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醫門法律》~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中風門

(論一篇,法四十一條,律六條)

2. 中風論

喻昌曰:中風一證,動關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過於此者。《內經》風、痹、痿、厥四證,各有顓論。獨風論中泛及雜風,至論中風,惟曰風中五臟六腑之俞,亦為臟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不過兩述其名而已。後論五臟並胃府之風,亦但各述其狀而已。

白話文:

喻昌說:中風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涉及生死存亡,沒有比它更嚴重的了。《內經》中提到了風、痹、痿、厥四種證候,各有專門的論述。唯有風論中泛泛地提到了雜風,而到了中風論中,只提到風中五臟六腑的俞穴,也就是臟腑之風,各自進入其門戶所中,就會形成偏風,只是簡單地提到了它的名稱而已。後文論述了五臟和胃府之風,但也只是各自描述了它們的狀貌而已。

賴仲景《金匱》書,表章先聖云: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又云: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喎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

白話文:

賴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說,風病的徵狀是半身不遂或者只有手臂不遂,這是中風引起的。脈搏細弱而頻數,也是中風的徵狀。

他又說,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氣在皮膚。浮脈是血虛,絡脈空虛,邪氣不能散發,或左或右,邪氣反而緩慢,正氣反而急迫,正氣引動邪氣,導致歪斜不遂。邪氣在絡脈中,肌膚就會麻木不仁。

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府,即不識人。邪入於藏,舌即難言,口流涎沫。又云: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榮緩則為亡血,衛緩即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以及五臟風脈死證,語語金針,大有端緒之可求矣。

白話文:

邪氣在經絡中,會導致身體無法承受。邪氣進入內臟,則會影響意識。邪氣進入藏腑,會讓舌頭無法表達,口水不受控制。另外,寸口脈如果遲緩,代表寒症;如果緩慢,則表示虛弱;而榮脈緩慢,則象徵失血;衛脈緩慢則可能是中風的徵兆。邪氣侵入經絡,會使身體癢,出現皮膚病。心氣不足,邪氣侵襲,則會感到胸部脹滿且呼吸不暢,並且可能導致五臟出現問題,這些都是可察覺的端倪。

仲景以後,英賢輩出,方書充棟,何反漫無取裁?坐令中風一證,鮮劃一之法,治之百不一效。昌生也晚,敢辭不敏,逐條引伸《內經》仲景聖法為治例,而先立論,以括其要焉。然世咸知仲景為立方之祖,至中風證,仲景之方,首推侯氏黑散為主方,後人罔解其意,謹並明之。夫八風之邪,皆名虛邪,人身經絡營衛素盛者,無從入之。

白話文:

在仲景之後,出現了很多傑出的人才,醫書也很多,為什麼反而沒有統一的治療中風的方法呢?導致治療中風的方法有很多,但卻效果不一。即使昌生出現得晚,也要勇於承擔責任。因此,我將逐條引用《內經》和仲景的經典治療方法作為治療範例,並首先提出理論,以概括要點。然而,世人都知道仲景是立方之祖,但是對於中風證,仲景提出的方法,首推侯氏黑散為主方。後人並不瞭解仲景的用意,我將進行詳細的說明。所謂的八風之邪,都是虛邪,人體經絡營衛素盛的人,邪氣無法入侵。

入之者,因其虛而襲之耳。《內經》謂以身之虛,而逢天之虛,兩虛相感,其氣至骨,入則傷五臟。工候禁之,不能傷也。又謂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內至五臟骨髓,外傷空竅肌膚。《靈樞》亦謂聖人避邪如避矢石,是則虛邪之來,為害最烈。惟良工知禁之,聖哲知避之矣。

白話文:

進入人體的致病邪氣,是乘虛而入的。《黃帝內經》說,如果人體虛弱,而恰逢天氣虛寒,那麼兩虛相感,邪氣就會深入骨頭,進入臟腑,損傷五臟。如果醫生能很好地掌握時機並採取措施加以預防,就可以阻止邪氣的侵襲,避免內臟受到損傷。另外,《黃帝內經》還說,風邪反復侵襲,虛邪晝夜不停,就會侵入五臟骨髓,損傷空竅和肌膚。《靈樞》也說,聖人避邪就像躲避箭石一樣,這說明虛邪的危害非常嚴重。只有高明的醫生才能很好地預防虛邪的侵襲,而聖哲則懂得避開虛邪。

然風為陽邪,人身衛外之陽不固,陽邪乘陽,尤為易入。即如偏枯不仁,要皆陽氣虛餒,不能充灌所致。又如中風卒倒,其陽虛更審。設非陽虛,其人必輕矯便捷,何得卒倒耶?仲景之謂脈微而數,微者指陽之微也,數者指風之熾也。所出諸脈諸證,字字皆本陽虛為言,然非仲景之言,而《內經》之言也。

白話文:

風為陽邪,如果人體衛外之陽不堅固,陽邪就會乘虛而入,更容易侵犯人體。例如偏枯不仁,都是因為陽氣虛弱,不能充盈灌溉所致;又如中風卒倒,其陽虛更為嚴重。如果沒有陽虛,那個人必定輕便敏捷,怎麼會突然倒下呢?仲景說的「脈微而數」,微的指的陽氣的微弱,數的指的風邪的熾盛,他所指出的各種脈象和各種證候,字字都本於陽虛的病理。這些話雖然不是仲景說的,卻是《內經》所說的。

《內經》謂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可見風性善走空竅,陽虛則風居空竅,漸入府藏,此惟離照當空,群邪始得垂散。若胸中之陽不治,風必不出矣。扁鵲謂虢太子屍厥之病,曰: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見五絡之絡於頭者,皆為陽絡。而邪阻絕於上,其陽之根於陰,陰陽相紐之處,而正復破散於下,故為是病。

白話文:

《內經》裡說,天黑了,日月暗淡,邪氣就會進入空竅,可以看出風的特性是喜歡走空竅,如果人體陽氣虛弱,風就會住在空竅裡,漸漸進入五臟六腑,這時只有太陽的光芒照耀天空,各種邪氣才能消散。如果體內的陽氣不好,風絕對不會出去。扁鵲說虢太子的屍厥病,是因為他有上絕陽之絡、下破陰之紐的毛病,頭上的五條絡脈都屬於陽絡,陽氣被邪氣阻隔,陽氣的根源在陰,陰陽相連接的地方,而正氣又在下面散亂,所以才會得這種病。

古人立言之精若此,仲景以後,醫脈斬焉中斷。後賢之特起者,如劉河間則主火為訓,是火召風入,火為本;風為標矣。李東垣則主氣為訓,是氣召風入,氣為本,風為標矣。朱丹溪則主痰為訓,是痰召風入,痰為本,風為標矣。然一人之身,每多兼三者而有之,曷不曰陽虛邪害空竅為本,而風從外入者,必挾身中素有之邪,或火或氣或痰而為標耶?王安道謂審其為風,則從《內經》。

白話文:

古人立論精妙,猶如上面所述。在仲景之後,醫學的脈絡被斬斷,出現了中斷的情況。後代中傑出的醫家,比如劉河間,主張以火為主要病因。認為火召入風,火是根本,風是誘因。李東垣則主張以氣為主要病因,認為氣召入風,氣是根本,風是誘因。朱丹溪則主張以痰為主要病因,認為痰召入風,痰是根本,風是誘因。但是,一個人身上往往兼具三種病因,為什麼不說陽氣虛弱導致邪氣侵犯空竅是根本,而從外侵入的風邪,必定挾帶著自身所固有的邪氣,可能是火,可能是氣,也可能是痰,是誘因呢?王安道說,要審視是否是風邪,則要按照《內經》的教導。

審其為火、為氣、為痰,則從三子,徒較量於彼此之間,得非無權而執一耶?且從三子,固各有方論可守,從《內經》果何著落耶?中風門中,大小續命湯及六經加減法,雖曰治風,依然後人之法也。《金匱》取古今錄驗續命湯,治風痱之身無痛而四肢不收者。仲景所重,原不在此。

白話文:

思考證候屬於火、氣、痰,那麼從這三種證候去比較,不就像拿著雞毛當令箭嗎?而且從這三種證候的角度來看,確實各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可以遵循,但從《內經》中來看,又會有什麼根據呢?中風的證候裡面,大小續命湯和六經加減法,雖然說是治療中風的,但依舊是後人的方法。《金匱要略》裡收錄古今驗證有效的續命湯,是治療中風、身體沒有疼痛、但是四肢不能活動的病證。仲景所重視的,原本就不在這裡。

