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齋外科發揮》~ 卷三 (11)
卷三 (11)
1. 臀癰(附腿癰並腿痛腳氣)
附子六物湯,治四氣流注於足太陰經,骨節煩痛,四肢拘急,自汗短氣,小便不利,手足或時浮腫。
附子,防己(各四錢),甘草(炙,二錢),白朮,茯苓(各三錢),桂枝(四錢),作二劑,水一鍾半,姜三片,煎一鍾,食遠服。
八味丸,治命門火衰,不能上生脾土,致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食不化,日漸消瘦;及虛勞,渴欲飲水,腰重疼痛,小腹急痛,小便不利;及腎氣虛寒,臍腹作痛,夜多旋溺,腳膝無力,肢體倦怠。
即腎氣丸每料加肉桂一兩,附子一兩。其附子每日用新童便數碗,浸五六日,切作四塊,再如前浸數日,以草紙包裹,將水濕紙,炮半日,去皮臍尖,切作大片,如有白星,再用火炙,以無白星為度。一兩。凡用俱要照此法炮過,方宜用(方見肺癰門。)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四物湯(方見瘰癧門)
交加散,治風寒濕毒所傷,腿腳疼痛,或筋攣骨痛,及腰背攣痛,或頭痛惡寒拘急,遍身疼痛,一切寒毒之證並效。
即五積散(方見前)對人參敗毒散(方見潰瘍發熱門)。
荊防敗毒散(方見潰瘍發熱門)
檳蘇散,治風濕流注,腳脛痠痛,或嘔吐不止。
檳榔,木瓜(各一錢),香附子,紫蘇(各三分),陳皮,甘草(炙,各一錢),作一劑,水一鍾半,姜三片,蔥白三莖,煎一鍾,空心服。
麻黃左經湯,治風寒暑濕流注足太陽經,腰足攣痹,關節重痛,增寒發熱,無汗惡寒,或自汗惡風頭痛。
麻黃(去節),乾葛,茯苓,蒼朮(米泔浸炒),防己(酒拌),桂心,羌活,防風,細辛,甘草(炙,各一錢二分),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前服。
加味四斤丸,治肝腎二經氣血不足,足膝痠痛,步履不隨,如受風寒濕毒以致腳氣者,最宜服之。
虎脛骨(一兩,酥炙),沒藥(另研),乳香(另研,各五錢),川烏(一兩,炮去皮),肉蓯蓉,川牛膝(一兩五錢),木瓜(一斤,去穰蒸),天麻(一兩),余為末,將木瓜、蓯蓉搗膏,加酒糊和,頓熟杵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任下。
局方換腿丸,治足三陰經為四氣所乘,攣痹緩縱,或上攻胸脅肩背,或下注腳膝作痛,足心發熱,行步艱辛。
薏苡仁,南星(湯炮),石楠葉,石斛,檳榔,萆薢(炙),川牛膝,羌活,防風,木瓜(各四兩),黃耆(炙),當歸,天麻,續斷(各一兩),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送下。
五香連翹散(方見腫瘍門)
三因勝駿丸,治元氣不足為寒濕之氣所襲,腰足攣拳,或腳面連指,走痛無定,筋脈不伸,行步不隨。常服益真氣,壯筋骨。
白話文:
臀癰(附腿癰並腿痛腳氣)
附子六物湯:治療因為四種邪氣侵入足太陰經,導致骨頭關節煩躁疼痛,四肢抽筋拘急,身體出汗、呼吸短促,小便不順暢,手腳有時浮腫的症狀。
藥材組成:附子、防己(各四錢),炙甘草(二錢),白朮、茯苓(各三錢),桂枝(四錢)。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加入一碗半的水,放入三片薑,煎煮至剩下一碗,在飯前服用。
八味丸:治療因為命門火衰弱,無法溫養脾土,導致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或者吃了東西難以消化,逐漸消瘦;以及虛勞病,口渴想喝水,腰部沉重疼痛,小腹疼痛,小便不順暢;還有腎氣虛寒,肚臍腹部疼痛,晚上頻繁小便,腳膝無力,身體疲倦。
藥材組成:即腎氣丸,每份藥材增加肉桂一兩,附子一兩。附子要用新鮮的童便浸泡五六天,切成四塊,再次浸泡數天,用草紙包好,把紙弄濕,用火烘烤半天,去除皮和尖端,切成大片,如果出現白點,要再用火烤,直到沒有白點為止。以上步驟處理過的附子要用一兩。凡是使用附子都要依照這個方法處理過才能使用。(藥方見肺癰門)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鹽水在空腹時送服。
四物湯:(藥方見瘰癧門)
交加散:治療因為風寒濕毒侵襲,導致腿腳疼痛,或者筋攣骨痛,以及腰背抽痛,或者頭痛、怕冷、身體拘急,全身疼痛,一切寒毒證狀都有效。
藥材組成:即五積散(藥方見前)加上人參敗毒散(藥方見潰瘍發熱門)。
荊防敗毒散:(藥方見潰瘍發熱門)
檳蘇散:治療因為風濕侵襲,導致腳脛痠痛,或者嘔吐不止。
藥材組成:檳榔、木瓜(各一錢),香附子、紫蘇(各三分),陳皮、炙甘草(各一錢)。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加入一碗半的水,放入三片薑,三根蔥白,煎煮至剩下一碗,在空腹時服用。
麻黃左經湯:治療因為風寒暑濕侵入足太陽經,導致腰腿抽筋麻木,關節沉重疼痛,怕冷發熱,沒有汗怕冷,或者出汗怕風、頭痛。
藥材組成:麻黃(去節)、葛根、茯苓、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防己(用酒拌過)、桂心、羌活、防風、細辛、炙甘草(各一錢二分)。 服用方法:將以上藥材加入兩碗水,放入三片薑,一顆棗子,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前服用。
加味四斤丸:治療因為肝腎兩經氣血不足,導致腿腳痠痛,行走困難,像是因為受到風寒濕毒侵襲而導致腳氣病,最適合服用此藥。
藥材組成:虎脛骨(一兩,用酥油烤過),沒藥(另外研磨),乳香(另外研磨,各五錢),川烏(一兩,炮製後去皮),肉蓯蓉、川牛膝(一兩五錢),木瓜(一斤,去瓤蒸過),天麻(一兩)。將其他藥材研磨成粉末,將木瓜、肉蓯蓉搗成膏狀,加入酒和成糊狀,做成藥丸,像梧桐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用溫酒或鹽水在空腹時送服。
局方換腿丸:治療因為足三陰經受到四種邪氣侵襲,導致抽筋麻木、鬆弛無力,或者向上侵犯胸脅肩背,或者向下侵犯腿膝導致疼痛,腳心發熱,行走困難。
藥材組成:薏苡仁、南星(用湯泡過)、石楠葉、石斛、檳榔、萆薢(烤過)、川牛膝、羌活、防風、木瓜(各四兩),黃耆(烤過)、當歸、天麻、續斷(各一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調成糊狀做成藥丸,像梧桐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鹽水送服。
五香連翹散:(藥方見腫瘍門)
三因勝駿丸:治療因為元氣不足,受到寒濕之氣侵襲,導致腰腿抽筋彎曲,或者腳面連帶腳趾疼痛,疼痛位置不固定,筋脈無法伸展,行走困難。長期服用可以增強體內真氣,強健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