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秋

《筆花醫鏡》~ 卷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9)

1. 肺部

(手太陰屬臟)

肺主氣。屬西方而色白。其形如華蓋。為諸陽之首。凡聲之出入。氣之呼吸。自肺司之。其性嬌嫩。故與火為仇。其體屬金而畏燥。故遇寒亦咳。凡目白及右頰鼻孔。皆其分野。然肺氣之衰旺。關乎壽命之短長。全恃腎水充足。不使虛火爍金。則長保清寧之體。而壽臻永固。

肺有里症。亦有表症。肺主皮毛故也。邪在表。右寸脈必浮。其症為發熱。為噴嚏鼻塞。為咳。為嗽。為畏風。為胸滿痛。為喉疼。為鼻燥。為傷暑風。為中時疫。

發熱者。腠理閉也。香蘇散主之。噴嚏鼻塞者。肺竅受邪也。二陳湯加蘇葉、生薑主之。咳者。無痰而有聲。氣為邪遏也。桔梗前胡湯主之。嗽者。有聲而有痰。液已化痰也。止嗽散主之。喘者。風寒閉塞也。加味甘桔湯主之。畏風者。邪在皮毛也。香蘇散主之。胸滿痛者。氣鬱而脹也。加味甘桔湯主之。

喉疼者。邪化火而內焰也。加味甘桔湯主之。鼻燥者。邪化火而液干也。貝母栝蔞散主之。傷暑風者。惡寒頭痛而煩渴。香薷飲加荊芥、秦艽主之。中時疫者。初頭痛發熱。漸嘔惡胸滿。或脹悶譫狂。唇焦口渴。先用香蘇散。次則神朮散。又治疫清涼散。便閉加大黃。

肺虛之症。右寸脈必細。其症為自汗。為咳嗽。為氣急。為咯血。為肺痿。為虛勞。

自汗者。氣虛表不固也。八珍湯加黃耆、北五味、麥冬主之。咳嗽者。肺虛不寧也。五味異功散主之。氣急者。金不生水而虛火上炎也。知柏八味丸主之。咯血者。陰虛動火也。初用四生丸。兼用生地黃湯。肺痿者。火刑金而葉焦也。五痿湯加天冬、百合主之。或紫菀散、人參燕窩百合湯亦可。虛勞者。吐血而成。月華九、歸脾湯、六味地黃湯並主之。

肺實之症。脈右寸必有力。其症為氣閉。為痰閉。為暑閉。為水閉發喘。為風閉。為火閉。為咽痛。為右脅痛。為肺癰。

氣閉者。氣壅塞其絡而滿悶也。加味甘桔湯主之。痰閉者。頑痰壅塞也。清膈煎主之。暑閉者。暑邪中肺而煩渴也。消暑丸加香薷、木通主之。水閉發喘者。胃經蓄水作腫而浸肺也。五皮飲主之。風閉者。風鬱於肺而哮嗽也。麻黃湯主之。火閉者。火鬱於肺而喘脹也。白虎湯加桑皮、葶藶主之。

咽痛者。諸閉皆能作火也。加味甘桔湯主之。右脅痛者。肝移邪於肺也。推氣散主之。肺癰者。隱隱而痛。吐痰腥臭也。桔梗湯主之。

肺寒之症。外感居多。脈右寸必遲。其症為清涕。為咳嗽。為惡寒。為面色痿白。清涕者。寒搏其液也。二陳湯加蘇梗主之。咳嗽者。金畏寒也。止嗽散主之。惡寒者。陰忌其類也。香蘇散主之。面色痿白者。寒傷正氣也。六君子湯主之。

肺熱之症。脈右寸必數。其症為目赤。為鼻衄。為咽痛。為吐血。為咳嗽濃痰。為酒積。為龜胸。為小便不利。為便血。

白話文:

[肺部]

(手太陰屬臟)

肺部主管氣的運作,它位於西方,顏色為白色,形狀像一個華蓋,是身體所有陽氣的領導者。所有的聲音發出和呼吸,都是由肺部來管理的。肺部的特性非常嬌嫩,因此很容易受到火氣的影響,它的組織屬於金屬性質,害怕乾燥,所以當遇到寒冷也會引起咳嗽。通常眼睛的白色部分以及右臉頰、鼻孔,都是肺部所影響的範圍。然而,肺部功能的強弱,會直接影響到人的壽命長短,這完全取決於腎臟的水分是否充足,如果腎臟的虛火不能夠被抑制,就會傷害到肺部,使得肺部無法保持清靜的狀態,進而影響到壽命的長短。

肺部的疾病可以分為內部病變和外部病變,這是因為肺部與皮膚和毛髮有著密切的聯繫。當邪氣入侵身體表面,右手腕的脈搏會變得浮動。這些症狀包括發燒、打噴嚏、鼻塞、咳嗽、怕風、胸痛、喉嚨疼痛、鼻子乾燥、中暑、感染時節性流行病。

