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倫

《嬰童類萃》~ 中卷 (23)

回本書目錄

中卷 (23)

1. 泄瀉論(附)宿食

共為末,煉蜜搗勻合香橘餅。每服一餅,米湯化下。

啟脾丸,健脾胃,進飲食,止泄瀉,治久痢,及男婦老弱脾泄。並歷神效。

人參(五錢),白朮(一兩,炒),茯苓(一兩),甘草(五錢,炙),蓮肉(一兩),山藥(一兩),山楂肉(一兩),陳皮,澤瀉(各七錢),肉蔻(三錢,麩煨)

為末,煉蜜搗勻為丸,圓眼核大,清米湯下。

參苓白朮散,治一切泄瀉,脾胃虛弱,及久痢不止。

人參,白朮(炒),茯苓,薏苡仁(炒),甘草(炙),山藥,蓮肉,扁豆(炒。各一兩),砂仁(五錢),桔梗(七錢,炒)

為末,每服一二錢,白滾湯調化下。作煎劑亦可。

胃苓湯(即平胃散合五苓散),治一切瀉痢,及不服水土,脾胃不和,三焦氣壅。寬中順氣;分利陰陽。

蒼朮(炒),厚朴(薑製),陳皮,甘草,白朮(炒),豬苓,澤瀉(各等分),官桂(少),茯苓(一錢二分)

生薑三片,棗一枚。此方隨症應變,功效無窮。

加味觀音散,外感風冷,內傷飲食,脾胃不和,嘔吐泄瀉,不進乳食,漸至羸瘦。大抵胃虛則嘔,脾虛則瀉,脾胃俱虛,吐瀉不已。此藥溫養脾胃。

人參,黃耆,茯苓(各一錢),藿香,扁豆(各七分),木香(三分),白芷(六分),甘草(五分),神麯,蓮肉,石蓮肉(各八分),乾薑(三分)

冬瓜仁百粒、烏梅一個,水煎。

溫脾散,治泄瀉腹痛,乳食不化。

蒼朮(一錢,炒),厚朴(七分,制),甘草(五分),陳皮,訶子,人參,茯苓,桔梗(各六分),木香,乾薑(各三分)

為末,鹽梅湯調化下;或作煎劑亦可。

人參豆蔻散,止泄瀉,厚腸胃,進飲食。

人參(五分),白朮,茯苓,陳皮(各八分),厚朴,訶子肉,肉豆蔻(各五分),白豆蔻(三分),白扁豆,甘草(各七分)

生薑三片,鹽梅一個,捶碎水煎;為末服尤妙。

錢氏白朮散,脾胃不和吐瀉,並作心煩口渴。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藿香,乾葛,木香

生薑三片,水煎。

五苓散,分陰陽,利小水,熱瀉用之甚效。

豬苓(一錢五分),白朮,澤瀉,茯苓(各一錢),官桂(三分)

水煎。熱吐,加半夏(一錢)。

生脈散,治長夏濕熱熏蒸,心煩口渴;元氣虛弱者用之,生津止渴,生脈益元氣。

人參(五分),麥冬(一錢),五吐(十粒),

川米百粒,水煎。

桂苓甘露飲,治暑月熱瀉,心煩口渴,面赤唇紅。

茯苓,白朮,豬苓,澤瀉(各一錢),石膏,滑石,寒水石(各二錢),官桂,甘草(各三分)

淡竹葉二十片,水煎。

辰砂益元散,治中暑身熱,小便不利。此藥專能燥濕,利小便,實大腸,化食毒,去積滯,逐瘀血,解煩渴,補脾胃,清暑降火之要藥也。

白話文: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攪拌均勻,再與香橘餅混合。每次服用一塊,用米湯化開服用。

