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醫門法律》~ 卷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

1. 風濕論

喻昌曰:風也濕也,二氣之無定體而隨時變易者也。濕在冬為寒濕,在春為風濕,在夏為熱濕,在秋為燥濕,以濕土寄王於四季之末,其氣每隨四時之氣而變遷。昌言之矣,惟風亦然。風在冬為觱發之寒風,在春為調暢之溫風,在夏為南熏之熱風,在秋為淒其之涼風。《內經》謂風者百病之長,其變無常者是也。

白話文:

喻昌說:風和濕這兩種氣體沒有固定的形體,會隨著時間和季節而變化。濕在冬天成為寒濕,在春天成為風濕,在夏天成為暑濕,在秋天成為燥濕,濕以濕土寄身於四季的最後,而濕氣往往隨著四時的氣候變遷。喻昌這樣說,風也是如此。風在冬天是寒冷刺骨的寒風,在春天是和煦怡人的和風,在夏天是炎熱灼人的熱風,在秋天是蕭瑟肅殺的涼風。《內經》說風是百病之長,就是因為風的變化無常。

其中人也,風則上先受之,濕則下先受之,俱從太陽膀胱經而入。風傷其衛,濕流關節;風邪從陽而親上,濕邪從陰而親下;風邪無形而居外,濕邪有形而居內;上下內外之間,邪相搏擊,故顯汗出惡風,短氣發熱,頭痛,骨節煩疼,身重微腫等證。此固宜從汗解,第汗法不與常法相同。

白話文:

人的身體結構中,風邪如果要入侵,那麼首先就受到阻隔;濕邪如果是入侵,那麼首先也是遭到阻隔,都是從太陽膀胱經來入侵。風邪會傷害人體的衛氣,濕邪則會流入關節之中;風邪從陽氣而來,所以最容易侵入人體的上部;濕邪從陰氣而來,所以最容易侵入人體的下部;風邪是無形之物,而且存在於人體的外側,濕邪是有形之物,而且存在於人體的內側;上部與下部、內部與外部之間,風邪與濕邪相互搏擊,所以會出現汗出惡風、短氣發熱、頭痛、關節痠疼、身體沉重、身體輕微水腫等症狀。這固然應該通過發汗來解除症狀,但是發汗的方法與普通的發汗方法不同。

用麻黃必加白朮,或加薏苡仁以去其濕。用桂枝湯必去芍藥加白朮,甚者加附子以溫其經。其取汗又貴徐不貴驟,驟則風去濕存,徐則風濕俱去也。其有不可發汗者,緣風濕相搏,多夾陽虛,陽虛即不可汗,但可用辛熱氣壯之藥,扶陽以逐濕而已。凡見短氣,雖為邪阻其正,當慮胸中陽虛。

白話文:

  1. 使用麻黃一定會加入白朮,或加入薏苡仁來祛除濕氣。

  2. 使用桂枝湯時,必須去除芍藥,加入白朮,情況嚴重時,加入附子以溫暖經絡。

  3. 發汗應該緩慢,不宜過快。過快則風氣去除,濕氣仍然存在,緩慢則風濕皆去。

  4. 如果不適合發汗治療的患者,原因是風濕相互搏擊,大多伴有陽虛,陽虛就不可發汗,只能使用辛熱、氣壯的藥物,扶助陽氣來驅除濕氣。

  5. 凡是見到呼吸短促的情況,即使原因是邪氣阻滯,也應考慮到胸中陽氣虛弱的原因。

凡見汗出微喘,雖為肺氣感邪,當慮真陽欲脫,明眼辨之必早也。《傷寒論》中,風濕相搏,以冬寒而例三時。《金匱》痙濕暍篇中,風濕相搏,以夏熱而例三時。其日病者一身盡痛,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豈非夏月當風,取涼過久,而閉其汗乎?日晡所劇,其病在陽明。

白話文:

凡是見到汗出微微喘息,即使是肺氣受到風邪,也應該考慮到陽氣想要離散,要及早明白而辨別。在《傷寒論》中,風寒互相搏擊,以冬天的寒冷情況來類推另外三個季節。《金匱》痙濕暍篇中,風濕互相搏擊,以夏天的炎熱情況來類推另外三個季節。那些日間發病的,全身疼痛,發燒,到了傍晚才劇烈發作的,叫做風濕。這種病症是因為汗出後吹風,或者長期受到風寒而引起的。不就是在夏天吹風,貪涼太久,而閉住了汗嗎?傍晚病症劇烈發作,其病因在陽明經。

