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立齋外科發揮》~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脫疽

謂疔生於足趾,或足潰而自脫,故名脫疽。

亦有發於手指者,名曰蛀節疔,重者腐去本節,輕者筋攣。

焮痛者,除濕攻毒,更以隔蒜灸至不痛。焮痛,或不痛者,隔蒜灸之,更用解毒藥。若色黑,急割去,速服補劑,庶可救。黑延上,亦不治。色赤焮痛者,托裡消毒,更兼灸。作渴者,滋陰降火,色黑者不治。

白話文:

皮膚潰爛疼痛的,除了清除濕氣和消除毒素,還要隔著蒜米進行灸法,直到不痛為止。潰爛疼痛,或者不疼痛的,用灸法,還要服用解毒藥物。如果顏色發黑,要緊急切除膿瘍,服用補藥,纔有可能救活。如果黑色的區域擴大向上,也不能治癒。潰爛疼痛,顏色發紅的,用灸法,並給予治療內在毒素的藥物。發渴的,滋陰降火,如果顏色發黑,不能治癒。

一男子足趾患之,焮痛色赤發熱,隔蒜灸之,更以人參敗毒散桔梗,加金銀花白芷大黃,二劑痛止。又十宣散去桔梗、官桂,加天花粉、金銀花,數劑而痊。

白話文:

有個男子的腳趾患了毛病,又燙又痛,而且發紅發熱,隔著蒜灸治,還用人參敗毒散去掉桔梗,再加金銀花、白芷、大黃,兩劑藥之後疼痛就停止了。又用十宣散去掉桔梗、官桂,再加天花粉、金銀花,幾劑藥之後就痊癒了。

一男子足趾患之,色紫不痛,隔蒜灸五十餘壯,尚不知痛。又明灸百壯,始痛,更投仙方活命飲四劑,乃以托裡藥,潰脫而愈。

白話文:

有個男子腳趾患有紫黑色的疾病,卻不覺得疼痛。醫生用蒜頭隔著灸了五十壯,男子仍然沒有感覺到疼痛。又用明灸治療了一百壯,才開始疼痛。於是,醫生又讓男子服用「仙方活命飲」四劑,最後再用託裡藥治療,腫瘡潰爛後就痊癒了。

一男子足趾患之,大痛,色赤而腫,令隔蒜灸至痛止。以人參敗毒散去桔梗,加金銀花、白芷、大黃而潰,更以仙方活命飲而痊。此證形勢雖小,其惡甚大,須隔蒜灸之。不痛者,宜明灸之,庶得少殺其毒。此證因膏粱厚味,酒面炙爆,積毒所致;或不慎房勞,腎水枯竭;或服丹石補藥。

白話文:

有一個男子的腳趾患了疾病,疼痛難忍,顏色發紅腫脹,醫生讓他用蒜搗碎隔著蒜片灸,直到疼痛停止。然後用人參敗毒散去掉桔梗,加上金銀花、白芷、大黃等藥物潰瘍,再用仙方活命飲治癒。這種疾病雖然症狀輕微,但危害很大,必須用蒜搗碎隔著蒜片灸。如果沒有疼痛,應該用明灸,這樣才能殺死一部分毒素。這種疾病是由於飲食油膩、嗜酒過度、積聚毒素所致;或者由於房事不節,腎水枯竭;或者服用了補益藥物。

致有先渴而後患者,有先患而後渴者,皆腎水涸,不能制火故也。初發而色黑者,不治。赤者水未涸,尚可。若失解其毒,以致肉死色黑者,急斬去之,緩則黑延上,足必死。此患不問腫潰,惟隔蒜灸有效,亦有色赤作痛而自潰者,元氣未脫易治。夫至陰之下,血氣難到,毒易腐肉,藥力又不易達。

白話文:

如果有的人一開始口渴,後來才生病;有的人一開始生病,後來才口渴,都是因為腎裡的水乾涸了,沒有辦法控制身體的火熱,所以才生病了。一開始一發病就臉色發黑的,不能醫治。臉色發紅的,腎水還沒有乾涸,還有救治的希望。如果延誤了治療,毒氣擴散,導致肌肉壞死而變黑的,趕快把腐肉割掉,否則壞死組織會向上擴散,患者必定死亡。這種病不論是腫脹還是潰爛,只有用大蒜隔著灸治療有效。也有臉色發紅,疼痛,自己潰爛的,元氣沒有脫離,容易治療。在陰氣最重的地方,血氣很難到達,毒素很容易腐蝕肌肉,藥力也很難到達。

況所用皆攻痛之藥,未免先於腸胃,又不能攻敵其毒。不若隔蒜灸,並割去,最為良法。故孫真人云:在指則截,在內則割。即此意也。

白話文:

