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崇原》~ 卷上 本經上品 (24)
卷上 本經上品 (24)
1. 側柏葉(附)
氣味苦,微溫,無毒。主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濕痹,生肌。(《別錄》附。)
凡草木耐歲寒,冬不落葉者,陰中有陽也,冬令主太陽寒水,而水府屬太陽,水臟屬少陰,柏葉稟寒水之氣,而太陽為標,稟少陰之氣而君火為本,故氣味苦,微溫。主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者,得水陰之氣而資養其血液也。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濕痹,生肌者,得太陽之標,少陰之本,而補益其陽氣也。
柏子仁氣味甘平,故稟太陽寒水而兼得太陰之土氣。側柏葉氣味苦微溫,故稟太陽寒水而兼得少陰之君火。葉實之所以不同者如此。
白話文:
側柏葉,味道苦,稍微溫性,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吐血、流鼻血、血痢、婦女崩漏出血(包含紅色和白色分泌物),能使身體輕盈、增強體力,使人能適應寒冷和炎熱,去除濕氣引起的痺痛,促進肌肉生長。(這是《別錄》所附的記載。)
凡是草木能耐寒冷,冬天不落葉的,都是陰中帶有陽的特性。冬天的主氣是太陽寒水,而水府屬於太陽,水臟屬於少陰。柏葉稟賦寒水的氣息,太陽只是外在表現,稟賦少陰的氣息才是根本。所以它味道苦,性質微溫。主要治療吐血、流鼻血、血痢、婦女崩漏出血(包含紅色和白色分泌物),是因為它得到水的陰氣滋養血液。能使身體輕盈、增強體力,使人能適應寒冷和炎熱,去除濕氣引起的痺痛,促進肌肉生長,是因為它得到太陽的外在特性和少陰的根本特性,能夠補益身體的陽氣。
柏子仁味道甘甜平和,所以稟賦太陽的寒水,同時也得到太陰的土氣。側柏葉味道苦,性質微溫,所以稟賦太陽的寒水,同時也得到少陰的君火。葉子和果實的特性之所以不同,就是因為這樣。
2. 松脂
氣味苦甘溫,無毒。主治癰疽惡瘡,頭瘡白禿,疥瘙風氣,安五臟,除熱。久服輕身,不老延年。
(松木之脂,俗名松香,處處山中有之,其木修聳多節,其皮粗厚有鱗,其葉有兩鬣、五鬣、七鬣,其花蕊為松黃,結實狀如豬心,木之餘氣結為茯苓,松脂入土,年深化成琥珀。其脂以通明如熏陸香顆者為勝,乃服食辟穀之品,神仙不老之妙藥也。熬化濾過即為瀝青。)松脂生於松木之中,稟木質而有火土金水之用。
氣味苦溫,得火氣也。得火氣,故治肌肉之癰,經脈之疽,以及陰寒之惡瘡。入土成珀,堅潔如金,裕金氣也。裕金氣,故治頭瘍白禿,以及疥瘙之風氣。色黃臭香,味苦而甘,備土氣也。備土氣,故安五臟。木耐歲寒,經冬不凋,具水氣也。具水氣,故除熱。久服則五運全精,故輕身,不老延年。
白話文:
松脂,味道是苦中帶甘,性溫和,沒有毒性。主要可以治療癰疽這種惡性瘡瘍,頭上的瘡、白禿,疥瘡搔癢和風邪引起的皮膚病,還可以安定五臟,清除體內熱氣。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達到長壽的效果。
松脂是松樹的樹脂,俗稱松香,到處的山上都有。松樹樹幹高聳多節,樹皮粗糙厚實,呈鱗片狀。松葉有兩針、五針、七針之分,雄花花蕊是松黃,果實形狀像豬心。松樹的剩餘精氣會凝結成茯苓,而松脂埋入土中,經過長年累月會變成琥珀。松脂以呈現透明、像乳香顆粒的為上品,是可以服食達到辟穀的養生佳品,也是神仙長生不老的靈藥。將松脂熬煮融化,過濾後就變成瀝青。松脂生長在松樹內部,稟承了木的特性,同時具備火、土、金、水四種屬性的作用。
