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花醫鏡》~ 卷二 (3)
卷二 (3)
1. 脾部
(足太陰屬臟)
脾屬土。中央黃色。後天之木也。下受命門之火。以蒸化穀食。上輸穀食之液。以灌溉臟腑。故人生存活之原。獨脾土之功為最大。然其性喜燥而惡濕。一受濕漬。則土力衰。而肝木即乘以侮之。位中焦。眼胞鼻準及四肢。皆其分野。與胃相表裡。故其藥略同。脾無表症。皆屬於里。
白話文:
脾臟五行屬土,色澤為黃色,是後天之木,在下可以接受命門之火的蒸化而化解穀物食物,在上可以輸送穀食之液,用以灌溉臟腑。因此人能夠生存,完全得力於脾臟,脾臟的重要性最大。脾臟的性質喜燥而惡濕,一旦受到濕氣的侵襲,就會使脾失去力量,而肝臟就會趁機欺侮脾臟。脾臟位於中焦,與胃臟相表裡,因此治療脾臟的藥物與胃臟的藥物略同。脾臟沒有外在的症狀,都屬於內在的症狀。
脾虛者。右關脈必細軟。其症為嘔吐。為泄瀉。為久痢。為腹痛。為肢軟。為面黃。為發腫。為肌瘦。為鼓脹。為惡寒。為自汗。為喘。為積滯不消。為飲食化痰。為脫肛。為腸血。
白話文:
脾虛的人,右關脈搏必定細而軟。症狀有嘔吐、泄瀉、久痢、腹痛、肢體軟弱、面色黃、頭髮脫落、肌肉消瘦、腹脹、惡寒、自汗、喘息、積滯不消化、飲食化痰、脫肛、便血等。
嘔吐者。中空也。六君子湯加煨薑主之。泄瀉者。土不勝濕也。五味異功散加木香主之。久痢者。氣虛下陷也。補中益氣湯主之。腹痛者。肝木乘脾也。芍藥甘草湯加木香主之。肢軟者。脾屬四肢也。五味異功散主之。面黃者。本色虛現也。六君子湯主之。發腫者。皮不亮。
白話文:
嘔吐: 是由於胃部空間中空,六君子湯加上溫過的生薑可以治療。
腹瀉: 是由於脾胃不能勝過濕氣,五味異功散加上木香可以治療。
久痢: 是由於氣虛下陷,補中益氣湯可以治療。
腹痛: 是由於肝木侵犯脾臟,芍藥甘草湯加上木香可以治療。
肢體無力: 是由於脾臟屬四肢,五味異功散可以治療。
面色發黃: 是由於原本的氣血不足,六君子湯可以治療。
發腫: 皮膚不亮澤,六君子湯可以治療。
手按成窟。補中益氣湯去升、柴主之。肌瘦者。脾主肌肉也。十全大補湯主之。鼓脹者。中空無物。氣虛也。六君子湯主之。惡寒者。陽虛不達於表也。附子理中湯主之。自汗者。脾主肌肉。表虛不攝也。五味異功散加黃耆、五味主之。喘者。土不生金也。五味異功散加北五味、牛膝主之。
白話文:
- 手按成窟:皮膚鬆弛,輕按即現凹陷。治療方法:服用補中益氣湯,去除升麻和柴胡。2. 肌瘦:肌肉消瘦。治療方法:服用十全大補湯。3. 鼓脹:腹部脹滿,中空無物。治療方法:服用六君子湯。4. 惡寒:陽氣虛弱,不能達到體表。治療方法:服用附子理中湯。5. 自汗:脾主肌肉,表虛不攝。治療方法:服用五味異功散,加入黃耆和五味子。6. 喘:土不生金。治療方法:服用五味異功散,加入北五味和牛膝。
積滯不消者。化谷無力也。六君子湯加穀芽、砂仁、肉桂主之。飲食化痰者。土不勝濕也。六君子湯主之。脫肛者。氣虛下陷也。補中益氣湯主之。腸血者。脾不統血也。歸芍六君子湯主之。
白話文:
- 積食不消:脾胃運化無力。以六君子湯加穀芽、砂仁、肉桂為主。
- 飲食化痰:脾胃虛弱,濕氣過重。以六君子湯為主。
- 脫肛:氣虛下陷。以補中益氣湯為主。
- 腸出血:脾虛不統血。以歸芍六君子湯為主。
脾實者。右關必洪實。其症為氣積。為血積。為食積。為痞積。為蟲積。為痰飲。為蠱脹。為腹痛。為不能食。
白話文:
- 飲食化痰:脾胃虛弱,濕氣過重時,主要使用六君子湯來治療。
- 脫肛:因氣虛下陷所致,治療時主要使用補中益氣湯。