所重維何?則驅風之中,兼填空竅,為第一義也。空竅一實,庶風出而不復入,其病瘳矣。古方中有侯氏黑散,深得此意。仲景取為主方,隨制數方,補其未備,後人目睹其方,心炫其指。詎知仲景所為心折者,原有所本,乃遵《內經》久塞其空,是謂良工之語耶。觀方下云:服六十日止,藥積腹中不下矣。

白話文:

重視的是什麼呢?是把祛風和充填空虛,當作第一要務。空虛的部分一旦充實,風邪才能排出而不復入,疾病才能痊癒。古方中侯氏黑散,就深得此意。仲景以它為主方,進一步制定多種方劑,補其不足,後人看到他的方劑,為他的提示所迷惑。哪知仲景所心折的,是源於《內經》「久塞其空,是謂良工」的論述。觀察方劑的下文說:「服六十天後停止服用,藥物積聚在腹中而不下行。」

久塞其空,豈不彰明哉?後人以無師之智,爚亂成法。中風之初,治其表裡,風邪非不外出,而重門洞開,出而復入,乃至莫御者,多矣!又謂一氣微汗,一旬微利,要亦五十步之走耳。正如築堤御水,一旬一氣,正程功課效之日,豈有姑且開堤泄水,重加板築之理哉?是以後人委曲偏駁,不似先聖真切精粹。諸家中風方論,真是依樣葫蘆,不足觀矣!非然也,三人行,必有我師。

白話文:

長久的密封空隙,難道不顯而易見嗎?後人憑藉不求師傅指點的智慧,擾亂成法。中風初期,不論表虛還是裏虛,風邪都應該及時驅除,醫生卻不把關,如果風邪反覆出入,無法抵禦,這樣的病人就多了!還有說法說稍微發一點汗,稍微利一點小便,其實這也猶如走五十步而後退一步。正如修築堤壩防洪,正當緊要的時候,怎麼可以臨時開閘洩洪、再重新修築?所以後人迂迴駁雜,很難與先聖的精粹相提並論。諸多風方論述,大多依樣畫葫蘆,不足以參考!也並非都這樣,三人行走,必有我師。

況綜列群方,贊其所長,核其所短。俾學者一簡勘而心地朗然,坐進此道,用之如鍾離丹熟,銅鐵皆金,其師資於前賢,豈不大耶?謹論。

白話文:

況綜合列舉各種醫方的優點與缺點,以便學者一覽而對醫道有更清晰的認識,能夠像鍾離丹熟一樣將銅鐵化成金,繼承前人的智慧。謹此述論。

中風之脈,各有所兼,兼則益造其偏,然必顯呈於脈。蓋新風挾舊邪,或外感,或內傷,其脈隨之忽變。兼寒則脈浮緊;兼風則脈浮緩;兼熱則脈浮數;兼痰則脈浮滑;兼氣則脈沉澀;兼火則脈盛大;兼陽虛則脈微,亦大而空;兼陰虛則脈數,亦細如絲;陰陽兩虛則微數。或微細;虛滑為頭中痛。

白話文:

中風的脈象,各有所夾雜,夾雜則更助長它的偏頗,但一定會顯現在脈象上。這是因為新發中風夾雜舊有的疾病,或者外感,或者內傷,脈象會隨之突然改變。夾雜寒氣脈浮緊;夾雜風氣脈浮緩;夾雜熱氣脈浮數;夾雜痰濕脈浮滑;夾雜元氣脈沉澀;夾雜火氣脈盛大;夾雜陽虛脈微弱,但脈體大而空;夾雜陰虛脈數細,且細如絲;陰陽兩虛脈微數或微細;脈虛滑是頭痛的徵兆。

緩遲為營衛衰。大抵陽浮而數,陰濡而弱。浮滑沉滑,微虛散數,皆為中風。然虛浮遲緩,正氣不足,尚可補救。急大數疾,邪不受制,必死無疑。若大數未至急疾,猶得不死。經言風氣之病,似七診而非,故言不死。可見大數為風氣必有之脈,亦未可定為死脈耳。

白話文:

緩慢遲鈍是營衛將要衰敗的徵兆。一般來說,陽氣浮鼓而跳動有力,陰氣濡潤而軟弱。浮滑沉滑、微虛散數,這些脈象都是中風的徵兆。然而,如果脈象虛浮遲緩,說明正氣不足,還有補救的可能。如果是脈象急促有力,跳動得很快,說明邪氣不受約束,必定會死亡。如果脈象雖然大而數,但還沒有達到急促的程度,還有可能不會死亡。《內經》中說,風氣之病的脈象,類似七診,但又不完全相同,所以說不死。由此可見,脈象大而數是風氣病的必然脈象,但也不能肯定地說就是死脈。

岐伯謂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仲景謂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舉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使然。門戶,指入絡入經入府入藏言也。《經》言百病之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下去,傳入於府。廩於腸胃,此則風之中人以漸而深,其人之門戶未至洞開,又不若急虛卒中,入藏之驟也。

白話文:

岐伯說:風邪入侵人體的某一部位,就會引起偏風。仲景說:風邪引起的疾病,通常會出現半身不遂或者單純的胳膊不能舉起,這種情況稱為痹證,脈搏微弱而數快,這是中風引起的。門戶,是指風邪入侵絡脈、經脈、臟腑而言。《黃帝內經》說:百病的產生,必定首先侵犯皮毛。邪氣侵犯人體,就會使腠理疏鬆,腠理疏鬆則邪氣就會進入絡脈,滯留而不離去,並傳入經脈。滯留後繼續向下,傳入臟腑。滯留在腸胃,這是風邪漸漸深入人體的過程,此時人的門戶還沒有完全打開,也不像急虛卒中的情況,突然侵犯臟腑。

仲景會其意,故以臂不舉為痹,敘於半身不遂之下。謂風從上入,臂先受之,所入猶淺也。世傳大拇一指獨麻者,三年內定中風,則又其淺者矣。然風之中人,必從榮衛而入。風入榮衛,則榮脈改微,衛脈改數,引脈以見,其人必血舍空虛,而氣分熱熾。風之繇來,匪朝伊夕也。

白話文:

張仲景領會了他的意思,所以把不能舉起胳膊的情況稱為痺,放在半身不遂的下面。說風寒從上面侵入人體,胳膊首先受到風寒的侵襲,風寒侵襲的部位還淺。民間流傳有大拇指一個手指麻木的,三年內一定會中風,那麼就是風寒侵襲更淺的情況了。但是風寒侵入人體,必定通過榮氣和衛氣而進入。風寒侵入榮衛,榮脈就會變得微弱,衛脈就會變得數目增多,引脈查看,這個人一定血舍空虛,而氣分燥熱。風寒的到來,不是朝夕之事。

《內經》言偏枯者不一:曰汗出偏阻;曰陽盛陰不足;曰胃脈內外大小不一;曰心脈小堅急;曰腎水虛。《靈樞》亦敘偏枯於熱病篇中,皆不言風。皆不言其本於何邪,豈非以七情飢飽房室,凡能虛其藏氣,致榮衛經脈痹而不通者,皆可言邪耶?河間主火立說,即腎水虛陽盛陰不足之一端也。東垣主氣立說,即七情郁遏之一端也。

白話文:

《內經》中提到偏枯有許多不同的原因:一種是汗出偏阻;一種是陽盛陰不足;一種是胃脈內外大小不一;一種是心脈小堅急;一種是腎水虛。《靈樞》中也提到偏枯,在熱病篇中討論,但都沒有提及風邪。這些醫書都沒有提到偏枯的根源是什麼邪氣,難道不是因為七種情緒、飢飽、房事等,凡是能使內臟精氣虛衰,導致榮衛經脈麻痺不通的,都可以稱為邪氣嗎?河間張景嶽以火為主,提出偏枯的理論,正是腎水虛、陽盛陰不足的一種情況。東垣李杲以氣為主,提出偏枯的理論,正是七情鬱結的一種情況。

丹溪主痰立說,即飲食傷脾之一端也。一病之中,每多兼三者而有之,安在舉一以括其他乎?《經》云:不能問其虛,安問其餘?偏枯病,陽盛陰不足固有之,而陽氣虛衰,痹而不通者尤多,可問其餘耶。

白話文:

丹溪學派主張痰病是一個獨立的疾病,但其實它也是飲食損傷脾臟的其中一種表現。在同一個疾病中,往往會同時存在多種病因,怎麼能只舉出其中一種來說明其他病因呢?《內經》說:如果不能先問患者的虛弱之處,怎麼能再問其他病因呢?偏枯病,陽氣盛而陰氣不足的情況本來就存在,但陽氣虛衰,導致經絡不通的病人也很多,難道可以只問一種病因嗎?

