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倫

《嬰童類萃》~ 下卷 (16)

回本書目錄

下卷 (16)

1. 五淋論

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麥冬,木通(各一錢),甘草(三分),豆豉(一錢五分)

淡竹葉二十片,燈心二十寸,水煎,臨服入藕汁。

又方,以下單方並治血淋。

生蒲黃,赤茯苓,生地,甘草

為末,每服一二錢,人發灰,淡竹葉湯下。

單方

紫蘇煎湯服效。

車前葉搗汁服。

琥珀末,薄荷、燈心調下。

發灰井花水調下。

紫雷丸,治兒胎中受熱藥毒,小便赤澀,淋瀝疼痛,啼哭不安,及尿血並效。

黃柏(一兩,鹽水炒),知母(五錢,鹽酒炒),玄明粉(八錢),滑石(八錢),琥珀(三錢),黃連(五錢),甘草(三錢),青黛(三錢)

為末,蜜丸,菜子大。每服百丸,木通、生地湯下。

通幽瀉毒飲,治症同前。

木通,赤茯,生地,黃連,甘草,大黃(二錢,酒煨),滑石,牽牛末(各等分)

燈心二十寸,水煎服。唇燥,加麥冬、花粉。

秘方,治大小便不通。

蚯蚓糞(二錢),百草霜(一錢)

為末。用米泔水,順水擂服,即通。

潤腸丸,治大便秘澀不通,體弱氣虛,血熱內結,難以轉下,此方常服甚佳;及婦人產後,老人虛秘。

大黃(四兩,酒蒸二次),當歸(二兩),桃仁(一兩,去皮,炒研),麻仁(二兩),枳實(一兩),熟地(二兩),郁李仁(二兩,淨仁)

為末,蜜丸。視大小加減,白滾湯下。

透骨膏,治淋諸藥不效,此方甚驗。

穿山甲(尾足者),五靈脂(各二錢),巴豆(一錢,肉)

用蒜煨熟,同搗為膏。罨臍上,以絹帕縛之,將手烘熱,頻頻熨之。

掩臍膏,治膀胱鬱熱,小便不通。

螺螄(一合,搗),蔥白(五個),麝香(一分),鹽(少許)

共搗成餅。罨臍上,須臾即通。

毛毛酸草搗汁服(加酒少許。)

單燈心湯空心服。

灸法,礬末,安臍中,用艾灸七壯;鹽安臍中,艾火灸七壯。

神闕穴(即臍中),三陰交一穴(灸五壯)

白話文:

五淋論

用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麥冬、木通各一錢,甘草三分,豆豉一錢五分,加上淡竹葉二十片,燈心二十寸,用水煎煮,快要服用時加入藕汁一起喝。

另一個方子,以下單方都可以用來治療血淋(小便帶血)。

用生蒲黃、赤茯苓、生地、甘草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加上人髮燒成的灰,用淡竹葉湯送服。

單方:

用紫蘇煎湯服用有效。

將車前葉搗爛取汁服用。

用琥珀粉末,加上薄荷和燈心調和後服用。

用頭髮燒成的灰,用井水(帶有花的水)調和後服用。

紫雷丸,可以治療嬰兒在胎中受到熱邪或藥毒,引起小便赤澀、淋漓疼痛、哭鬧不安,以及小便帶血的症狀。

用黃柏一兩(用鹽水炒過),知母五錢(用鹽酒炒過),玄明粉八錢,滑石八錢,琥珀三錢,黃連五錢,甘草三錢,青黛三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像菜籽那麼大。每次服用一百顆,用木通和生地煮的湯送服。

通幽瀉毒飲,可以治療與上述紫雷丸相同的症狀。

用木通、赤茯苓、生地、黃連、甘草、大黃二錢(用酒煨過)、滑石、牽牛末(各藥材等量),加上燈心二十寸,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嘴唇乾燥,可以加入麥冬和花粉。

秘方,可以治療大小便不通暢。

用蚯蚓糞二錢,百草霜一錢,將它們磨成粉末。用米泔水(洗米水)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後服用,就能通便。

潤腸丸,可以治療大便乾澀不通,身體虛弱、氣虛、血熱內結、難以排便的情況,經常服用效果很好;也適用於婦女產後和老年人因虛弱引起的便秘。

用大黃四兩(用酒蒸過兩次),當歸二兩,桃仁一兩(去皮炒過研磨),麻仁二兩,枳實一兩,熟地二兩,郁李仁二兩(去核),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用量可視情況調整,用白開水送服。

透骨膏,可以治療各種淋病,當其他藥物無效時,這個方子非常有效。

用穿山甲(取尾巴和腳的部位),五靈脂各二錢,巴豆一錢(取肉),用大蒜煨熟,一起搗成膏狀。將藥膏敷在肚臍上,用絹布包紮好,用手將藥膏烘熱,頻繁地熨燙。

掩臍膏,可以治療膀胱鬱熱、小便不通。

用螺螄一合(搗爛),蔥白五個,麝香一分,少許鹽,將它們一起搗成餅狀,敷在肚臍上,很快就能通小便。

將毛毛酸草搗爛取汁服用(加入少量酒)。

單獨用燈心草煮湯,空腹服用。

灸法,將白礬末放在肚臍中,用艾草灸七壯;也可以將鹽放在肚臍中,用艾草灸七壯。

在神闕穴(肚臍)和三陰交穴(一個穴位)灸五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