然與痙病之齘齒,熱甚入深,陽明可下之證不同,此但可汗而不可下也。何以言之?《內經》謂太陰、陽明為表裡,外合肌肉,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所以風濕客於太陰、陽明,即為半表半裡。而一身之肌肉盡痛,即為在表之邪未除,故可汗而不可下也。況人身之氣,晝日行陽二十五度,平旦屬少陽,日中屬太陽,日西屬陽明。

白話文:

但是痙病引起的牙關緊閉,病熱極其深入,屬於陽明證,是可以治療的。而外感風寒濕邪引起的肌肉痠痛,是不能治療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內經》說太陰、陽明是表裡關係,與肌肉相連接。所以,陽氣受了風氣,陰氣就會受濕氣影響,因此,風濕客於太陰、陽明,就是半表半裡的病症。而全身肌肉疼痛,就是因為外邪未除,所以只能發汗治療,不能用瀉下的方法。況且人體的氣,白天沿着陽經運行25度,平旦屬於少陽,日中屬太陽,日西屬陽明。

日晡所劇,邪在陽明,而太陽、少陽之氣,猶未盡退,故亦可汗不可下也。觀《金匱》一則曰:可與麻黃加朮湯,發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再則曰:可與麻黃杏子薏苡甘草湯,雖未言及不可下,而其可汗不可下之意,比例具見矣。若下之,則虛其胃氣,而風邪下陷,濕邪上湧,其變不可勝言矣。

白話文:

在太陽落山之前發病厲害,邪氣在陽明經,而太陽、少陽之氣,還沒有完全退去,所以也可以發汗,但不可用瀉下的方法。看《金匱要略》一書有一條說:可以用麻黃加朮湯,發汗是比較合適的,但不能用較猛烈的火攻之法。另一條說:可以用麻黃杏子薏苡甘草湯,雖然沒有明確說不可以瀉下,但其發汗而不可瀉下的意思,從比例上就可以看出來了。如果瀉下,就會虛損胃氣,風邪向下侵襲,濕邪向上泛濫,其變化和危害是難以言語形容的。

其濕流關節之痛,脈見沉細者,則非有外風與之相搏,只名濕痹。濕痹者,濕邪痹其身中之陽氣也。利其小便,則陽氣通行無礙,而關節之痹並解矣。設小便利已,而關節之痹不解,必其人陽氣為濕所持,而不得外泄,或但頭間有汗,而身中無汗,反欲得被蓋向火者,又當微汗以通其陽也。因風濕相搏之文,錯見不一,難於會通,故並及之。

白話文:

關節痛時,僅見脈沉細,那一定不是因為外風與濕氣交擊,而純粹是濕痹的症狀,這時溼邪阻滯陽氣使關節不通。如果能促進小便排泄,陽氣就能夠流通無阻,關節的痹痛就會解除。如果小便已經通暢,但關節痛的症狀還沒有解除,一定是因爲陽氣被濕邪阻滯而不能向外發散,這時可能只有頭部出汗,而身體其他部位沒有汗,這種情況下就要用被蓋住身體,靠近火源來發汗,借小汗來疏通陽氣。因為風濕交擊的內容,在不同的古書中解釋不一,難以統一,所以順便全部提出來。

暍者中暑之稱,《左傳》蔭暍人於樾下,其名久矣。後世以動而得之為中熱,靜而得之為中暑。然則道途中暍之人,可謂靜而得之耶?動靜二字,只可分外感內傷。動而得之,為外感天日之暑熱。靜而得之,因避天日之暑熱,而反受陰濕風露,瓜果生冷所傷,則有之矣。時令小寒、大寒,而人受之者為傷寒。

白話文:

中暑是指因炎熱引起的不適,在《左傳》中記載了將中暑的人置於樹蔭下避暑,這個名詞由此流傳下來。後世將因活動而得的中暑稱為中熱,而因靜止而得的中暑稱為中暑。那麼,在戶外(動)中暑的人,能說他們是因靜止而中暑的嗎?動與靜這兩個字,只能區分外感和內傷。因活動而得的,是受了外感引起的暑熱。因靜止而得的,是為了避暑,反而受到陰濕風露,瓜果生冷飲食的傷害,就有可能造成中暑。時令小寒、大寒,如果有人因此生病,就稱為傷寒。

