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鑒

《雜病心法要訣》~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咳嗽總括

有聲曰咳有痰嗽,聲痰俱有咳嗽名,雖云臟腑皆咳嗽,要在聚胃關肺中,胃濁脾濕嗽痰本,肺失清肅咳因生,風寒火鬱燥痰飲,積熱虛寒久勞成。

【注】有聲無痰曰咳,有痰無聲曰嗽,有聲有痰曰咳嗽。《內經》雖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而大要皆在聚於胃、關於肺也。因胃濁,則所遊溢之精氣,與脾濕所歸肺之津液皆不能清,水精之濁,難於四布,此生痰之本,為嗽之原也,肺居胸中,主氣清肅。或為風寒外感,或為痰熱內干清肅,有失降下之令,因氣上逆而咳嗽也。

久勞成,謂久病咳嗽不已,傷肺成勞也。

參蘇飲,芎蘇飲,香蘇飲,茯苓補心湯

參蘇感冒邪傷肺,熱寒咳嗽嚏痰涎,氣虛用參實減去,二陳枳桔葛蘇前,頭痛加芎喘加杏,芩因熱入麻干寒,虛勞胎產有是證,補心四物量抽添。

【注】參蘇飲,治感冒風寒傷肺,咳嗽、嚏唾痰涎、發熱、惡寒也,即人參、蘇葉、橘紅、半夏、茯苓、甘草、枳殼、桔梗、前胡、葛根也。形氣虛者,必用人參,若形氣實,減去可也。若頭痛,依本方去人參,以前胡易柴胡加川芎,名芎蘇飲。若喘嗽,依本方去人參加杏仁,名杏蘇飲。

若內有熱,加黃芩,有寒加麻黃、乾薑。若虛勞之人,及胎前產後而有是病,依本方合四物湯,名茯苓補心湯,量其虛實、寒熱加減可也。

瀉心散,葶藶瀉白散

瀉白肺火鬱氣分,喘咳面腫熱無痰,桑骨甘草寒麻杏,血分加芩熱甚連,咳急嘔逆青橘半,郁甚失音訶桔添,停飲喘嗽不得臥,加苦葶藶效通仙。

【注】瀉白散,即桑皮、地骨皮、甘草也。治喘嗽面腫,無痰身熱,是為肺經火鬱氣分。若無汗,是為外寒鬱遏肺火,加麻黃、杏仁以發之。若無外證惟面赤,是為肺經火鬱血分,加黃芩。內熱甚者,更加黃連以清之。咳急嘔逆者,加青皮、橘紅、半夏以降之。火鬱甚而失音者,加訶子肉,桔梗以開之。

若喘嗽面浮不得臥者,是為兼有停飲,加苦葶藶以瀉之,名葶藶瀉白散。

清肺湯

清肺肺燥熱咳嗽,二冬母草橘芩桑,痰加蔞半喘加杏,快氣枳桔斂味良。

【注】清肺湯,即麥冬、天冬、知母、貝母、甘草、橘紅、黃芩、桑皮也。有痰燥而難出,加栝蔞子。痰多加半夏,喘加杏仁,胸膈氣不快加枳殼、桔梗,久則宜斂,加五味子。

清燥救肺湯

喻氏清燥救肺湯,肺氣虛燥郁咳方,參草麥膏生氣液,杏枇降逆效功長,胡麻桑葉阿潤燥,血枯須加生地黃,熱甚牛黃羚犀角,痰多貝母與蔞霜。

【注】喻氏,喻嘉言也。枇,枇杷葉也。羚犀,羚羊角,犀角也。蔞霜,栝蔞霜也。

透羅丹,瀉肺丸

寒實痰清透羅丹,咳時涎壅氣出難,巴杏大牽皂半餅,熱實痰稠瀉肺丸。

【注】寒實痰盛涎清,熱實痰盛稠黏,皆能令人咳嗽。嗽時痰涎頓壅,氣閉難出。寒實者用透羅丹,即巴豆、杏仁、大黃、牽牛、皂角、半夏共為末,蒸餅為小丸,量服,方出《丹溪心法附余》。熱實者,宜瀉肺丸,方見失血門。

人參瀉肺湯

積熱傷肺宜瀉肺,喘嗽痰多黏色黃,胸膈滿熱大便澀,涼膈枳桔杏參桑。

【注】人參瀉肺湯,即涼膈散,梔子、連翹、薄荷、黃芩、大黃、甘草、枳殼、桔梗、杏仁、人參、桑皮也。

鍾乳補肺湯

補肺虛寒喘嗽血,皮毛焦枯有多年,生脈菀款桑皮桂,鍾英糯米棗姜煎。

【注】補肺湯,即人參、麥冬、五味子、款冬花、紫菀、桑皮、桂枝、鐘乳石、白石英、糯米、大棗、生薑也。

人參養肺湯

養肺平劑肺氣虛,勞久喘嗽血腥宜,參草杏阿知母棗,烏梅罌粟骨桑皮。

【注】人參養肺湯,為治肺氣虛損久勞,不寒不熱之平劑也。其方即人參、炙草、杏仁、阿膠、知母、大棗、烏梅、罌粟殼、地骨皮、桑皮也。

清寧膏,太平丸

咳嗽痰血清寧治,甘桔麥地橘龍圓,薏米川貝薄荷末,血過於痰太平丸。

【注】咳嗽痰少血多,用太平丸。方,諸書俱有。

瓊玉膏,杏酥膏

瓊玉膏治肺虛勞,肺痿干嗽咳涎滔,生地膏蜜參苓末,不虛燥蜜杏酥膏。

【注】瓊玉膏治虛燥,先以生地煎膏,後入煉白蜜、人參、茯苓末,攪成膏。杏酥膏治不虛而燥,以杏仁霜、奶酥油、煉白蜜,溶化合膏。

白話文:

[咳嗽總結]

咳嗽有聲音且有痰稱作咳嗽,單有聲音沒有痰叫咳,只有痰而無聲音則稱作嗽。雖然說五臟六腑都可能導致咳嗽,但主要集中在胃和肺部。胃功能紊亂,脾濕過重,這些都會使肺部的津液無法正常運轉,產生痰,這是咳嗽的根本原因。肺部居於胸腔,負責調節氣息,若受到風寒外侵或內熱影響,就會失去正常的運作,導致氣息上逆,引起咳嗽。

長期勞累也會形成咳嗽,這會傷害肺部,形成慢性疾病。

參蘇飲芎蘇飲香蘇飲茯苓補心湯

參蘇飲適用於風寒感冒引發的肺部受損,有發燒、寒戰、咳嗽、流鼻涕等症狀。其成分包括人參、蘇葉、橘紅、半夏、茯苓、甘草、枳殼、桔梗、前胡、葛根。體質虛弱者應使用人參,如果體質健壯,可以酌情減少。若頭痛,則改用人參為川芎,名為芎蘇飲;若有喘息,則用人參換成杏仁,名為杏蘇飲。

若體內有熱,可加入黃芩;有寒則加入麻黃、乾薑。對於虛弱或孕婦產婦有此類症狀,可以搭配四物湯,名為茯苓補心湯,根據虛實、寒熱狀況進行調整。

瀉心散葶藶瀉白散

瀉白散適用於肺部火氣旺盛,氣悶、咳嗽、面部腫脹、身體發熱但無痰的情況。成分有桑白皮、地骨皮、甘草。若無汗,則是外寒抑制了肺部的火氣,需加入麻黃、杏仁以促進排汗。若無外感但面色潮紅,則是肺部血分火氣旺盛,需加入黃芩。若內熱嚴重,則加入黃連來清熱。

若咳嗽急促、嘔吐,則加入青皮、橘紅、半夏來降逆。若火氣極度旺盛以致失聲,則加入訶子肉、桔梗來開音。若有喘息、咳嗽、不能躺下,則是因為有停滯的水液,需加入苦杏仁、葶藶來瀉肺,稱為葶藶瀉白散。

清肺湯

清肺湯適用於肺部燥熱引起的咳嗽,成分有麥冬、天冬、知母、貝母、甘草、橘紅、黃芩、桑白皮。若有痰且難以咳出,可加入栝蔞子。若痰多,則加入半夏;若喘息,則加入杏仁;若胸膈氣不順暢,則加入枳殼、桔梗;長期咳嗽則應加入五味子。

清燥救肺湯

清燥救肺湯是由喻嘉言所創,適用於肺氣虛弱、燥熱鬱結的咳嗽。成分有人參、甘草、麥冬、天冬、杏仁、枇杷葉、黃芩、阿膠、胡麻、桑葉、地黃、牛黃、羚羊角、犀角、貝母、栝蔞霜。

透羅丹瀉肺丸

透羅丹適用於寒實痰清的咳嗽,成分有巴豆、杏仁、大黃、牽牛、皁角、半夏。熱實痰稠的咳嗽則適用於瀉肺丸。

人參瀉肺湯

人參瀉肺湯適用於肺部積熱導致的喘息、咳嗽、痰多、黏稠、黃色、胸膈滿熱、大便困難。成分有梔子、連翹、薄荷、黃芩、大黃、甘草、枳殼、桔梗、杏仁、人參、桑白皮。

鍾乳補肺湯

鍾乳補肺湯適用於肺虛寒導致的喘息、咳嗽、出血、皮毛枯黃、多年不愈。成分有人參、麥冬、五味子、款冬花、紫苑、桑白皮、桂枝、鍾乳石、白石英、糯米、大棗、生薑。

人參養肺湯

人參養肺湯是治療肺氣虛損、勞累過久、喘息、咳嗽、帶血的平衡藥方。成分有人參、炙草、杏仁、阿膠、知母、大棗、烏梅、罌粟殼、地骨皮、桑白皮。

清寧膏太平丸

清寧膏適用於咳嗽、痰血的治療,成分有甘草、桔梗、麥冬、地黃、橘紅、龍眼肉、薏米、川貝、薄荷末。若痰少血多,則使用太平丸。

瓊玉膏杏酥膏

瓊玉膏適用於肺虛勞損,肺萎縮乾燥、咳嗽、大量涎沫。製作方式是先用地黃煮成膏,再加入煉製的白蜜、人參、茯苓末,攪拌成膏。杏酥膏適用於不虛弱但有燥象,成分有杏仁霜、奶酥油、煉製的白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