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秋

《筆花醫鏡》~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肝部

(足厥陰屬臟)

肝與膽相附。東方木也。其性剛。賴血以養。自兩脅以下及少腹陰囊之地。皆其部位。最易動氣作痛。其風又能上至巔頂而痛於頭。色屬青。常現於左顴目眥。於婦人為尤甚。肝無表症。皆屬於里。肝之虛。腎水不能涵木而血少也。脈左關必弱或空大。其症為脅痛。為頭眩。為目干。為眉稜骨眼眶痛。為心悸。為口渴。為煩躁發熱。

脅痛者。血不營筋也。四物湯主之。頭眩者。血虛風動也。逍遙散主之。目乾者。水不養木也。六味地黃丸主之。眉稜骨眼眶痛者。肝血虛。見光則痛。逍遙散主之。心悸者。血少而虛火煽也。七福飲主之。口渴者。血虛液燥也。甘露飲主之。煩躁發熱者。虛火亢也。六味地黃丸主之。

肝之實。氣與內風充之也。脈左關必弦而洪。其症為左脅痛。為頭痛。為腹痛。為小腹痛。為積聚。為疝氣。為咳嗽。為泄瀉。為嘔吐。為呃逆。

左脅痛。肝氣不和也。柴胡疏肝散、栝蔞散並主之。頭痛者。風熱也。清空膏主之。或柴胡疏肝散。腹痛者。肝木乘脾也。芍藥甘草湯主之。小腹痛者。癥瘕之氣聚也。奔豚丸主之。有熱者去附桂。積聚者。肝積在左脅下。名曰肥氣。和中丸加柴胡、鱉甲、青皮、莪朮主之。

疝氣者。氣結聚於下也。橘核丸主之。寒則加吳茱萸、肉桂。咳嗽者。木火刑金也。止嗽散加柴胡、枳殼、赤芍主之。泄瀉者。木旺剋土也。四君子湯加柴胡、木香主之。嘔吐者。木火凌胃也。二陳湯加炒黃連主之。呃逆者。氣鬱火沖也。橘皮竹茹湯主之。肝寒之症。脈左關必沉遲。

其症為小腹痛。為疝瘕。為囊縮。為寒熱往來。

小腹痛者。寒結下焦也。暖肝煎、奔豚丸主之。疝瘕者。寒氣結聚也。橘核丸加吳茱萸、肉桂主之。囊縮者。寒主斂。故縮也。奔豚丸、四逆湯主之。寒熱往來者。欲化瘧也。小柴胡湯主之。

肝熱之症。脈左關必弦數。其症為眩暈。為目赤腫痛。為口苦。為消渴。為頭痛。為脅痛。為瘰癧。為聤耳。為筋痿拘攣。為氣上衝心。為偏墜。為舌卷囊縮。為小便不禁。

眩暈者。風熱上升也。逍遙散主之。目赤腫痛者。風熱入目也。蟬花無比散主之。口苦者。膽味苦。肝熱膽亦熱也。小柴胡湯主之。消渴者。風燥其液也。一柴胡飲主之。頭痛者。火上衝也。柴芩煎主之。脅痛者。肝火鬱也。柴胡疏肝散加栝蔞霜主之。左金丸亦可。瘰癧者。

血燥筋急而生也。消瘰丸主之。兼服逍遙散。聤耳者。風熱相搏。津液凝聚而癢痛也。逍遙散去白朮。加荷葉、木耳、貝母、香附、菖蒲主之。筋痿拘攣者。血氣熱也。五痿湯加黃芩、丹皮、牛膝主之。氣上衝心者。火逆也。柴芩煎主之。甚則小承氣湯。偏墜者。熱而睪丸舒縱也。

白話文:

[肝臟部位]

肝臟與膽囊相互關聯,它們是身體東方的象徵,就像木一樣,性質堅韌,需依賴血液滋養。從雙側肋骨下方一直到小腹部以及陰囊區域,都是肝臟的影響範圍。這個部位特別容易產生氣滯疼痛。此外,肝風還可能上行到頭頂,引起頭痛。肝臟在面色上的反映為青色,通常出現在左臉頰以及眼睛周圍。對於女性來說,肝問題往往更嚴重。肝臟疾病通常不會出現表證,多為裡證。肝虛時,腎水無法涵養肝木,導致血液量不足,這時左側的脈象會顯得虛弱或空大。症狀包括脅痛、頭暈、眼乾、眉骨眼眶疼痛、心悸、口渴和煩躁發熱。