時令小暑、大暑,而人受之者即為傷暑。勞苦之人,凌寒觸暑,故多病寒暑。安養之人,非有飲食房勞,為之招寒引暑,則寒暑無由入也。所以膏梁藜藿,東南西北,治不同也。

白話文:

當小暑、大暑時節,人體受其影響而受到傷害,這就是傷暑。勞苦的人,既要忍受寒冷,又要接觸暑熱,所以更容易生病。安逸的人,如果不因為飲食和居住環境而引發寒暑,那麼寒暑就無從入侵。因此,不同地區的人飲食和居住環境不同,治療方法也就不同。

體中多濕之人,最易中暑,兩相感召故也。外暑蒸動內濕,二氣交通,因而中暑。所以肥人濕多,夏月百計避暑,反為暑所中者,不能避身之濕,即不能避天之暑也。益元散驅濕從小便出,夏月服之解暑,有自來矣。然體盛濕多則宜之。清癯無濕之人,津液為時令所耗,當用生脈散,充其津液。

白話文:

體內濕氣多的人,最容易中暑,這是因為體內濕氣和暑氣互相影響的緣故。外界的暑氣蒸發體內的濕氣,兩者互相作用,因此而中暑。所以,肥胖的人體內濕氣多,夏天想盡辦法避暑,反而被暑氣所侵襲,這是因為不能避免體內的濕氣,也就不能避免外界的暑氣。益元散可以祛除濕氣,從小便排出,夏天服用可以解暑,這是古人以來的經驗。但是,體內濕氣多的人才適合服用益元散。身體瘦弱、沒有濕氣的人,津液被季節氣候消耗,應該服用生脈散,補充津液。

若用益元,妄利小水,竭其下泉,枯槁立至。況暑熱蒸動之濕,即肥人多有內夾虛寒,因至霍亂吐瀉,冷汗四逆,動關性命者,徒恃益元解暑驅濕,反促其臟腑氣絕者比比,可不辨而輕用之歟?不特此也,凡見汗多之體,即不可利其小便。蓋胃中只此津液,夫既外泄,又復下行,所謂立匱之術也。

仲景名曰無陽,其脈見短促結代,則去生遠矣。

白話文:

如果使用益元湯,卻輕率地利小便,就會耗盡下部的津液,導致身體迅速枯槁。更何況在暑熱蒸動的濕熱環境中,即使是肥胖的人,體內也可能夾雜著虛寒,因此會導致霍亂嘔吐腹瀉、冷汗四肢逆冷,危及生命。如果只依靠益元湯來解暑除濕,反而會加速臟腑氣絕而亡,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難道可以不辨別情況就輕易使用益元湯嗎?不僅如此,凡是見到汗液過多的人,都不能利小便。因為胃中的津液只有這麼多,如果既往外泄,又往下降,就是所謂的立匱之術。

中暑卒倒無知,名曰暑風。大率有虛實兩途,實者痰之實也,平素積痰。充滿經絡,一旦感召盛暑,痰阻其氣,卒倒流涎,此濕暍合病之最劇者也。宜先吐其痰,後清其暑,猶易為也。虛者陽之虛也,平素陽氣衰微不振,陰寒久已用事,一旦感召盛暑,邪湊其虛,此濕暍病之得自虛寒者也。宜回陽藥中兼清其暑,最難為也。

白話文:

中暑昏倒失去意識,稱為暑風。大致分為虛證和實證。實證是痰的實證,平素痰濕積聚,充滿經脈,一旦感受盛暑,痰阻遏陽氣,突然昏迷流涎,這是濕熱證合病中最嚴重的。首先應吐出痰,然後清暑熱,較容易痊癒。虛證是陽氣的虛證,平素陽氣衰微不振,陰寒已久,一旦感受盛暑,邪熱乘虛而入,這是濕暍病(中暑)從虛寒而得的。應在回陽藥中兼清暑熱,較難治療。