對於發燒的情況,這是因為毛孔閉塞造成的,治療方法是使用香蘇散。對於打噴嚏和鼻塞,這是因為肺部的通道受到了邪氣的侵擾,治療方法是使用二陳湯加上蘇葉和薑片。對於咳嗽,這種情況下沒有痰但是有聲音,這是因為氣流被邪氣阻礙了,治療方法是使用桔梗前胡湯。對於有聲音又有痰的咳嗽,這是因為液體已經轉變為痰,治療方法是使用止嗽散。對於喘息,這是因為風寒堵塞了呼吸道,治療方法是使用加味甘桔湯。對於怕風,這是因為邪氣進入了皮膚和毛髮,治療方法是使用香蘇散。對於胸痛,這是因為氣流阻塞導致的脹痛,治療方法是使用加味甘桔湯。

對於喉嚨疼痛,這是因為邪氣轉化為火氣在體內燃燒,治療方法是使用加味甘桔湯。對於鼻子乾燥,這是因為邪氣轉化為火氣消耗了體內的液體,治療方法是使用貝母栝蔞散。對於中暑和感冒,這是因為感到寒冷、頭痛和煩躁口渴,治療方法是使用香薷飲加上荊芥和秦艽。對於感染時節性流行病,這是因為開始出現頭痛和發燒,逐漸出現噁心、胸痛、脹悶、譫妄、口渴和嘴脣乾燥,治療方法是先使用香蘇散,再使用神朮散,最後使用治疫清涼散。如果便祕,需要加上大黃。

對於肺部虛弱的症狀,右手腕的脈搏會變得細微。這些症狀包括自汗、咳嗽、呼吸困難、咯血、肺萎縮和虛弱。

對於自汗,這是因為氣虛導致皮膚表面不牢固,治療方法是使用八珍湯加上黃耆、北五味和麥冬。對於咳嗽,這是因為肺部虛弱而不安,治療方法是使用五味異功散。對於呼吸困難,這是因為肺部無法生成足夠的水分,導致虛火上升,治療方法是使用知柏八味丸。對於咯血,這是因為陰虛導致火氣上昇,治療方法是先使用四生丸,再使用生地黃湯。對於肺萎縮,這是因為火氣侵害肺部,導致肺部萎縮,治療方法是使用五痿湯加上天門冬和百合,或者使用紫菀散、人參燕窩百合湯。對於虛弱,這是因為長期的咳嗽和咯血導致,治療方法是使用月華丸、歸脾湯、六味地黃湯。

對於肺部實證的症狀,右手腕的脈搏會變得有力。這些症狀包括氣閉、痰閉、暑閉、水閉、風閉、火閉、咽喉疼痛、右側胸痛和肺部感染。

對於氣閉,這是因為氣流阻塞了肺部的通道,導致悶痛,治療方法是使用加味甘桔湯。對於痰閉,這是因為頑固的痰堵塞了呼吸道,治療方法是使用清膈煎。對於暑閉,這是因為暑邪侵入肺部,導致煩躁和口渴,治療方法是使用消暑丸加上香薷和木通。對於水閉,這是因為胃部積水導致腫脹,影響到肺部,治療方法是使用五皮飲。對於風閉,這是因為風邪進入肺部,導致哮鳴和咳嗽,治療方法是使用麻黃湯。對於火閉,這是因為火邪進入肺部,導致喘息和脹痛,治療方法是使用白虎湯加上桑皮和葶藶。

對於咽喉疼痛,這是因為各種閉塞性疾病都可能導致火氣上昇,治療方法是使用加味甘桔湯。對於右側胸痛,這是因為肝臟向肺部傳遞邪氣,治療方法是使用推氣散。對於肺部感染,這是因為隱隱作痛,咳嗽帶有腥臭的痰,治療方法是使用桔梗湯。

對於肺部寒冷的症狀,大多數是由於外部感受所致,右手腕的脈搏會變得緩慢。這些症狀包括流清鼻涕、咳嗽、怕冷和臉色蒼白。

對於流清鼻涕,這是因為寒冷侵入體內,導致液體凝結,治療方法是使用二陳湯加上蘇梗。對於咳嗽,這是因為肺部害怕寒冷,治療方法是使用止嗽散。對於怕冷,這是因為陰氣過盛,治療方法是使用香蘇散。對於臉色蒼白,這是因為寒冷損傷了正氣,治療方法是使用六君子湯。