中絡者,肌膚不仁。中經者,軀殼重著。中府即不識人,中藏即舌難言,口流涎沫。然中府必歸胃府,中藏必歸心藏也。

白話文:

中絡(指外邪侵襲皮膚肌肉之間):肌膚失去知覺。中經(指外邪侵襲肌肉與骨骼之間):身體沉重,行動遲緩。中府(指外邪侵襲胸中):神志不清,不知曉他人。中藏(指外邪侵襲心包與舌下):舌頭難以說話,口中流出涎沫。但是,中府的病邪最終會歸於胃府,而中藏的病邪最終會歸於心藏。

中絡邪正入衛,猶在經脈之外,故但肌膚不仁。中經則邪入於榮脈之中,內而骨外而肉皆失所養,故軀殼為之重著,然猶在軀殼之間。至入府入藏,則離軀殼而內入,邪中深矣。府邪必歸於胃者,胃為六腑之總司也。廩於腸胃,非舉大小二腸並重,蓋風性善行空竅,水穀入胃,則胃實腸虛,風邪即迸入腸中,少頃水穀入腸,則腸實胃虛。風復迸入胃中,見胃風必奔迫於二腸之間也。

白話文:

當風邪與人體的正氣入侵衛氣時,還在外經脈之外,因此只表現為皮膚麻木不仁。風邪入侵中經脈時,邪氣就進入榮脈之中,這時無論內臟或肌肉,都因失去滋養而功能失常,因此會覺得身體沉重,不過症狀還停留在軀體範圍。等到邪氣侵入臟腑時,就會脫離軀體而向內深入,邪氣侵襲的就很深了。各臟腑的邪氣必然會歸於胃,因為胃是六腑的總司令。邪氣在腸胃中積存,並不是大小腸同時發病,而是風的特性喜好在空竅中運行,當飲食進入胃中時,胃部實而腸部虛,風邪就會進犯腸中,不久飲食進入腸中,腸部實而胃部虛,風又會侵犯胃中,所以胃的風邪必然在二腸之間來回奔走。

風入胃中,胃熱必盛,蒸其津液,結為痰涎,壅塞隧道。胃之支脈絡心者,才有壅塞,即堵其神氣出入之竅,故不識人也。諸藏受邪至盛,必迸入於心而亂其神明,神明無主,則舌縱難言,廉泉開而流涎沫也。

白話文:

當外感風邪入侵胃臟時,胃中的熱氣必定會加劇,蒸發體內的津液,凝結為痰涎,阻塞氣血運行的通道。胃臟的經絡與心臟相連,一旦氣血阻塞,就會堵塞神氣出入的竅穴,因此神志不清,不認識人了。當各臟腑受到的邪氣極盛時,必定會衝擊到心臟,擾亂心神,神志失去主導,舌頭就會變得鬆散,難以言語,廉泉穴打開,流出涎沫。

偏枯病,脈之遲緩見於寸口,榮衛之行不逮也。外則身癢而癮疹,內則胸滿而短氣,榮脈內外,邪氣充斥,去府不遠矣。

白話文:

偏枯病的患者,脈搏遲緩,在寸口脈可以發現,這是因為榮衛之氣運行得不順暢。

在外在表現上,患者會感到皮膚發癢,並且出現了疹子,在內臟表現上,患者會感到胸悶和氣短,榮脈在內外導致邪氣充斥,距離死亡就不遠了。

脈之行度一晝一夜,復朝寸口。榮衛氣衰,寸口之脈,遲緩不逮。身癢癮疹,非但風見於外,由榮衛氣弱,自致津凝血滯也。胸滿非獨風見於內,由榮衛不行,邪混胸中,阻遏正氣也。榮衛氣衰,邪之入府入藏,孰從禁之?故以寸口脈辨其息數,斯邪入之淺深,可得而諦之耳。昔人云:中府多著四肢。

白話文:

脈搏運行於人體,一晝一夜後,又回到寸口。榮衛之氣衰弱時,寸口的脈搏就會遲緩、遲鈍,不能及時傳達到。身體發癢和蕁痲疹,不只是風邪侵襲外表的緣故,也是由於榮衛之氣虛弱,使體內津液凝滯,血液瘀滯造成的。胸滿不只是風邪侵襲內在的緣故,也是由於榮衛之氣運行不暢,邪氣混雜在胸中,阻滯了正氣的運行。榮衛之氣衰弱時,邪氣就會侵入臟器,又有誰能阻止呢?因此,通過寸口脈象來辨別呼吸次數,就能知道邪氣侵入的深淺程度。古人說過:中府穴位多按壓,可以調理四肢。

用一多字,明是卜度之辭,乃遂執此語,以當中府見症,何其疏耶?夫四末在軀殼之外,非府也。若謂脾主四肢,脾更屬藏而非府矣。大抵風淫末疾,但是風淫於內,毋論中經中府中藏,必四末為之不用,其不專屬中府明矣。然則四肢何以不舉耶?人身榮衛,正行於軀殼之中者也。

風入榮衛,即邪氣盛而本氣衰,如樹枝得風,非搖則折。故知四肢不舉者,榮衛之氣,短縮不行所致也。

白話文:

用這一句來做開頭,可以看出是卜度輕率之詞,於是竟然執著於這句話,將中府當做表徵病症的地方,那是多麼粗陋啊!四肢在身體之外,不是臟腑。如果說脾主管四肢的話,脾是屬於臟而不是腑。大多數風淫的病症,都是風淫在體內,不論經過中經、中府、中藏,必定四肢無法發揮作用,可見四肢並不專屬於中府。那麼,四肢為什麼不能活動呢?人體的榮衛之氣,正常運行於身體之中。

中藏多滯九竅,此亦卜度之辭。五臟開竅於眼耳鼻口舌,固矣。而前後二陰之竅,又屬府不屬藏,未可並舉也。五藏非一齊俱中,但以何竅不利,驗何藏受邪差可耳。然諸家舍外候,別無內諦之法。且無畫一之方,又何疏耶?蓋風中入藏,關係生死安危,辨症既不清,用藥自不當,故特引《內經》、《金匱》奧義,詳之如下。

白話文:

中醫認為,臟腑積滯,九竅不通,這是推測疾病的一種方法。五臟分別開竅於眼、耳、鼻、口、舌,這是固定的。而前後兩個陰竅,又屬於腑不屬於臟,不能與五臟並列。五臟並非同時都積滯,只需根據哪個竅不通,就能知道哪個臟腑受到了邪氣侵犯。然而,各家醫家只注重外在的症狀,沒有其他的內在診斷方法。而且沒有統一的治療方法,又何談疏通呢?蓋風寒侵入臟腑,關係到生死的安危,辨別症狀又不清楚,用藥自然就不合適,因此特地引用《內經》、《金匱》的奧妙義理,詳細地闡述如下。

風中五臟,後世忽略。諸家方論,無津可問,茲會經意以明其治。《經》曰:肺中於風,多汗惡風時咳,晝瘥暮甚。診在眉上其色白,此舉其外候也。《金匱》曰:肺中風狀,口燥而喘,身運而重。胃虛而腫脹,則並詳其內證矣。《經》曰: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

白話文:

中醫認為,風可以在人體的五臟中運行,但後世的中醫家忽略了這一點。各家醫師的方劑論述中,都沒有可探討的要點。因此,我將結合經典著作的內容,來說明風在五臟中的治療方法。《黃帝內經》說:肺臟被風邪侵襲,會出現多汗、畏寒、有時咳嗽的症狀,白天症狀好轉,晚上症狀加重。診斷時可以在眉毛上方看到白色的徵兆,這是風邪侵襲肺臟的外在表現。《金匱要略》說:肺臟被風邪侵襲的症狀是口乾舌燥、呼吸困難、身體沉重。如果胃氣虛弱,還會出現腹脹的症狀,這就詳細地說明瞭風邪侵襲肺臟的內在證候。《黃帝內經》說:肺臟虛弱的人,脈搏來得快而浮,就像東西隨風飄揚,或者像風吹毛髮一樣。

此形其浮散之狀也。至《金匱》則曰:肺死藏,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合沉以微其浮,而藏氣之存否?始得煥然無疑矣。大凡仲景表章《內經》,皆自出手眼,以述為作。學者知之,他藏仿此。

白話文:

這是一種表面浮散的表現。到了《金匱要略》中說:肺氣衰弱,表明虛弱,按壓時,脈搏像蔥葉一樣軟弱,下面沒有根本(脈根)的人會死亡。結合沉脈來緩和浮脈,而肺氣的存亡,開始變得顯而易見,毫無疑問。仲景在《內經》中對症論治的方法,都是自己親自觀察和體驗所得,然後寫成文章的。學者知曉了這個,其他各藏仿照這個。

風既中肺,則火熱隨之,耗其津液,摶其呼吸,口燥而喘,勢有必至。然未入之先,已傷及榮衛所主之肌肉,水穀所容之胃府。逮風入肺而亂其魄,運用之機盡失,故身運而重,胃虛而腫脹等證,相因互見也。然藏氣未絕,猶屬可生。若脈見浮之而虛,其藏真欲散可知,加以有浮無沉,按之弱如蔥葉,則在上之陽,不下入於陰矣。其下無根,則孤陰且以漸而亡矣。

《內經》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者,正指此等無根之脈而言也。

白話文:

風邪侵襲肺臟,隨之而來的火熱會消耗津液,使呼吸急促,口乾舌燥。在風邪入侵之前,已經傷害了榮衛之氣所主的肌肉,和容納水穀的胃部。等風邪進入肺臟,擾亂了魄的正常功能,失去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所以就會出現身體沉重,胃部虛弱腫脹等症狀。但是此時如果藏氣未絕,人還是有可能被救治。如果脈象浮而虛弱,說明肺臟的真氣想要散發出來,加上有浮而無沉的脈象,按壓時軟弱無力,形如蔥葉,那麼肺臟的上陽之氣就會無法下降入陰,失去根本的陽氣,孤獨的陰氣就會逐漸消亡。

《經》曰:肝中於風,多汗惡風善悲,色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金匱》曰:肝中風者,頭目瞤而脅痛,行常傴,令人嗜甘。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白話文:

《經》上說:肝裡面有風,多汗怕風容易悲傷,臉色蒼白嗓子乾容易生氣,時常憎恨女子。診斷在眼睛下面,顏色是青色的。《金匱》上說:肝裡面有風的,頭目昏花而肋骨疼痛,走路常常跛行,讓人喜歡吃甜的。肝臟死亡,浮法摸上去軟弱,按下去像繩子一樣不來,或者彎曲像蛇一樣的是死症。

風木之藏,更中於風,風性上搖,必頭目瞤動。風耗血液,必筋脈縱急。其死脈浮之弱,按之如按索不來,則浮沉之間,陰陽已見決離。或曲如蛇行,仍是上下不動,惟在中者盡力奔迫,皆藏氣垂絕之象也。

白話文:

風木之藏,更加中於風,風性朝上搖動,所以患者必定會出現頭目昏眩、眼花等症狀。風耗血液,因此症狀必伴有筋脈縱急。脈象上呈現浮弱,按壓時就像按在繩索上一樣,是沒有回彈力的。在浮沉之間,陰陽已經明顯決離。或脈象曲張如蛇行,上下搏動不靈活,只有位於中央的脈氣全力奔迫,都是元氣將絕的表現。

《經》曰:心中於風,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金匱》分為二候,其曰: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食,心中飢,食即嘔吐,此外因也。其曰:心傷者,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熱,當臍跳,其脈弦,此內因也。心死藏,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記載,患有心臟病的人,常伴有出汗畏風、煩燥易怒、性格暴躁,病情嚴重時言語不利。這些病情主要在口部體現出來,往往口部發紅。《金匱要略》將心臟病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心臟因風所致,時常發熱,不能進食,胃中飢餓,一吃東西就嘔吐,這是外在因素引起的。第二種是心臟因勞倦所傷,一旦勞累過度,便會出現頭面發熱、心臟疼痛、煩躁發熱,臍中疼痛且脈搏弦緊。這是因內在因素引起的,若遇到這種情況,人便會死亡。假如在診斷時發現病人脈搏有浮而細實,脈像似麻豆,按壓時脈搏躁疾,則病人不久後就會死亡。

心藏中風,分之為二者。其一以外入之風,必從他藏迸至,心不受邪故也。宜隨其藏氣,兼去其風。其一以七情內傷神明,真陰不守,而心火炎上,頭目發赤,藏真既從火上炎,陰之在下者,無陽以舉之,則下重。其衛外之陽,不得入通於心,則發熱。其受盛之府,藏氣不交,鬱而內鼓,則當臍跳動。

死心脈《內經》形容不一,仲景總會大意,謂心藏垂絕之脈,一舉一按,短數而動,浮沉不可息數之狀若此。

白話文:

心臟貯多血,叫做中風,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外界風邪入侵,必定從其他臟腑流竄到心臟,因為心臟不受邪氣,所以治療時要針對風邪所在臟腑,同時祛除風邪。

另一種是七情過度內傷精神靈性,使得真陰不守,心火旺盛往上沖,頭目發紅,真藏精氣從心火上炎,陰精在下部無陽氣扶助,就會覺得下部沉重,衛陽在外不得入通於心,就會發熱,臟腑之間氣血不交,鬱結在心臟體內鼓脹,就會感到臍下跳動。

《經》曰:脾中風狀,多汗惡風,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金匱》曰: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瞤瞤而短氣,脾死藏,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

白話文:

《經》上說:脾中的風證,表現為多汗怕風,身體怠惰,四肢不願意動,面色淡薄微黃,不愛吃東西。診斷的部位在鼻子上,鼻子的顏色發黃。《金匱要略》中說,脾臟中的風證,表現為微微發熱。形體好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樣,腹中煩悶沉重,皮膚和眼睛發赤發黑,呼吸短促,脾臟失去藏血的功能,用手浮按時堅硬,用手按壓時像蓋著一個杯子,血脈暢通的樣子就像搖晃一樣的人,這是死證。

風入脾藏,為賊邪。外掣皮目,內亂意識,四肢怠惰,形如醉人,有必至也。加以胸中短氣,脾藏之傷,已見一斑,若脈更來去至止不常,浮之益大堅,是為獨陽。按之潔潔狀如搖,是為獨陰。故其動非活動,轉非圓轉,非藏氣之垂絕而何?

白話文:

當風邪侵入脾臟時,就會成為病邪。風邪會在外面掣引皮毛眼睛,在內部擾亂神志,使人四肢疲倦無力,呈現出像醉酒的人一樣的狀態,這是必然的結果。再加上胸中氣短,脾臟受傷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如果脈搏時快時慢,浮脈變得更加有力,這就是所謂的「獨陽」。如果脈搏按壓起來潔潔作響,就像在搖晃一樣,這就是所謂的「獨陰」。所以,病人的活動不是正常的活動,轉動也不是圓轉,這不就是藏氣垂絕的表現嗎?

《經》曰: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龐然如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診在肌上,其色黑,《金匱》闕此,腎死藏,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上說:腎虛的症狀是多汗怕風,面部浮腫,背部疼痛不能直立,面色紅赤,彎腰曲背不利於活動。診斷時可以在肌肉上看到黑點,《金匱要略》中沒有記載此症狀。腎精枯竭,脈象堅硬,按上去如轉動的丸子一樣,手按病人的足部,深入一寸以上,會導致死亡。

面龐然浮腫者,腎氣不能蟄封收藏,濁氣上干於面也。脊痛不能正立者,腎間生氣不鼓,腰府憊而僂俯,與隱曲不利,同一源也。《金匱》雖見缺文,大要兩腎藏精宅神,一身根本。多欲致虛,風最易入,腰曲,脊垂,舌卷,小便不禁,皆其候也。中腎從來兼此四者,本實先撥可知,然腎藏真陽,腎基未壞,真陽可居,必無死脈。

白話文:

面部浮腫的人,是腎氣不能蟄伏封藏,濁氣上浮到臉部造成的。脊椎疼痛無法直立的人,是腎間生氣不足,腰部虛弱而彎曲下垂,與隱曲不利,都是同一個根源。《金匱要略》雖然有缺文,但大要兩腎藏精宅神,是一身根本。縱慾過度導致虛弱,風寒最容易入侵,腰彎曲,脊椎下垂,舌頭卷縮,小便不禁,都是它的徵兆。中腎兼有這四種徵兆,本實先撥可知,但是腎藏真陽,腎基未壞,真陽可以居於其中,一定沒有死脈。

若浮之而堅,陽已離於陰位,按之亂如轉丸,則真陽搏激而出,不能留矣。若益下入尺中,則真陽先去,所餘孤陰,亦亂而下趨。正所謂陽從上脫,陰從下脫也。

白話文:

如果浮出來的脈象而且很硬,說明陽氣已經離開了陰位,按壓的時候就像轉動的藥丸很亂,那此時真陽奮激而出,而不能保留了。如果病脈進一步向下深入到寸關尺中,那就說明真陽已經先離開了,所剩的只有孤陰,此時也會混亂地向下降,這就是正所謂的陽從上面離開,陰從下面離開。

風中入藏,最防迸入於心。後世悉用腦、麝,引風入心,尤而效之,莫有知其非者。茲舉《金匱》二方,以明其治。

白話文:

風寒入侵臟腑,最怕它會衝擊進入心臟。後世的人都用腦和麝香來引發風寒入侵心臟,更加效法它,沒有人知道它的錯誤。現在舉出《金匱要略》中的兩個方劑,以說明它的治療方法。

侯氏黑散,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外臺》用之以治風癲。仲景制方,皆匠心獨創,乃於中風證首引此散,豈非深服其長乎!夫立方而但驅風補虛,誰不能之?至於驅之補之之中,行其堵截之法,則非思議可到。方中取用礬石,以固澀諸藥,使之留積不散,以漸填其空竅。服之日久,風自以漸而熄。所以初服二十日,不得不用溫酒調下,以開其痹著。以後則禁諸熱食,惟宜冷食。如此再四十日,則藥積腹中不下,而空竅填矣。空竅填,則舊風盡出,新風不受矣。蓋礬性得冷即止,得熱即行。故囑云:熱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藥力,抑何用意之微耶?風引湯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癎瘛瘲,日數十發,醫所不療。除熱方可。見大人中風牽引,少小驚癎瘛瘲,正火熱生風,五臟亢甚,歸迸入心之候。蓋驚癎之來,初分五臟,後迸入心,故同治也。巢氏用此治腳氣,豈非以石性易於下達,可勝其濕熱,不使攻心乎?夫厥陰風木,與少陽相火同居。火發必風生,風生必挾木勢侮其脾土。故脾氣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成癱瘓。用大黃為君,以盪滌風火熱濕之邪矣,隨用乾薑之止而不行者以補之,用桂枝、甘草以緩其勢,用諸石藥之澀以堵其路。而石藥之中,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厚土以除其濕,龍骨、牡蠣以收斂其精神魂魄之紛馳,用寒水石以助腎水之陰,俾不為陽亢所劫。更用紫石英以補心神之虛,恐主不安,則十二官皆危也。明此以治入藏之風,遊刃有餘矣。何後世以為石藥過多,舍之不用,而用腦、麝以散其真氣,花蛇以增其惡毒。智耶愚耶,而不解矣。

白話文:

  • 侯氏黑散:治療大風,四肢沉重,心中惡寒不足之症。在《外臺》中,它被用於治療風癲。仲景創製的方劑,皆匠心獨具,在前述中風證中首次採用此散方,這難道不是深刻地信服它的長處嗎?如果立方只是驅風補虛,誰不能做到呢?然而在驅之補之之中,行使堵截之法,就不是思考所能達到的了。方中選用礬石,以鞏固收斂諸藥,使其積留而不散失,以逐漸填補空虛的孔竅。服用日久,風自然而然地熄火。所以初服二十天,必須用溫酒送服,以打開痹阻。以後則禁止食用熱食,只宜食用冷食,如此再四十天,則藥物積聚在腹中不下,而空虛的孔竅也填滿了。空虛的孔竅填滿了,則舊風盡數排出,新風也不再招致了。蓋礬石的性質,遇到冷即停止,遇到熱則運行。所以囑咐說:熱食即下瀉,冷食自然能幫助增強藥力,這又是出於何等細微的用意呢?

  • 風引湯:治療成年人的風引,幼童的驚悸、癎瘲、瘛瘲,發作十多次,醫生無法醫治。只有去除熱才能使病痊癒。看到成年人中風牽引,幼童驚悸、癎瘲、瘛瘲,正是心火生風,五臟亢盛,歸迫入心的徵兆。蓋驚悸之症,最初由五臟分發,後來歸迫入心,所以都可以用同一種藥物來治療。巢元方用此方治療腳氣,難道不是因為石藥性容易下達,可以抑止濕熱,不使其攻心嗎?厥陰風木與少陽相火同居一經絡,火發必生風,風生必挾木勢侵侮脾土。所以脾氣不運行,積水成痰,流注四肢末端,於是成為癱瘓。用大黃做君藥,以清除風、火、熱、濕之邪;隨即用乾薑止住不運行之邪,並加以補益;用桂枝、甘草來調和藥勢;再用諸石藥的收斂作用來堵住邪氣的通路,而諸石藥之中,選用滑石、石膏的清金性以挫敗木氣,赤白石脂的厚土性以除濕,龍骨、牡蠣以收斂魂魄的紛亂,用寒水石來幫助腎水的陰性,使之不受陽亢的劫持,還要用紫石英來補益心神的虛損,擔心神志不寧,則十二官也危危可及了。明瞭了這些,用以治療入臟之風,就綽綽有餘了。可是後世卻認為石藥用得太多,捨棄不用,卻用腦子、麝香來散失真氣,用花蛇來增加毒性。這究竟是聰明還是愚蠢,就不得而知了。

按:《金匱》風引湯,當在侯氏黑散之下。本文有正氣引邪,喎僻不遂等語,故立方即以風引名之。侯氏黑散顓主補虛以熄其風,此方兼主清熱火濕以除其風也,集者誤次於寸口脈遲而緩之下,則證與方不相涉矣。

白話文:

根據《金匱要略》的記載,風引湯應該放在侯氏黑散之後。本文中有「正氣引邪」、「喎僻不遂」等詞語,因此立方名為風引。侯氏黑散專門用於補虛以熄風,而此方兼用清熱火濕以去除風。集者誤將此方放在寸口脈遲緩之下,則證候與方劑就無關聯了。

風中五臟,其來有自藏氣先傷,後乃中之。火熱氣濕痰虛,六賊勾引深入。一旦卒倒無知,遍身牽引,四末不用,但得不死,亦成癱瘓。何藏先傷,調之使平,不令迸入於心,乃為要也。

白話文:

中風原因各異,有的隱藏著先天的因素,有的則是損傷之後引起的。火、熱、氣、濕、痰、虛,這六種誘因勾結在一起侵襲人體。突然暈倒失去知覺,身體各部分牽連,四肢不能活動,即使沒有死,也會成為癱瘓。為了預防中風,最重要的就是調整好身體的機能,不讓六種誘因侵襲,傷及心臟。

五臟各藏一神,不可傷之。《經》謂神傷于思慮,則肉脫;意傷於憂愁,則肢廢;魂傷於悲哀,則筋變;魄傷於喜樂,則皮槁;志傷於盛怒,則腰膝難以俯仰。是風雖未入,藏真先已自傷,火熱氣濕痰虛,迎之內入,多汗惡風等證,因之外出,治之難矣。善治者,乘風未入,審其何藏先傷何邪,徹土綢繆,最為扼要之法也。

白話文:

五臟各藏有神靈,不可傷害它們。《黃帝內經》說:神靈受到思慮的傷害,就會使身體消瘦;意念受到憂愁的傷害,就會使肢體廢壞;魂魄受到悲哀的傷害,就會使筋脈發生變化;魄靈受到喜樂的傷害,就會使皮膚枯槁;意志受到盛怒的傷害,就會使腰膝難以彎曲伸展。這樣,邪風雖然還沒有入侵,但五臟藏神已經先自受傷,火熱、寒濕、痰虛的邪氣就會乘虛而入,多汗怕風等症狀由此而產生,發展到外部就難以治療了。善於治療的人,應在邪風沒有入侵之前,仔細審察哪個臟器最先受到什麼邪氣所傷,採取措施預防,這是最為重要的方法。

中風外證,錯見不一。風火相煽,多上高巔。風濕相搏,多流四末。手足麻木,但屬氣虛。關節腫痹,濕痰凝滯。

白話文:

中風的外部徵狀,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表現。風火相煽,往往會表現為頭部症狀較重。風濕相搏,往往會表現為四肢症狀較重。單純的手腳麻木,多半是氣虛所致。關節腫脹疼痛,多半是濕痰凝滯所致。

偏正頭痛,愈風丹。目蠕面腫,胃風湯。風濕,薏苡仁湯、排風湯。麻木,人參補氣湯。腫痹,舒筋散。

白話文:

偏正頭痛,服用愈風丹。眼睛跳動,臉腫,服用胃風湯。風濕,服用薏苡仁湯或排風湯。手腳麻木,服用人參補氣湯。腫脹疼痛,服用舒筋散。

寒熱似瘧,解風為宜。風藏痰隧,搜風最當。

解風散;搜風丸。

經絡及府,治分淺深。表裡之邪,大禁金石。

白話文:

寒熱像瘧疾一樣,治療時應該以袪風為主。風邪藏在痰的通道中,袪風是最適合的方法。 解風散;搜風丸。 治療經絡和臟腑的疾病,要根據病情的深淺來區分。對於表裡的邪氣,使用金石藥物是禁忌的。

中絡,桂枝。中經,小續命湯加減。表裡兼治,防風通聖散。祛風,至寶膏。攻裡,三化湯、搜風丸。

白話文:

中絡:使用桂枝湯治療。

中經:使用小續命湯加減治療。

表裡兼治:使用防風通聖散治療。

祛風:使用至寶膏治療。

攻裡:使用三化湯、搜風丸治療。

左癱右瘓,風入筋骨,宣導其邪,緩以圖之。

舒筋保安散。

卒中灌藥,宜用辛香。開痰行氣,調入蘇合。

白話文:

左側偏癱右側偏癱,是因為風邪侵入了筋骨,應該慢慢引導排出邪氣。 使用「舒筋保安散」。 突然中風時給予藥物,應該選擇辛香的藥材。以開痰行氣為目的,可以調入蘇合香。

南星湯調蘇合丸、順氣散、勻氣散、稀涎散。

白話文:

南星湯可以調節蘇合丸、順氣散、勻氣散、稀涎散。

四肢不舉,有虛有實。陽明虛,則宗筋失潤,不能束骨而利機關。陽明實,則肉理致密,加以風邪內淫,正氣自不周流也。

白話文:

四肢不能舉動,有虛證和實證之分。陽明虛證,則肌肉筋骨失於濡潤,不能束縛骨骼而利於關節的活動。陽明實證,則肌肉筋骨結構緻密,再加上風邪內侵,正氣自然不能周流全身。

虛用六君子湯,實用三化湯合承氣湯。

白話文:

虛證使用六君子湯,實證使用三化湯合承氣湯。

口眼喎斜,邪急正緩。左急治左,右急治右,先散其邪,次補其正。

左急,三聖散。右急,勻氣散。

轉舌、正舌,方名雖美,少陰脈縈舌本,三年之艾,不言標矣。資壽解語,猶為近之。

白話文:

嘴巴和眼睛歪斜,是因為邪氣過盛而正氣虛弱。如果左側邪氣過盛就治療左側,右側邪氣過盛就治療右側,首先應該散去邪氣,接著補充正氣。 如果是左側邪氣過盛,使用三聖散。如果是右側邪氣過盛,使用勻氣散。 對於舌頭轉動不靈活或舌頭偏斜的情況,雖然這些症狀的名字聽起來很美好,但少陰經絡繞過舌根,即使使用了三年的老艾,也只能治療表面症狀。資壽解語湯在這方面還比較接近有效的治療方法。

轉舌膏;正舌散;資壽解語湯。

白話文:

轉舌膏:用於治療口舌生瘡、疼痛、潰爛等症狀的藥膏。

正舌散:用於治療口舌生瘡、疼痛、潰爛等症狀的藥粉。

資壽解語湯:用於治療口舌生瘡、疼痛、潰爛等症狀的湯劑。

風初入府,肌肉蠕瞤,手足牽強,面腫能食。胃風宜投。

胃風湯。

風初入藏,發熱躁煩,先用瀉青,兼解表裡。次用愈風,磨入四白。

瀉青丸;愈風湯;四白丹。

養血豁痰,枘鑿不入,先其所急,不宜並施。

白話文:

風剛開始進入身體,肌肉會有蠕動的感覺,手腳感到僵硬,臉部浮腫但仍能正常飲食。這種情況適合使用胃風湯。 風邪初入臟腑,會出現發熱、煩躁不安的症狀,應先使用瀉青丸來調理,同時解表散寒。隨後再服用愈風湯,研磨後加入四白丹一起使用。 若需養血去痰,而兩者方法不相容時,應先處理緊急的情況,不應同時進行。

養血,大秦艽湯、當歸地黃湯、天麻丸。豁痰,滌痰湯、青州白丸子。熱痰,竹瀝荊瀝湯、貝母栝蔞散。陰虛夾痰,千金地黃湯。

白話文:

養血:大秦艽湯、當歸地黃湯、天麻丸。

化痰:滌痰湯、青州白丸子。

熱痰:竹瀝荊瀝湯、貝母栝蔞散。

陰虛夾痰:千金地黃湯。

心火內蘊,膻中如燔,涼膈、清心,功見一斑。心血內虧,恍惚不寐,服二丹丸,可以安睡。火盛壯水,勿辭迂緩,水升火降,枯回燥轉。

白話文:

心火鬱積在體內,胸口就像被燒烤一樣,清涼膈膜,清心降火,效果馬上就見到了。心血虛虧,恍惚不安無法入睡,服用二丹丸,可以安然入睡。火勢旺盛,壯大腎水,不要嫌棄進展緩慢,腎水升高,心火下降,枯燥轉為滋潤。

涼膈散;清心散;二丹丸;壯水地黃湯。

白話文:

涼膈散:清涼退火的藥物,常用於治療肺火旺盛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清心散:清心除煩的藥物,常用於治療心火旺盛引起的失眠、煩躁、心悸等症狀。

二丹丸:以丹參、丹皮為主藥的藥物,常用於治療血瘀引起的各種疾病,如冠心病、心絞痛、中風等。

壯水地黃湯:補腎滋陰的藥物,常用於治療腎陰虧虛引起的各種疾病,如腰膝痠軟、潮熱盜汗、失眠多夢等。

真陽上脫,汗多肢冷,氣喘痰鳴,此屬不治。黑錫三建,引陽回宅;水土重封,虞淵浴日。

黑錫丹;三建二香湯。

腎水泛痰,真陽未脫,治以星附,十中九活。

星附湯。

外風暴發,內風易熾。熱溉甘寒,避居密室,毋見可欲,毋進肥鮮,謹調千日,重享天年。

白話文:

真陽上脫,大量出汗四肢冰冷,氣喘伴有痰鳴,這種情況屬於無法救治。使用黑錫丹,可以引導陽氣回歸;用水土重封,如同在深淵中沐浴太陽。 黑錫丹;三建用二香湯。 腎水過多導致痰多,但真陽尚未脫失,治療可用星附湯,十人中有九人可以存活。 星附湯。 外界風邪突然發作,內在風邪容易旺盛。應該用甘寒的藥物清熱,住在密封的房間裡,避免看到誘人的事物,不要吃肥美的食物,謹慎調養一千天,可以延長壽命。

世傳中風之人,每遇外風一發,宜進續命湯以御之。殊為不然,風勢才定,更用續命湯重引風入,自添蛇足也。惟用甘寒藥頻頻熱服,俾內不召風,外無從入之路。且甘寒一可息風,二可補虛,三可久服,何樂不用耶?

【律五條】

白話文:

傳統以來流傳治療中風的方劑,每當遇有外來風邪誘發中風時,都應該服用續命湯來抵抗。然而,這其實是不正確的。因為當風邪才剛平定下來,卻又服用續命湯,反而會再次引風入體,徒增困擾。

最好的方法是用甘寒的藥物頻繁服用,以溫熱的方式服用,使體內不易受風邪侵襲,體外也無從入侵。甘寒的藥物既能息風,又能補虛,而且可以長期服用,何樂而不為呢?

凡風初中經絡,不行外散,反從內奪,引邪深入者,醫之過也。治中風一如治傷寒,不但邪在三陽引入三陰為犯大禁,即邪在太陽引入陽明、少陽,亦為犯禁也。故風初中絡,即不可引之入經,中經即不可引之入府,中府即不可引之入藏。引邪深入,釀患無窮,乃至多死少生,可無戒歟?

白話文:

凡是風病在最初侵襲經絡時,沒有向外分散,反而從內部奪取氣血,導致邪氣深入。這是醫生的過錯。治療中風的方法,與治療傷寒的方法是一致的,不但邪氣在三陽引入三陰是犯了大忌,即使邪氣在太陽引入陽明、少陽,也是犯了忌諱。所以風病在最初侵襲經絡時,就不能引導它進入經脈,在經脈中就不可再引導它進入臟腑,在臟腑中就不能再引導它進入藏腑。引導邪氣深入,會造成無窮的禍患,甚至會導致死亡,難道沒有戒懼嗎?