丹溪謂火令流金鑠石,何陰冷之有?立言未免偏執,十中不無二三之誤也。夫峨眉積雪,終古未消,豈以他山不然,遂謂夏月曠剎皆熱火乎?人身之有積陰,乃至湯火不能溫者,何以異此。《內經》謂無者求之,虛者責之,可見不但有者實者之當求責矣。管見謂大黃龍丸,有中暍昏死,灌之立蘇者,非一徵乎?間亦有中氣者,為七情所傷,氣厥無痰,宜用蘇合香丸灌之。許學士云:此氣暴厥逆而然,氣復即已。

雖不藥亦愈,然蘇後暑則宜清也。

白話文:

丹溪說火可以溶化金石,哪有什麼陰冷?他的說法未免太偏執,之中也難免會有二三成錯誤。峨眉山的積雪,從古到今都沒有消融,難道因為其他山沒有積雪,就說夏天的寺廟都像火一般炎熱嗎?人體有積陰,即使是滾燙的熱水和火都不能溫暖,跟峨眉山的積雪有什麼不同呢?《內經》說:沒有的就要去找,虛弱的就要責怪,可見不只是有和實的可以求和責。我認為大黃龍丸,有中暑昏死的人,灌服後馬上蘇醒的,難道不是一個證明嗎?有時候也有中氣的人,被七情所傷,氣厥沒有痰,應該用蘇合香丸灌服。許學士說:這種氣是突然暴厥逆而造成的,氣一恢復就沒有事了。

夏月人身之陽,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陰,以熱而內耗。陰陽兩俱不足,仲景於中暍病,禁用汗下溫針,汗則傷其陽,下則傷其陰,溫針則引火熱內攻,故禁之也。而其用藥,但取甘寒,生津保肺,固陽益陰為治。此等關係最巨,今特挈出。《靈樞》有云: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亡。

白話文:

在夏季人體的陽氣會隨著汗水而外泄,人體的陰氣則會因燥熱而內耗。陰陽兩虛,仲景在治療中暑病時,禁止使用汗法、下法和溫針。汗法會損傷陽氣,下法會損傷陰氣,溫針會引火熱內攻,因此禁止使用。而仲景的用藥,只選取甘寒藥物,生津保肺,固陽益陰來治療。這些關係非常重要,因此特別提出。

《靈樞》中說:陰陽兩虛時,補陽則陰氣枯竭,瀉陰則陽氣消失。

蓋謂陽以陰為宅,補陽須不傷其陰。陰以陽為根,瀉陰須不動其陽。夫既陰陽俱不足,則補瀉未可輕言,才有補瀉,必造其偏。如重陰重陽之屬,其初不過差之毫釐耳。所以過用甘溫,恐犯補陽之戒。過用苦寒,恐犯瀉陰之戒。但用一甘一寒,陰陽兩無偏勝之藥,清解暑熱而平治之,所以為百代之宗也。

白話文:

所謂陽以陰為住所,補陽必須不傷害其陰。陰以陽為根本,瀉陰必須不動其陽。如果同時陰陽都不足,那麼補瀉可不能輕易決定,有什麼補補瀉瀉,必定會失去平衡。像重陰重陽之類的,起初不過差了那麼一點點而已。所以過多使用甘溫之藥,恐怕會違背補陽的戒律。過多使用苦寒之藥,恐怕會違背瀉陰的戒律。只要使用一種甘藥和一種寒藥,陰陽兩方沒有偏勝的藥物,清解暑熱,平穩地治療,因此成為後世百代的根本。

合論《金匱》治暍用白虎加人參湯瓜蒂湯二方,《金匱》治暍病,止出二方。一者白虎加人參湯,顓治其熱,以夏月之熱淫,必僭而犯上,傷其肺金,耗其津液,用之以救肺金存津液也。孫思邈之生脈散,李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亦既祖之矣。一者瓜蒂湯,顓治其濕,以夏月之濕淫上甚為熱,亦先傷其肺金,故外漬之水,得以聚於皮間。皮者肺之合也,用以搐其胸中之水,或吐或瀉而出,則肺氣得以不壅,而皮間之水,得以下趨也。何後人但宗仲景五苓散為例,如河間之通苓散,子和之桂苓甘露飲,非不得導濕消暑之意,求其引伸瓜蒂湯之制,以治上焦濕熱,而清夫肺金,則絕無一方矣。故特舉二方,合論其義。見無形之熱,傷其肺金,則用白虎加人參湯救之。有形之濕,傷其肺金,則用瓜蒂湯救之,各有所主也。二方《傷寒·痙濕暍篇》中不載,《金匱·痙濕暍篇》中復出之,金針暗度,宜識之矣。