味道苦且性溫,是得到火的特性。得到火的特性,所以可以治療肌肉的癰腫、經脈的疽瘡,以及陰寒引起的惡瘡。埋入土中變成琥珀,堅硬潔淨如金,是富含金的特性。富含金的特性,所以可以治療頭上的瘡、白禿,以及疥瘡搔癢等風邪引起的皮膚病。顏色黃而氣味芬芳,味道苦中帶甘,是具備土的特性。具備土的特性,所以可以安定五臟。松樹耐寒,經過冬天也不會凋零,是具有水的特性。具有水的特性,所以可以清除體內熱氣。長期服用可以使五行精氣充足,所以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達到長壽的效果。
3. 松節(附)
氣味苦溫,無毒。主治百邪,久風,風虛腳痹,疼痛,釀酒,主腳軟骨節風。(《別錄》附。)
白話文:
松節,味道苦澀性溫,沒有毒性。主要可以治療各種邪氣引起的疾病,以及長久的風邪、風虛導致的腳部麻木,還有疼痛。可以用來釀酒,主要治療腳部軟弱無力以及關節風痛。(以上內容出自《別錄》並附加說明。)
4. 松花(附)
別名松黃,氣味甘溫,無毒。主潤心肺,益氣,除風,止血,亦可釀酒。(《本草綱目》附。)
白話文:
松花,又叫做松黃,味道甘甜溫和,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滋潤心肺,補益氣力,祛除風邪,止血,也可以用來釀酒。(這是《本草綱目》中提到的。)
5. 茯苓
氣味甘平,無毒。主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乾,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茯苓生大山古松根下,有赤白二種。下有茯苓,則上有靈氣如絲之狀,山中人亦時見之。《史記·龜策傳》作茯苓謂松之神靈,伏結而成。小者如拳,大者如斗,外皮皺黑,內質光白,以堅實而大者為佳。)
茯苓,本松木之精華,藉土氣以結成,故氣味甘平,有土位中央而樞機旋轉之功。稟木氣而樞轉,則胸脅之逆氣可治也。稟土氣而安五臟,則憂恚驚恐悸之邪可平也。裡氣不和,則心下結痛。表氣不和,則為寒為熱。氣鬱於上,上而不下,則煩滿咳逆,口焦舌乾。氣逆於下,交通不表,則小便不利。
茯苓位於中土,靈氣上薈,主內外旋轉,上下交通,故皆治之。久服安肝藏之魂,以養心藏之神。木生火也,不飢延年,土氣盛也。
白話文:
茯苓,味道甘甜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胸腔和肋骨部位氣機上逆、憂愁憤怒、驚嚇邪氣、恐懼心悸、心下脹痛、寒熱交替、煩躁脹滿、咳嗽氣逆、口乾舌燥,並能幫助小便順暢。長期服用能安定魂魄、滋養精神,使人不感到飢餓,並能延年益壽。
茯苓生長在深山古松的根部下方,有紅色和白色兩種。長有茯苓的地方,上方會有像絲線一樣的靈氣,山裡的人也常常看見。《史記·龜策傳》將茯苓稱為松樹的神靈,伏藏在地底結成的。小的像拳頭,大的像斗,外皮皺縮呈黑色,內部質地光潔呈白色,以堅硬、結實、大的為佳。
茯苓,本是松樹的精華,藉由地氣而結成,因此味道甘甜平和,具有土居中央而樞轉的功能。稟受木氣而使氣機運轉,就能治療胸脅之氣上逆。稟受土氣而安定五臟,就能平息憂愁憤怒、驚恐心悸的邪氣。體內氣機不調和,就會心下脹痛。體表氣機不調和,就會出現寒熱交替。氣鬱積在上部,上不去也下不來,就會煩躁脹滿、咳嗽氣逆、口乾舌燥。氣逆於下,不能與體表交通,就會小便不順暢。
茯苓位於中央土的位置,靈氣向上匯聚,能主導內外氣機的旋轉,上下氣機的交通,所以以上這些症狀都能治療。長期服用能安定肝臟所藏的魂魄,滋養心臟所藏的精神。因為木能生火,所以能安定心神,不感到飢餓並延年益壽,是因為土氣旺盛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