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崇原》~ 卷上 本經上品 (18)
卷上 本經上品 (18)
1. 桂
氣味辛溫,無毒。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補中益氣。久服通神,輕身不老。
(《本經》有牡桂、菌桂之別,今但以桂攝之。桂木臭香,性溫,其味辛甘。始出桂陽山谷及合浦、交趾、廣州、象州、湘州諸處。色紫黯,味辛甘者為真。若皮色黃白,味不辛甘,香不觸鼻,名為柳桂,又名西桂。今藥肆中此桂居多。真廣者,百無一二。西桂只供發散,不能助心主之神,壯木火之氣,用者不可不擇。上體枝幹質薄,則為牡桂。牡,陽也。
枝幹治陽本乎上者,親上也。下體根荄質厚,則為菌桂。菌,根也。根荄治陰本乎下者,親下也。仲祖《傷寒論》有桂枝加桂湯,是牡桂、菌桂並用也。又云:桂枝去皮,去皮者,只取稍尖嫩枝,外皮內骨皆去之不用。是枝與干又各有別也,今以枝為桂枝,干為桂皮,為官桂,即《本經》之牡桂也。
根為肉桂,去粗皮為桂心,即《本經》之菌桂也。生髮之機在於乾枝,故錄《本經》牡桂主治,但題以桂而總攝焉。)
桂木凌冬不凋,氣味辛溫,其色紫赤,水中所生之木火也。上氣咳逆者,肺腎不交,則上氣而為咳逆之證。桂啟水中之生陽,上交於肺,則上氣平而咳逆除矣。結氣喉痹者,三焦之氣,不行於肌腠,則結氣而為喉痹之證。桂秉少陽之木氣,通利三焦,則結氣通而喉痹可治矣。
吐吸者,吸不歸根,即吐出也。桂能引下氣與上氣相接,則吸入之氣,直至丹田而後出,故治吐吸也。關節者,兩肘兩腋、兩髀兩膕,皆機關之室。周身三百六十五節,皆神氣之所遊行。桂助君火之氣,使心主之神,而出入於機關,遊行於骨節,故利關節也。補中益氣者,補中焦而益上下之氣也。
久服則陽氣盛而光明,故通神。三焦通會元真於肌腠,故輕身不老。
白話文:
桂的氣味是辛辣溫熱,沒有毒性。主要能治療氣喘咳嗽、胸悶結氣、喉嚨腫痛、呼吸不順,並能疏通關節,補養中焦之氣,增強體力。長期服用可以使精神明亮,身體輕盈,延緩衰老。
《本經》中提到有牡桂和菌桂的區別,現在這裡都用桂來統稱。桂木本身帶有香味,屬性溫熱,味道辛辣帶甜。最初產於桂陽山谷以及合浦、交趾、廣州、象州、湘州等地。顏色呈紫黑色,味道辛辣甘甜的才是真正的桂。如果表皮顏色黃白,味道不夠辛辣甘甜,香味也不濃烈,這種就叫做柳桂,也叫西桂。現在藥店裡大多是這種桂。真正的廣桂,一百個裡面可能只有一兩個是真的。西桂只能用來發散,不能幫助心神,增強木火之氣。使用時一定要仔細選擇。枝幹部分比較薄的,稱為牡桂,牡代表陽。
枝幹用來治療身體上部的疾病,因為它們本身就生長於上部,所以親近上部。根部比較厚的,稱為菌桂,菌代表根。根部用來治療身體下部的疾病,因為它們本身就生長於下部,所以親近下部。仲景《傷寒論》中有桂枝加桂湯,就是同時使用了牡桂和菌桂。另外,還說桂枝要去皮,這裡的去皮,是指只取最尖嫩的枝條,外皮和內骨都不要。這說明枝和幹也有區別。現在把枝叫做桂枝,幹叫做桂皮,也叫官桂,也就是《本經》裡的牡桂。
根叫做肉桂,去掉粗皮後叫做桂心,也就是《本經》裡的菌桂。生髮的機能在於乾燥的枝條,所以這裡記錄《本經》中牡桂的功效,但只用桂來統稱。
桂木在冬天也不會凋零,氣味辛辣溫熱,顏色紫紅,是水中生長的木火之氣。氣喘咳嗽是因為肺和腎氣不協調,導致氣往上逆而引起的。桂能啟動水中陽氣的生發,向上傳遞到肺,那麼氣喘就會平息,咳嗽也會停止。胸悶結氣、喉嚨腫痛是因為三焦之氣不能順暢地運行到肌膚腠理,導致氣結而引起的。桂具有少陽的木氣,能夠疏通三焦,那麼胸悶結氣就會疏散,喉嚨腫痛也能夠治好。
