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醫門法律》~ 卷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六 (5)

1. 水腫門

(論三首,合論《金匱》方六條,律七條,附論海藏法一條)

2. 水腫論

喻昌曰:病機之切於人身者,水火而已矣。水流濕,火就燥;水柔弱,火猛烈。水泛溢於表裡,火遊行於三焦,拯溺救焚,可無具以應之乎?《經》謂二陽結謂之消,三陰結謂之水,手足陽明熱結而病消渴,火之為害,已論之矣。而三陰者手足太陰脾肺二藏也,胃為水穀之海,水病莫不本之於胃。

白話文:

喻昌說:會導致疾病的原因貼近人體的,只有水與火。水流濕潤,火趨於乾燥;水柔弱,火猛烈。水氾濫於人體表裏,火遊行於三焦,如同拯溺救焚,難道沒有東西可以來應對嗎?《經書》上說,手足上的陽氣聚集在一起,叫做消渴病;手足上的陰氣聚集在一起,叫做水病,手足的陽明經熱氣聚集而導致的消渴病,火災的危害,已論述過了。還有三陰,是指手足的太陰脾和肺兩個臟器,胃是水穀氣的集合之地,水病都起源於胃。

《經》乃以屬之脾肺者何耶?使足太陰脾,足以轉輸水精於上。手太陰肺,足以通調水道於下,海不揚波矣。惟脾肺二藏之氣,結而不行,後乃胃中之水日蓄,浸灌表裡,無所不到也。是則脾肺之權,可不伸耶。然其權尤重於腎,腎者,胃之關也。腎司開闔,腎氣從陽則開,陽太盛則關門大開,水直下而為消。

白話文:

經文中所說的「脾肺」二藏,在人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足太陰脾,能夠將水精輸布到上部,而手太陰肺,則負責調節水道的流通,使水液在身體內運行順暢,就像大海中波瀾不興一樣。但是,如果脾肺二藏的氣機不暢通,就會導致胃中積水,逐漸浸潤全身,無處不到。因此,脾肺二藏的權柄,實在是不可忽視的。然而,脾肺二藏的權柄,與腎臟相比,尤為重要。腎臟,是胃的關口,負責開闔。當腎氣偏向陽盛時,腎門就會大開,水液就會直接下行,從而出現消渴症的症狀。

腎氣從陰則闔,陰太盛則關門常闔,水不通而為腫。《經》又以腎本肺標,相輸俱受為言,然則水病,以脾肺腎為三綱矣。於中節目,尤難辨晰。《金匱》分五水之名,及五臟表裡主病,徹底言之,後世漫不加察,其治水輒宗霸術,不能行所無事,可謂智乎?五水者,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也。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渾是傷風本證,從表治之宜矣。

白話文:

腎的氣從陰的方面來講,則合閉。陰太過盛,則門戶常閉,水不能流通,形成腫脹。另外在《黃帝內經》中說,腎是以肺為標的,互相輸瀉,共同受到影響。那麼,水病,是以脾、肺、腎為綱領的。在水病的辨證中,分清輕重、表裡、虛實,尤為困難。《金匱要略》將水病分為五種類型,並且把五臟表裡主病的症狀闡述得很透徹,後世的醫家卻不加深觀察、理解,他們在治療水病時,總是用霸道攻伐的方法,不能有所不必治的事情,這樣能算是聰明嗎?五種類型的水病是: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風水,脈象浮、外證是骨節疼痛,惡風,全身都有傷風的總的症狀,應當從表治之。

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跗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證不同而治同,其理安在?則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行榮衛,水漬皮間,榮衛之氣,膹郁不行,其腹如鼓,發汗以散皮毛之邪,外氣通而內郁自解耳。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北方壬癸自病,陽不上通,關門閉而水日聚,上下溢於皮膚,跗腫腹大,上為喘呼,不得臥,腎本肺標,子母俱病也。

白話文:

皮水病的脈象也是浮的,外在症狀為身體浮腫,按壓皮膚時會凹陷,不會怕風,腹部脹大如鼓,不覺得口渴,應該讓患者發汗。證狀不同,但治療方法相同,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是因為皮毛是肺所屬的部位。肺負責運行榮衛之氣,水液滲入皮下,榮衛之氣鬱結不通暢,因此腹部脹大如鼓,發汗可以散去皮毛的邪氣,外在的邪氣通暢了,體內鬱積的邪氣自然也就消散了。正水病的脈象沉遲,外在症狀為自發性喘息,北方壬癸水性自病,陽氣不通暢,關門閉塞,水液日益積聚,上下溢於皮膚,導致身體浮腫,腹部脹大,往上則引起喘息呼哧,無法平躺入睡,腎是根本,肺是標誌,母子都生病了。

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所主在腎,不合肺而連肝,經謂肝腎並沉為石水,以其水積胞中,堅滿如石,不上大腹,適在厥陰所部,即少腹疝瘕之類也。不知者每治他病,誤動其氣,上為嘔逆,多主死也。《巢氏病源》謂石水自引兩脅下脹痛,或上至胃脘則死,雖不及於誤治,大抵肝多腎少之證耳。黃汗汗如柏汁,其脈沉遲,身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白話文:

石水的人脈沉伏不顯,外表症狀是腹滿而不喘息,主要原因在於腎經,腎經與肺經不合而與肝經相連。經上說,肝腎脈都沉伏就是石水,由於水液積聚在胞中,堅硬而滿如石頭,不會上升到腹部,剛好位於厥陰經所屬的部位,也就是少腹疝氣和瘕瘤之類的疾病。不知情的人往往治療別的疾病,錯誤地動了石水的氣,就會引起嘔吐逆流,常常會導致死亡。《巢氏病源》說,石水會自己導致兩脅以下腫痛,或者上升到胃脘,則會死亡,即使沒有因誤治導致死亡,大多也是肝經氣多而腎經氣少的證候。黃汗汗出如柏樹汁,脈沉緩而遲,身體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脹,長時間不癒,必定會化膿成瘡。

陰脈陽證,腎本胃標,其病皆胃之經脈所過,後世名之癉水者是也。夫水飲入胃不行,鬱而為熱,熱則榮衛之氣亦熱,熱之所過,末流之患,不可勝言,皆從癉水而浸淫不已耳。然水在心之部,則鬱心火炳明之化;水在肝之部,則鬱肝木發生之化;水在肺之部,則孤陽竭於外,其魄獨居;水在脾之部,則陰竭於內,而穀精不布;水在腎之部,不但諸陽退伏,即從陽之陰,亦且退伏,孤陰獨居於下而隔絕也。

白話文:

陰脈陽證,腎是根本,胃是標本,這種病都是胃經脈所經過的地方引起的,後世稱之為癉水的就是這個。水飲進入胃中不行,鬱結而成熱,熱則榮衛之氣也熱,熱所經過的地方,末端流注的病變,不可勝數,都是從癉水浸淫不已而引起的。然而水在心臟的部位,則鬱結心火明亮的變化;水在肝臟的部位,則鬱結肝木的生長變化;水在肺臟的部位,則孤陽竭於外,其魄獨居;水在脾臟的部位,則陰竭於內,而穀精不布;水在腎臟的部位,不但諸陽退伏,就是從陽之陰,也將退伏,孤陰獨居於下而隔絕。

故胃中之水,惟恐其有火,有火仍屬消渴,而傳中滿之不救,腎中之水,惟恐其無火,無火則真陽滅沒,而生氣內絕,其在心之水,遏抑君火。若得脾土健運,子必救母,即在肝在肺在腎之水,脾土一旺,水有所制,猶不敢於橫發。第當懷山襄陵之日,求土不委頹足矣。欲土宜稼穡,豈不難哉?夫水土平成,以神禹為師,醫門欲平水土,不師仲景而誰師乎?

白話文:

胃裡的水最怕裡面的火被消弱,一旦火被消弱就是消渴病,而且傳到腹中也不能讓它得到救助。腎裡的水最怕沒有火,沒有火,真陽就會滅失,同時身體的生氣也會斷絕。至於心裡的火,則必須剋制君火。當脾土健康運轉,就能救助腎水,縱使是肝、肺、腎的火旺,也會受到脾土的制約,就不敢胡亂發作。只消山藥、白朮一起服用,就能夠防止脾土衰敗。讓脾土適宜莊稼生長,難道不難嗎?要讓水土均衡,就要向神禹學習(大禹治水),醫學上想讓水土均衡,如果不向仲景學習,還能向誰學習呢?

3. 水腫脈論

喻昌曰:諸病辨脈,以浮沉遲數四脈為綱,而水病之精微要渺,莫不從此四字參出。其及於弦緊微澀伏潛之脈者,愈推愈廣之節目耳。風水脈浮,此定法也。然有太陽脈浮之風水,有肝腎並沉之風水,有勇而勞汗之風水,有面胕龐郁壅害於言之風水,治法同一開鬼門,而標中之本,則微有分矣。

白話文:

喻昌說:辨別各種疾病的脈象,以浮、沉、遲、數四種脈象為綱領,水病的精微奧妙,沒有一樣不是從這四字推演出來的。至於弦、緊、微、澀、伏、潛等脈象,只是進一步推演而廣泛的細目而已。風水病的脈象是浮脈,這是確定的法則。然而,有太陽經脈浮脈的風水病,有肝腎兩經脈沉脈的風水病,有勇猛而勞役後出汗的風水病,有面部和脅部肥胖壅塞,影響言語的風水病,治療方法都是一樣的,都是開鬼門,但標本兼治的根本原則,則略有區別。

抑且當汗之證,渴而下利,小便數,皆不可發汗,可不辨而犯其戒乎?脈沉曰水,此定法也。而肝腎並沉為石水,沉伏相搏名曰水,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脈得諸沉,當責有水,身體腫重,水病脈出者死。沉為水,緊為寒,沉緊相搏,結在關元。沉為里水,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內經》明有潔淨府之法,《金匱》治諸沉脈俱不及之。另曰:腰以下腫者,宜利小便。

白話文:

而且當汗出的情況,口渴又大便腹瀉,小便次數多,都不可以讓病人發汗,難道可以不區分症狀而違背這個戒律嗎?脈象沉伏,就叫做水症,這是確定的法則。而肝臟和腎臟的脈象都沉伏,叫做石水症,沉脈和伏脈互相搏動,就叫做水症,少陰脈緊又沉,緊就表示有疼痛,沉就表示有水症,脈象有沉脈的症狀,就應該判斷病人有水症,身體腫脹沉重,水病的脈象出現,病人就會死亡。沉脈表示有水症,緊脈表示有寒症,沉脈和緊脈互相搏動,凝聚在關元穴。沉脈表示裡水症,水症的病徵,脈象沉小,屬於少陰,經典裡明確記載有潔淨府臟的方法,金匱方裡治療諸沉脈的方法都比不上潔淨府臟的方法。另外,腰部以下腫脹的病人,應該利尿。

又曰:小便自利者愈。正恐沉微沉遲,腎氣衰少,誤用其法耳。以上所論浮沉諸脈,皆顯明而可解者也。至論遲數之脈,謂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浮脈即熱,數脈即止,數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白話文:

另一方面,小便通暢的人才能痊癒。通常擔心的是脈搏微弱或遲緩,腎氣虛弱時,誤用了這種治療方法而已。以上所討論的脈搏浮沉,都是明顯的症狀,很容易理解。至於遲、數兩種脈搏,指的是寸口脈浮而遲,浮脈主熱,遲脈為潛伏,熱而潛伏相搏鬥,就是沉脈。趺陽脈也就是腎脈,浮脈為熱,數脈為急,急促與停止相互搏鬥,就稱為伏脈。沉伏相互搏鬥,就稱為水脈。沉脈則絡脈虛弱,伏脈則小便困難,虛弱與困難相互搏鬥,水分就會流到皮膚,就會變成水脈。

如是言脈,截斷眾流,令聰明知見,全不得入,豈非最上一乘乎?寸口者,肺脈所過。趺陽者,胃脈所過。二脈合證者,表章《內經》三陰結謂之水,當以寸口趺陽定其證也。寸口脈浮而遲,浮為衛為陽,遲為榮為陰,衛不與榮和,其陽獨居脈外則為熱。榮不從衛,匿於脈中則為潛。

白話文:

如果說這種脈象,截斷了所有其他脈象的流動,使得聰明知覺完全不能進入,這難道不是最上一乘的功夫嗎?寸口,是肺脈經過的地方,趺陽,是胃脈經過的地方。兩條脈象合起來證斷,表述在《內經》中是指三陰交結稱為水症,應當用寸口和趺陽的脈象來確定證狀。寸口的脈象浮而遲,浮主衛主陽,遲主營主陰,衛氣與營氣不和諧,陽氣獨自存在於脈外,就形成了熱證。營氣不隨衛氣,潛藏在脈中,就形成了潛證。

榮衛之間,熱潛之邪,相搏而至,則肺氣不能布化,故自結而沉也。脾與胃以膜相連而為表裡,趺陽脈浮而數,胃陽不與脾陰相合,浮而獨居於表則為熱。脾陰不得胃陽以和,反為陽氣所促而變數,數則陰血愈虛而止矣。數止相搏,名曰伏者,趺陽之脈本不伏,以熱止之故而脈伏也。

白話文:

如果榮衛之間有潛伏的熱邪,彼此發生搏擊而到達肺部,那麼肺氣就會失去佈散和調和的作用,所以熱邪就會自行凝聚而沉降。脾與胃通過膜相互連通而成爲表裏關係,趺陽脈浮而且數,這是由於胃陽不能與脾陰相合,浮在表而獨自存在,就形成了熱。脾陰得不到胃陽的調和,反而由於陽氣刺激而發生變化,數脈就更加明顯了,陰血也愈益虛損以致停止。數脈停止搏動,叫做伏脈,趺陽的脈本來不伏,由於熱邪的阻礙,所以脈才伏下去。

寸口之沉,趺陽之伏,相搏於中則為水,豈非三陰結一定之證乎?然肺合皮毛者也,皮膚者絡脈之所過,肺沉而氣不為充,榮潛而血不為養,則絡脈虛。脾為胃行津液者也,脾伏則津液不入膀胱,故小便難,絡虛便難,水之積者,乘虛而走皮間為腫矣。《金匱》之書,觀之不解,正精微所在,未可釋手也。

白話文:

寸口脈沉,趺陽脈伏,兩脈互相交搏則為水氣,難道不是三陰結氣一定的證據嗎?然而肺與皮毛相合,皮毛是絡脈經過的地方,肺氣沉降而氣不能充盛,榮衛潛藏而血不能滋養,則絡脈虛弱。脾是幫助胃行津液的,脾氣伏藏則津液不能進入膀胱,所以小便困難,絡脈虛弱則大便困難,水氣積聚,乘虛而走,停留在皮間就會形成腫脹。金匱要略這本書,讀起來費解,正是精微所在,不能隨便放下。

寸口脈遲而澀,解見二卷水寒中,然以寸口定肺之證矣。而肺者,外合皮毛,內合大腸者也。外合皮毛,既推皮虛,所過絡脈之虛,水入為腫矣。而內合大腸,豈無脈法以推之耶?《金匱》又曰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緊即惡寒,水不活流,走於腸間,以浮遲弦緊為肺脈主水,表裡之分也。

白話文:

寸口脈搏動遲緩而澀滯,解法見於第二卷水寒條中,然而通過寸口脈象能夠確定肺病證狀。肺與外合皮毛,與內合大腸。外合皮毛,既然推斷皮毛虛弱,那麼皮毛虛弱所經過絡脈也虛弱,水液進入絡脈就形成了水腫。內合大腸,難道沒有脈象方法來推斷嗎?《金匱要略》中又說寸口脈搏動弦緊,弦脈表示衛氣運行不暢,緊脈表示惡寒,水液不能正常運行,在腸間遊走,所以以浮遲弦緊脈為肺脈主水,這是表裡之間的區別。

弦為水,緊為寒,水寒在肺,則榮衛不溫分肉而惡寒,肺之治節不行,不能通調水道,故水不活流,而但走大腸之合也。即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之互辭也,以趺陽定胃之診矣。而胃之或寒或熱,亦即於脈之或緊或數而辨之。故曰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下之即胸滿短氣。

白話文:

  • 脈弦是主水的,,脈緊的主寒的。如果水寒在肺內,則榮氣和衛氣不能溫暖皮膚和肌肉,因而惡寒。肺的調節功能不行,不能疏通水液的通道,所以水液不能正常流動,而只走大腸的部位。如果肺有水液,那麼人的身體就會腫脹,小便困難,時而小便清長時而小便混濁。這可以用趺陽部位的脈象來診斷,來確定胃的寒熱。

  • 所以說趺陽脈本應是伏脈,現在反而是緊脈,說明病人本身就有寒疝瘕積,腹中疼痛,醫生卻反而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瀉下之後就出現胸悶氣短。

又曰趺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穀,小便數,反今不利,此欲作水,一寒一熱,兩出趺陽所主脈證。寒疝瘕即石水之類,腹中痛,宜溫不宜下,下之而傷其胸中之陽,則濁陰上攻,胸滿短氣也。《內經》腫滿環臍痛,名風根不可動,動之為水溺澀之病。風根為陽,動之則乘陰,疝瘕為陰,動之則乘陽,皆精義也。

白話文:

還有一種說法,趺陽脈應當是斂藏的,如今卻跳動得厲害,本來就有熱症,飲食不振,小便次數增多,又出現小便不利的症狀,這是想要發展成水腫,一會兒寒,一會兒熱,兩者交替出現,是趺陽脈主證的緣故。寒疝瘕就是石水之類的疾病,腹中疼痛,應該溫補,不應該下瀉,下瀉就會損傷胸陽,濁陰上犯,就會出現胸滿氣短的症狀。《內經》說腫滿環繞臍部疼痛,稱為風根,不能移動,移動就會形成水溺,引起澀痛的疾病。風根屬陽,移動它就會被陰所侵犯,疝瘕屬陰,移動它就會被陽所侵犯,這些都是精華妙義。

熱能消穀,小便數,本是癉成消中之病,今反小便不利,此欲作水,亦可見其水必乘熱勢浸淫,無所不至,與黃汗證大同小異耳。《金匱》水病脈法之要,全在求責有無盛虛。有者求之,無者求之,凡屬本證兼證,胸中瞭然,無所疑惑矣。盛者責之,為風,為熱,為腫,為痛,為氣強,為發熱躁煩,莫不有脈可據矣。

白話文:

發熱會消耗穀物,小便頻繁,原本是癉成消中的疾病,現在反而小便不良,這是水氣要形成的徵兆,也可以看出水氣必定乘著熱勢浸淫,到處蔓延,與黃汗證的病情相似。

《金匱要略》中關於水病的脈法要領,完全在於探求有無盛虛的狀態。有水氣的人求之,沒有水氣的人也求之,所有屬於本證兼證的,心中都瞭然,沒有疑惑。水氣盛的人,可以從風、熱、腫、痛、氣強、發熱煩躁等脈象來判斷。

虛者責之,為正虛,衛虛,榮虛,經虛,絡虛,水穀氣虛,少陽卑少陰細之虛,亦莫不有脈可據矣。究竟脈者精微之學也,昌欲傳其精微,而精微出於平淡,愈推愈廣,愈求愈獲。如水病脈出者死,徒讀其文,寧不誤人自誤乎?風水黃汗等證,脈之浮大且洪者,豈亦主死乎?惟少陰腎水,其脈本沉者,忽焉沉之烏有,而反外出則主死耳。

白話文:

虛弱的體質可分為正虛、衛虛、榮虛、經虛、絡虛、水穀氣虛,還有少陽卑少陰細的虛弱體質,這些都可藉由脈象來診斷。中醫診脈是一門精細的學問,我希望能將這些精細的學問傳授出去,但精細的學問往往隱藏在平淡之中,越深入研究就會越廣博,越追求就會越有所收穫。例如,水病的脈象出現表示死亡,如果只是讀死書,不加以變通,豈不是會誤人又誤己?像風水、黃汗等疾病,脈象浮大和洪大,難道也代表死亡嗎?只有少陰腎水,其脈象原本是沉的,忽然間沉到完全沒有,反而出現浮脈,則表示死亡。

又如榮衛之虛,其辨不一,有榮衛隨風火熱上行,而不環周於身者;有榮衛因汗出多,而不固於腠理者;有榮衛因穀氣少,並虛其宗氣,胸中作痛者;有榮衛不和於脈之內外者;有榮衛阻絕於脈之上下者;有榮衛所主,上中下三焦俱病,四屬斷絕者;有榮衛熱胕肌膚瘍潰者,一一致詳,始得其精,學脈者自為深造可矣。