況且所用的都是治療疼痛的藥物,難免會先傷及腸胃,而且又不能攻克體內的毒素。不如隔著蒜灸,並將患處切除,這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孫思邈說:在手指上則截斷,在身體內部則切除。就是這個意思。

一男子腳背患此,赤腫作痛,令隔蒜灸三十餘壯,痛止。以仙方活命飲,四劑而潰。更以托裡消毒藥而愈。

白話文:

有一個男子的腳背患了此病,呈現赤紅腫脹並且疼痛難忍,醫生讓他隔着蒜頭艾灸三十多次,疼痛就停止了。醫生又使用仙方活命飲,四劑藥後潰爛的傷口便好了。最後再使用託裡消毒藥,疾病便痊癒了。

一男子足趾患之,色赤焮痛作渴。隔蒜灸數壯,服仙方活命飲,三劑而潰。更服托裡藥,及加減八味丸,潰脫而愈。

白話文:

有一位男子患有腳趾疼痛的疾病,腳趾顏色發紅灼熱,疼痛並伴隨口渴的症狀。醫生隔著大蒜進行灸治療,並服用中藥「仙方活命飲」,三劑藥後,腳趾疼痛的症狀消失。接著服用中藥「託裡藥」和「加減八味丸」,腳趾上的疼痛完全消除,並逐漸康復。

一男子足趾患之,色黑不痛,令明灸三十餘壯而痛,喜飲食如常。余謂:「急割去之,速服補劑。」彼不信。果延上,遂致不救。

白話文:

有個男子患有足趾的疾病,呈現黑色但沒有疼痛感。醫生吩咐他灸三十多個壯,才開始疼痛,吃東西則跟平常一樣。我對他說:「趕快把患處割除掉,並且立即服用補藥。」但他不相信我的話。後來病情逐漸蔓延,最終不治身亡。

一男子腳背患之,色黯而不腫痛,煩躁大渴,尺脈大而澀。此精已絕,不治,後果然。

附方

人參敗毒散(方見潰瘍發熱門)

隔蒜灸法

仙方活命飲(二方見發背門)

加減八味丸(方見作渴門)

十宣散(方見腫瘍門)

2. 肺癰肺痿

喘嗽氣急胸滿者,表散之;咳嗽發熱者,和解之;咳而胸膈隱痛,唾涎腥臭者,宜排膿;喘急恍惚痰盛者,宜平肺;唾膿,脈短澀者,宜補之。

白話文:

  1. 喘息、咳嗽、氣促胸悶的人,應採用表散法治療。

  2. 咳嗽發熱的人,應採用和解法治療。

  3. 咳嗽、胸膈隱痛、唾液腥臭的人,應採用排膿法治療。

  4. 喘急、神志恍惚、痰多的人,應採用平肺法治療。

  5. 吐膿、脈象短澀的人,應採用補法治療。

一男子喘咳,脈緊數,以小青龍湯一劑,表證已解。更以葶藶大棗湯,喘止。乃以桔梗湯而愈。

白話文:

一位男性患者,有喘咳的症狀,脈搏緊且數。醫生開了小青龍湯,一劑服用後,表證已解除。之後又開了葶藶大棗湯來治療喘的症狀,服用後,喘的症狀也停止。最後又開了桔梗湯,服用後,患者痊癒。

一男子咳嗽氣急,胸膈脹滿,睡臥不安。以葶藶散,二服稍愈,更以桔梗湯而瘥。

白話文:

有一位男子患有咳嗽、氣喘、胸部和膈肌脹滿,睡臥不安。用葶藶散治療,服用兩劑後症狀稍有減輕,再用桔梗湯治療,就痊癒了。

一男子咳嗽,項強氣促,脈浮而緊。以參蘇飲,二劑少愈,更以桔梗湯,四劑而痊。

白話文:

有個男子患有咳嗽,頸項僵硬、呼吸困難,脈搏浮浮而緊繃,依照人參蘇葉飲的方子服用藥物,服用兩劑後病情稍微好轉,再用桔梗湯的方子再服用四劑就康復了。

一男子咳嗽,兩脅脹滿,咽乾口燥,咳唾腥臭。以桔梗湯,四劑而唾膿;以排膿散,數服而止,乃以補陰托裡之劑而瘳。

白話文:

有一個男子咳嗽,兩側肋骨下脹滿,喉嚨乾燥口渴,咳嗽吐出的痰液腥臭。用桔梗湯連續服用四劑,吐出膿液;用排膿散服用幾次後,咳嗽停止。最後用補陰託裡的中藥治療,才完全康復。