啟脾丸,能夠健壯脾胃,增進食慾,止住腹瀉,治療長期的痢疾,以及男性、女性、老人、體弱者因脾虛引起的腹瀉。這個藥方效果非常顯著。

配方包含:人參(五錢)、炒過的白朮(一兩)、茯苓(一兩)、炙甘草(五錢)、蓮子肉(一兩)、山藥(一兩)、山楂肉(一兩)、陳皮、澤瀉(各七錢)、麩皮煨過的肉豆蔻(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攪拌均勻,做成如圓眼核大小的藥丸,用清米湯送服。

參苓白朮散,可以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瀉、脾胃虛弱,以及長期痢疾不止的情況。

配方包含:人參、炒過的白朮、茯苓、炒過的薏苡仁、炙甘草、山藥、蓮子肉、炒過的扁豆(各一兩)、砂仁(五錢)、炒過的桔梗(七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剛煮開的白開水沖服。也可以用水煎煮服用。

胃苓湯(也就是平胃散與五苓散的合方),能夠治療各種瀉痢,以及因不適應當地水土、脾胃不和、三焦氣機壅塞等問題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寬胸理氣、調理陰陽。

配方包含:炒過的蒼朮、薑製厚朴、陳皮、甘草、炒過的白朮、豬苓、澤瀉(各等分)、少量官桂、茯苓(一錢二分)。

另外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這個方子可以根據具體病情進行調整,效果非常顯著。

加味觀音散,可以治療因外感風寒、內傷飲食、脾胃不和引起的嘔吐腹瀉、不願意吃奶和食物,導致身體逐漸消瘦。一般來說,胃虛會導致嘔吐,脾虛會導致腹瀉,如果脾胃都虛弱,就會不停地嘔吐和腹瀉。這個藥方可以溫養脾胃。

配方包含:人參、黃耆、茯苓(各一錢)、藿香、扁豆(各七分)、木香(三分)、白芷(六分)、甘草(五分)、神麯、蓮子肉、石蓮子肉(各八分)、乾薑(三分)。

另外加入冬瓜仁一百粒、烏梅一個,用水煎煮服用。

溫脾散,可以治療因腹瀉腹痛,消化不良引起的乳食不化。

配方包含:炒過的蒼朮(一錢)、製過的厚朴(七分)、甘草(五分)、陳皮、訶子、人參、茯苓、桔梗(各六分)、木香、乾薑(各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鹽梅湯調和後服用;也可以用水煎煮服用。

人參豆蔻散,可以止住腹瀉,強壯腸胃,增進食慾。

配方包含:人參(五分)、白朮、茯苓、陳皮(各八分)、厚朴、訶子肉、肉豆蔻(各五分)、白豆蔻(三分)、白扁豆、甘草(各七分)。

另外加入生薑三片、鹽梅一個,搗碎後用水煎煮;磨成粉末服用效果更佳。

錢氏白朮散,可以治療因脾胃不和引起的嘔吐腹瀉,以及伴隨的心煩口渴。

配方包含: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藿香、葛根、木香。

另外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煮服用。

五苓散,可以調理陰陽,利小便,對熱性腹瀉效果很好。

配方包含:豬苓(一錢五分)、白朮、澤瀉、茯苓(各一錢)、官桂(三分)。

用水煎煮服用。若有熱性嘔吐,可以加入半夏(一錢)。

生脈散,可以治療夏季暑濕悶熱引起的煩躁口渴;對於元氣虛弱的人,可以生津止渴,恢復元氣。

配方包含:人參(五分)、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

另外加入粳米一百粒,用水煎煮服用。

桂苓甘露飲,可以治療夏季因暑熱引起的腹瀉、煩躁口渴、面色潮紅。

配方包含:茯苓、白朮、豬苓、澤瀉(各一錢)、石膏、滑石、寒水石(各二錢)、官桂、甘草(各三分)。

另外加入淡竹葉二十片,用水煎煮服用。

辰砂益元散,可以治療中暑引起的發熱、小便不暢。這個藥方特別擅長燥濕、利小便、實大腸、化解食毒、去除積滯、活血化瘀、解除煩渴、補益脾胃、清解暑熱、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