白話文:

總結《金匱》治療暑症使用白虎加人參湯和瓜蒂湯兩方的用法。《金匱》治療暑症的病,只提出兩種方法。一種是白虎加人參湯,專門治療暑熱,因為夏季的暑熱盛行,必定會侵犯人的上部,損傷肺金,耗竭體液,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搶救肺金、保存體液。孫思邈的生脈散和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也是效仿白虎加人參湯的。另一種是瓜蒂湯,專門治療暑濕,因為夏季的濕氣盛行,上升後轉化為暑熱,同樣先損傷肺金,因此外在積聚的水濕,就會聚積在皮下。皮膚是肺的相合部位,使用瓜蒂湯來抽搐胸中的積水,通過嘔吐或腹瀉排出體外,那麼肺氣就能夠不阻塞,而皮下的積水,也能夠向下運行。為什麼後人只把仲景的五苓散當做範例,如河間的通苓散、子和的桂苓甘露飲,雖然也有導濕消暑的用意,但如果想把瓜蒂湯的機理擴大,來治療上焦的濕熱,並清利肺金,那就完全沒有方劑可用了。因此特別提出這兩個方劑,來總結其意義。無形的暑熱,損傷肺金,就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搶救。有形的濕邪,損傷肺金,就用瓜蒂湯來搶救,各有針對的病症。這兩種方劑在《傷寒·痙濕暍篇》中沒有記載,在《金匱·痙濕暍篇》中重複出現,真是金針暗度,應該認識到這一點。

白虎加人參湯,本文云: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本方之義,已見《尚論》一百一十三方中,茲再詳之。夏月汗出惡寒者,衛氣虛也。身熱而渴者,肺金受火克而燥渴也。《內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消亦渴也。心火適王,肺金受制,證屬太陽,然與冬月感寒之治不同,用此湯以救肺金,是為第一義矣。

白話文:

白虎加人參湯用於治療太陽中熱,也就是中暑。患者會出現出汗、畏寒、發燒、口渴的症狀,白虎加人參湯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這個方劑在《傷寒論》中已經有記載,這裡再詳細說明一下。夏天出汗畏寒是衛氣虛弱,發燒口渴是肺金被火克制導致乾燥缺水。《內經》記載,心火傳導到肺,引起膈消,也會口渴。心火旺盛,肺金被制,這種症狀屬於太陽病,但與冬月寒邪入侵不同,因此需要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救肺金,這是最主要的治療目的。

瓜蒂湯,本文云:太陽中暍,身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一物瓜蒂湯主之。

白話文:

瓜蒂湯,古籍記載:太陽中暑,身體疼痛沉重,脈搏微弱,這是因為夏季受寒水侵襲,寒氣入侵皮層所致,瓜蒂湯可以治療。

變散為湯,而去赤小豆、酸漿水,獨用瓜蒂一味煎服。搐去胸中之水,則皮中之水,得以俱出也。搐中有宣泄之義,汗如其故,不復水漬皮間矣。此即《內經》以水灌汗,乃至不復汗之證,仲景會其意,言中暍者兼乎中濕,有所祖也。然水行皮中,何以脈見微弱耶?蓋中暍脈本虛弱,而濕居皮膚,內合於肺,阻礙營衛之運行,其脈更見微弱也。暍脈虛弱,按之無力。

白話文:

把這個藥方改成湯劑,去掉紅豆、醋柳煎液,單獨用冬瓜仁煎服。把胸中的水去掉,那麼皮膚中的水,也就跟著一起排出了。這個藥方中有宣泄通利的作用,汗液也恢復正常,不再積聚在皮膚之間了。這正是《內經》中說的用「水」來補充汗液,直到汗液不再出現的情況。仲景領會了這個意思,說「中暑」兼有「中濕」,是有依據的。然而,水在皮膚中運行,為什麼脈搏會顯得微弱呢?那是因為中暑的脈搏本來就虛弱,再加上濕氣停留在皮膚內,與肺相合,阻礙營衛之氣的運行,脈搏就更顯得微弱了。中暑脈虛弱,按起來無力。