一男子咳而膿不止,脈不退,諸藥不應,甚危。用拓黃丸,一服稍愈,再服頓退,數服而痊。

一婦人唾膿,五心煩熱,口乾胸悶。以四順散,三劑少止;以排膿散,數服而安。

白話文:

有一位婦女吐膿,手心、腳心、胸腔煩熱,感到口乾胸悶。於是使用四順散,服用三劑後症狀稍微減輕;再使用排膿散,服用數次後病情痊癒。

一男子因勞咳嗽不止,項強而痛,脈微緊而數,此肺癰也。尚未成膿,余欲用托裡益氣藥,彼不信,仍服發散藥,以致血氣愈虛,吐膿不止,竟至不救。經云:肺內主氣,外司皮毛。若肺氣虛,則腠理不密,皮毛不澤。肺受傷,則皮毛錯縱。故患肺癰、肺痿、腸癰者,必致皮毛如此,以其氣不能榮養而然也。

白話文:

一個男子因勞累引起咳嗽不止,頸部強直疼痛,脈搏微弱緊促且跳動快速,這是肺癰的症狀。在膿液尚未形成之前,我想使用託裡益氣的藥物治療,但是他不相信我,仍然服用發散的藥物,導致血氣更加虛弱,吐膿不止,最終不治。經書上說:肺臟在內主司氣,在外管理皮毛。如果肺氣虛弱,那麼腠理就會不緻密,皮毛就會失去光澤。肺臟受損,則皮毛錯亂無序。因此,患有肺癰、肺痿、腸癰的人,一定會出現皮毛如此的症狀,這是因為氣血不能榮養皮毛所致。

亦有服表藥,見邪不解,仍又發表,殊不知邪不解者,非邪不能解,多因腠理不密,而邪復入也。專用發表,則腠理愈虛,邪愈易入,反為敗症矣。宜診其脈,邪在表者,止當和解而實腠理。乘虛復入者,亦當和解,兼實腠理,故用托裡益氣之藥。若小便赤澀,為肺熱所傳;短少為肺氣虛。

白話文:

也有一些人服用發汗解表的藥物,看到邪氣沒有解除,便又繼續發汗解表,殊不知邪氣沒有解除,並不是邪氣不能被解,多半是因為皮毛腠理不夠緊密,邪氣又再度入侵。專門使用發汗解表的藥物,就會導致腠理更加虛弱,邪氣更容易入侵,反而會變成敗症。應該診斷脈象,如果邪氣在表,只需要調和營衛之氣,並實腠理。如果邪氣乘虛再犯,也應該調和營衛之氣,同時實腠理,因此使用益氣固表的藥物。如果小便赤澀,是肺熱所傳導致;小便短少是肺氣虛造成的。

蓋肺為母,腎為子,母虛不能生子故也,。亦有小便頻數者,亦為肺虛不能約制耳。

一男子面白神勞,咳而胸膈隱痛,其脈滑數。余以為肺癰,欲用桔梗湯。不信,仍服表藥,致咳嗽愈甚,唾痰腥臭,始悟。乃服前湯四劑,咳嗽少定;又以四順散四劑而脈靜;更以托裡藥數劑而愈。大抵勞傷血氣,則腠理不密,風邪乘肺,風熱相搏,蘊結不散,必致喘嗽。若誤汗下過度,則津液重亡,遂成斯證。

白話文:

有個男病人,臉色蒼白,精神疲憊,咳嗽時胸膈隱隱作痛,脈搏快速而滑動。我認為他是肺癰,想用桔梗湯來治療。他不相信我的診斷,仍然服用表藥,導致咳嗽愈發嚴重,痰液帶有腥臭味,這才醒悟。於是服用了我之前開的桔梗湯四劑,咳嗽有所好轉;再服用四順散四劑,脈搏平靜;又服用託裡藥數劑,終於痊癒。總的來說,勞傷血氣,就會導致腠理不密,風邪乘虛而入侵犯肺臟,風熱相搏,蘊結不散,必然導致喘嗽。如果誤用汗法和下法過度,就會津液大量損耗,最終形成這種證狀。

若寸脈數而虛者,為肺痿;數而實者,為肺癰。脈微緊而數者,未有膿也;緊長而數者,已有膿也。唾膿自止,脈短而面白者,易治;膿不止,脈洪大,而面色赤者,不治。使其治早可救,膿成則無及矣。《金匱》方:論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得之,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彼下藥快利,重亡津液,故寸自脈數,其人燥咳,胸中隱隱時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

白話文:

寸脈數而虛,是肺痿;數而實,是肺癰。

脈微緊而數,表示沒有膿;脈緊長而數,表示已有膿。

如果唾膿自己停止,脈短而面色白,較容易治癒;如果膿不能停止,脈洪大而面色紅,則難以治癒。

如果治療得早,可以挽救;如果膿已經形成,就沒有辦法了。

《金匱》方論述熱在上焦的疾病,因為咳嗽而得肺痿,或者因出汗、嘔吐、消渴、小便多而得,或者因為排便困難而得。

另外,服用下瀉藥過多,導致津液大量流失,所以寸脈數,患者發生乾咳,胸中隱隱作痛,脈絡反滑而數,這是肺癰的表現。

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數實者,為肺癰。

一童子氣稟不足,患肺癰,唾膿腥臭,皮毛枯槁,脈浮,按之澀,更無力,用鍾乳粉湯治之。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天生體質虛弱,得了肺癰,咳出的膿液腥臭無比,皮毛乾枯粗糙,脈搏浮起,按壓時感覺澀滯,更沒有力氣,用鍾乳散湯來治療。

一男子患之,形證皆同,惟咽喉時或作癢,痰多脅痛,難於睡臥。用紫菀茸湯治之,並愈。

白話文:

有一個男子患了傷寒,症狀都與傷寒的症狀相同,只是咽喉有時發癢,痰多,肋骨疼痛,難以入睡。用紫菀茸湯治療,病就好了。

一弱人咳膿,日晡發熱,夜間盜汗,脈浮數而緊。用人參五味子湯,數劑頓退,以紫菀茸湯,月餘而痊。

白話文:

一個體質虛弱的人,得了咳嗽、咳膿的症狀,每天清晨傍晚發熱,夜裡盜汗,脈搏又浮又快又緊。給他用人參五味子湯,服了幾帖藥後,病情立刻緩解,又用紫菀茸湯,一個月後痊癒。

一男子腎氣素弱,咳唾痰涎,小便赤色,服腎氣丸而愈。

一僕年逾三十,嗽久不愈,氣壅不利,睡臥不寧,咯吐膿血,甚虛可畏,其主已棄矣。余以寧肺散,一服少愈,又服而止大半,乃以寧肺湯數劑而痊。所謂有是病,必用是藥,若泥前散性澀而不用,何以得愈?

白話文:

有個僕人年紀超過三十歲,咳嗽很久了,一直沒有治好,氣息瘀滯不通暢,睡臥難以安寧,咯血吐膿,虛弱得很厲害,十分可怕,他的主人已經放棄了。我用「寧肺散」給他服用一副藥,症狀稍有好轉,再服用,病情大半停止了,於是用「寧肺湯」幾副藥就痊癒了。這就叫做有這樣的病症,就一定要用這樣的藥物,如果頑固地認為前一種藥有收澀作用而不去用,怎麼能治好呢?

一男子患肺痿,咳嗽喘急,吐痰腥臭,胸滿咽乾,脈洪數。用人參平肺散六劑,及飲童子小便,諸證悉退,更以紫菀茸湯而愈。童便雖云專治虛火,常治瘡瘍腫焮疼痛,發熱作渴,及肺痿肺癰,發熱口渴者,尤效。

白話文:

一個男子患有肺癆,咳嗽、氣喘、吐痰有腥臭味,胸悶、咽乾,脈搏洪數。服用人參平肺散六劑,並飲用童子小便,各種症狀都消退了,再服用紫菀茸湯而痊癒。童便雖然說專治虛火,經常治療瘡瘍腫痛、疼痛、發熱口渴,以及肺癆、肺癰,發熱口渴的人,尤為有效。

一婦人患肺痿咳嗽,吐痰腥臭,日晡發熱,脈數無力。用地骨皮散治之,熱止;更用人參養肺湯,月餘而安。

白話文:

一位婦女患有肺結核伴咳嗽,吐出的痰有腥臭味,每天下午發熱,脈搏數而無力。用地骨皮散治療,退熱;再用人參養肺湯,一個月後痊癒。

一男子咳嗽喘急,發熱煩躁,面赤咽痛,脈洪大。用黃連解毒湯,二劑少退,更以梔子湯,四劑而安。

白話文:

一個男人咳嗽、呼吸急促,發熱煩躁不安,臉紅咽喉疼痛,脈搏洪大。服用黃連解毒湯兩劑後,症狀稍有減輕,再服用梔子湯四劑後,症狀痊癒。

一癧婦咳而無痰咽痛,日晡發熱,脈浮數。先以甘桔湯少愈,後以地骨皮散而熱退;更以腎氣丸及八珍湯柴胡、地骨皮、牡丹皮而愈。丹溪云:咳而無痰者,此係火鬱之證,及痰鬱火邪在中,用苦梗開之,下用補陰降火之劑,不已,則成勞嗽,此證不得志者多有之。又《原病式》曰:人瘦者,腠理疏通而多汗,血液衰少而為燥,故為勞嗽之疾也。

