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張志聰歿而書未成,後由弟子高世栻續成

《本草崇原》~ 卷上 本經上品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本經上品 (13)

1. 五味子

氣味酸溫,無毒。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羸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

白話文:

這種物質氣味酸溫,沒有毒性。主要功效是增強體力,改善咳嗽及呼吸困難,對勞累損傷導致的體重減輕和體弱有補益作用,能夠補充身體所需的養分,強化生理機能,並增加男性生殖能力。

(五味子《別錄》名玄及,始出齊山山谷及代郡,今河東陝西州郡尤多,杭越間亦有,故有南北之分。南產者,色紅核圓。北產者,色紅兼黑,核形似豬腎。凡用以北產者為佳。蔓生,莖赤色,花黃,白子,生青熟紫,亦具五色,實具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鹹味,味雖有五,酸味居多。名玄及者,謂稟水精而及於木也。

都有鹹味,則稟水精。酸味居多,則及於木。蓋五行之氣,本於先天之氣,而生後天之木也。)

白話文:

五味子《別錄》中名叫玄及,最初產自齊山山谷和代郡,現在河東陝西等州郡最多,杭越之間也有,所以有南北之分。南產的五味子,顏色紅潤,核圓。北產的五味子,顏色紅中帶黑,核的形狀像豬腎。一般來說,用北產的五味子較好。五味子是蔓生植物,莖呈紅色,花是黃色的,果實最初是青色的,成熟後變為紫色,五味子果實呈現出青、黃、紅、紫、黑五種顏色,五味子果實的味道也有酸、苦、甘、辛、鹹五種,其中酸味最突出。之所以叫玄及,是指它吸收了水精而延伸到木中。

五味子色味鹹五,乃稟五運之精,氣味酸溫,得東方生長之氣,故主益氣。肺主呼吸,發原於腎,上下相交,咳逆上氣,則肺腎不交。五味子能啟腎臟之水精,上交於肺,故治咳逆上氣。本於先天之水,化生後天之木,則五臟相生,精氣充足,故治勞傷羸瘦,補不足。核形象腎,入口生津,故主強陰。女子不足於血,男子不足於精,故益男子精。

白話文:

五味子的顏色和味道都是五種,它具有五運的精華,氣味酸溫,具有東方生長的氣息,因此可以益氣。肺主呼吸,發源於腎,上下相交,如果出現咳嗽、氣喘等症狀,就說明肺腎不交。五味子可以啟發腎臟中的水精,與肺相交,因此可以治療咳嗽、氣喘等症狀。水是先天的,而木是後天的,五味子可以使五臟相生,精氣充足,因此可以治療勞傷羸瘦,補益不足。五味子的核像腎臟,入口生津,因此可以強陰。女子血虛,男子精虛,因此五味子可以益男子精。

2. 蛇床子

氣味苦辛,無毒。主男子陰痿濕癢,婦人陰中腫痛,除痹氣,利關節,癲癇,惡瘡。久服輕身,好顏色。(辛,舊作平,今改正。)

白話文:

中藥氣味苦、辛,沒有毒性。主要用於治療男性陰莖痿縮、濕疹、瘙癢,女性陰部腫痛,去除風濕,疏通關節,癲癇,惡瘡。長期服用可以減輕體重,改善膚色。(辛,舊作平,今改正。)

(蛇床子《本經》名蛇粟,又名蛇米。《爾雅》名虺床,以虺蛇喜臥於下,嗜食其子,故有此名。始出臨溜川穀及田野濕地,今所在皆有。三月生苗,高二三尺,葉青碎作叢似蒿,每枝上有花頭百餘,同結一窠,四五月開花白色,子如黍粒,黃褐色。)

白話文:

蛇牀子在《本經》中被稱為蛇粟,又叫蛇米。《爾雅》中稱呼它為虺牀,因為虺蛇喜歡在它的下面睡覺,而且嗜好食用它的果實,所以有這個名字。最初出現在臨溜川穀和田野的濕地,現在各地都有。三月生苗,高二三尺,葉子青綠,碎裂成叢,像蒿草,每一枝條上有花朵百餘朵,一窠同時開花,四五月開花,白色,果實像黍米,黃褐色。

蛇床子氣味苦辛,其性溫熱,得少陰君火之氣。主治男子陰痿濕癢,婦人陰中腫痛,稟火氣而下濟其陰寒也。除痹氣,利關節,稟火氣而外通其經脈也。心氣虛而寒邪盛,則癲癇。心氣虛而熱邪盛,則生惡瘡。蛇床味苦性溫,能助心氣,故治癲癇惡瘡。久服則火土相生,故輕身。心氣充盛,故好顏色。

白話文:

蛇牀子味道苦辣,性溫熱,具有少陰君火之氣。主治男性陰痿潮濕瘙癢,女性陰戶腫脹疼痛,這是由於君火之氣向下輸送,以彌補陰寒所致。又能去除痹氣,利於關節,這是由於君火之氣向外傳導,疏通經脈所致。心氣虛弱,寒邪盛則癲癇。心氣虛弱,熱邪盛則生惡瘡。蛇牀子味道苦,性溫,能幫助心氣,因此能治療癲癇和惡瘡。長期服用,火土相生,所以能輕身。心氣充盛,所以面色紅潤。

蛇,陰類也。蛇床子性溫熱,蛇虺喜臥於中,嗜食其子,猶山鹿之嗜水龜,潛龍之嗜飛燕,蓋取彼之所有,以資己之所無,故陰痿虛寒,所宜用也。

白話文:

蛇,屬於陰性的生物。蛇牀子的性味溫熱,蛇和龍喜歡臥在蛇牀子中間,喜好吃蛇牀子的果實,就像山鹿嗜好水龜、潛龍嗜好飛燕一樣,牠們都是取用別的生物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所以,陰痿虛寒的病人,應該用蛇牀子來治療。

李時珍曰:蛇床子,《神農》列之上品,不獨助男子,且有益婦人,乃世人舍此而求補藥於遠域,且近時但用為瘡藥,惜哉。

白話文:

李時珍說:蛇牀子,《神農本草經》將它列為上品,它不僅對男性有幫助,對女性也有益,可是世人卻捨棄它而求取遠方的補藥,並且近年來只把它用作治療瘡的藥物,真是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