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醫門法律》~ 卷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六 (7)

1. 脹病論

喻昌曰:脹病與水病,非兩病也。水氣積而不行,必至於極脹,脹病亦不外水裹氣結血凝,而以治水諸法施之。百中無一愈者,失於師承無人,妄施妄投耳。今天下醫脈久斷,醫學久荒,即欲效司馬子長,擔簦負笈,遍訪於江、淮、汶、泗,而師資果安有乎?昌於斯世無地可以著錐,然而皇皇斯人,不敢自外,請一比類,為後學商之。仲景謂水病,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

白話文:

喻昌說:腹脹病和水腫病,並不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水氣積聚而不能運行,必定會發展成極度的腹脹,腹脹病也不外乎是水裹著氣結,血凝固了,用治療水腫的方法來治療腹脹病。一百個病人中沒有一個能治好的,原因是找不到好的師傅繼承醫術,胡亂地治療和投藥罷了。現在醫生的診斷已經中斷很久了,醫學也荒廢了很久了,即使想要效仿司馬遷,挑著擔子揹著書箱,到江、淮、汶、泗等地去尋訪名醫,但師資在哪裡呢?我這個時代沒有地方可以立足,但仍然焦急地希望能將醫術傳承下去,不敢袖手旁觀,請你們來舉個類似的例子,讓後人來學習和研究。仲景認為水腫病,是氣分在心臟以下的地方硬脹得像盤子一樣大,邊緣像旋轉的杯子,是水飲造成的。

然則脹病,豈無血分腹中堅大如盤者乎?多血少氣,豈無左脅堅大如盤者乎?多氣少血,豈無右脅堅大如盤者乎?故不病之人,凡有癥瘕積塊痞塊,即是脹病之根,日積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甕,是名單腹脹。不似水氣散於皮膚面目四肢也,仲景所謂石水者正指此也。胸中空曠,氣食尚可從旁轆轉,腹中大小腸膀胱,逼處瘀濁佔據,水不下趨,而泛溢無不至矣。《內經》明脹病之旨,而無其治。

白話文:

然而,脹病難道沒有血分在腹中凝聚成盤子般大小的症狀嗎?血多氣少的情況下,難道沒有左脅部堅硬膨大如盤子般的情形嗎?氣多血少的情況下,難道沒有右脅部堅硬膨大似盤子的情況嗎?因此,沒有生病的人,如果身體內部已經有癥瘕積塊、痞塊等症狀,那就是脹病的根源,日積月累之下,腹部會膨脹得像簸箕或甕一樣大,這就是所謂的單腹脹。這與水氣散於皮膚面目四肢的浮腫不同,仲景所說的石水正是指這種情況。胸腔部位空曠,氣體和食物還可以從旁邊迴轉,但腹部的腸道、膀胱擠壓在狹小的空間中,瘀濁濁氣佔據著,無法向下運行,就會氾濫到各處。《內經》雖然闡明瞭脹病的本質,卻沒有治療方法。

仲景微示其端,而未立法,然而比類推之,其法不啻詳也。仲景於氣分心下堅大如盤者,兩出其方,一方治陰氣結於心下,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一方治陽氣結於心下,用枳朮湯

白話文:

仲景大師略微地透露了他的治療方法,可是沒有明確地建立法條,然而,依照類似的疾病來推測,他的治療方法並不少見。對於氣分心下堅硬且像盤子一樣的地方,仲景提出了兩個治療方法,一種是治療陰氣聚集在心下的方法,使用桂枝湯去芍藥,加上麻黃、附子、細辛;另一種是治療陽氣聚集在心下的方法,使用枳朮湯。

夫胸中陽位,尚分陰氣陽氣,而異其治,況腹中至陰之處,而可不從陰獨治之乎?陰氣包裹陰血,陰氣不散,陰血且不露,可驅其血乎?舍雄入九軍單刀取勝之附子,更有何藥可散其陰氣,破其堅壘乎?推之兩脅皆然,但分氣血陰結之微甚,而水亦必從其類矣。此等此類之法,最上一乘,非中材所幾,和盤托出,為引伸啟發之助。

白話文:

人的胸胸腔屬於陽位,其中的陰陽之氣還各有區別並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更何況腹部纔是至陰之處,怎麼可能不用滋陰的方法單獨治療呢?陰氣包裹著陰血,陰氣不散,陰血也就無法顯現,怎麼能夠祛除病血呢?除了具有「單刀赴會,擊敗九路諸侯」之勇猛的附子,還有什麼藥物能夠散開腹部的陰氣,摧毀它堅固的營壘呢?推及到兩脅也是一樣的,只不過陰血凝結的程度有輕微和嚴重之分,水液也一定會根據其種類而選擇治療方法。像這樣的方法是最上等的,不是一般醫生所能掌握的,我將這些方法統統和盤托出,希望引導開發學生的思維。

