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秋

《筆花醫鏡》~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肝部

消瘰丸,治瘰癧。初起即散。久服亦消。

蒸元參,醋煅牡蠣,蒸川貝母(各四兩)

蜜為丸。每服三錢。

五痿湯,治五臟受熱而痿。

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炙草(四分),當歸(一錢五分),苡仁(三錢),麥冬(二錢),黃柏,知母(各五分)

四物湯,逍遙散,六味地黃湯,和中丸,止嗽散,四君子湯,小柴胡湯,四逆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以上諸方俱見卷一),七福飲(見心部方)

白話文:

消瘰丸,用來治療瘰癧(一種淋巴結腫大)。初期發作時服用就能消散,長期服用也能消除。

藥材成分:蒸過的玄參、用醋煅燒過的牡蠣、蒸過的川貝母(各四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

五痿湯,用來治療因五臟受熱而導致的痿症(肢體軟弱無力)。

藥材成分: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炙甘草(四分),當歸(一錢五分),薏苡仁(三錢),麥冬(二錢),黃柏、知母(各五分)。

四物湯、逍遙散、六味地黃湯、和中丸、止嗽散、四君子湯、小柴胡湯、四逆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以上這些藥方都在第一卷有詳細說明。

七福飲,請參考心部相關的藥方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