- 腸出血:由於脾虛不能統血,治療上主要採用歸芍六君子湯。 脾臟功能強健的人,右關部位的脈象必定充實。這種情況可能表現為氣滯、血瘀、食滯、痞塊、蟲積、痰飲、腫脹、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氣積者。氣鬱發悶也。沉香降氣丸主之。血積者。蓄血作痛如刺。有定處也。澤蘭湯主之。食積者。堅滯脹滿也。大和中飲主之。痞積者。血滯成痞。癥瘕痃癖可按也。太無神功散、和中丸主之。蟲積者。濕熱所化也。唇內有白點。化蟲丸主之。痰飲者。或停心下。伏兩脅有聲。
白話文:
- 氣積:指氣鬱不舒,發悶作痛。用沉香降氣丸治療。
- 血積:指積蓄的血液造成疼痛,如刺痛,通常有固定的位置。用澤蘭湯治療。
- 食積:指堅硬的食物滯留體內,造成脹滿。用大和中飲治療。
- 痞積:指血液滯留成痞塊,癥瘕痃癖等疾病可通過按壓來檢查。用太無神功散、和中丸治療。
- 蟲積:指濕熱所化成的蟲積,嘴脣內部有白點。用化蟲丸治療。
- 痰飲:指痰液和水飲停留在體內,或停留在心臟下方,或伏於兩脇,有聲響。用除痰飲的藥物治療。
咳則痛。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蠱脹者。中實有物。非蠱即血也。和中丸主之。腹痛者。中有滯也。香砂二陳湯加山楂、麥芽、厚朴主之。不能食者。食未消也。保和丸主之。
白話文:
咳嗽且疼痛。用小半夏加茯苓湯來治療。肚子脹氣的人。肚子裡有實質的東西。不是蟲子就是血。用和中丸來治療。肚子疼痛的人。肚子裡有積滯。用香砂二陳湯加山楂、麥芽、厚朴來治療。不能吃東西的人。食物沒有消化。用保和丸來治療。
脾寒之症。右關必沉遲。唇舌必白。其症為嘔吐。為泄瀉。為白痢。為腹痛。為身痛。為黃疸。為濕腫。為肢冷。為厥脫。
白話文:
脾寒體質症狀:脈搏右關必定沉細而緩慢不順暢。嘴脣和舌頭必定蒼白。其證狀為嘔吐、腹瀉、白色痢疾、腹痛、身體疼痛、黃疸、水腫、四肢冰涼、脈搏氣微無脈、肢體冷厥。
嘔吐者。食不消而反胃也。平胃散主之。泄瀉者。土失職也。六君子湯加炮薑主之。白痢者。積寒傷氣也。六君子湯加木香主之。腹痛者。綿綿不減。香砂理中湯主之。如挾食拒按。木香丸。身痛者。拘急為風。重墜為濕。風用香蘇散。濕用蒼白大棗。黃疸者。土為濕制。
白話文:
- 嘔吐的人。是食物沒有消化而吐出的,用平胃散治療。
- 腹瀉的人。是脾胃虛弱所引起的,用六君子湯加炮薑治療。
- 白痢的人。是積寒傷氣所引起的,用六君子湯加木香治療。
- 腹痛的人。是綿綿不減的疼痛,用香砂理中湯治療。
- 如果按壓疼痛的地方,有東西阻擋的感覺,用木香丸治療。
- 身體疼痛的人。拘急是風引起的,重墜是濕引起的,風用香蘇散治療,濕用蒼白大棗治療。
- 黃疸的人。是濕氣壓制了脾土所引起的。
有陰寒之象。熏黃色黯。茵陳五苓散。濕腫者。不煩渴。喜熱。五苓散主之。肢冷者。陽氣不營於四末也。附子理中湯主之。厥脫者。氣衰火息也。附子理中湯加大劑人參主之。
白話文:
如果有陰寒的現象,通常是指臉色發青或發黑,並且皮膚粗糙,沒有光澤。可以用茵陳五苓散來治療。 如果是濕腫,通常是指身體水腫,但是不會感到口渴,並且喜歡溫熱的東西。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 如果是肢體寒冷,通常是指手腳冰涼,這是因為陽氣無法到達四肢末端。可以用附子理中湯來治療。 如果是厥脫,通常是指四肢冰冷,並且呼吸微弱,這是因為氣虛火衰。可以用附子理中湯加大劑量的人參來治療。
脾熱之症。右關必數。舌苔薄而黃。唇赤。其症為熱吐。為流涎。為洞泄。為瀉渤。為赤痢。為腹痛。為目胞腫痛。為酒疸。為眩暈。為陽黃疸。
白話文:
脾臟過熱的症狀:
- 右手的關脈位置脈搏必定數快。
- 舌苔薄而黃。
- 嘴脣紅赤。
