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童類萃》~ 中卷 (2)
中卷 (2)
1. 癇症論
同炒砂子),白花蛇,烏蛇(二蛇取項後粗肉,酒浸,曬乾,各一兩),螺青(一兩二錢),附子(一錢五分,炮),蜈蚣(二條,炙),全蠍(一錢),蟾酥(一錢),天漿子(二十五個,炒去殼),檳榔(二錢),丁香(一錢),麝香(一錢),龍腦(五分),金箔(二十張,為衣)
上為末,旋入研極細,大皂角一條刮去皮弦,好酒一斤,浸一宿,揉取汁,煎數滾放冷,入蜜少許,和丸,皂子大,薄荷湯化下。
紫石英,治驚癇瘛瘲,日數十發,醫不能療,兼治大人風引並效。
紫石英,白石脂,赤石脂,滑石,石膏,寒水石(各三兩),甘草,桂心,牡蠣(各二兩五錢),大黃,龍骨,乾薑(各二兩)
十二味,各研粗末,拌勻,以絳囊懸於高涼處,每用一撮,水一鍾,煎六分服。大人倍用。
定驚丸,治驚癇。
茯苓(三錢),甘草(一錢五分),桔梗(二錢),白朮(四錢),全蠍(五個,炙),酸棗(五錢,炒),殭蠶(二錢,炒),天竺黃(三錢),南星(一錢五分),牛黃(五分),天麻(三錢),鉤藤(二錢),辰砂(一錢五分)
為末,甘草膏為丸,圓眼肉大,燈心湯化下,日服二次。
定心丸,治症同前,作煎劑亦可。
天麻,人參,桔梗,遠志肉,殭蠶(炒),羌活,蟬蛻(研去土),茯苓(各五錢),薄荷,甘草,白附子,荊芥(各三錢),全蠍,木香(各一錢),南星(二錢),防風,山藥(各三錢)
為末,煉蜜丸,芡實大,辰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安神丸(一名養神丸),治症同前,育養心神。
山藥,生地,當歸,遠志(肉),茯苓,貝母,麥冬,黃連,白朮,人參,酸棗仁,辰砂(各五錢)
為末,竹瀝為丸,芡實大,辰砂為衣,圓眼、燈心湯下。
安神湯,治一節驚癇搐搦,神志不寧。
人參(五分),茯苓,白鮮皮,遠志(肉),菖蒲,犀角(鎊),麥冬(各一錢),石膏(二錢),山梔(七分),甘草(三分)
生薑一片、燈心二十寸,水煎。痰甚,加膽星、半夏;睡不寧,加酸棗仁;口渴,加花粉、五味、肺熱,加黃芩;咳嗽,加杏仁、貝母;心經熱,加黃連;肝經,加小柴胡、龍膽草。
神應丸,治一切驚癇,久服除根。
蛇含石(火煅醋淬七次),磁石,石綠,硃砂,粉霜(各一兩),石燕子(二個,火煅醋淬七次),雄黃,牛黃,輕粉(各五錢),麝香(二錢)
為末,甘草膏為丸,芡實大,薄荷湯化下。
牛黃涼膈丸,治驚癇心肺壯熱。
玄明粉(五錢),石膏(一兩),甘草(三錢),膽星(二錢),牛黃(五分),紫石英(一兩),寒水石(一兩),麝香(三分),冰片(一分)
白話文:
癇症論
(第一種藥方) 將炒過的砂子、白花蛇、烏蛇(取蛇頸後較粗的肉,用酒浸泡後曬乾,各一兩)、螺青(一兩二錢)、炮製過的附子(一錢五分)、炙烤過的蜈蚣(兩條)、全蠍(一錢)、蟾酥(一錢)、炒過並去殼的天漿子(二十五個)、檳榔(二錢)、丁香(一錢)、麝香(一錢)、龍腦(五分)、金箔(二十張,用來包藥丸)等藥材磨成粉末,然後再研磨得非常細緻。取一條大的皂角,刮去外皮和纖維,用一斤好酒浸泡一晚,揉搓取汁,將汁液煎煮數滾後放涼,加入少量蜂蜜,混合均勻後做成藥丸,大小如皂角子,用薄荷湯送服。
(紫石英藥方) 紫石英能治療驚癇、手腳抽搐,一天發作數十次,醫生無法治癒的情況,同時也能治療大人因風邪引起的疾病,效果顯著。 用紫石英、白石脂、赤石脂、滑石、石膏、寒水石(各三兩)、甘草、桂心、牡蠣(各二兩五錢)、大黃、龍骨、乾薑(各二兩)這十二味藥材,分別研磨成粗粉,混合均勻後裝入紅色的布袋,懸掛在陰涼高處。每次取一撮,用一鍾水煎煮至六分,服用。大人服用量加倍。
(定驚丸藥方) 此藥方用於治療驚癇。 取茯苓(三錢)、甘草(一錢五分)、桔梗(二錢)、白朮(四錢)、炙烤過的全蠍(五個)、炒過的酸棗仁(五錢)、炒過的殭蠶(二錢)、天竺黃(三錢)、南星(一錢五分)、牛黃(五分)、天麻(三錢)、鉤藤(二錢)、辰砂(一錢五分)等藥材磨成粉末,用甘草熬成的膏做成藥丸,大小如圓眼肉,用燈心草湯送服,一天服用兩次。
(定心丸藥方) 此藥方治療的症狀與定驚丸相同,也可以做成煎劑服用。 取天麻、人參、桔梗、遠志肉、炒過的殭蠶、羌活、蟬蛻(研磨去土)、茯苓(各五錢)、薄荷、甘草、白附子、荊芥(各三錢)、全蠍、木香(各一錢)、南星(二錢)、防風、山藥(各三錢)等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芡實,用辰砂包裹藥丸外層,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
(安神丸藥方) 又名養神丸,此藥方治療的症狀與定驚丸相同,可以滋養心神。 取山藥、生地、當歸、遠志肉、茯苓、貝母、麥冬、黃連、白朮、人參、酸棗仁、辰砂(各五錢)等藥材磨成粉末,用竹瀝做成藥丸,大小如芡實,用辰砂包裹藥丸外層,用圓眼肉或燈心草湯送服。
(安神湯藥方) 此藥方治療因驚癇引起的抽搐、神志不清。 取人參(五分)、茯苓、白鮮皮、遠志肉、菖蒲、犀角(磨成粉)、麥冬(各一錢)、石膏(二錢)、山梔(七分)、甘草(三分)等藥材,加入生薑一片、燈心草二十寸,用水煎煮。如果痰多,加入膽星、半夏;如果睡眠不安穩,加入酸棗仁;如果口渴,加入花粉、五味子;如果肺部有熱,加入黃芩;如果咳嗽,加入杏仁、貝母;如果心經有熱,加入黃連;如果是肝經有問題,加入小柴胡、龍膽草。
(神應丸藥方) 此藥方治療各種驚癇,長期服用可以根除病症。 取蛇含石(用火煅燒後用醋淬七次)、磁石、石綠、硃砂、粉霜(各一兩)、石燕子(兩個,用火煅燒後用醋淬七次)、雄黃、牛黃、輕粉(各五錢)、麝香(二錢)等藥材磨成粉末,用甘草熬成的膏做成藥丸,大小如芡實,用薄荷湯送服。
(牛黃涼膈丸藥方) 此藥方治療因驚癇引起的心肺燥熱。 取玄明粉(五錢)、石膏(一兩)、甘草(三錢)、膽星(二錢)、牛黃(五分)、紫石英(一兩)、寒水石(一兩)、麝香(三分)、冰片(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