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張志聰歿而書未成,後由弟子高世栻續成

《本草崇原》~ 卷中 本經中品 (8)

回本書目錄

卷中 本經中品 (8)

1. 葛谷

氣味甘平,無毒。主治下痢,十歲以上。

2. 葛花(附)

氣味甘平,無毒。主消酒,(《別錄》)治腸風下血,(《本草綱目》附。)

3. 葛葉(附)

主治金瘡,止血,挼傅之。(《別錄》附。)

4. 葛蔓(附)

主治卒喉痹,燒研,水服方寸匕。(《唐本草》附。)

5. 麻黃

氣味苦溫,無毒。主治中風傷寒頭痛,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止咳逆上氣,除寒熱,破症堅積聚。

麻黃始出晉地,今滎陽、中牟、汴州、彭城諸處皆有之。春生苗,纖細勁直,外黃內赤,中空有節,如竹形,宛似毛孔。)

白話文:

麻黃最初出現在晉地,現在滎陽、中牟、汴州、彭城等地都有。春天長出的幼苗,苗條細長,挺拔筆直,外表黃綠,內部則是紅色,中間空心並且有節,形狀像竹子,又像毛孔。

植麻黃之地,冬不積雪,能從至陰而達陽氣於上。至陰者,盛水也,陽氣者,太陽也。太陽之氣,本膀胱寒水,而氣行於頭,周遍於通體之毛竅。主治中風傷寒頭痛者,謂風寒之邪,病太陽高表之氣,而麻黃能治之也。溫瘧發表出汗,去邪熱氣者,謂溫瘧病藏於腎,麻黃能起水氣而周遍於皮毛,故主發表出汗,而去溫瘧邪熱之氣也。治咳逆上氣者,謂風寒之邪,閉塞毛竅,則裡氣不疏而咳逆上氣。

白話文:

生長麻黃的地方,冬天不積雪,能從至陰處傳送陽氣到頭部。至陰是指盛水的地方,陽氣是指太陽。太陽之氣,原本屬於膀胱的寒水,而陽氣運行到頭部,遍佈全身的毛孔。麻黃能治療中風傷寒頭痛,因為風寒之邪,侵襲太陽高表之氣,而麻黃能治療它。溫瘧表散發汗,去除邪熱之氣,因為溫瘧之邪藏於腎臟,麻黃能引發水氣遍佈皮毛,所以能表散發汗,去除溫瘧邪熱之氣。麻黃能治療咳嗽、氣逆上竄,因為風寒之邪,閉塞毛孔,則裡氣不順暢而咳逆上竄。

麻黃空細如毛,開發毛竅,散其風寒,則裡氣外出於皮毛,而不咳逆上氣矣。除寒熱,破症堅積聚者,謂在外之寒熱不除,致中土之氣不能外達,而為症堅積聚。麻黃除身外之寒熱,則太陽之氣出入於中土,而症堅積聚自破矣。

白話文:

麻黃空虛細微如毛,能開通毛孔,使體內風寒散發出來,則體內的氣氣就會從皮毛透出,不咳嗽,不氣喘了。祛除身體表面的寒熱,打碎瘀積的頑固疾病。這是指如果身體表面的寒熱不除,就會導致中焦的氣不能向外達散,而形成瘀積的頑固疾病。麻黃能去除身體表面的寒熱,那麼太陽之氣就能出入於中焦,瘀積的頑固疾病也就自行消除了。

6. 白芷

氣味辛溫,無毒。主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頭風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

白話文:

氣味辛溫,沒有毒性。主治女性漏尿、赤白帶,月經閉鎖,陰部腫脹,寒熱性頭痛、風寒入侵眼睛而流淚,滋潤肌膚、滋潤面色,可以做面霜使用。

白芷處處有之,吳地尤多,根長尺余,粗細不等,色白氣香。)