- 其症狀有熱吐、流涎、洞泄、瀉渤、赤痢、腹痛、眼瞼腫痛、黃疸、眩暈、陽黃疸等。
熱吐者。食不得入也。橘皮竹茹湯加薑汁炒黃連主之。流涎者。睡中出沫。脾熱蒸濕也。黃芩芍藥湯主之。洞泄者。暑濕勝土。一泄如注也。四苓散加益元散主之。瀉渤者。暑濕內搏。利如蟹渤。將變痢也。黃芩芍藥湯主之。赤痢者。暑熱傷血也。治痢奇方主之。或葛根治痢散。
白話文:
1. 熱吐
症狀:食物無法嚥下。
治療方法:橘皮竹茹湯加薑汁炒黃連。
2. 流涎
症狀:睡覺時流口水。
治療方法:黃芩芍藥湯。
3. 洞泄
症狀:暑濕勝土,腹瀉如水。
治療方法:四苓散加益元散。
4. 瀉渤
症狀:暑濕內搏,腹瀉如螃蟹的泡沫,即將轉變為痢疾。
治療方法:黃芩芍藥湯。
5. 赤痢
症狀:暑熱傷血,痢疾。
治療方法:治痢奇方或葛根治痢散。
噤則開噤散。腹痛者。乍作乍止。芍藥甘草湯加黃連清之。目胞腫痛者。火上升也。柴芩煎主之。酒疸者。酒濕積而為疸也。加味枳朮湯加茵陳、葛根主之。眩暈者。酒濕生熱上蒸也。葛花清脾湯主之。陽黃疸者。黃如橘皮有光。目溺皆黃。梔子柏皮湯主之。如便閉。茵陳大黃湯。
脾部藥隊
白話文:
噤口不言則以開噤散治療,腹痛患者,疼痛時作時止,可用芍藥甘草湯加黃連清熱。眼瞼腫痛者,是火氣上升所致,可用柴芩煎治療。酒疸患者,是酒濕積聚而成疸,可用加味枳朮湯加茵陳、葛根治療。眩暈患者,是酒濕生熱上蒸所致,可用葛花清脾湯治療。陽黃疸患者,黃疸如橘子皮一樣有光澤,眼睛和尿液都發黃,可用梔子柏皮湯治療。如果便祕,可用茵陳大黃湯治療。
〔補脾猛將〕白朮、黃精〔次將〕山藥、扁豆、苡仁、大棗、炙甘草
白話文:
〔補脾猛將〕白芷、黃精〔次將〕山藥、扁豆、薏仁、大棗、炙甘草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補中益氣的功效,是補脾的猛將。 黃精:具有補氣養陰、健脾益肺、補益精血的功效,是補脾的次將。 山藥:具有補脾益肺、固腎益精、益氣生津的功效,是補脾的次將。 扁豆:具有健脾益氣、化濕消暑、和胃止瀉的功效,是補脾的次將。 苡仁:具有健脾益氣、清熱除濕、明目退翳的功效,是補脾的次將。 大棗: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胃、益氣和中的功效,是補脾的次將。 炙甘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和中緩急的功效,是補脾的次將。
〔瀉脾猛將〕枳實、萊菔子〔次將〕神麯、麥芽、山楂、枳殼、厚朴、大腹皮、使君子、白芷、雞內金、陳皮、檳榔
白話文:
【瀉脾猛將】枳實、萊菔子 【次將】神麯、麥芽、山楂、枳殼、厚朴、大腹皮、使君子、白芷、雞內金、陳皮、檳榔
- 枳實:又稱枳殼,具有瀉下積滯、消食化積的功效,為瀉脾的主要藥物。
- 萊菔子:又稱萊菔(蘿蔔)籽,具有下氣消食、導滯寬胸的功效,常與枳實配合使用。
- 神麯:具有消食化積、健脾理氣的功效,常與山楂、麥芽等配合使用。
- 麥芽: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常與山楂、萊菔子等配合使用。
- 山楂:具有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功效,常與麥芽、神麯等配合使用。
- 枳殼:具有瀉下積滯、消食化積的功效,常與枳實配合使用。
- 厚朴:具有溫中散寒、消食化積的功效,常與大腹皮、使君子等配合使用。
- 大腹皮:具有溫中散寒、消食化積的功效,常與厚朴、使君子等配合使用。
- 使君子:具有消食化積、理氣止痛的功效,常與厚朴、大腹皮等配合使用。