白話文:

一位婦女咳嗽但沒有痰,而且咽喉疼痛,每天到了傍晚就會發燒,脈象浮數。先用甘桔湯治療,症狀略微減輕。後用地骨皮散使發燒退卻;再用腎氣丸和八珍湯加上柴胡、地骨皮、牡丹皮,最終痊癒。丹溪說:咳嗽但是沒有痰,是火氣鬱積的症狀,以及痰氣和火邪在體內,用苦梗來疏通,再用補陰降火的法子治療。若病情沒有好轉,則會演變成為勞嗽,這種病症常常發生在不得志的人身上。又《原病式》中說:瘦小的人,腠理疏通所以容易出汗,血液衰少因此乾燥,因此容易患上勞嗽的疾病。

一男子年前病肺癰,後又患咳嗽,頭眩唾沫,飲食少思,小便頻數。服解散化痰藥,不應。診之,脾肺二脈,虛甚。余謂:眩暈唾涎,屬脾氣不能上升,小便無度,乃肺氣不得下制,尚未成癰耳。投以加味理中湯四劑,諸證已退大半,更用鍾乳粉湯而安。河間曰:《金匱》云:肺痿屬熱,如咳,又肺癟聲啞,聲嘶咯血,此屬陰虛熱甚然也。

白話文:

有一男子在年前患了肺癰,之後又咳嗽不止,頭暈目眩,唾液增多,食慾不振,小便頻繁。服用了化痰藥物,卻不見效。診斷後發現,他的脾肺兩脈虛弱得很嚴重。我說:頭暈目眩、唾液增多,是脾氣不能上升所致;小便頻繁不止,是肺氣不能下行所致,還沒有形成膿腫。於是給他服用加味理中湯四劑,各種症狀已減輕大半,再用鍾乳粉湯調理,病情就穩定下來了。河間先生說:《金匱要略》中說:肺痿屬於熱症,比如咳嗽,又如肺癟聲音嘶啞,聲音嘶啞咯血,這是陰虛熱盛所致。

本論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用炙甘草乾薑,此屬寒也。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液。溫液者,用炙甘草湯,此補虛勞也。亦與補陰虛火熱不同,是皆宜分治,故肺痿又有寒熱之異也。

白話文:

本草記載治療肺痿、吐痰而沒有咳嗽的人,這些人不渴,但一定會尿牀,排尿次數多,以上虛無法控制下面引起的。這是因為肺中寒冷,一定會眩暈,多流口水。用炙甘草、乾薑來治療,因為這是寒性引起的。肺痿口水多,心中溫熱。溫熱的意思,用炙甘草湯來治療,這是補虛勞。另外,和滋補陰虛火熱不同,這些都應該分開治療,所以肺痿又有寒熱之分。

附方

青龍湯,治肺經受寒,咳嗽喘急。

半夏(湯泡七次,二兩半),乾薑(炮),細辛麻黃(去節),肉桂,芍藥,甘草(炙,各三兩)五味子(二兩,搗炒),每服五錢,水一鍾,姜二片,煎七分,食後服。

白話文:

半夏(用湯浸泡七次,二兩半),乾薑(炮製),細辛,麻黃(去掉節),肉桂,芍藥,甘草(炙製,各三兩),五味子(二兩,搗碎並炒製)。每劑藥五錢,加入一杯水,加薑片兩片,煎煮至七分熟,飯後服用。

葶藶大棗瀉肺湯,治肺癰胸膈脹滿,上氣喘急,或身面浮腫,鼻塞聲重。

白話文:

葶藶大棗瀉肺湯:治療肺癰胸膈脹滿,上氣喘急,或身體面部浮腫,鼻塞聲音重。

葶藶炒令黃色,研末,每服三錢,用水二鍾,棗十枚,煎八分,去棗入藥,煎七分,食後服。

升麻湯,治肺癰,胸乳間皆痛,口吐膿腥臭。

升麻,苦梗(炒),薏苡仁地榆黃芩(炒),赤芍藥(炒),牡丹皮(去心),生甘草(各一錢),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川升麻、炒苦梗、薏苡仁、地榆、炒黃芩、炒赤芍藥、去心的牡丹皮、生甘草各一錢,共成一劑方。加入八分滿兩碗水的藥汁,煎煮至剩八分,飯後服用。

參蘇飲,治感冒風邪,咳嗽,涕唾稠黏,或發熱頭痛,或頭目不清,胸膈不利。

木香,蘇葉,葛根(薑製),前胡,半夏(湯泡七次),人參茯苓(各七分),枳殼(麩炒)桔梗(炒),甘草(炙),陳皮(去皮,各五分),作一劑,水二鍾,姜一片煎八分,食遠服,加蔥一莖。