濕脈微弱,舉之不利。濕與暍合之脈,則舉按皆不利也。搐去其水,而營衛通,肺氣行,舉指流利,即濕去之徵。按之有力,即暍解之徵。一物之微,其功效之神且捷者,有如此矣。

白話文:

脈象濕弱,用力舉就會不舒服。濕氣和熱邪交合的脈象,舉按起來都不舒服。把水氣去除,營氣和衛氣通暢,肺氣運行,舉指流利,那就是濕氣去除了的徵兆。按起來有力量,那就是熱邪消解的徵兆。小小的一種食物,其功效之神奇而且迅速,有這樣啊。

水行皮中,乃夏月偶傷之水,或過飲冷水,或以冷水灌汗,因致水漬皮中,遏郁其外出之陽,以故身熱疼重。用瓜蒂一物驅逐其水,則陽氣行而遏郁之病解矣。凡形寒飲冷則傷肺,乃積漸使然。此偶傷之水,不過傷肺所合之皮毛,故一搐即通。並無借赤小豆、酸漿水之群力也。

白話文:

水在皮膚中流動,是夏天偶爾受傷的水,或者喝了過多的冷水,或者用冷水沖洗汗水,導致水漬在皮膚中,抑制了陽氣的排出,因此身體發熱疼痛加重。用瓜蒂驅除水,則陽氣運行,抑制的疾病就會解除。凡是形寒飲冷,則會傷肺,那是漸漸積累而成的。這種偶爾受傷的水,不過是損傷了肺臟所相配的皮毛,所以一搐就通了。不需要借用赤小豆、酸漿水的合力。

即是推之,久傷取冷,如風寒雨露,從天氣而得之者,皆足遏郁其上焦之陽,又與地氣之濕,從足先受,宜利其小便者異治矣。可無辨歟?

白話文:

反過來說,長久受到寒氣侵襲,像是風寒、雨露,從天氣而得到的病症,都足以抑制上焦的陽氣,再加上地氣的濕邪,從足部首先受到侵襲,必須利尿的方法來治療,與其他方法不同。難道可以不辨別嗎?

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風。乃心火暴甚,暑熱乘之,令人噎悶,昏不知人。然亦有他藏素虛,暑得深中者,但不似心藏之篤耳。入肝則眩暈頑痹;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滿痿躄;入腎則消渴。雖當補益與清解兼行,然必審其屬於何藏,用藥乃得相當也。

白話文:

夏天突然昏倒,失去知覺,這種情況被稱為「暑風」。這是由於心火非常旺盛,暑熱乘虛而入,使人感到胸悶、昏迷,甚至不省人事。但也有人是因其他臟腑素來虛弱,暑邪侵襲後深入臟腑,只是症狀不像心臟病發那樣嚴重而已。暑邪入侵肝臟,會導致眩暈、頑固的痺症;入侵脾臟,會導致昏睡不醒;入侵肺臟,會導致喘息、虛弱、萎縮;入侵腎臟,會導致消渴。治療暑風時,雖然需要補益和清熱解暑同時進行,但必須先確定暑邪侵犯哪個臟腑,用藥才能適當有效。

傷暑之脈,《內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甲乙經》曰:熱傷氣而不傷形,所以脈虛者是也。若《難經》曰:其脈浮大而散,殊有未然。夫浮大而散,乃心之本脈,非病脈也。仲景不言,但補其偏曰:弦細芤遲,芤即虛豁也;弦細遲,即熱傷氣之應也。其水行皮中之脈,則曰微弱,見脈為水濕所持,陽氣不行也。

統而言之曰虛,分而言之曰弦細芤遲微弱。其不以浮大之脈,混入虛脈之中,稱為病暑之脈,慮何周耶。

白話文:

傷暑的脈象,《內經》說:脈搏虛弱,身體發熱,是因傷暑而得。甲乙經說:熱邪傷及氣,而不傷及形,所以脈搏虛弱。但《難經》說:其脈搏浮大而散,這顯然不正確。脈浮大而散,那是心的本脈,不是病脈。仲景沒有說,只是補充了其偏頗之處,說:脈象弦細拘緊而遲緩,拘緊就是虛弱豁散;脈象弦細遲緩,就是熱邪傷氣的反應。其水行於皮中的脈象,就稱之為微弱,表明脈搏為水濕所持,陽氣不行。

