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雜病心法要訣》~ 卷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五 (4)

1. 心腹諸痛總括

心痛岐骨陷處痛,橫滿上胸下胃脘,當臍脾腹連腰腎,少腹小大腸脅肝。蟲痛時止吐清水,疰即中惡寒外干,悸分停飲與思慮,食即停食冷內寒,水停痰飲熱胃火,氣即氣滯血瘀緣,隨證分門檢方治,真心黑厥至節難。

【注】岐骨陷處痛,名心痛。橫滿連胸,名肺心痛;下連胃脘,名胃心痛;連臍,名脾心痛;連腰,名腎心痛;連少腹,名大腸小腸痛;連脅,名肝心痛;時止吐清水,名蟲心痛;中惡腹痛,名疰痛;寒邪外干,名中寒痛;悸而痛,名悸心痛;水停心下,屬飲也。思慮傷心,屬傷也。

停食痛,停水痛,停痰痛,胃火痛,氣滯痛,血瘀痛,皆不死之證也,當分門施治。惟真心痛,面色黑,四肢逆冷至節,死證也。

化滯丸,清中湯

攻濕積熱求化滯,攻寒積水備急丹,火痛二陳梔連蔻,蟲用烏梅飲控涎。

【注】化滯丸,成方也。清中湯,即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姜炒山梔、黃連、草豆蔻也。

木香流氣飲

七情鬱結流氣飲,思慮悸痛歸脾湯,內寒理中外五積,疰痛備急血抵當。

小建中湯

木來乘土腹急痛,緩肝和脾小建中,血虛寒痛羊肉治,氣虛理中加陳青。

【注】羊肉,謂羊肉湯也。

烏頭梔子湯

劫諸郁痛烏梔子,劫而復痛入元明,已經吐下或虛久,急痛欲死求鴉鳴。

【注】諸郁,謂諸寒火鬱而痛也。寒多炮川烏為主,熱多姜炒梔子為主。元明,元明粉也。鴉鳴,謂以真鴉片末,或加麝香少許,飯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丸引。在本草,名一粒金丹。

白話文:

心腹諸痛總括

心痛的部位和症狀多樣,可能在胸骨下陷處(岐骨陷處),也可能橫向蔓延至胸部(肺心痛)、胃部(胃心痛)、肚臍(脾心痛)、腰部(腎心痛)、下腹部(大腸小腸痛)、脅肋部(肝心痛)。有些心痛伴隨嘔吐清水(蟲心痛),有些則因飲食不當或外感寒邪而致腹痛(疰痛、中寒痛)。心悸伴隨疼痛(悸心痛),也可能是因為飲水停滯、思慮過度所致。此外,還有因食物停滯、水液停滯、痰飲、胃火、氣滯、血瘀等原因導致的心腹痛,這些大多都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需根據不同症狀對症下藥。唯有面色發黑、四肢冰冷至關節,呈現厥逆狀態的真心痛才是危急的死症。

治療上,針對食物積滯,可用化滯丸或清中湯等方劑;針對寒濕積聚,可用攻寒積水之方;胃火熾盛者,可用二陳湯、梔子、連翹、草豆蔻等;蟲積者,可用烏梅飲以止吐瀉。

情緒鬱結導致的氣滯,可用木香流氣飲;思慮過度導致的悸痛,可用歸脾湯;內寒證可用理中湯,外感者可用五積散;疰痛可用備急散及活血化瘀藥物。

肝氣犯脾導致的腹痛,可用小建中湯調理脾胃,並可根據氣血虛實加減藥物,例如血虛寒痛可用羊肉湯,氣虛者可加陳皮、青皮。

寒熱鬱結導致的劇烈疼痛,可用烏頭、梔子湯治療。若病情嚴重,疼痛難忍,甚至出現脫水、虛弱等情況,則可考慮使用鴉片製劑(元明粉,即鴉片,需謹慎使用)。 需注意寒證宜用炮製過的川烏,熱證宜用姜炒的梔子。

2. 胸脅總括

栝蔞薤白白酒湯,栝蔞薤白半夏湯

栝蔞薤白白酒湯,胸痹胸背痛難當,喘息短氣時咳唾,難臥仍加半夏良。

【注】栝蔞薤白白酒湯,即栝蔞實、小根菜,水白酒煎也。

顛倒木金散

胸痛氣血熱飲痰,顛倒木金血氣安,飲熱大陷小陷治,頑痰須用控涎丹。

【注】胸痛之證,須分屬氣、屬血、屬熱飲、屬老痰。顛倒木金散,即木香、鬱金也。屬氣鬱痛者,以倍木香君之。屬血鬱痛者,以倍鬱金君之。為末,每服二錢,老酒調下。虛者,加人參更效。胸中有痰飲熱作痛者,輕者小陷胸湯,重者大陷胸湯、丸治之。若吐唾稠黏痰盛,則用控涎丹。

枳芎散,枳橘散,柴胡疏肝湯,加味逍遙散,左金丸,當歸龍薈丸

脅痛左屬瘀留血,輕金芎枳草重攻,右屬痰氣重逐飲,片姜橘枳草醫輕,肝實太息難轉側,肝虛作痛引肩胸,實用疏肝柴芍草,香附枳陳與川芎,肝虛逍遙加芎細,陳皮生薑緩其中,肝虛左金實龍薈,一條扛起積食攻。

【注】左屬瘀血,輕,謂瘀血輕者,宜用枳芎散。重攻,謂瘀血重者,宜以攻血之劑也。枳芎散,即枳殼、撫芎、鬱金、甘草也。右屬痰氣。重逐飲,謂以控涎、十棗逐痛之重者也。枳橘散,即枳殼、橘皮、片子薑黃、甘草,醫痛之輕者也。柴胡疏肝散,即柴胡、白芍、甘草、香附、枳殼、陳皮、川芎也,逍遙散,即白朮、茯苓、當歸、白芍、柴胡、炙草、薄荷少許,加川芎、細辛、陳皮、生薑也。左金,即左金丸,吳茱萸、黃連也。

肝實火旺者,當歸龍薈丸,積食者,以化滯丸。積飲者,以控涎丹。

白話文:

胸脅總括

栝蔞薤白白酒湯與栝蔞薤白半夏湯可用於治療胸部痹痛、胸背疼痛難忍、呼吸困難、氣喘、咳嗽痰多以及難以平臥等症狀。如果症狀嚴重,可在栝蔞薤白白酒湯中加入半夏。

顛倒木金散用於治療因氣血熱、痰飲引起的胸痛。 根據胸痛的成因(氣鬱、血瘀、熱飲、痰飲),使用不同的藥物比例。氣鬱痛加倍木香,血瘀痛加倍鬱金。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老酒送服。體虛者可加入人參。若胸痛伴有痰飲熱,輕者用小陷胸湯,重者用大陷胸湯或丸劑治療;若痰稠黏且痰量多,則需服用控涎丹。

枳芎散、枳橘散、柴胡疏肝湯、加味逍遙散、左金丸、當歸龍薈丸等藥物則用於治療脅痛。左側脅痛多因瘀血引起,輕者用枳芎散,重者需用攻血的藥物;右側脅痛多因痰氣引起,輕者用枳橘散,重者需用強力祛痰的藥物,如控涎丹、十棗湯等。肝氣鬱結導致的太息、難以翻身,肝實者用柴胡疏肝湯,肝虛者用加味逍遙散。左金丸適用於肝實火旺,當歸龍薈丸用於治療積食,控涎丹用於治療積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