白話文:

將木香、蘇葉、葛根(用薑汁製過)、前胡、半夏(用沸水浸泡七次)、人參、茯苓(各取七分)、枳殼(用麩炒過)、桔梗(炒過)、甘草(炙過的)、陳皮(去皮,各取五分),合在一起做成一劑藥。加水兩碗,放一片薑,煎到剩八分,飯前服用,並加一根蔥。

桔梗湯,治咳而胸滿隱痛,兩胠腫滿,咽乾口燥,煩悶多渴,時出濁唾腥臭。

桔梗(炒),貝母(去心),當歸(酒浸),栝蔞仁,枳殼(麩炒),薏苡仁(微炒),桑白皮(炒),甘草節防己(去皮,各一錢),黃耆(鹽水拌炒),百合(蒸,各錢半),五味子(搗炒),甜葶藶(炒),地骨皮,知母(炒),杏仁(各五分),作一劑,水一鍾半,生薑三片,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白話文:

桔梗(炒過),貝母(去心),當歸(用酒浸泡),栝蔞仁,枳殼(用麩皮炒過),薏苡仁(稍微炒一下),桑白皮(炒過),甘草節,防己(去皮,各一錢),黃耆(用鹽水拌炒後),百合(蒸過,各半錢),五味子(搗碎炒過),甜葶藶(炒過),地骨皮,知母(炒過),杏仁(各五分),這些藥材做成一劑藥,加入一杯半的水,加上三片生薑,煎煮到剩下七分之一,不限時間,趁溫熱時服用。

咳加百藥煎;熱加黃芩;大便不利,加煨大黃少許;小便澀甚,加木通車前子;煩躁加白茅根;咳而痛甚,加人參、白芷

白話文:

  1. 咳嗽加百藥煎。

  2. 發熱加黃芩。

  3. 大便不通加少許煨大黃。

  4. 小便澀痛加木通、車前子。

  5. 煩躁加白茅根。

  6. 咳嗽疼痛加人參、白芷。

排膿散,治肺癰吐膿後,宜服此排膿補肺。

嫩黃耆(鹽水拌炒),白芷,五味子(研炒),人參(各等分),為細末,每服三錢,食後,蜜湯調下。

四順散,治肺癰吐膿,五心煩熱,壅悶咳嗽。

貝母(去心),紫菀(去苗),桔梗(炒,各錢半),甘草(七分),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如咳嗽加杏仁。亦可為末,白湯調服。

白話文:

貝母(去除核),紫菀(去除幼苗),桔梗(炒過,各半錢),甘草(七分),製成一劑藥,加入兩鍾水,煎煮至八分濃,飯後服用。如果咳嗽加杏仁。也可以磨成粉,用溫水沖服。

如聖柘黃丸,治肺癰咳而腥臭,或唾膿瘀。不問膿成否,並效。肺家雖有方,惟此方功效甚捷,不可忽之。

柘黃(一兩,為末),百齒霜(即梳垢,三錢),用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米飲下。柘黃,乃柘樹所生者,其色黃,狀靈芝,江南最多,北方鮮有。

白話文:

柘黃(一兩,研成粉末),百齒霜(即梳子上的垢,三錢),用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米湯送服。柘黃是柘樹生長的,它的顏色是黃色的,形狀像靈芝,江南最多,北方很少見。

葶藶散,治過食煎爆,或飲酒過度,致肺壅喘不臥,及肺癰濁唾腥臭。

甜葶藶,桔梗(炒),栝蔞仁,川升麻,薏苡仁,桑白皮(炙),葛根(各一錢),甘草(炙,五分),作一劑,水一鍾半,生薑三片,煎八分,食後服。

白話文:

甜葶藶、桔梗(炒過)、栝蔞仁、川升麻、薏苡仁、桑白皮(炙過)、葛根(各一錢)、甘草(炙過,五分),做成一劑藥。將藥材放入裝有一鍾半水的鍋中,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八分熟,飯後服用。

鍾乳粉散,治肺氣虛久嗽,皮毛枯槁,唾血腥臭,或喘之不已。

鍾乳粉(煅煉熟),桑白皮(蜜炙),紫蘇,麥門冬(去心,各五分),作一劑,水一鍾,姜三片,棗一枚,煎六分,食後服。

白話文:

鍾乳粉(煅煉至熟)、桑白皮(用蜂蜜炙製),紫蘇、麥門冬(去除內心,各五分),製成一劑藥物,加入一碗水、三片薑和一顆紅棗,煎煮至六分之三的量,於飯後服用。

紫菀茸湯,治飲食過度,或煎爆傷肺,咳嗽咽乾,吐痰唾血,喘急脅痛,不得安臥。

紫菀茸(去苗,一錢),犀角(鎊末),甘草(炙),人參(各五分),桑葉(用經霜者),款冬花,百合(蒸焙),杏仁(去皮尖),阿膠(蛤粉炒),貝母(去心),半夏(泡製),蒲黃(炒,各一錢)作一劑,水一鍾半,生薑三片,煎八分,入犀角末,食後服。

白話文:

紫菀茸(去除莖苗,一錢),犀角(研磨成粉末),甘草(烤過),人參(各五分),桑葉(使用經過霜凍的葉子),款冬花,百合(蒸製烘烤),杏仁(去除皮和尖端),阿膠(與蛤粉炒過),貝母(去除中心),半夏(經過加工處理),蒲黃(炒過,各一錢)做成一劑藥,加入一鍾半的水,生薑三片,煎煮到只剩八分之一,加入研磨成粉末的犀角,飯後服用。

人參五味子湯,治氣血勞傷,咳膿,或咯血,寒熱往來,夜出虛汗,羸瘦困乏,一切虛損之證並治。

白話文:

人蔘五味子湯,是用來治療氣血虧損、導致咳嗽、咳膿或咯血、寒熱交替發作、夜間盜汗、身體瘦弱、疲乏困倦等多種虛損症狀的方劑。

人參,五味子(酒炒),前胡,桔梗(炒),白朮(炒),白茯苓(去皮),陳皮(去白),熟地(生者酒拌,蒸半日),甘草(炙),當歸(酒拌炒,各一錢),地骨皮,黃耆(炙),桑白皮(炒),枳殼(去穰炒),柴胡(各七分),作一劑,水一鍾半,生薑三片,煎八分,食後服。

白話文:

人參、五味子(用酒炒過)、前胡、桔梗(炒過)、白朮(炒過)、白茯苓(去除表皮)、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熟地(生者用酒拌炒,蒸煮半天)、甘草(炙烤過)、當歸(用酒拌炒,各一錢)、地骨皮、黃耆(炙烤過)、桑白皮(炒過)、枳殼(去除果肉,炒過)、柴胡(各七分),製成一劑藥,加入一杯半的水,加上三片生薑,煎煮至八分,飯後服用。

寧肺散(一名寧神散),治久嗽漸咯膿血,胸膈不利,咳嗽痰盛,坐臥不安,語言不出。

白話文:

寧肺散(又名寧神散),用於治療咳嗽時間已久,逐漸咯出膿血,胸中膈膜不通暢、咳嗽咳痰多,坐著或躺著都不舒服,說不出話的症狀。

烏梅(八錢),罌粟殼(二斤,去斤蜜炙),為末,每服二錢,煎烏梅湯調下,不拘時。

白話文:

烏梅(八錢),罌粟殼(二斤,去除籽和蜜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煎好的烏梅湯調服,不限時間。

寧肺湯,治榮衛俱虛,發熱自汗,或喘急咳嗽唾膿。

人參,當歸,白朮(炒),川芎熟地黃(制如前),白芍藥,五味子(搗炒),麥門冬(去心),桑白皮(炒),白茯苓,阿膠(蛤粉炒),甘草(炙,各一錢),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後服。

白話文:

人參、當歸、白朮(炒過)、川芎、熟地黃(如前面所述的方法處理過)、白芍藥、五味子(搗碎炒過)、麥門冬(去掉芯)、桑白皮(炒過)、白茯苓、阿膠(與蛤粉一起炒過)、甘草(炙過的,各一錢),做成一劑藥,加水二鍾,薑三片,煎煮到藥液只剩八分,飯後服用。

知母茯苓湯,治肺痿喘嗽不已,往來寒熱自汗。

茯苓,黃芩(炒,各二錢),甘草(炙),知母(炒),五味子(搗炒),人參,桔梗,薄荷,半夏(薑製),柴胡,白朮,麥門冬(去心),款冬花(各三錢),川芎,阿膠(蛤粉炒,各二錢),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煎一鍾,食後服。

白話文:

茯苓、黃芩(炒,各為二錢)、甘草(烤過)、知母(炒過)、五味子(搗碎炒過)、人參、桔梗、薄荷、半夏(用薑汁製過)、柴胡、白朮、麥門冬(去除果核)、款冬花(各為三錢)、川芎、阿膠(用蛤蜊粉炒過,各為二錢),將這些材料合用為一劑藥,加入二碗水、三片生薑,煎成一碗藥水,於吃飯後服用。

人參平肺散,治心火克肺,傳為肺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

白話文:

人參平肺散:治療心火克肺,傳為肺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喉不利。

人參平肺散是一種中藥方劑,用於治療心火克肺,導致肺痿,咳嗽、喘息、嘔吐,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喉不利。

人參,陳皮(去白),甘草(炙),地骨皮(各五分),茯苓,知母(炒,各七分),五味子(搗炒)青皮天門冬(去心,各四分),桑白皮(炒,一錢),作一劑,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後服。

白話文:

人參、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甘草(烤製)、地骨皮(各五分),茯苓、知母(炒製,各七分),五味子(搗碎炒製)青皮、天門冬(去除中心,各四分),桑白皮(炒製,一錢),製作一劑,加入兩碗水,加上三片生薑,煎煮至濃縮為八分之一,飯後服用。

人參養肺湯,治肺痿咳嗽有痰,午後熱,並聲颯者。

人參,五味子(搗炒),貝母(去心),柴胡(各四分),桔梗(炒),茯苓(各一錢五分),甘草(五分),桑白皮(二錢),枳實(麩炒,一錢五分),杏仁(炒),阿膠(蛤粉炒,各一錢),作一劑,水一鍾半,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後服。

白話文:

人參、五味子(搗碎炒過)、貝母(去除中心部位)、柴胡(各四分),桔梗(炒過)、茯苓(各一錢五分),甘草(五分),桑白皮(二錢),枳實(用麩炒製,一錢五分),杏仁(炒過)、阿膠(用蛤粉炒製,各一錢),一起作為一劑藥方,加入一鍾半的水,加上三片生薑和一顆紅棗,煎煮至八分,飯後服用。

梔子仁湯,治肺痿發熱潮熱,或發狂煩躁,面赤咽痛。

梔子仁,赤芍藥,大青葉,知母(炒,各七分),黃芩(炒),石膏(煅),杏仁(去皮尖炒)升麻(各一錢半),柴胡(二錢),甘草(一錢),豆豉(百粒),作一劑,水一鍾,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梔子仁、赤芍藥、大青葉、知母(各七分)、黃芩(炒過)、石膏(煅過)、杏仁(去皮尖後炒過)、升麻(各一錢半)、柴胡(二錢)、甘草(一錢)、豆豉(一百粒),以上藥材作一劑藥,加入一碗水,煎熬至八分,在飯後服用。

黃連解毒湯(方見瘡瘍作嘔門)

甘桔湯,治肺氣壅熱,胸膈不利,咽喉腫痛,痰涎壅盛。

甘草,苦梗(各五錢),作一劑,水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服。

地骨皮散,治骨蒸潮熱,自汗,咳吐腥穢稠痰。

人參,地骨皮,柴胡,黃耆,生地黃(各一錢半),白茯苓,知母(炒),石膏(煅各一錢)作一劑,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白話文:

人參、地骨皮、柴胡、黃耆、生地黃(各 6 公克),白茯苓、知母(炒)、石膏(煅各 3 公克)共一劑。將藥材加入 600 毫升的水中煎煮,煎至剩餘 240 毫升後即可服用,每日服用一次,飯後服用。

腎氣丸,治腎氣素虛,不交於心,津液不降,敗濁為痰,致咳逆。

山藥(四兩),吳茱萸(去核,四兩,酒洗),澤瀉(蒸),牡丹皮(白者佳),白茯苓(各三兩)熟地黃(用生者八兩酒拌,銅器蒸半日,砂器亦可,搗膏。)余為末,地黃、茱萸杵膏,加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滾湯送下,鹽湯溫酒皆可。

白話文:

黨參(四兩),吳茱萸(去核,四兩,用酒洗過),澤瀉(用蒸過),牡丹皮(白色最好),白茯苓(各種各三兩),生地黃(用八兩生者,拌酒,用銅器蒸半日,用砂器也可以,搗成膏狀。)其他藥材(黨參、澤瀉、牡丹皮、白茯苓)研磨成粉末,生地黃、吳茱萸搗成膏狀,加入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或六十粒,空腹時,用滾燙的湯水送服,也可以用鹽湯或溫酒送服。

八珍湯(方見潰瘍發熱門)

加味理中湯,治肺胃俱寒,發熱不已。

甘草(炙),半夏(薑製),茯苓,乾薑(炮),白朮(炒),橘紅,細辛,五味子(搗炒),人參(各五分),作一劑,水一鍾,煎六分,食遠服。

白話文:

甘草(經過炙烤)、半夏(用生薑加工製成)、茯苓、乾薑(經過炮製)、白朮(經過炒制)、橘紅、細辛、五味子(搗碎後炒制)、人蔘(各取五分),製成一副中藥,用一鍾水煎煮,煎至六分,趁溫熱時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