日中勞役,而觸冒其暑者,此宜清涼解其暑毒,如白虎湯、益元散、黃連香薷飲、三黃石膏湯之類,皆可取用也。

白話文:

白天辛勞工作,而觸犯了暑邪的人,這應該清涼解了他的暑毒,像白虎湯、益元散、黃連香薷飲、三黃石膏湯這一類的藥物,都可以選用。

深居廣廈,襲風涼,餐生冷,遏抑其陽而病暑者,一切治暑清涼之方,即不得徑情直施。如無汗仍須透表以宣其陽;如吐利急須和解以安其中;甚者少用溫藥以從治之。故冒暑之霍亂吐瀉,以治暑為主。避暑之霍亂吐瀉,以和中溫中為主,不可不辨也。

白話文:

長時間居住在寬敞的房子裡,受到涼風的襲擊,飲食生冷的食物,抑制體內的陽氣而導致暑熱的疾病,所有治療暑熱的方法,都不能直接施用。如果沒有汗水,仍然需要透發汗液以宣洩陽氣;如果嘔吐腹瀉劇烈,就必須調和身體、溫暖中焦以安撫;嚴重的還需少量使用溫熱藥物來治療。因此,在暑熱環境中發生的霍亂吐瀉,應以治療暑熱為主。在避暑環境中發生的霍亂吐瀉,應以調和中焦、溫暖中焦為主。不可不區別。

元豐朝立和劑局,萃集醫家經驗之方,於中暑一門獨詳,以夏月暑證,五方歷試,見聞廣耳。其取用小半夏茯苓湯,不治其暑,顓治其濕。又以半夏、茯苓少加甘草,名消暑丸,見消暑在消其濕,名正言順矣。

白話文:

元豐年間設立了和劑局,收集了中醫界的經驗方,其中關於中暑一門的論述尤為詳細,自夏月暑證,五方試驗,各地耳聞目睹,資料豐富。他們採用小半夏茯苓湯,不是治療暑熱,而是專治濕氣。又用半夏、茯苓稍加甘草,取名為消暑丸,消除暑熱,目的是消解濕氣,名正言順。

其香薷飲,用香薷、扁豆、厚朴為主方,熱盛則去扁豆,加黃連為君,治其心火;濕盛則去黃連,加茯苓、甘草,治其脾濕;其縮脾飲,則以脾為濕所浸淫而重滯,於扁豆、葛根、甘草中,佐以烏梅、砂仁、草果以快脾,而去脾所惡之濕;甚則用大順散、來復丹,以治暑證之多瀉利者,又即縮脾之意而推之也。

白話文:

所謂的香薷飲,是以香薷、扁豆、厚朴這三味藥為主方,如果熱症旺盛,則去掉扁豆,加入黃連為主藥,治療心火;如果濕症旺盛,則去掉黃連,加入茯苓、甘草,治療脾濕。所謂的縮脾飲,則是因為脾被濕所浸潤而沉重滯礙,在扁豆、葛根、甘草中,加入烏梅、砂仁、草果來疏理脾氣,去除脾所厭惡的濕氣;更嚴重的則使用大順散、來復丹,治療暑症中瀉利較多的情況,這與縮脾的原理是一致的。

其枇杷葉散,則以胃為濕所竊據而濁穢,故用香薷、枇杷葉、丁香、白茅香之辛香以安胃,而去胃所惡之臭;甚則用冷香飲子,以治暑證之多嘔吐者,又即枇杷葉散而推之也。醫者於熱濕虛寒,淺深緩急間,酌而用之,其利溥矣。而後來諸賢,以益虛繼之。河間之桂苓甘露飲,五苓三石,意在生津液以益胃之虛。

白話文:

枇杷葉散,則是因為胃被濕氣侵佔而變得污濁,所以用香薷、枇杷葉、丁香、白茅根等辛香之物來安撫胃,並且去除胃中令人厭惡的異味。病情嚴重的,可以用冷香飲子來治療暑證引發的嘔吐,這也是枇杷葉散的延伸應用。醫生在面對熱、濕、虛、寒等不同證候,以及淺深、緩急等不同程度時,可以酌情使用枇杷葉散,它的功效十分廣泛。而後來的名醫,則在枇杷葉散的基礎上,加入了益氣補虛的藥物。河間的桂苓甘露飲、五苓三石湯,都是以生津液來補益胃氣的虛弱。