脅痛是因為血液無法充分滋養肌肉和筋腱。四物湯可用來治療。頭暈是因為血虛引發風動。逍遙散是對應的治療方案。眼乾是因為肝腎水液無法滋養肝木。六味地黃丸可以治療。眉骨眼眶疼痛是因為肝血虛,遇光會加重疼痛。逍遙散可以治療。心悸是由於血液不足,虛火上炎所致。七福飲可以治療。口渴是因為血虛導致體液乾燥。甘露飲是對應的治療方案。煩躁發熱是因為虛火過旺。六味地黃丸可以治療。

當肝臟功能亢進時,這是因為內風和肝氣充盛。左側的脈象會顯得弦滑且洪大。症狀可能包括左脅痛、頭痛、腹部疼痛、小腹痛、積聚、疝氣、咳嗽、腹瀉、嘔吐和呃逆。

左脅痛是因為肝氣不和。柴胡疏肝散和栝樓散都能用來治療。頭痛通常是因為風熱。清空膏或柴胡疏肝散是治療選擇。腹部疼痛是因為肝木克脾土。芍藥甘草湯是治療選擇。小腹痛是因為氣血瘀滯。奔豚丸可以治療。積聚在左脅下方的肝腫大,被稱為肥氣,和中丸加柴胡、鱉甲、青皮、莪朮可以治療。

疝氣是因為氣血在下腹部聚積。橘核丸可以治療。如果伴隨寒象,可加入吳茱萸和肉桂。咳嗽是因為木火傷肺。止咳散加柴胡、枳殼、赤芍可以治療。腹瀉是因為木旺克土。四君子湯加柴胡、木香可以治療。嘔吐是因為木火犯胃。二陳湯加炒黃連可以治療。呃逆是因為氣滯火衝。橘皮竹茹湯可以治療。

當肝臟受寒,左側脈象會顯得沈遲。症狀可能包括小腹痛、疝瘕、陰囊收縮、寒熱交錯。

小腹痛是因為寒氣凝結在下焦。暖肝煎和奔豚丸可以治療。疝瘕是因為寒氣聚積。橘核丸加吳茱萸、肉桂可以治療。陰囊收縮是因為寒氣主收縮。奔豚丸和四逆湯可以治療。寒熱交錯可能是轉化為瘧疾的前兆。小柴胡湯可以治療。

當肝臟過熱,左側脈象會顯得弦數。症狀可能包括眩暈、眼紅腫痛、口苦、消渴、頭痛、脅痛、淋巴結腫大、耳鳴、筋萎、氣衝心、單側腫脹、舌捲縮和小便失禁。

眩暈是因為風熱上昇。逍遙散可以治療。眼紅腫痛是因為風熱進入眼球。蟬花無比散可以治療。口苦是因為膽汁苦,肝熱時膽汁也會過熱。小柴胡湯可以治療。消渴是因為風燥消耗體液。一柴胡飲可以治療。頭痛是因為火氣上衝。柴芩煎可以治療。脅痛是因為肝火鬱結。柴胡疏肝散加栝樓霜可以治療。淋巴結腫大是因為血燥和筋急所造成。消瘰丸可以治療。耳鳴是因為風熱互相搏鬥,導致津液凝結和疼痛。逍遙散去掉白朮,加入荷葉、木耳、貝母、香附、菖蒲可以治療。筋萎是因為血氣過熱。五痿湯加黃芩、丹皮、牛膝可以治療。氣衝心是因為火逆。柴芩煎可以治療。單側腫脹是因為熱度使睪丸鬆弛擴張。柴胡疏肝散可以治療。舌捲縮是因為邪氣進入厥陰,導致血液乾涸。大承氣湯可以治療。小便失禁是因為肝氣過熱,導致陰部失調。逍遙散可以治療。