白話文:

又比如榮衛之虛,辨別方法並不一致,有榮衛隨風火之熱上行,而不環繞全身的;有榮衛因汗出多,而不固於腠理的;有榮衛因穀氣少,並虛其宗氣,因而胸中作痛的;有榮衛不能融洽於脈之內外的;有榮衛阻絕於脈之上下方的;有榮衛所主宰的上、中、下三焦都病了,四屬斷絕的;有榮衛熱迫肌膚產生瘡潰的。一一致詳,才能掌握其精髓,學脈者自行深入鑽研即可。

論《金匱》防己黃耆湯方,本文云: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主之。腹痛加芍藥。

白話文:

《金匱》中提到,如果患有風水脈浮、身體沉重、出汗、怕風的症狀,可以用防己黃耆湯來治療。如果伴隨腹痛,可以加入芍藥。

脈浮,表也。汗出惡風,表之虛也。身重,水客分肉也。防己療風腫水腫,通腠理。黃耆溫分肉,補衛虛,白朮治皮風止汗。甘草和藥益土。生薑、大棗辛甘發散,腹痛並陰陽氣塞,不得升降,再加芍藥收陰。

白話文:

脈搏浮起,是表證。出汗怕風,是表虛。身重睏倦,是水客侵襲肌膚。防己可治療風腫水腫,疏通腠理。黃耆溫陽益氣,補益衛氣虛弱,白朮治療皮風,止汗。甘草調和諸藥,補益脾胃。生薑、大棗辛甘發散,腹痛並陰陽氣閉塞,不能升降,再加芍藥斂陰。

論《金匱》越婢湯方,本文云: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出汗,無大熱,越婢湯主之。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朮湯主之。

白話文:

《金匮》中提到越婢汤的用法:如果病人患有风水,怕风,全身肿胀,脉象浮,不渴,持续出汗,没有明显发热,可以用越婢汤治疗。如果病因是里水,全身和脸部发黄肿胀,脉象沉,小便不利,这是由于水肿导致的。如果病人小便通畅,说明体内津液不足,所以才口渴,这种情况可以用越婢加术汤治疗。

前條風水續自汗出,無大熱,故用之。設不汗出且大熱,表法當不主此也。後條里水,假如小便自利,亡津而渴故用之。不爾,里法當不主此也。曰無大熱,則有熱可知;曰里水,乃軀殼之裡,非臟腑之裡可知,故俱得用越婢湯也。越婢湯者,示微發表於不發之方也,《尚論》傷寒太陽第三篇,已詳之矣。

白話文:

前一條風水續自汗出,無大熱,所以用它。假如不汗出且大熱,治療方法當不遵循此法。後一條裡水,假如小便自利,無水液而口渴,所以用它。否則,治療方法當不遵循此法。說「無大熱」,那麼有熱就可以知道;說「裡水」,乃軀殼之裡,非臟腑之裡,可知二者都能夠應用越婢湯。越婢湯,示微發表於不發之方,仲景《傷寒論》太陽篇,裡頭已經詳述過了。

大率取其通調榮衛,和緩之性,較女婢尤過之,而命其名也。蓋麻黃、石膏二物,一甘熱,一甘寒,合而用之,脾偏於陰,則和以甘熱。胃偏於陽,則和以甘寒。乃至風熱之陽,水寒之陰,凡不和於中土者,悉得用之,何者中土不和,則水穀不化其精悍之氣以實榮衛,榮衛虛,則或寒或熱之氣,皆得壅塞其隧道,而不通於表裡,所以在表之風水用之;而在裡之水兼渴而小便自利者,咸必用之,無非欲其不害中土耳。不害中土,自足消患於方萌,抑何待水土平成乎?

白話文:

麻黃和石膏這兩味藥,一個甘溫,一個甘寒,配合使用,脾臟偏於陰寒,就用甘溫藥來調和。胃偏於陽熱,就用甘寒藥來調和。至於風熱之陽,水寒之陰,凡是與中土脾胃不協調的,都能用這兩味藥來治療。為什麼呢?因為中土脾胃不協調,水穀就不能化生精悍之氣來充實榮衛之氣。榮衛之氣虛弱,寒氣或熱氣就會壅塞經絡氣血通道,而不能通於表裡。因此,在表之風水可以用這兩味藥來治療;而在裡之水兼渴而小便自利的人,也一定用這兩味藥來治療,都是為了不損害中土脾胃。不損害中土脾胃,自然就能在疾病方萌芽的時候就消除患患,何必等到水土平調呢?