對於肺部熱證的症狀,右手腕的脈搏會變得頻繁。這些症狀包括眼睛紅腫、鼻出血、咽喉疼痛、吐血、濃痰咳嗽、酒精中毒、龜裂胸部、小便不通暢和便血。

對於眼睛紅腫,這是因為火氣剋制了金屬性質的肺部,治療方法是使用瀉白散加上黃芩、菊花和連翹。對於鼻出血,這是因為血液過熱,治療方法是使用茜根湯。對於咽喉疼痛,這是因為火氣侵入咽喉,治療方法是使用加味甘桔湯。對於吐血,這是因為火氣刺激了血液,治療方法是使用四生散和犀角地黃湯。對於濃痰咳嗽,這是因為火氣侵害肺部,導致肺部液體被烤焦,治療方法是使用黃芩知母湯。對於酒精中毒,這是因為鼻子紅腫和鼻瘡,體內濕熱蒸騰,治療方法是使用黃芩清肺飲加上葛花。對於龜裂胸部,這是因為肺部熱氣導致胸部膨脹,治療方法是使用白虎湯。對於小便不通暢,這是因為火氣損傷了肺部,導致排尿源頭受阻,治療方法是使用黃芩清肺飲加上鹽豆。對於便血,這是因為肺部和大腸相互連接,火氣迫使血液流動,治療方法是使用芍藥甘草湯加上黃芩、牡丹皮和生地。

肺部藥物隊伍

[補肺猛將] 黃耆、人參 [次將] 黨參、沙參、百合、燕窩、阿膠、淮山藥、訶子、麥冬、冰糖

[瀉肺猛將] 葶藶、麻黃、白芥子、桔梗、升麻、膽星 [次將] 蘇子、牛蒡、杏仁、前胡、紫苑、桑白皮、僵蠶、竹茹、貝母

[涼肺猛將] 石膏、黃芩、竹瀝、馬兜鈴、山慈菇 [次將] 洋參、元參、山梔、花粉、天冬、地骨皮、知母、麥冬、薄荷、海石

[溫肺猛將] 麻黃、天南星、北五味 [次將] 蘇梗、款冬花、製牛夏、生薑、煙

肺部列方

桔梗前胡湯,治療肺氣閉塞悶咳。

桔梗(一錢)、前胡、蘇子、赤芍、桑白皮(蜜炙)、陳皮(各一錢五分)、杏仁(三錢)、薑汁炒竹茹(一錢)、生甘草(五分)

加味甘桔湯,治療肺部鬱悶、哮喘等症。

甘草(五分)、桔梗、川貝、百部、白前、橘紅、旋覆花、茯苓(各一錢五分)

貝母栝蔞散,治療肺熱液幹。

貝母(二錢)、栝蔞仁(一錢五分)、膽星、黑山梔(各五分)、黃芩、橘紅、炒黃連(各一錢)、甘草(五分)

知柏八味丸,滋養水分,降低火氣。

知母、黃柏(各一錢五分)、大熟地(四錢)、萸肉、山藥、茯苓(各一錢五分)、丹皮、澤瀉(各一錢)

紫苑散,潤肺止嗽,同時治療肺萎縮。

人參(五分)、紫苑、知母、川貝、桔梗、茯苓、阿膠(各一錢)、五味子、炙草(各三分)

人參燕窩百合湯,潤肺清金。

人參(一錢,如無力可用洋參或沙參二三錢代替)、燕窩(三錢)、百合(五錢)

共同燉煮至軟爛後食用。

推氣散,治療右側胸痛。

枳殼、鬱金(各一錢)、桂心、炙草(各五分)、桔梗、陳皮(各八分)、生薑(二片)、大棗(二枚)

桔梗湯,治療肺部感染。

桔梗、白芨、橘紅、炒甜葶藶(各八分)、甘草、貝母(各一錢五分)、薏仁、金銀花(各五錢)

瀉白散,治療肺熱。

蜜炙桑白皮(二錢)、地骨皮(三錢)

茜根湯,治療鼻出血和神煩。

茜根、黃芩、阿膠、側柏葉、生地(各二錢)、甘草(一錢)

犀角地黃湯,治療血液過熱和斑疹。

犀角尖(鎊先煎)、丹皮、麥冬、白芍(各一錢五分)、生地(四錢)

黃芩知母湯,治療火氣引起的咳嗽和煩熱。

黃芩、知母、桑白皮、杏仁、天花粉、山梔、川貝、桔梗、生甘草(各一錢)

黃芩清肺飲,治療肺熱,小便不通暢。

梔子(二錢)、黃芩(一錢)

香蘇散、止嗽散、香薷飲、神朮散、八珍湯、治疫清涼散、五味異功散、生地黃湯、月華丸、六味地黃湯、消暑丸、五皮飲、麻黃湯、六君子湯、四生丸、白虎湯(以上各方均見卷一)、歸脾湯、清膈煎(此二方見心部)、二陳湯、五痿湯、芍藥甘草湯(此三方見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