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倫

《嬰童類萃》~ 中卷 (17)

回本書目錄

中卷 (17)

1. 喘論

(附齁,馬脾風)

諸喘為熱者何也?長夏熱甚,則息數氣粗,喘之為熱明矣。蓋肺主氣,為陽。陽氣流行,通條臟腑,故肺為五臟之華蓋,喜清虛,嫌滯濁。呼隨陽出,吸隨陰入,一升一降,陰陽乃和。若有窒礙,則陰不上升,陽不下降,陰陽乖戾,則生喘急矣;又有風寒暑濕,邪氣相干,皆能為喘;又有七情之氣,傷於五臟,亦能為喘。其症:口張氣急,胸滿痰喘,或喉間如拽鋸之聲。

症候雖有十六,當究其源。如感寒邪,則驅散之;氣鬱則調順之;脾胃虛則溫理之。若小兒,無過四症:有肺受寒邪,咳嗽而生喘者;有肺熱,痰壅而上氣喘急者;有食鹹酸,肺經受傷而作喘者;又有病後,氣虛生痰而喘急者,尤為難治。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手足厥冷者死。

若發汗如油,汗出如珠不流,喘而不休者死。

八仙丸,治男婦嬰兒咳嗽痰喘。

膽星(一兩),半夏,款冬花,牙皂(炙),枯礬,甘草(各五錢),杏仁(六錢,去皮尖研),巴豆(九粒,入黑棗肉,火煨,存性)

為末,醋糊為丸,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薑湯下。

定喘湯,治喘齁。

白果(二十個,去殼炒),款冬花,麻黃,蘇子,桑皮(各二錢),黃芩,杏仁(去皮尖),半夏(制。各一錢五分)

生薑五片,水煎,小兒減半用之。

寧肺湯,治上氣喘急,痰涎壅盛。

紫菀,陳皮,杏仁,枳殼,五味,半夏(制),桑皮,紫蘇子(各一錢),甘草,冬花(各七分)

生薑三片,水煎。

人參定喘湯,肺氣上逆,喘急痰響,坐臥不安。

人參,麻黃,阿膠(蛤粉炒),半夏曲,五味,粟殼,桑皮(各一錢),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水煎。

清金湯,治男婦小兒不拘遠年近日咳嗽喘急,喉中涎響,胸滿氣逆,飲食不進,坐臥不安。

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阿膠(蛤粉炒),杏仁,五味(二分),桑皮,紫蘇,薏仁,貝母,粟殼,冬花(各一錢),人參(六分),百合(一錢)

生薑三片,水煎。

蘇杏飲,治上氣喘嗽,面目浮腫。

杏仁,紫蘇(各一錢),大腹皮,五味,紫菀,甘草,陳皮,麻黃,桑皮,阿膠,桔梗(各七分)

生薑三片,水煎。

玉華散,治咳嗽喘急。此藥調順肺經,清利咽膈,安和神氣。

葶藶(炒),桑皮,半夏,貝母,天冬,馬兜鈴,杏仁,紫軟,百合,人參,百部,甘草(各等分隨兒大小加減)

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

瀉白散,治肺氣有餘,咳嗽喘急,面腫身熱。

桑皮,地骨皮(各一錢五分),甘草(五分)

生薑三片,水煎。

四磨湯,治七情鬱結,上氣喘急,小兒郁少,備用。

烏藥,沉香,白檳榔,人參

各磨水,約相等,頓溫服。

白話文:

[喘論]

所有的喘息問題,為什麼會是因為熱呢?在炎熱的夏季,人們會感到呼吸急促,氣息粗重,這就清楚地表明瞭喘息是由熱所引起的。肺主管呼吸,屬陽性。陽氣流轉,調節臟腑,因此肺被稱為五臟中的華蓋,它喜歡清虛,不喜歡滯濁。呼氣隨著陽氣而出,吸氣隨著陰氣而入,一升一降之間,陰陽得以平衡。如果呼吸受到阻礙,陰氣無法上升,陽氣無法下降,陰陽失調,就會產生喘息的問題;此外,風寒暑濕等外邪侵擾,也能引起喘息;再者,情緒的波動,對五臟造成傷害,同樣能導致喘息。

其症狀表現為:張口喘息,氣息急促,胸悶痰多,或有如鋸木般的喉音。

雖然喘息有十六種不同的症狀,但我們應追根溯源。如果是因感受寒邪所致,就要驅散寒邪;如果是氣鬱所致,就要調暢氣機;如果是脾胃虛弱所致,就要溫補脾胃。對於兒童來說,喘息的原因大致有四:一是肺受寒邪,咳嗽引發喘息;二是肺熱,痰多上氣喘急;三是食用鹹酸食物,導致肺經受損而喘息;四是病後氣虛,生痰而喘急,這種情況尤其難治。脈象滑且四肢溫暖的,預後良好;脈象澀且四肢厥冷的,預後不佳。

如果出汗如油,汗珠如珠不下流,且喘息不止,預示病情危急。

接下來,列出了多種治療喘息的藥方,包括「八仙丸」、「定喘湯」、「寧肺湯」、「人參定喘湯」、「清金湯」、「蘇杏飲」、「玉華散」、「瀉白散」、「四磨湯」、「牛黃奪命丹」、「皺肺丸」、「無價散」、「紫金丹」、「定喘化痰方」、「鯽魚丸」、「內金丸」、「雄黃丸」、「如聖散」以及「十六般喘哮方」等,這些藥方分別針對不同的病因和症狀,提供治療方案。

以上就是對於喘息症的討論和相關治療方法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