論《金匱》防己茯苓湯方,本文云: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白話文:

《金匱》中提到,如果患者患上皮水病,四肢肿胀,水气滞留在皮肤里,四肢发麻,可以用防己茯苓汤治疗。

風水脈浮,用防己黃耆湯矣,而皮水即彷彿而用之。前脈論中,謂同一開鬼門,而標中之本,則微有分,此方是也。風水下郁其土氣,則用白朮崇土,薑棗和中。皮水內合於肺,金鬱泄之,水漬於皮,以淡滲之,故以茯苓易白朮,加桂枝解肌,以散水於外,不用薑棗和之於中也。況四肢聶聶,風在榮衛,觸動經絡,桂枝尤不可少耶。

白話文:

當風濕之邪,脈象浮微時,應選用防己黃耆湯。皮水病的病機也類似,因此也選用此方來治療。在《素問·脈論》中,將脈象浮微分為兩種:一種是風邪襲表,另一種是水濕停滯。這兩種病機雖同,但在病位上卻有細微的差別。防己黃耆湯就是針對這兩種病機而設的。

風濕之邪下注於中土,就用白朮來健脾益氣,薑棗來和胃健脾。皮水病的病機在於肺金受阻,水濕內停,故用茯苓來利水滲濕,桂枝來發散風寒。由於本方治療的是皮水病,所以不用薑棗來和胃健脾。況且,皮水病患者往往四肢痠痛,風邪在榮衛經絡中流動,觸動經絡,如果不用桂枝來解肌散寒,那更不行了。

論《金匱》麻黃附子湯杏子湯二方,本文云: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提到「麻黃附子湯」和「杏子湯」兩個方劑的運用。文中說,水病的脈象沉細,屬於少陰經。浮脈屬於風邪,而沒有水分的虛脹則是氣虛。水病只要發汗就可以治癒。脈象沉細的患者宜用麻黃附子湯,浮脈的患者宜用杏子湯。

此論少陰正水之病,其脈自見沉小,殊無外出之意。若脈見浮者,風發於外也。無水虛脹者,手太陰氣鬱不行也。風氣之病,發其汗則自已耳。即脈沉無他證者,當仿傷寒少陰例,用麻黃附子甘草湯,蕩動其水以救腎。若脈浮者其外證必自喘,當仿傷寒太陽例,用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發散其邪以救肺,此治金水二藏之大法也。

白話文:

這篇文章談論少陰正水(腎臟)之病。脈象沉穩而細弱,沒有浮出來的跡象。如果脈象浮起,那是因為外感風邪。如果沒有水虛脹滿,那是因為手太陰(肺)之氣鬱結不通暢。風氣之病,只要發汗就能自癒。如果脈象沉穩,沒有其他證狀,應仿照傷寒少陰的案例,使用麻黃、附子、甘草湯,以溫暖腎臟,去除病邪。如果脈象浮起,外證伴隨喘息,應仿照傷寒太陽的案例,使用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以發散邪氣,拯救肺臟。這是治療金水(肺臟和腎臟)兩臟的重要方法。

論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桂枝加黃耆二方,本文云: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耆芍桂酒湯主之。黃汗之病,兩足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盜汗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胞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膚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耆湯主之。

白話文:

黃汗症是一種身體腫脹、發熱、出汗並伴隨口渴的病症,看起來像是水腫,汗液沾濕衣服,顏色呈黃色,如同柏樹汁液,脈象沉沉。這種病症是如何發生的呢?師傅說:因為在水中洗澡,水從汗孔進入身體而造成的。黃耆芍藥桂枝苦酒湯可以治療這種病症。如果黃汗症患者兩腿冰冷,即使發熱,這屬於關節疼痛;如果進食後出汗,並且經常在晚上盜汗,這屬於勞氣;如果出汗後反而發熱,久而久之,身體會出現麻木僵硬;如果持續發熱,就會長出惡瘡;如果身體沉重,出汗後變得輕盈,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腹部疼痛,並且從腰部以上會出汗,腰部以下卻不出汗,腰部和髖部疼痛,感覺像是皮膚中有異物,嚴重者無法進食,身體疼痛沉重,煩躁不安,小便不利,這就是黃汗症,桂枝加黃耆湯可以治療這種病症。

兩證大同小異,前一證以汗出而衛氣不固,外水入搏於榮,鬱而為熱。熱盛則腫而發黃,熱盛則耗其津液而作渴,故以黃耆固護其衛,以桂枝本方加苦酒,引入榮分,散其水寒之邪。但衛虛多汗,不在發表,故不用薑棗協助胃氣,所恃者黃耆實衛之大力耳。後一方用桂枝全方,啜熱稀粥助其得汗,加黃耆固衛,以其發熱,且兼自汗盜汗,發熱故用桂枝,多汗故加黃耆也。

白話文:

這兩個方劑的大多數情況下是相同的,但也有少數的區別。第一個方劑注重用黃耆來鞏固衛氣,以桂枝作為基礎方藥,再加入苦酒,引導藥物進入營衛之分,祛除寒水之邪。由於衛氣虛弱多汗,不需要發表藥,所以沒有使用薑棗來輔助胃氣,主要依靠黃耆來補益衛氣。第二個方劑則使用了桂枝全方,喝熱稀粥來幫助發汗,再用黃耆來固衛。由於有發熱的症狀,再加上兼有自汗盜汗,所以使用了桂枝,而由於多汗,所以加上了黃耆。

其發汗已仍發熱,邪去不盡,勢必從表解之,汗出輒輕,身不重也,久久身瞤胸中痛,又以過汗而傷其衛外之陽,並胸中之陽也。腰以上有汗,腰以下無汗,陽通而陰不通,上下痞隔,更宜黃耆固陽,桂枝通陰矣。黃汗與歷節有分,陽火獨壅於上為黃汗;陰水獨積於下為兩脛冷;陽火盛及肌肉則發熱;陰水寒及筋骨則歷節痛,源同而流不同也。