呼吸不順是指吸氣不能歸於丹田,反而吐出來。桂能引導下氣與上氣相接,使吸入的氣能夠到達丹田後再呼出,所以能治療呼吸不順。關節是指兩肘、兩腋、兩髀、兩膕這些部位,都是身體活動的樞紐。全身三百六十五個關節,都是神氣運行的通道。桂能幫助心火之氣,使心神能夠出入於關節,運行於骨節,所以能疏通關節。補中益氣,是指補養中焦之氣,並能增強上下的氣。
長期服用,陽氣就會旺盛而精神明亮,所以能通神。三焦氣機通暢,元氣能夠到達肌膚腠理,所以能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
2. 羌活
氣味苦甘辛,無毒。主風寒所擊,金瘡止痛,奔豚、癇痙,女人疝瘕。久服輕身耐老。(甘辛舊本作甘平,誤,今改正。)
(羌活始出壅州川穀及隴西南安,今以蜀漢、西羌所出者為佳。《本經》只言獨活,不言羌活,說者謂其生苗,一莖直上,有風不動,無風自搖,故名獨活。後人以獨活而出於西羌者,名羌活。出於中國,處處有者,名獨活。羌活色紫赤,節密輕虛。羌活之中復分優劣,西蜀產者,性優。
江淮近道產者,性劣。獨活出土黃白,曬乾褐黑,緊實無節,其氣香烈,其味辛腥。)
羌活初出土時,苦中有甘,曝乾則氣味苦辛,故《本經》言氣味苦甘辛,其色黃紫,氣甚芳香,生於西蜀,稟手足太陰金土之氣化。風寒所擊,如客在門而扣擊之,從皮毛而入肌腠也。羌活稟太陰肺金之氣,則御皮毛之風寒。稟太陰脾土之氣,則御肌腠之風寒,故主治風寒所擊。
金瘡止痛,稟土氣而長肌肉也。奔豚乃水氣上奔,土能御水逆,金能益子虛,故治奔豚。癇痙、風癇、風痙也。金能制風,故治癇痙。肝木為病,疝氣,瘕聚。金能平木,故治女子疝瘕。久服則土金相生,故輕身耐老。
白話文:
羌活的味道是苦、甘、辛,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受風寒侵襲,以及刀傷止痛,還有奔豚(氣從下腹上衝)、癲癇抽搐,以及婦女的疝氣腫塊。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古籍記載甘平是錯誤的,現在改正為甘辛。)
羌活最早產於雍州的山谷和隴西南安,現在以四川、西羌一帶產的品質最好。《本草經》只記載獨活,沒有提到羌活,有人說獨活的幼苗,莖直立向上,有風不動,沒風自己搖晃,所以叫做獨活。後來的人把產於西羌的獨活叫做羌活,產於中原地區,到處都有的叫做獨活。羌活顏色紫紅色,節多且輕,羌活中也分好壞,西蜀產的品質最好。
江淮一帶產的羌活品質較差。獨活出土時是黃白色,曬乾後是褐色黑色,緊實沒有節,氣味香烈,味道辛辣腥臭。
羌活剛出土時,苦中帶甘,曬乾後氣味苦辛,所以《本草經》說它味道是苦、甘、辛。它的顏色黃紫,氣味非常芳香,生長在西蜀,稟受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的氣化。風寒侵襲,就像有客人在門外敲打一樣,從皮膚毛孔進入肌肉。羌活稟受太陰肺金之氣,可以抵禦皮膚毛孔的風寒;稟受太陰脾土之氣,可以抵禦肌肉的風寒,所以主要治療受風寒侵襲的病症。
刀傷止痛,是因為它稟受土氣,可以生長肌肉。奔豚是水氣向上衝逆,土可以制約水逆,金可以補益虛弱,所以能治療奔豚。癲癇抽搐,是風癲、風痙。金可以抑制風邪,所以能治療癲癇抽搐。肝木之病,包括疝氣、腫塊。金可以平抑肝木,所以能治療婦女的疝氣腫塊。長期服用,土金相生,所以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