肝臟相關藥物

〔補肝強效藥物〕枸杞、北五味子、烏梅〔次級補肝藥物〕山茱萸、菟絲子、何首烏、當歸、白芍、沙苑蒺藜、鱉甲、龍骨、牡蠣、木瓜

〔清肝強效藥物〕鬱金、桃仁、青皮、莪朮、沉香〔次級清肝藥物〕香附、木香、延胡索、柴胡、山梔、川芎、川楝子、赤芍、栝樓殼、白蒺藜、陳佛手、鉤藤

〔涼肝強效藥物〕龍膽草、胡黃連〔次級涼肝藥物〕羚羊角、夏枯草、石決明、青蒿、菊花

〔溫肝強效藥物〕肉桂、桂枝、吳茱萸、細辛、胡椒、骨碎補〔次級溫肝藥物〕菟絲子、艾葉、山茱萸、茴香

肝臟相關處方

甘露飲,治療血虛和胃熱。

枇杷葉、生地、熟地、天冬、麥冬、黃芩、石斛(各一錢)、甘草(五分)、枳殼(八分)

柴胡疏肝散,治療肝氣引起的左脅痛。

柴胡、陳皮(各一錢二分)、川芎、赤芍、枳殼、醋炒香附(各一錢)、炙草(五分)

栝樓散,治療肝氣燥急導致的脅痛。

大栝樓(一枚連皮搗)、甘草(二錢)、紅花(七分)

水煎服

清空膏,治療肝經風熱上昇引起的頭痛。

羌活、防風(各六分)、柴胡(五分)、黃芩(一錢二分)、川芎(四分)、炙草(一錢)、薄荷(三分)、酒炒黃連(六分)

芍藥甘草湯,治療肝木侮脾土導致的腹痛。

酒炒白芍(三錢)、炙甘草(一錢五分)

奔豚丸,治療小腹氣結疼痛。

川楝子(一兩)、茯苓、橘核(各一兩五錢)、肉桂(三錢)、附子、吳茱萸(各五錢)、荔枝核(八錢)、小茴香、木香(各七錢)

橘核丸,通用治療七種疝氣。

鹽酒炒橘核(二錢)、小茴香、川楝子、桃仁

醋炒香附、山楂(各一兩)、木香、紅花(各五錢)

以神麯三兩。打糊為丸。

二陳湯,治療胃經寒痰。

半夏、茯苓、陳皮(各一錢)、炙草(五分)、生薑(二斤)、大棗(二枚)

橘皮竹茹湯,治療氣鬱火衝引起的呃逆。

陳皮(二錢)、竹茹(一團)、半夏、人參、甘草(各一錢)

暖肝煎,治療肝腎陰寒導致的小腹疼痛和疝氣。

當歸、枸杞(各三錢)、茯苓、小茴香、烏藥(各二錢)、肉桂、沉香(各一錢)、加薑(三斤)

蟬花無比散,治療眼紅腫痛。

蟬蛻(二兩)、羌活(一兩)、川芎、石決明、防風、茯苓、赤芍(各一兩五錢)、白蒺藜(八兩)、炙甘草、當歸(各三兩)、米泔浸蒼朮(一兩)

為末。開水服。

一柴胡飲,治療外有邪氣內有火氣,以及肝燥胃渴。

生地(三錢)、白芍(二錢)、黃芩(一錢五分)、柴胡、陳皮(各八分)、甘草(五分)

柴芩煎,治療內火上衝,或導致痢疾、瘧疾、頭痛等症狀。

柴胡(二錢)、黃芩、梔子、澤瀉(各一錢五分)、木通、枳殼(各一錢)

左金丸,治療肝氣痛。

川黃連(一錢)、吳茱萸(七分)

消瘰丸,治療淋巴結腫大,初期可散,長期服用也可消除。

蒸元參、醋煅牡蠣、蒸川貝母(各四兩)

蜜為丸。每次服用三錢。

五痿湯,治療五臟受熱導致的萎縮。

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炙草(四分)、當歸(一錢五分)、苡仁(三錢)、麥冬(二錢)、黃柏、知母(各五分)

四物湯、逍遙散、六味地黃湯、和中丸、止嗽散、四君子湯、小柴胡湯、四逆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以上諸方都見於卷一),七福飲(見心臟部位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