白話文:

如果出汗後仍然感到發熱,邪氣尚未完全排出,這時必須從表面來解決,出汗時感覺輕鬆,但身體不會感到沉重。如果持續出汗,可能會感到胸部疼痛,同時也可能因出汗過多而損傷了保護外部的陽氣,還有胸部內的陽氣。腰部以上出汗,而腰部以下卻沒有出汗,這表示陽氣通暢而陰氣不通,上下相隔,因此更應該使用黃耆來強化陽氣,用桂枝來通暢陰氣。黃汗和關節疼痛有其不同之處,陽火過多集中在上部形成黃汗,而陰水只聚集在下部則導致兩條腿感到寒冷;當陽火旺盛影響到肌肉時會引起發熱;而陰水寒冷影響到筋骨則會導致關節疼痛,雖然源頭相同,但流動的方式卻不同。

食已汗出者,食入於所長之陽,與勞氣相搏散出為汗,乃至氣門不閉,津液常泄,暮為盜汗也。甲錯者,皮間枯澀,如鱗甲錯出也。發熱不已,熱入肉腠,必生惡瘡,留結癰膿也。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即《內經》痛痹,逢寒則蟲之類也。小便不利,津液從汗越也。不能食,脾胃氣虛不能化谷也。

身體重,衛氣不充分肉也。煩躁,胃熱上熏心肺也。治黃汗之法,盡發於此矣。

白話文:

  1. 吃了飯後就出汗的人,是食物進入身體後,遇上了正在活動的陽氣,兩者相搏擊,就散發出來變成汗液,最終氣門(汗毛孔)不關閉,津液經常外泄,到了晚上就變成盜汗了。

  2. 皮膚粗糙乾澀,就像鱗甲錯雜地露出來一樣,稱為甲錯。

  3. 發熱不止,熱氣進入皮膚腠理,必定會產生惡毒的瘡癤,留結成為癰疽膿瘡。

  4. 腰部和髖關節疼痛,好像有東西在皮膚裡面的感覺,這就是《內經》所說的痛痹,遇上寒冷就會像蟲子一樣鑽動。

  5. 小便不利,是津液從汗液中流失所致。

  6. 不能吃東西,是脾胃氣虛,不能運化穀物的緣故。

論《金匱》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枳朮湯,本文云: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湯主之。又云: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枳朮湯主之。

白話文:

《金匱》桂枝湯去芍藥加入麻黃、附子、細辛,枳術湯這篇條文,提到:水氣積留在氣分,心下堅硬,形狀似盤,周圍像旋轉的杯子。這是水飲所引起的,用桂枝湯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又提到:心下堅硬,形狀似盤,周圍像旋轉的杯子,這是水飲所引起的,用枳術湯來治療。

心下,胃之上也。胃中陽氣不布,心下乃為水飲之陰占據,堅大如盤,阻其上下出入之坦道,只從邊旁輾轉,雖總一陽氣之權不伸所致。然有陰陽二候,陽氣虛而陰氣乘之,結於心下,必用桂枝去芍藥之走陰,而加麻黃、附子、細辛,其散胸中之水寒。以少陰主內,水寒上入,即從少陰溫經散寒之法而施治也。

白話文:

所謂心下,就是胃的上方。胃中的陽氣不能散佈,心下處於陰氣的佔據,水飲堅大如盤,阻擋了心下處上下出入的通道,只能從旁邊輾轉進入。雖然總是由於陽氣的權力不能發揮所致,然而有陰陽二候,陽氣虛弱而陰氣乘虛而入,結於心下,必須用桂枝去掉芍藥的走陰,而加入麻黃、附子、細辛,來散去胸中的水寒之氣。以少陰為內,水寒之氣向上侵入,也就從少陰溫經散寒的方法來治療。

所以方下云: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可見胃中之陽不布,即胸中之陽亦虛,胸中陽虛,並衛外之陽亦不固,故其汗出時,如蟲行皮中,尚顯陽氣滯澀之象,設非桂、麻、細辛,協附子之大力,心下水寒,能散走皮中乎?水寒散,斯重云見晛,而心下之堅大者,豁熱空矣,此神治也。

其有陽邪自結於陽位,陰寒未得上入者,但用枳朮二味,開其痰結,健其脾胃,而陽分之陽邪,解之自易易耳。

白話文:

所以方劑下面說:病人一旦出汗的時候,就像有蟲在皮膚下面爬一樣,病就會痊癒。可見胃中的陽氣不正常了,胸中的陽氣也虛弱了,胸中的陽氣虛弱了,並且衛護外表的陽氣也不堅固,所以病人出汗的時候,就像有蟲在皮膚下面爬一樣,這還顯露出陽氣鬱滯不暢的現象,要不是桂枝、麻黃、細辛這三味藥和附子的大力配合,心下部的寒水就能夠散佈到皮膚的表面嗎?水寒散了,這種重昏的狀態自然就見光明瞭,而心下的堅硬巨大的東西,也空空洞洞感到熱乎乎的了,這就是治療疾病的妙處。

