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金匱翼》~ 卷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

1. 清燥濕熱之劑

神芎丸

大黃,黃芩(各二兩),黑醜(頭末),滑石(各四兩),黃連,川芎,薄荷葉(各半兩)

滴水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溫水下。(《局方》無黃連。)婁全善云:一中年夢遺,與澀藥勿效。改與神芎丸下之,後與豬苓丸,遂愈。

豬苓丸,治年壯氣盛,濕熱鬱滯夢遺。

半夏一兩破如豆粒,用豬苓二兩,為末,先將一半炒半夏色黃,勿令焦,出火毒,取半夏為末,糊丸梧子大,候乾,用前豬苓末一半,又同炒微裂,入瓷瓶內養之,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三四十丸。常又服於未申間,以溫酒下。此方以行為止,治濕熱鬱滯,小水頻數,夢遺精滑良。蓋半夏有利性,而豬苓導水,即腎氣閉,導氣使通之意。

一男子夢遺,醫與澀藥,反甚,先服神芎丸大下之,卻服此豬苓丸愈。可見夢遺屬鬱滯者多矣。

經驗豬肚丸,治夢遺泄精,進飲食,健肢體,此藥神應。

白朮(麵炒,五兩),苦參(白者,三兩),牡蠣(左顧者,煅研,四兩)

上為末,用雄豬肚一具洗淨,以瓷罐煮極爛,木石搗如泥和藥,再加肚汁搗半日,丸如小豆大,每服四五十丸,日進三服,米飲送下。久服自覺身肥,而夢遺永止。

《和劑》威喜丸

白茯苓(去皮,四兩,切塊,同豬苓二錢半於瓷器內煮二十餘沸,曬乾,不用豬苓),黃蠟(四兩)

上以茯苓為末,溶黃蠟搜和為丸,如彈子大。每空心細嚼,滿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和為度效。忌米醋及怒氣動性。

三仙丸

益智仁(二兩,用鹽二兩炒,去鹽),烏梅(一兩半,炒),山藥(一兩,另為末。)

上用山藥末,煮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硃砂為衣,空心臨臥以鹽湯下。

蒼朮丸

茅山蒼朮(去粗皮,一斤,米泔浸一日夜,焙乾),舶山茴香(炒,三兩),川烏(炮,去皮臍),破故紙(各二兩,炒,),川楝子(蒸取肉,焙乾,三兩),白茯苓(二兩),龍骨(別研,二兩)

上末,糊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縮砂仁湯下。粳米飲亦可。此《直指》所謂脾精不禁,當用蒼朮輩以斂脾精是也。若有熱者,宜鳳髓丹。

白話文:

清燥濕熱之劑

神芎丸

此方由大黃、黃芩、黑醜、滑石、黃連、川芎、薄荷葉組成,丸藥大小如滴水丸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溫水送服。(《局方》中無黃連。)婁全善記載:一位中年男子夢遺,服用澀藥無效,改用神芎丸後,再服用豬苓丸,症狀痊癒。

豬苓丸

此方主治年輕力壯,因濕熱鬱滯導致的夢遺。 將半夏研磨成豆粒大小,與豬苓一同研磨成粉。先炒一半半夏至微黃,注意不要炒焦,去除火毒,研磨成粉後,用剩餘的半夏粉糊成梧子大小的丸藥,待其乾燥後,再將剩餘的豬苓粉炒至微裂,放入瓷瓶保存。空腹溫酒或鹽湯送服三十至四十丸。通常在未申時分(下午一點到三點)服用,溫酒送服。此方通過調理脾胃來止遺精,治療濕熱鬱滯、小便頻數、夢遺滑精等症狀。因為半夏具有健脾利濕的作用,豬苓則能利水,能疏通腎氣,使氣機通暢。

一位男子夢遺,服用澀藥反而加重病情,先服用神芎丸後病情有所好轉,再服用豬苓丸後痊癒。可見,許多夢遺患者屬於濕熱鬱滯之症。

經驗豬肚丸

此方主治夢遺泄精,能增進食慾,強健體魄,療效顯著。由白朮、苦參、牡蠣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粉,用雄豬肚洗淨後,用瓷罐燉煮至極爛,再用木杵搗成泥狀,與藥粉混合,再加入豬肚汁,繼續搗半日,製成小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四十五丸,每日三次,米湯送服。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肥壯,並徹底治癒夢遺。

《和劑》威喜丸

此方由白茯苓和黃蠟組成。將白茯苓研磨成粉,與溶化的黃蠟混合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空腹細嚼,慢慢咽下,以小便清暢為效。忌食米醋和生氣。

三仙丸

此方由益智仁、烏梅、山藥組成。將山藥研磨成粉,用其煮成糊狀,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再用硃砂包衣。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或睡前用鹽湯送服。

蒼朮丸

此方由茅山蒼朮、舶山茴香、川烏、破故紙、川楝子、白茯苓、龍骨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粉,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再用硃砂包衣。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縮砂仁湯送服,或用粳米湯送服。《直指方》中提到,脾氣虛弱者,可用蒼朮等藥收斂脾氣。若有內熱,則宜服用鳳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