【律七條】

凡治水腫病,不分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五證,及脾肺腎三藏所主,恣用驅水惡劣之藥,及禹功、舟車、導水等定方者,殺人之事也。

白話文:

凡是治療水腫的疾病,若病人出現了應該發汗散邪的情況,但醫生卻不知道同時實其衛氣,導致水隨汗液一起排出,浸淫在皮肉之間,不能再循著水道排出,都是醫生的過錯。

凡治水腫病,有當發汗散邪者,不知兼實其衛,致水隨汗越,浸淫皮腠,不復順趨水道,醫之罪也。

凡治水腫病,遇渴而下利之證,誤利其水,致津液隨竭,中土坐困,甚者脈代氣促,濱於死亡,醫之罪也。

凡治水腫病,遇少腹素有積塊疝瘕,誤行發表攻裡,致其人濁氣上衝胸胃,大嘔大逆,痛引陰筋,卒死無救者,醫殺之也。

白話文:

凡是治療水腫病的時候,如果遇到少腹本來就有積塊疝氣,錯誤地進行發散、攻補治療,導致此人的濁氣上沖到胸胃,造成劇烈嘔吐、胃氣上逆、疼痛牽連陰筋,最後突然死亡而無法挽救,這是醫生害死的。

凡治水腫黃汗證,乃胃熱釀成癉水,誤用熱藥,轉增其熱,貽患癰膿,醫之罪也。

凡治水腫病,不察寸口脈之浮沉遲數,弦緊微澀,以及趺陽脈之浮數微遲緊伏,則無從辨證用藥,動罹凶禍,醫之罪也。

白話文:

在治療水腫疾病時,如果不仔細觀察寸口脈的浮沉遲數、弦緊微澀,以及趺陽脈的浮數微遲緊伏,那麼就沒有辦法辨別證型而用藥,很容易導致嚴重的後果,這是醫生的錯。

凡治脹病,而用耗氣散氣,瀉肺瀉膀胱諸藥者,殺人之事也。治病之藥,貴得其宜,病有氣結而不散者,當散其結;甚有除下盪滌,而其氣之結仍未遽散者,漸積使然也。今脹病乃氣散而不收,更散其氣,豈欲直裂其腹乎?收之不能遽收,亦漸積使然,緩緩圖成可也。若求快意一朝,如草頭諸方,明明立見殺人,若輩全不悔禍,展轉以售奸,吾不知其何等肺腸,千劫不能出地獄矣。

2. 脹病諸方

人參芎歸湯(直指),治煩躁喘急,虛汗厥逆,小便赤,大便黑,名血脹。人參,辣桂(去粗皮),五靈脂(炒各二錢五分),烏藥,蓬朮(煨),木香砂仁,炙甘草(各半兩),川芎當歸半夏(湯炮各七錢五分),上㕮咀,每服一兩五錢,生薑五片,紅棗二枚,紫蘇四葉,煎空心服。按:此方治血脹初成者,服之必效。

白話文:

  • 人參芎歸湯(《直指》):治療煩躁不安、呼吸急促、虛汗、厥逆、小便赤、大便黑,稱為血脹。

成分:

  • 人參
  • 辣桂(去除粗皮)
  • 五靈脂(炒製,各二錢五分)
  • 烏藥
  • 蓬朮(煨製)
  • 木香
  • 砂仁
  • 炙甘草(各半兩)
  • 川芎
  • 當歸
  • 半夏(湯炮製,各七錢五分)

用法:

  •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取一兩五錢的藥量,搭配生薑五片、紅棗二枚、紫蘇四葉,煎煮成湯液,於空腹時服用。

功效:

  • 適用於治療血脹初起者,服用後可見效。

化滯調中湯白朮(一錢五分),人參,白茯苓陳皮厚朴(薑製),山楂肉,半夏(各一錢),神麯(炒),麥芽(炒各八分),砂仁(七分),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按:此方即參朮健脾湯,加神麯、麥芽,脹甚者加蘿蔔子炒一錢,麵食傷尤宜用。乃助脾之健運,以消其氣分之脹也。

白話文:

化滯調中湯:白朮(1.5錢),人參,白茯苓,陳皮,厚朴(用薑製),山楂肉,半夏(各1錢),炒神曲,炒麥芽(各8分),砂仁(7分),水2盅,薑3片,煎煮至8分熟,於餐前服用。

備注:此方即參朮健脾湯,加入炒神曲、炒麥芽,若脹氣嚴重者,可加入炒蘿蔔子1錢,麵食積滯尤其適用。此方可助脾臟健運,以消除因氣滯而產生的脹氣。

人參丸,治經脈不利,化為水,流走四肢,悉皆腫滿,名曰血分。其候與水相類,若作水治之,非也,宜用此。

白話文:

人參丸,用於治療經脈不通暢,積水流散到四肢,導致肢體都腫脹,這種情況叫做血分。它的症狀和水腫很像,如果把這種情況當作水腫來治療,那就錯了,應該用人參丸來治療。

人參,當歸,大黃(濕紙裹,飯上蒸熟,去紙切炒。),桂心,瞿麥穗,赤芍藥,白茯苓(各半兩),葶藶(炒另研一錢),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三十丸,空心飲湯下。按:此方治血分之水,少用葶藶為使,不至耗氣散氣,殊可取用。

白話文:

人參、當歸、大黃(用濕紙包起來,放在飯上蒸熟,把紙拿掉切片,再炒一下)、桂心、瞿麥穗、赤芍藥、白茯苓(各半兩)、葶萵(另取一錢炒熟後研成粉),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蜂蜜煉成像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五丸,逐漸增加到二三十丸,空腹時用湯藥送服。

註:這個方劑治療血分中的水飲,少量使用葶萵作為引導藥,不會耗氣傷氣,非常值得採用。

見晛丸(《寶鑑》),治寒氣客於下焦,血氣閉塞而成瘕聚,腹中堅大,久不消者。附子(炮去皮臍四錢),鬼箭羽紫石英(各三錢),澤瀉肉桂,元胡索,木香(各二錢),檳榔(二錢半),血竭(一錢半另研),水蛭(一錢炒煙盡),京三稜(五錢銼),桃仁(三十粒、湯浸去,皮尖麩炒研。),大黃(二錢銼,用酒同三稜浸一宿焙。),上十三味,除血竭、桃仁外,同為末,入另研二味和勻,用丸浸藥酒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淡醋湯送下,食前溫酒亦得。按:此方消瘀之力頗大,用得其宜,亦不為峻。

白話文:

見晛丸(《寶鑑》),用於治療寒氣積聚在下腹部,血氣閉塞而形成腫瘤,腹部堅硬腫大,長期不消的疾病。

藥方:

  • 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肚臍,四錢)
  • 鬼箭羽(三錢)
  • 紫石英(三錢)
  • 澤瀉(二錢)
  • 肉桂(二錢)
  • 元胡索(二錢)
  • 木香(二錢)
  • 檳榔(二錢半)
  • 血竭(一錢半,另研磨成粉)
  • 水蛭(一錢,炒至冒煙後研磨成粉)
  • 京三稜(五錢,切碎)
  • 桃仁(三十粒,用湯浸泡後去除外皮,再用麩皮炒至微焦後研磨成粉)
  • 大黃(二錢,切碎,用酒與三稜一起浸泡一夜後烘乾)

用法:

將上述十三味藥材(除血竭、桃仁外)一起研磨成末,加入另研磨的血竭、桃仁粉末,混合均勻。用藥酒將丸劑浸泡後,打成糊狀,製成丸劑,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淡醋湯送服,也可以在飯前用溫酒送服。

注意事項:

此方消瘀之力頗大,用藥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不可過量服用。

小溫中丸(丹溪),治脹是脾虛不能運化,不可下之。陳皮,半夏(湯炮去皮臍),神麯(炒),茯苓(各一兩),白朮(二兩),香附子(不要烘曬),針砂(各一兩半醋炒紅),苦參(炒),黃連(炒各半兩),甘草(三錢),上為末,醋水各一盞,打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朮六錢、陳皮一錢,生薑一片煎湯吞下。虛甚加人參一錢,各用本方去黃連,加厚朴半兩,忌口。病輕者服此丸六七兩,小便長。病甚服一斤,小便始長。按:脾虛作脹,最不宜用大黃之藥,散其脾氣,丹溪此方,亦可取用。

白話文:

補中益氣丸(丹溪),治療腹脹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不可用瀉藥來治療。藥方:陳皮、半夏(用湯泡去皮臍)、神曲(炒)、茯苓(各一兩)、白朮(二兩)、香附子(不要烘曬)、針砂(用醋炒紅)、苦參(炒)、黃連(炒各半兩)、甘草(三錢),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醋和水各一盞,攪拌成糊狀,搓成像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七八十丸,加入六錢的白朮、一錢的陳皮、一片生薑,煎湯服用。如果病人體虛比較嚴重,可以加入一錢的人參,並去除藥方中的黃連,加入半兩的厚朴,並且注意飲食禁忌。病情較輕的,服用六七兩就可以見效,小便就會變長。病情嚴重的,服用一斤藥丸,小便才會變長。按語:脾虛引起的腹脹,最不適合用大黃這個藥物,因為它會分散脾氣。丹溪的這個方子,也可以取用。

禹餘糧丸(《三因》),治十腫水氣,腳膝腫,上氣喘急,小便不利,但是水氣,悉皆主之。(許學士及丹溪皆云:此方治腫脹之要藥。),蛇含石(大者三兩,以新鐵銚盛入炭火中燒,蛇黃與銚子一般紅,用鉗取蛇黃傾入醋中,候冷取出研極細。),禹餘糧石(三兩),真針砂(五兩,先以水淘淨炒乾入餘糧,一處用米醋二升,就銚內煮,醋乾為度後用銚並藥入炭中燒紅鉗出,傾藥淨磚地上,候冷研細。),以三物為主,其次量人虛實,入下項:(治水多是取輕,按此方三物既非大戟甘遂芫花之比,又有下項藥扶持,故虛人老人亦可服。),羌活,木香,茯苓,川芎,牛膝(酒浸),桂心,白豆蔻(炮),大茴香(炮),莪朮,附子(炮),乾薑(炮),青皮,京三稜(炮),白蒺藜,當歸(酒浸一宿各半兩),上為末,入前藥拌勻,以湯浸蒸餅,捩去水,和藥再杵極勻,丸如桐子大。食前溫酒白湯送下,三十丸至五十丸。最忌鹽,一毫不可入口,否則發疾愈甚。但試服藥,即於小便內旋去,不動臟腑。病去日日三服,兼以溫和調補氣血藥助之,真神方也。按:此方昔人用之屢效,以其暖水臟也。服此丸,更以調補氣血藥助之,不為峻也。

白話文:

禹餘糧丸(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用於治療十種水腫、腳膝腫脹、上氣喘急、小便不利以及水氣。禹餘糧丸是治療腫脹的主要藥物。(許學士和丹溪都說:這個方劑是治療腫脹的要藥。)

• 蛇含石(取較大的,3兩,將其放入新鐵銚中,置於炭火中燒,當蛇變黃、銚子變紅時,用鉗子夾住蛇黃,將其傾倒入醋中,待冷卻後取出並研磨成極細粉末。)

• 禹餘糧石(3兩)。

• 真針砂(5兩,先用水淘洗乾淨,炒乾,再加入禹餘糧石,將兩者一起放入米醋(2升)中,在銚子內煮,直到醋乾為止,然後將銚子和藥物放入炭火中燒紅,用鉗子夾起,將藥物傾倒在乾淨的磚地上,待冷卻後研磨成細粉末。)

以上三種藥物為主藥,其次根據患者的虛實情況,加入以下藥物:

• 羌活。

• 木香。

• 茯苓。

• 川芎。

• 牛膝(用酒浸泡)。

• 桂心。

• 白豆蔻(炮製)。

• 大茴香(炮製)。

• 莪朮。

• 附子(炮製)。

• 乾薑(炮製)。

• 青皮。

• 京三稜(炮製)。

• 白蒺藜。

• 當歸(用酒浸泡一宿,各半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加入前面研磨好的藥物,混合均勻,用湯浸泡蒸餅,擠出水分,與藥物再次搗杵均勻,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劑。在飯前用溫酒或白湯送服,每次服用30至50丸。服用此藥時最忌諱吃鹽,一點都不能入口,否則會使疾病加重。但服用此藥後,可以在小便中旋轉排出,不會損傷臟腑。在疾病消失後,每天服用三次,並結合溫和調補氣血的藥物,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劑。備註:這個方劑在過去被很多人使用,並且效果顯著,因為它可以溫暖水臟。在服用此丸劑的同時,再服用調補氣血的藥物,也不會太過峻烈。