凡治中風自汗證,反利其小便者,此醫之過也。毋論風中淺深,但見自汗,則津液外出,小便自少。若更利之,使津液下竭,則榮衛之氣轉衰,無以制風火之勢,必增其煩熱,而真陰日亡也。況陽明經利其小便,尤為犯禁。少陰經利其小便,必失溲而殺人,可無戒歟?

白話文:

凡是治療中風自汗的病症,卻反過來使患者的小便通利,這是醫生的過錯。不論風邪侵襲的深淺,只要見到自汗,這就表示津液(體液)已經外洩了,小便自然就少了。如果又再使小便通利,使津液消耗殆盡,那麼榮衛之氣(氣血)就會轉弱,無力制御風火之勢,必定會增加煩熱的症狀,而真陰(陰液)也會一天天減少。特別是陽明經(手足陽明經)和小腸經(手少陰經)利尿,更是犯了禁戒。少陰經(腎經)利尿,必定會導致不能小便而死亡,豈能不戒慎呢?

凡治中風病,不明經絡府藏,徒執方書,妄用下法者,必至傷人,醫之罪也。風中經絡,只宜宣之使散,誤下則風邪乘虛入府入藏,釀患無窮。若夫中藏之候,多有平素積虛,藏真不守者,下之立亡,不可不慎。惟在胃府一證,內實便秘者,間有可下。然不過解其煩熱,非大下也。

白話文:

在治療中風病時,如果不懂得經絡府藏,只憑著醫書上的方子,胡亂使用下法,必定會傷害病人,這是醫生的罪過。風在經絡中,只宜用宣通的方法讓它散開,如果誤用下法,風邪就會趁虛進入臟腑,導致無窮的禍患。至於內臟虛弱的徵候,多是平時積虛,臟氣不固所致,如果誤用下法,就會立即使病人死亡,因此不得不慎重。只有胃府一證,內有實熱便祕,纔有可能用下法,但這種下法只能暫時解除煩熱,不能大下。

所謂一氣之微汗,一旬之微利,亦因可用始用之。至於子和以下立法,機要以中藏者宜下為言,則指下為定法,胡可訓耶。然中藏有緩急二候,中府日久,熱勢深極,傳入藏者,此屬可下。而下必使風與熱俱去,填其空竅,則風不再生。若開其瘀壅,必反增風勢,何以下為哉?其卒虛身中急證,下藥入口,其人即不蘇矣,可無辨歟!後世以中府之便秘,指為中藏,見其誤下,不致損人,益信子和機要之法為可用。設遇真中藏證,下不中病,難可復追矣。

白話文:

所謂一把汗、一小便,都是因為可以利用才開始使用的。至於張子和以下的方法,機要以中藏的宜下(治療)為法,則指下(治療)為定法,怎麼可以隨意討論呢。然而,中藏有緩急兩種情況,中府(部位)日久,熱勢深極,傳入藏(即肝)者,此屬可下(治療)。而下(治療)一定要使風與熱都去除,填補其空穴,則風就不會再產生。如果打開瘀塞壅阻,必然反而增加風勢,怎麼能下(治療)呢?其突然虛脫全身急證,一下藥入口,病人就已經不省人事了,難道可以不辨別嗎!後世以中府的便祕,指為中藏,見其誤下(治療),不致損人,更加相信張子和機要的方法是可以使用的。設若遇到真正的中藏病症,治療不對症,就難以挽回。

凡治中風四肢不舉證,不辨虛實,妄行補瀉者,醫之過也。四肢不舉,皆屬脾土,膏粱太過,積熱內壅者,為脾土瘀實,宜瀉以開其壅。食少體羸,怠惰嗜臥者,為脾土虛衰,宜補以健其運。若不辨而實者補之,虛者瀉之,寧不傷人乎?

白話文:

凡是治療中風導致四肢無法抬舉的證型,如果不辨別是虛症還是實證,而隨意使用補益或瀉下的方法,都是醫生的過錯。四肢無法抬舉,都屬於脾土的範疇。飲食過於肥膩,積累的熱邪內盛,導致脾土瘀實,應該瀉下以疏通其鬱結。飲食減少,身體虛弱,懶惰嗜睡屬於脾土虛衰,應該補益以增強其運作。如果不辨別虛實,實證反而用補益的方法,虛證卻用瀉下的方法,豈不是會傷害人嗎?

凡治外中於風,不辨內挾何邪,誤執一家方書,冀圖弋獲,其失必多,醫之過也。風邪從外入者,必驅之使從外出。然挾虛者,非補虛則風不出。挾火者,非清熱則風不出。挾氣者,非開鬱則風不出。挾濕者,非導濕則風不出。挾痰者,非豁痰則風不出。河間東垣丹溪,各舉一端,以互明其治。

白話文:

凡是治療外感風邪的疾病,如果不能辨別內在是否夾雜了其他邪氣,就誤用某一家醫書的方劑,希望能夠迅速治癒疾病,這通常會導致很多錯誤,這是醫生的過錯。從外部侵入體內的風邪,必定要把風邪驅趕出體外。但是,如果患者體內有虛弱的問題,如果不補虛,風邪就不會外出;如果患者體內有火熱的問題,如果不清熱,風邪就不會外出;如果患者體內有鬱氣的問題,如果不開鬱,風邪就不會外出;如果患者體內有濕氣的問題,如果不導濕,風邪就不會外出;如果患者體內有痰的問題,如果不化痰,風邪就不會外出。河間派的劉完素、東垣派的張子和丹溪派的朱丹溪,各自舉出一個治療範例,以互相闡明治療的原理。

後學不知變通,但宗一家為主治,倘一病兼此五者,成方果安在?況不治其所有,反治其所無,寧不傷人乎?(附風痱法一條)

白話文:

如果醫生只泥古不變,只遵循一種治療方法,而一位患者同時出現五種疾病,那麼應該使用哪一種治療方法呢?況且如果醫生不治療患者的實際疾病,反而治療患者不存在的疾病,難道不會傷害患者嗎?(附風痱法條款)

岐伯謂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半身不遂;二曰風痱,於身無痛,四肢不收;三曰風懿,奄忽不知人;四曰風痹,諸痹類風狀。後世祖其說而無其治,《金匱》有古今錄驗三方,可類推之。

白話文:

岐伯說中風的大症狀有四種:第一種是偏枯,半身不遂;第二種是風痱,身上沒有疼痛,四肢收縮不動;第三種是風懿,突然昏迷不醒,不認識人;第四種是風痹,各種痹病的症狀都像中風。後代的醫家沿襲了他的說法,卻沒有他的治療方法。《金匱要略》中記載了古今驗證過的三個方劑,可以類推使用。

《經》謂內奪而厥,則為風痱。仲景見成方中,有治外感風邪兼治內傷不足者,有合《經》意,取其三方,以示法程。一則曰古今錄驗續命湯,再則曰千金三黃湯,三則曰近效白朮附子湯。前一方,治榮衛素虛而風入者。中一方,治虛熱內熾而風入者。後一方,治風已入藏,脾腎兩虛,兼諸痹類風狀者。

白話文:

《內經》中記載,內臟被耗損而出現厥證,就是風痱病。仲景在流傳的藥方中,看到有治療外感風邪,兼治內傷不足的藥方,符合《內經》中提及的內容,於是選取三個藥方作為規範。第一個是《古今錄驗續命湯》,用於治療營衛氣血本來虛弱,而風邪侵入引起的疾病。第二個是《千金三黃湯》,用於治療虛熱在體內熾盛,而風邪侵入引起的疾病。第三個是《近效白朮附子湯》,用於治療風邪已經入侵臟腑,脾腎兩虛,併發各種痹症,狀似風濕病的疾病。

學者當會仲景意,而於淺深寒熱之間,以三隅反矣。《古今錄驗》續命湯。《千金》三黃湯。《近效》白朮附子湯。

附風懿

按:風懿曰奄忽不知人,即該中風卒倒內,《金匱》不重舉其證,意可知矣。(附風痹法七條)

白話文:

學者應該領會仲景的思路,在淺深寒熱之間,以三大藥方治療。

《古今錄驗》中的續命湯。

《千金》中的三黃湯。

《近效》中的白朮附子湯。

中風四證,其一曰風痹,以諸痹類風狀,故名之也。然雖相類,實有不同。風則陽先受之,痹則陰先受之耳。致痹之因,曰風、曰寒、曰濕,互相雜合,匪可分屬。但以風氣勝者為行痹,風性善行故也。以寒氣勝者為痛痹,寒主收急故也。以濕氣勝者為著痹,濕主重滯故也。

