石、鬱金等。
桂附地黃丸、補中益氣湯加白果方或坎離既濟湯加山萸肉五味子方適用於遺尿或小便不通伴尿液顏色異常,若為寒虛則用桂附地黃丸加白果或補中益氣湯加白果;若為熱虛則用坎離既濟湯加山萸肉、五味子(坎離既濟湯由生地、知母、黃柏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