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張志聰歿而書未成,後由弟子高世栻續成

《本草崇原》~ 卷中 本經中品 (7)

回本書目錄

卷中 本經中品 (7)

1. 木通

氣味辛平,無毒。主除脾胃寒熱,通利九竅血脈關節,令人不忘,去惡蟲。

木通《本經》名通草,莖中有細孔,吹之兩頭皆通,故名通草。除士良撰《食性本草》改為木通,今藥中復有所謂通草,乃是古之通脫木也,與此不同。始出石城山谷及山陽,今澤潞、漢中、江淮、湖南州郡皆有,繞樹藤生,傷之有白汁出,一枝五葉,莖色黃白,干有小大,傷水則黑,黑者勿用。)

白話文:

通草,本草經中稱之為「通草」,它的莖中有很多小孔,吹氣時兩端都會通暢,因而得名通草。後來,徐良撰《食性本草》將「通草」改為「木通」,現在藥物中又有一種通草,那是古代的「通脫木」,與木通不同。木通最初出產於石城山谷和山陽,目前澤潞、漢中、江淮、湖南等州郡都有出產。木通是藤蔓狀植物,繞著樹木生長,傷口處有白汁流出,一枝有五片葉子,莖呈黃白色,粗細不一。若被水泡過則會變黑,黑色的木通不可使用。

木通藤蔓空通,其色黃白,氣味辛平,稟土金相生之氣化,而通關利竅之藥也。稟土氣,故除脾胃之寒熱。藤蔓空通,故通利九竅、血脈、關節。血脈通而關竅利,則令人不忘。稟金氣,故去惡蟲。

白話文:

木通的藤蔓中空透氣,顏色呈黃白色,氣味辛辣平淡,它具有土金相生之氣,是疏通經絡、利竅的藥物。

因為具有土的特性,所以可以去除脾胃的寒熱。由於是藤蔓中空,所以可以疏通九竅、血脈、關節。

血脈暢通、關竅通利,則能讓人思慮敏捷,頭腦清醒。具有金的特性,所以可以去除體內的惡蟲。

防己、木通皆屬空通蔓草。防己取用在下之根,則其性自下而上,從內而外。木通取用在上之莖,則其性自上而下,自外而內,此根升梢降,一定不易之理。後人用之,主利小便,須知小便不利,亦必上而後下,外而後內也。

白話文:

防己和木通都是屬於中空的蔓生草藥。防己取用其在地下的根部,因此它的藥性是由下而上,由內而外。木通取用其在地上的莖部,因此它的藥性是由上而下,由外而內,這是根與梢升降的固定不變的道理。後人使用時,主要以治療小便不利為主,要知道小便不利,也一定是先上後下,先外後內。

2. 葛根

氣味甘辛平,無毒。主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

(葛處處有之,江浙尤多,春生苗,延引藤蔓,其根大如手臂,外色紫黑,內色潔白,可作粉食,其花紅紫,結實如黃豆莢,其仁如梅核,生嚼腥氣。《本經》所謂葛谷者是也。)

白話文:

葛在各地都有,江浙地區分佈最多。春季發出嫩苗,隨著藤蔓的生長,根部就會變得粗壯,到手臂那樣粗細。根部呈現紫黑色,內部則是潔白的顏色,可將根部的粉用來當食物吃。其花呈現紅紫色的花朵,結出像黃豆莢一樣的果實,裡面的果核和梅核的長相相似,直接生吃的話會有一股腥氣。《本經》所提到的葛谷就是它。

葛根延引藤蔓,則主經脈,甘辛粉白,則入陽明,皮黑花紅,則合太陽,故葛根為宣達陽明中土之氣,而外合於太陽經脈之藥也。主治消渴身大熱者,從胃府而宣達水穀之津,則消渴自止,從經脈而調和肌表之氣,則大熱自除。治嘔吐者,和陽明之胃氣也,治諸痹者,和太陽之經脈也。

白話文:

葛根莖部蔓延的根莖,可以治療經脈。葛根微甘微苦,顏色白紅相雜,對應陽明經。葛根皮色黑、花朵紅色,對應太陽經。葛根可以散發陽明經中腹部的氣,又合乎太陽經脈,所以它是治療陽明經腑臟積熱而發生的口渴、發熱等症的藥物。主治消渴、口渴而身體發熱者,調和脾胃,使水穀津液輸佈正常,消渴症狀自然消失。調和經脈,使體表的氣機疏通,發熱的症狀自然解除。治療嘔吐,是調和陽明經胃氣。治療各種痺病,是調和太陽經絡的氣機。

起陰氣者,藤引蔓延,從下而上也,解諸毒者,氣味甘辛,和於中而散於外也。元人張元素曰:葛根為陽明仙藥,若太陽初病,未入陽明,而頭痛者,不可便用升麻、葛根,用之反引邪入陽明,為引賊破家也。愚按:仲祖《傷寒論》方有葛根湯,治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

白話文:

引發陰寒之氣的,就像藤蔓蔓延一樣,由下往上傳播;解除諸種毒性的,氣味甘辛,使藥力在體內和胃化陰,又在體外發散出去。元朝醫家張元素說:「葛根是陽明經的仙藥,假如太陽經剛剛病變,還沒有入陽明經,而頭痛的,不能隨便用升麻、葛根這兩味藥,用之反會引邪氣進入陽明經,這就好比引賊進門破壞自己家一樣。

愚按:仲景先生的《傷寒論》方劑中有葛根湯,用於治療太陽經病,症見項背強壯僵硬,無汗,惡風。

又治太陽與陽明合病。若陽明本病,只有白虎、承氣諸湯,並無葛根湯證,況葛根主宣通經脈之正氣以散邪,豈反引邪內入耶。前人學不明經,屢為異說。李時珍一概收錄,不加辯證,學者看本草發明,當合經論參究,庶不為前人所誤。

白話文:

另外治療太陽病和陽明病合病。如果陽明病是本病,只有白虎湯、承氣湯等湯藥,沒有葛根湯的證據。況且葛根湯的主要作用是宣通經脈的正氣以驅散邪氣,難道反而把邪氣引到體內嗎?前人對醫學經典的研究不明確,所以經常有不同的說法。李時珍只是把這些說法全部收錄,而不加辨別。學者在查閱本草綱目時,應該結合醫學經典加以研究,這樣纔不會被前人的錯誤觀點所誤導。

(盧子由曰:《本經》痹字與風寒濕相合之痹不同,如消渴、身熱、嘔吐及陰氣不起,與諸毒皆痹也,故云諸痹。)

白話文:

(盧子由說:《本經》中的痹症是一種與風寒濕痹不同的疾病,比如消渴、身熱、嘔吐,以及陰氣不升,和各種毒性引起的痹症。因此,古人將其歸類為諸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