白話文:

中風有四種證候,其中一種稱為風痹。由於各種痹證與風的症狀相似,因此得名。然而,雖然相似,但實際上是有區別的。風病是陽氣先受侵襲,而痹病則是陰氣先受侵襲。導致痹病的原因,有風、有寒、有濕,這些原因互相交雜,無法區分。但如果以風氣為主導,稱為行痹,因為風性善於流動。如果以寒氣為主導,稱為痛痹,因為寒性主收斂,容易引起疼痛。如果以濕氣為主導,稱為著痹,因為濕性重滯。

邪之所中,五淺五深,不可不察。在骨則重而不舉;在筋則屈而不伸;在肉則不仁;在脈則血凝而不流;在皮則寒。此五者在軀殼之間,皆不痛也。其痛者,隨血脈上下,寒凝汁沫,排分肉而痛,雖另名周痹,不隸於血脈之中也。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

白話文:

邪氣侵犯人體,有五種淺症、五種深症,不可不注意。邪氣在骨頭裡,就會沉重無法舉起;邪氣在筋脈裡,就會彎曲無法伸展;邪氣在肌肉裡,就會麻木沒有知覺;邪氣在脈絡裡,就會血液凝結無法流動;邪氣在皮肉裡,就會寒冷。這五種情況都在身體表面,都不會疼痛。但如果邪氣沿著血脈上下運行,就會導致寒凝汁沫,阻塞肌肉而引起疼痛,這種疼痛雖然另有周痹之名,但實際上並不屬於血脈中的疾病。骨痹如果不及時治療,又受到邪氣侵襲,就會深入腎臟。筋痹如果不及時治療,又受到邪氣侵襲,就會深入肝臟。

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此五者,亦非徑入五臟也。五臟各有合病,久而不去,內舍於其合也。蓋風寒濕三氣,雜合牽制,非若風之善行易入,故但類於中風也。《經》論諸痹至詳,然有大闕,且無方治。

白話文:

脈痹不止,重複感染邪氣,邪氣內蘊於心。肌痹不止,重複感染邪氣,邪氣內蘊於脾。皮痹不止,重複感染邪氣,邪氣內蘊於肺。這五種情況,也不是直接侵入五臟。五臟各有相合之病,長時間不去,邪氣內蘊於其相合之臟器。蓋因風寒濕三氣,雜合牽制,不像風那樣善於運行易於侵入,所以僅僅類似於中風。《經》論述諸痹非常詳細,但有很大的欠缺,而且沒有治療方案。

《金匱》補之。一曰血痹、二曰胸痹、三曰腎著、四曰三焦痹。《金匱》論血痹,謂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記載了四種痹證,分別是血痹、胸痹、腎著、三焦痹。《金匱要略》中對血痹的論述是,身體虛弱、肌肉豐盛的人,如果因為疲勞出汗,沒有及時活動身體,加上微風吹拂,就會得血痹。血痹的脈象是寸口脈微弱澀滯,關脈上部稍緊,應當針灸以引導陽氣,使脈象調和,緊脈消失,病情就會痊癒。

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

白話文:

血痹:陰陽兩氣都微弱不足,寸口關脈微弱,尺脈中偏小而緊,外症表現為身體麻木不仁,好像風痹的症狀,可以用黃耆桂枝五物湯為主方來治療。

《經》但言在脈則血凝而不流,《金匱》直髮其所以不流之故。言血既痹,脈自微澀,然或寸或關或尺,其脈見小緊之處,即風入之處也。故其針藥所施,皆引風外出之法也。

白話文:

《靈樞經》只說經脈出現問題時,血液凝結而不流動,《金匱要略》則直接闡述了血液不流動的原因。指血液既已瘀阻,脈搏自然微弱而澀滯,但是有時在寸口、關脈或尺脈,脈搏顯得緊小的部位,就是風邪進入的部位。所以針灸和風邪的藥物在施術和使用上,都是採用引風外出的方法。

《金匱》論胸痹脈證,並方治繹明,入二卷胸寒痹痛條下,此不贅。《金匱》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薑苓朮湯主之。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關於胸痹脈象的論述以及方劑治療的方法,已在第二卷「胸寒痹痛」條下詳細論述,在此不贅述。《金匱要略》中記載的腎著之病,患者身體沉重,腰部寒冷,就像坐在水中一樣,身體浮腫如水,但卻不感到口渴,小便通暢,飲食也如常。此病屬於下焦,是由於身體勞累、出汗過多,衣服裏經常潮濕所致,久而久之就患上了這種病。患者腰部以下感到寒冷疼痛,腹部沉重,就像腰間綁著五千個銅錢一樣,治療此病可以使用甘薑苓朮湯。

《經》但言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仲景知濕邪不能傷腎藏之真,不過舍於所合。故以身重腰冷等證為言,曰飲食如故,曰病屬下焦,意可知矣。然濕土之邪,賊傷寒水,恐害兩腎所主生氣之原,關係尤大,故特舉腎著一證,立方以開其痹著。

白話文:

《傷寒論》只是說骨痹不好,再次受到邪氣侵襲,內在的邪氣積聚在腎臟。仲景知道濕邪不能傷害腎臟的本質,只是積聚在腎臟的相關部位。所以用身體沉重、腰部寒冷等證來加以說明,說飲食一如既往,說疾病歸屬於下焦,意思可以知道了。然而濕土之邪,損害了寒水,恐怕危害兩腎所主生氣的根本,關係尤其重大,所以特別舉出腎著一證,立下方劑來打開其痹著。

《金匱》復有總治三痹之法,今誤編歷節黃汗之下,其曰: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是也。

白話文:

《金匱》中對三痹另有總治的治療方法。在今人的誤編中,歸屬到五節風的歷節之下,條文是:諸肢節疼痛,身體虛弱,腳腫如脫臼,頭暈氣短,身體溫熱,想吐,可用桂枝、芍藥、知母三味藥材煎湯服用。

短氣,中焦胸痹之候也。屬連頭眩,即為上焦痹矣。溫溫欲吐,中焦痹也。腳腫如脫,下焦痹也。肢節疼痛,身體尩羸,筋骨痹也。榮、衛、筋、骨、三焦俱病,又立此法以治之,合四法以觀精微之蘊,仲景真百世之師矣。治痹諸方,不另立門,姑附風門之後,實與治風不侔,不可誤施。痹症瑣屑,不便立法者,俱於用方條下發之,宜逐方細玩。

【律一條】

白話文:

短促氣息,是中焦胸中氣血痹阻的症狀。如果連帶出現頭暈,說明上焦也氣血痹阻。身體溫熱想吐,是中焦氣血痹阻的症狀。腳腫得像脫臼一樣,是下焦氣血痹阻的症狀。四肢關節疼痛,身體虛弱,是筋骨氣血痹阻的症狀。氣血、經脈、筋、骨、三焦都出現了疾病,這裡再單獨設立這個方法來治療,把四種方法綜合運用,就可以觀察到精微奧妙的醫理,張仲景真是歷代醫生的老師啊。治療氣血痹阻的各種方法,不另立專門的章節,暫且放在治療風病的章節之後,實際上和治療風病的方法不同,不能錯誤地使用。氣血痹阻的症狀繁雜瑣碎,不方便規定治療方法,都要在使用方劑的條目下發布,應該逐條細緻地揣摩。

凡治痹症,不明其理,以風門諸通套藥施之者,醫之罪也。痹症非不有風,然風入在陰分,與寒濕互結,擾亂其血脈,致身中之陽,不通於陰,故致痹也。古方多有用麻黃、白芷者,以麻黃能通陽氣,白芷能行榮衛,然已入在四物、四君等藥之內,非顓發表明矣。至於攻裡之法,則從無有用之者。

以攻裡之藥,皆屬苦寒,用之則陽愈不通,其痹轉入諸府,而成死症者多矣,可無明辨而深戒歟?

白話文:

凡是治療痹症的,如果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用風門諸通套藥來治療的,這是醫生的罪過。痹症雖然不排除有風的因素,但是風進入陰分,與寒濕互相結合,擾亂血脈,導致身體的陽氣,不能通達於陰分,所以導致痹症。古代的方劑中多有用麻黃、白芷的,因為麻黃能通陽氣,白芷能行榮衛,但這些藥物已經包含在四物、四君等藥方之中,並沒有專門發散表面的作用了。至於攻裡的方法,從來沒有人使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