子和之桂苓甘露飲,用人參、葛根、甘草、藿香、木香,益虛之中,又兼去濁。或用十味香薷飲,於《局方》五味中,增人參、黃耆、白朮、陳皮、木瓜,益虛以去濕熱,乃至東垣之清暑益氣湯、人參黃耆湯,又補中實衛以去其濕熱。肥白內虛之人,勿論中暑與否,所宜頻服者也。

白話文:

子和的桂苓甘露飲,使用了人參、葛根、甘草、藿香、木香等藥材,在益氣補虛的同時,還可以去除濁氣。有時候也可以使用十味香薷飲,在《局方》的五味藥材中,加入人參、黃耆、白朮、陳皮、木瓜等藥材,這樣既可以益氣補虛,又能祛除濕熱。類似於東垣的清暑益氣湯、人參黃耆湯,又可以補中益氣、固表祛濕。對於肥胖、虛弱的人來說,無論是否中暑,都可以經常服用這些藥方。

中暑必顯躁煩熱悶,東垣仿仲景竹葉石膏湯之制,方名清燥湯,仍以去濕為首務。夫燥與濕相反者也,而清燥亦務除濕,非東垣具過人之識,不及此矣。又如益元散之去濕,而加辰砂則並去其熱。五苓散之去濕,而加人參則益虛,加辰砂減桂則去熱。白虎湯加人參則益虛,加蒼朮則勝濕。

白話文:

中暑病人 обязательно會顯得很煩躁、悶熱。張元素仿照張仲景的竹葉石膏湯來制定藥方,稱之為清燥湯,仍是以祛除濕氣為首要任務。燥與濕是相反的,但清燥卻也要祛除濕氣,如果不是張元素有超出常人的智慧,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又如益元散祛除濕氣,而加入辰砂,則可以同時祛除熱氣。五苓散祛除濕氣,而加入人參,則可以益氣補虛;加入辰砂,減少桂枝,則可以祛除熱氣。白虎湯加入人參,則可以益氣補虛;加入蒼朮,則可以勝過濕氣。

合之局方,則大備矣。然尚有未備焉,昌觀暑風一證,其卒倒類乎中風,而不可從風門索治。百一選方雖有大黃龍丸,初不為暑風立法,管見從而贊之曰:有中暍昏死,灌之立蘇,則其方亦可得治暑風之一斑矣。

白話文:

結合處方,就可以十分齊全了。但是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暑風一症,其突然昏倒的表現類似中風,卻不能從風門這個角度來治療。百一選方裡雖然有大黃龍丸,但當初並不是針對暑風來制定的方劑。就我的淺見,可以從旁協助補充道:有人中暑昏迷不醒,灌服此方會很快清醒,所以此方也能夠治療暑風的一個類型。

倘或其人陰血素虧,暑毒深入血分,進以此丸,寧不立至危殆乎?良方復有地榆散,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而欲死者,但用平常涼血之藥,清解深入血分之暑風,良莫良於此矣!後有用之屢效,而美其名為潑火散者,知言哉!夫中天火運,流金爍石,而此能潑之。益見暑風為心火暴甚,煎熬陰血,舍清心涼血之外,無可撲滅耳。

綜群方而論列之,以其詳故益加詳焉。(諸方俱匯本門後)

白話文:

如果那個人原本陰血就已經虧虛,暑熱之毒又深入血液,這個時候再吃這個藥丸,豈不是很快就會陷入危險嗎?還有個好的方劑叫做地榆散,可以治療中暑昏迷、不省人事且瀕死的人,這個方劑只用一般清涼血的藥物,來清除深入血液的暑熱之毒,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了!後來有人用這個方劑屢次都很有效果,並美其名為潑火散,真是說得很貼切!盛夏的火熱運轉,可以融化金屬和石頭,而這個方劑能夠撲滅它。這更可以看出暑熱之毒是心火過於旺盛,煎熬了陰血,除了清心涼血之外,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撲滅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