- 白芷:具有消食化積、散寒止痛的功效,常與枳實、萊菔子等配合使用。
- 雞內金:具有消食化積、健脾益氣的功效,常與山楂、麥芽等配合使用。
-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常與枳實、萊菔子等配合使用。
- 檳榔:具有驅蟲消積、行氣止痛的功效,常與枳實、萊菔子等配合使用。
〔涼脾猛將〕大黃、黃芩、栝蔞霜〔次將〕黃柏、山梔、知母、銀花、武夷茶
白話文:
〔涼脾猛將〕大黃:可瀉熱通便、清肝退黃 黃芩:可清熱燥濕、瀉火涼血 栝蔞霜:可清熱化痰、瀉火生津
〔次將〕黃柏: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山梔:可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知母:可清熱滋陰、潤燥生津 銀花:可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武夷茶:可清熱化痰、消食止瀉
〔溫脾猛將〕附子、乾薑、巴豆、肉豆蔻、草果、蒼朮、胡椒〔次將〕木香、煨薑、烏藥、藿香、益智仁、砂仁、白蔻仁、蕪荑、焦穀芽、川椒
脾部列方
歸芍六君子湯,治脾陰虛弱。下血。
白話文:
〔溫脾猛將〕 附子:溫補脾陽、止瀉 乾薑:溫暖脾胃、止瀉 巴豆:瀉下積滯 肉豆蔻:溫中行氣 草果:溫中理氣 蒼朮:溫燥脾胃、止瀉 胡椒:溫中健胃、止瀉
〔溫脾次將〕 木香:理氣止痛 煨薑:溫中散寒 烏藥:溫中止瀉 藿香:溫中散寒、止瀉 益智仁:溫中益氣 砂仁:溫中散寒、止瀉 白蔻仁:溫中行氣 蕪荑:溫中散寒、止瀉 焦穀芽:溫脾益氣 川椒:溫中散寒、止瀉
歸身,白芍(各二錢),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五分),陳皮,半夏(各一錢),炙草(五分)
大和中飲,治食積脹悶。
白話文:
歸身、白芍(各 6 公克),人參、白朮、茯苓(各 4.5 公克),陳皮、半夏(各 3 公克),炙草(1.5 公克)
枳實(一錢),厚朴(一錢五分),麥芽,楂炭(各二錢),陳皮(一錢),砂仁(八分),澤瀉(一錢)
太無神功散,治一切痞積。
白話文:
枳實(6克),厚朴(9克),麥芽、楂炭(各12克),陳皮(6克),砂仁(5克),澤瀉(6克)
地萹蓄,瞿麥穗,麥芽(各五錢),神麯(二錢五分),沉香,木香(各一錢五分),炙草(五錢),酒蒸大黃(二兩)
白話文:
地萹蓄、瞿麥穗、麥芽(各 15 公克),神麯(7.5 公克),沉香、木香(各 4.5 公克),炙甘草(15 公克),用酒蒸製過的大黃(60 公克)。
共為末。每服二三錢。燈心竹葉湯下。女人紅花當歸湯。
香砂二陳湯,治脾滯腹痛。
白話文:
將以上所有藥物混合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三錢,用燈心和竹葉湯送服。女性服用時,加入紅花和當歸一起服用。
木香(一錢),砂仁(一錢),製半夏,陳皮,茯苓,炙草(各一錢五分),加生薑一片大棗二枚
蒼白二陳湯,治受濕身痛。
即前方去木香、砂仁。加蒼朮、白朮各一錢。
保和丸,治傷食。
白話文:
木香(6克),砂仁(6克),製半夏(6克)、陳皮(6克)、茯苓(6克)、炙草(6克),再加生薑一片、大棗兩枚。
麥芽,山楂,萊菔子,厚朴,香附(各一錢),炙草,連翹(各五分),陳皮(一錢五分)
白話文:
麥芽、山楂、萊菔子、厚朴、香附(各 3 公克),炙草、連翹(各 1.5 公克),陳皮(4.5 公克)。
水煎服亦可。
香砂理中湯,治脾寒腹痛。