導氣丸,治諸痞塞,關格不通,腹脹如鼓,大便秘結,小腸腎氣等疾,功效尤速。青皮(用水蛭等分同炒赤,去水蛭。),莪朮(用虻蟲等分同炒赤,去虻蟲),胡椒(茴香炒,去茴香。),三稜(乾漆炒,去幹漆。),檳榔(斑貓炒,去斑貓。),赤芍(川椒炒,去川椒。),乾薑(硇砂炒,去硇砂。),附子(青鹽炒,去青鹽。),茱萸(牽牛炒,去牽牛。),石菖蒲(桃仁炒,去桃仁。),上各等分銼碎,與所製藥炒熟,去水蛭等不用,只以青皮等十味,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空心用紫蘇湯送下。按:此方各味俱用峻藥同炒,取其氣而不取其質,消堅破結,亦能斬關而入。然病久憊甚,用之必不能勝。病勢已成,元氣可耐,早用可以建功。

白話文:

導氣丸,治療各種痞塞疾病,關閉不通,腹部脹滿如鼓,大便祕結,小腸腎氣等疾病,療效尤其迅速。

青皮(用水蛭等分一起炒紅,去掉水蛭)莪朮(用虻蟲等分一起炒紅,去掉虻蟲),胡椒(茴香炒,去除茴香)三稜(乾漆炒,去除乾漆),檳榔(斑貓炒,去除斑貓)赤芍(川椒炒,去除川椒)乾薑(硇砂炒,去除硇砂)附子(青鹽炒,去除青鹽)茱萸(牽牛炒,去除牽牛)石菖蒲(桃仁炒,去除桃仁)

上記藥材各等分,切碎,與所製藥炒熟,去除水蛭等不用,只用青皮等十味藥,研磨成細末,用酒糊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五十丸,逐漸增加到七十丸,空腹時用紫蘇湯送下。

注意:此配方各味藥材都使用峻藥一起炒,只取其藥氣而不取其藥質,可以消散堅硬的結塊,也能夠攻破關卡而進入病竈。但是,如果疾病時間長久、病人身體虛弱,則使用此方可能會難以承受。如果病情已經形成,病人的元氣能夠承受,那麼在早期使用此方可以建功。

溫胃湯,治憂思聚結,脾肺氣凝,陽不能正,大腸與胃氣不平,脹滿上衝,飲食不下,脈虛而緊澀。附子(炮去皮臍),厚朴(去皮生用),當歸,白芍藥,人參,甘草(炙),橘皮(各一錢半),乾薑(一錢一分),川椒(去閉口者,炒出汗三分。),上作一服,水二鍾,姜三片,煎至一鍾,食前服。按:此方變附子理中之意,而加血分藥,兼理其下,亦可取用。

白話文:

溫胃湯,治療憂思聚結、脾肺之氣凝結、陽氣不能正常運行、大腸和胃氣不調和、脹滿上衝、飲食不下、脈搏虛弱而緊澀。

配料: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厚朴(去除皮後生用),當歸,白芍藥,人參,甘草(炙),橘皮(各一錢半),乾薑(一錢一分),川椒(去除閉口,炒至出汗三分)。

用法:以上配料配製一劑,加水二鍾,姜三片,煎至一鍾,於飯前服用。

註:此方變方附子理中湯之意,並加入養血的藥物,兼顧下部調養,也可取用。

強中湯,治食啖生冷,過飲寒漿,有傷脾胃,遂成脹滿,有妨飲食,甚則腹痛。人參,青皮(去白),陳皮(去白),丁香(各二錢),白朮(一錢半),附子(炮去皮臍),草果仁,乾薑(炮各一錢),厚朴(薑製),甘草(炙各五分),嘔加半夏。傷面加萊菔子。(各一錢),水二鍾,姜三片,紅棗二枚,煎一鍾,不拘時服。按:此方即用附子理中湯,更加香燥之藥以強其胃,胃氣虛寒者,亦可暫用一二劑也。

白話文:

強中湯,治療吃了生冷的食物,大量喝了冷飲,損傷了脾胃,於是胃脹腹滿,影響飲食,嚴重的會腹痛。人參、青皮(去皮後)、陳皮(去皮後)、丁香(各兩錢)、白朮(一錢半)、附子(炮後去皮臍)、草果仁、乾薑(砲後各一錢)、厚朴(生薑製作)、甘草(烤過各五分),如果嘔吐加半夏。損傷到胃表層加萊菔子(各一錢),水二鍾,薑三片,紅棗二枚,煎煮成一鍾,不限制服用時間。說明:這個方劑與附子理中湯相似,但增加了香味辛燥藥物,來增強脾胃功能,脾胃虛寒的人,也可以暫時使用一或兩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