白芷臭香色白,氣味辛溫,稟陽明金土之氣化。主治婦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者,《經》云:陽明胃脈,其氣下行而主闔。白芷辛溫,稟陽明燥金之氣下行,則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可治也。治寒熱頭風侵目淚出者,白芷芳香,氣勝於味,不但稟陽明燥金之氣下行,且稟陽明中土之氣上達,故寒熱頭風侵目淚出可治也。

白話文:

白芷具有濃烈的香氣,顏色是白色的,氣味辛辣且溫熱,它稟承了陽明經的金土之氣而形成。主治婦女月經過多,或月經量少且顏色發白,或是血閉、陰部腫脹等症狀。經典中說:陽明胃經的經脈,它的氣往下運行並主掌閉合。白芷辛溫,稟承了陽明燥金之氣向下運行,所以可以治療月經過多、月經量少且顏色發白,或是血閉、陰部腫脹等症狀。治療因寒熱頭風侵襲眼睛而導致流淚的症狀,白芷芳香,氣味勝於味道,不但稟承了陽明燥金之氣向下運行,又稟承了陽明中土之氣向上達,所以可以治療因寒熱頭風侵襲眼睛而導致流淚的症狀。

土主肌肉,金主皮膚,白芷得陽明金土之氣,故長肌膚,面乃陽明之分部,陽氣長,則其顏光,其色鮮,故潤澤顏色。白芷色白,作粉如脂,故可作面脂。

白話文:

中醫認為,脾臟主宰肌肉,肺臟主宰皮膚。白芷具有陽明經金土之氣,因此可以增進肌肉生長,使皮膚光滑。臉屬於陽明經的分佈部位,陽氣充足,臉色就會紅潤有光澤。白芷色白,研磨成粉後如油脂般細膩,因此可以作為面膜使用,起到潤澤皮膚、美白養顏的作用。

7. 荊芥

氣味辛溫,無毒。主治寒熱鼠瘻,瘰癧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疸。

荊芥《本經》名假蘇,以其辛香如蘇也,處處有之,本系野生,今多栽種,二月布子生苗,辛香可茹,方莖細葉,淡黃綠色,八月開小花,作穗成房,如紫蘇。房內有細子黃赤色,今採者,凡莖葉穗子一概收用。)

白話文:

荊芥在《本草經》中又叫假蘇,因為它辛香味像蘇葉。到處都有,原來是野生,現在多有種植。二月播種,可以生出苗來,辛香味可以食用。它的莖是方的,葉子細長,淡黃綠色,八月開小花,穗狀聚集成房,像紫蘇。裡面有細小的黃紅色種子。現在採集的人通常連莖、葉、穗、種子一併收了。

荊芥味辛,性溫臭香,稟陽明金土之氣,而肅清經脈之藥也。寒熱鼠瘻,乃水臟之毒,上出於脈,為寒為熱也。本於水臟,故曰鼠,經脈空虛,故曰瘻,此內因之瘻也。瘰癧生瘡,乃寒邪客於脈中,血氣留滯,結核生瘡,無有寒熱,此外因之瘻也。荊芥味辛性溫,肅清經脈,故內因之寒熱鼠瘻,外因之瘰癧生瘡,皆可治也。

白話文:

荊芥氣味辛辣、性質溫熱、有刺鼻香氣,具有陽明金土之氣,可以肅清經脈的藥物。寒熱鼠瘻是水臟之毒,由水臟脈絡上出,因而導致寒熱交替。由於根源在水臟,所以說成「鼠」;由於經脈空虛,所以說成「瘻」,這種是內在原因造成的鼠瘻。或者,癤與瘡的產生,是寒邪客居在脈絡之中,產生瘀血聚結在經脈中,結核生瘡,沒有寒熱交替的現象,這是外在原因造成的鼠瘻。荊芥氣味辛辣、性溫,可以肅清經脈,因此無論是內在原因的寒熱鼠瘻,或是外在原因的瘰癧與生瘡,都可以治療。

其臭芳香,故破結聚之氣。破結聚,則瘀血自下矣。陽明之上,燥氣主之,故除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