木香(一錢),砂仁(一錢),人參,白朮(各二錢),乾薑,炙草(各一錢)
木香丸,治寒積腹痛拒按。名曰陰結。
白話文:
可以用水煎煮服用。 香砂理中湯,用於治療脾臟受寒引起的腹痛。 木香(一錢),砂仁(一錢),人參,白朮(各二錢),乾薑,炙甘草(各一錢) 木香丸,用於治療因寒氣積聚導致的腹痛,按壓時疼痛加劇,此症稱為陰結。
木香,丁香(各一錢五分),乾薑(三錢),炒麥芽(五錢),陳皮(三錢),巴豆(三十粒)
白話文:
木香、丁香(各 6 公克),乾薑( 12 公克),炒麥芽( 20 公克),陳皮( 12 公克),巴豆( 24 顆)
以神麯煮糊為丸。每服十丸。
黃芩芍藥湯,治脾熱流涎。利如蟹渤等症。
黃芩,白芍(各二錢),生甘草(一錢)
四苓散,治伏暑泄瀉。
白話文:
用神曲煮成糊狀做丸子。每次服用十粒。 黃芩芍藥湯,治療脾臟熱引起的流涎。對於像螃蟹般泡沫的症狀也有療效。 黃芩、白芍(各兩錢),生甘草(一錢)。 四苓散,治療夏季暑濕引起的腹瀉。
白朮,豬苓,木通(各一錢),赤苓(三錢),車前,澤瀉(各二錢)
水煎。用益元散三錢沖服。
加味枳朮湯,治酒疸。濕熱發黃。
白話文:
白朮、豬苓、木通(各一錢),赤苓(三錢),車前、澤瀉(各二錢)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尿。
- 豬苓:利尿消水腫,清熱解毒。
- 木通:通淋利尿,清熱解毒。
- 赤苓:利尿消水腫,清熱解毒。
- 車前: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 澤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水腫、尿少、尿痛等症狀。
白朮(二錢),枳實,陳皮,麥芽,山楂,茯苓,神麯,連翹(各一錢),茵陳,荷葉(各一錢五分),澤瀉(五分),如傷酒加葛根一錢
白話文:
白朮(二錢),枳實、陳皮、麥芽、山楂、茯苓、神麴、連翹(各一錢),茵陳、荷葉(各一錢五分),澤瀉(五分),如果身體受到酒傷,可酌情加入葛根一錢。
葛花清脾湯,治酒濕生熱生痰。頭眩頭痛。
白話文:
葛花清脾湯:用於治療因過度飲酒而引起的脾臟濕熱生痰,導致頭暈頭痛的疾病。
葛花(一錢),枳椇子(三錢),赤苓(三錢),澤瀉,茵陳,酒芩(各二錢),山梔,車前子(各一錢五分),甘草(五分),橘紅,厚朴(各一錢)
白話文:
葛花一錢,枳椇子三錢,赤苓三錢,澤瀉、茵陳、酒芩各二錢,山梔、車前子各一錢五分,甘草五分,橘紅、厚朴各一錢。
梔子柏皮湯,治鬱熱在裡而發黃疸。名曰陽黃。
梔子(三錢),黃柏(二錢),炙草(一錢)
白話文:
梔子柏皮湯,治療鬱熱在體內而引起的黃疸。稱為陽黃。
六君子湯,五味異功散,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附子理中湯,澤蘭湯,和中丸,小半夏加茯苓湯,平胃散,香蘇散,五苓散,茵陳五苓散,益元散,葛根治痢散,治痢奇方,開噤散(以上諸方俱見卷一),沉香降氣丸,化蟲丸(二方見心部),芍藥甘草湯,橘皮竹茹湯,柴芩煎(三方見肝部)
白話文:
六君子湯、五味異功散、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附子理中湯、澤蘭湯、和中丸、小半夏加茯苓湯、平胃散、香蘇散、五苓散、茵陳五苓散、益元散、葛根治痢散、治痢奇方、開噤散這些方劑都記載在卷一中;沉香降氣丸、化蟲丸則記載在心部;芍藥甘草湯、橘皮竹茹湯、柴芩煎則記載在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