論海藏集仲景水氣例,海藏於治水腫一門,務為致詳。設為水氣問難,求責脈之有力無力,藏沉府浮,用藥大凡,意在發明《內經》仲景,其實渾是後人窠臼,中無實得也。其云:高低、內外、輕重、表裡,隨經補瀉,要當詳察肺胃腎三經,病即瘥也,此一語最為扼要,然終未到家。《內經》明謂三陰結謂之水,三陰者,太陰也。足太陰脾,手太陰肺,氣結不行,即成水病,而水之源出自腎,故少陰腎亦司之。但當言肺脾腎,不當言肺胃腎也,何也?胃不必言也,胃本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脾不能散胃之水精於肺,而病於中。肺不能通胃之水道於膀胱,而病於上。腎不能司胃之關門,時其輸泄而病於下。所以胃中積水浸淫,無所底止耳。海藏舉肺胃腎而遺脾,於至理不過一間未達,原不必議,其治例仍以肺沉大腸浮,心沉小腸浮為言,此則相沿之陋也。詎知臟腑各分浮沉,而大小二腸,不當從上焦分證耶。至於所集仲景水氣例,則未窺宮牆富美,反多門外邪僻矣!夫仲景論雜證,於水氣一門,極其精詳,惟恐足太陰脾之健運失職,手太陰肺之治節不行,足少陰腎之關門不開,並其府膀胱之氣化不行,所用方藥,皆不蹈重虛之戒,立於無過之地。海藏集仲景治肺癰葶藶大棗瀉肺湯為例,是欲以瀉肺之法,為瀉水之法矣。集仲景治傷寒痞連兩脅,雜證支飲在脅之十棗湯為例,是欲以瀉胸脅及膀胱,為瀉水之法矣。何其敢於操刃,而藉口仲景耶?不但此也,抑且假託後人治水之峻藥,本之仲景,謂三化神祐丸即十棗湯加牽牛、大黃、輕粉;除濕丹即神祐丸加乳香、沒藥;元青丹又即神祐丸加黃連、黃柏、青黛,集仲景之方,以傅會後人,罪不容誅矣。後來依樣葫蘆,更改一味二味,即成一方,不傷脾即瀉肺,不瀉肺即瀉膀胱,乃致積水滔天,載胥及溺,絕無一人追悔從前用藥之咎,正以繇來者非一日耳。水病門中,成方百道,求一救肺氣之膹郁,而伸其治節之方,無有也。求一救膀胱阻絕,而伸其氣化之方,無有也。節取數方,發明備用,臨病自出生心化裁,是所望矣。

白話文:

《海藏集》中仲景水氣的例子,海藏在治療水腫方面,盡力做到非常詳盡。他設計了水氣問診,探討脈搏的有力或無力,藏沉府浮,用藥的大致原則,旨在闡明《內經》和仲景的思想。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後人陳舊的老套,其中沒有真正的所得。他說:高低、內外、輕重、表裡,根據經絡進行補瀉,一定要詳細考察肺、胃、腎三經,疾病就能痊癒,這句話非常簡要,但仍然沒有完全到位。《內經》明確指出,三陰結謂之水,三陰是指太陰。足太陰脾,手太陰肺,氣結不流通,就形成水病,而水的來源出自腎,所以少陰腎也主管水。但應該說肺、脾、腎,而不是肺、胃、腎,這是為什麼呢?胃不必多說,胃是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脾不能將胃中的水精輸送到肺,而導致疾病。肺不能將胃中的水液輸送到膀胱,而導致疾病。腎不能控制胃的關門,調節其輸泄,而導致疾病。所以,胃中積水浸淫,沒有止境。海藏論述肺、胃、腎而遺漏脾,在至理上有一點沒有搞清楚,原本不必討論,他的治例仍然以肺沉大腸浮,心沉小腸浮來論述,這也是沿襲舊有的錯誤做法。難道不知道臟腑各自分為浮沉,而大小二腸,不應該從上焦分證嗎?至於他所收集的仲景水氣的例子,則沒有窺到宮牆內的富美,反而更多門外的邪僻之說。仲景論述雜證,在水氣一門上,非常精詳,惟恐足太陰脾的健運失職,手太陰肺的治節不行,足少陰腎的關門不開,並其府膀胱的氣化不行,所用方藥,都不蹈重虛之戒,立於無過之地。海藏收集仲景治療肺癰的葶藶大棗瀉肺湯為例,是想以瀉肺的方法為瀉水的方法。收集仲景治療傷寒痞連兩脅,雜證支飲在脅的十棗湯為例,是想以瀉胸脅及膀胱為瀉水的方法。他怎麼敢這樣擅自更改,還藉口仲景呢?不僅如此,而且假託後人治療水病的峻藥,本之於仲景,說三化神祐丸就是十棗湯加牽牛、大黃、輕粉;除濕丹就是神祐丸加乳香、沒藥;元青丹又就是神祐丸加黃連、黃柏、青黛,將仲景的方藥,用來附會後人,罪不容誅。後來依樣葫蘆,更改一味二味,就成了一方,不傷脾就是瀉肺,不瀉肺就是瀉膀胱,導致積水滔天,載胥及溺,絕無一人追悔從前用藥的過錯,正是因為積弊已久。水病門中,成方有上百種,求一救肺氣的鬱結,而伸展其治節的方劑,沒有。求一救膀胱阻絕,而伸展其氣化的方劑,也沒有。節取數方,發明備用,根據病情變化自行生髮心意,有所靈活變通,纔是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