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張志聰歿而書未成,後由弟子高世栻續成

《本草崇原》~ 卷上 本經上品 (9)

回本書目錄

卷上 本經上品 (9)

1. 葳蕤

氣味甘平,無毒。主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諸不足。久服去面黑䵟,好顏色,潤澤,輕身不老。

(《本經》名女萎。《吳氏本草》名葳蕤。《別錄》名玉竹。《拾遺》名青黏。始出太山山谷及邱陵,今處處有之。女萎者,性陰柔而質滋潤,如女之委順相隨也,葳蕤者,女子嬌柔之意。玉竹者,根色如玉,莖節如竹也。青黏,莖葉青翠,根汁稠黏也。春生苗,莖直有節,其葉如竹,兩兩相對,其根橫生如黃精,色白微黃,性柔多脂,最難乾。)

(按:葳蕤葉密者,似乎對生,而實不相對。或云:其葉對生者,即是黃精矣。今浙中採藥人揀根之細長者為玉竹,根之園而大者為黃精,其實只是一種年未久者,故根細而長。年久者,其根大而園。余求真黃精,種數十年不能得。)

葳蕤氣味甘平,質多津液,稟太陰濕土之精,以資中焦之汁。中風暴熱者,風邪中人,身熱如曝也。不能動搖者,熱盛於身,津液內竭,不濡灌於肌腠也。跌筋者,筋不柔和,則踒蹶而如跌也。結肉者,肉無膏澤,則澀滯而如結也。諸不足者,申明中風暴熱,不能動搖,跌筋結肉,是諸不足之證也。

久服則津液充滿,故去面上之黑䵟,好顏色而肌膚潤澤,且輕身不老。

愚按:葳蕤潤澤滑膩,稟性陰柔,故《本經》主治中風暴熱,古方主治風溫灼熱,所治皆主風熱之病。近醫謂葳蕤有人參之功,無分寒熱燥濕,一概投之,以為補劑,不知陰病內寒此為大忌,蓋緣不考經書,咸為耳食所誤。

白話文:

葳蕤味道甘甜平和,沒有毒性。主要治療中風引起的突然發熱、身體僵硬不能動彈、跌打損傷導致的筋絡損傷、肌肉結塊以及各種體虛不足的症狀。長期服用可以去除臉上的黑斑,使氣色變好,皮膚潤澤,身體輕盈,延緩衰老。

(《本經》稱之為女萎。《吳氏本草》稱之為葳蕤。《別錄》稱之為玉竹。《拾遺》稱之為青黏。最初產於泰山的山谷和丘陵地帶,現在各地都有。女萎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性質柔順滋潤,像女子柔順隨和的樣子。葳蕤這個名字,則是因為它給人女子嬌柔的感覺。玉竹這個名字,則是因為它的根部顏色像玉,莖節像竹子。青黏這個名字,則是因為它的莖葉青翠,根部汁液濃稠粘膩。春天長出嫩芽,莖幹挺直有節,葉子像竹葉一樣兩兩相對生長。它的根部橫向生長,像黃精一樣,顏色白中帶點黃色,質地柔軟多油脂,非常難以乾燥。)

(說明:葳蕤葉子茂密的時候,看起來像是對生,但實際上並不是完全相對的。有人說,葉子對生的就是黃精了。現在浙江的採藥人,把根部細長的叫做玉竹,根部圓而大的叫做黃精,其實它們是同一種植物,只是生長年份不同而已。年份短的,根部細長;年份久的,根部就圓而大了。我為了尋找真正的黃精,種了好幾十年也沒能找到。)

葳蕤氣味甘甜平和,富含津液,秉承了太陰濕土的精華,用來滋養中焦的津液。中風暴熱,指的是風邪侵入人體,導致身體發熱像被曝曬一樣。不能動搖,是因為身體熱盛,津液內耗,不能濡養肌膚。跌筋,是因為筋絡不柔和,導致扭傷像跌倒一樣。結肉,是因為肌肉沒有油脂滋潤,變得澀滯而像結塊一樣。諸不足,是指中風暴熱、身體僵硬不能動彈、跌打損傷、肌肉結塊等各種不足的症狀。

長期服用,可以使津液充盈,所以能去除臉上的黑斑,使氣色變好,肌膚潤澤,並且身體輕盈,延緩衰老。

我認為,葳蕤潤澤滑膩,性質柔和,因此《本經》認為它能治療中風暴熱,古代的醫方也用它來治療風溫灼熱等病症,這些都屬於風熱類的疾病。現在的醫生說葳蕤有人參的功效,不分寒熱燥濕,都把它當作補藥來用,其實這是大錯特錯。對於陰虛內寒的人來說,服用葳蕤是絕對禁忌的。這是因為他們不研究經典醫書,只是人云亦云,以訛傳訛造成的。

2. 牛膝

氣味苦酸平,無毒。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久服輕身耐老。

(牛膝《本經》名百倍。始出河內川穀及臨朐,今江淮閩粵關中皆有,然不及懷慶川中者佳。春生苗,枝節兩兩相對,故又名對節草,其根一本直下,長二三尺,以肥闊粗大者為上。)

《本經》謂:百倍氣味苦酸,概根苗而言也。今時所用,乃根下之莖,味甘臭酸,其性微寒。《易》曰:乾為馬,坤為牛,牛之力在膝,取名牛膝者,稟太陰濕土之氣化,而能資養筋骨也。主治寒濕痿痹,言或因於寒,或因於濕,而成痿痹之證也。痿痹則四肢拘攣,四肢拘攣,則膝痛不可屈伸。

牛膝稟濕土柔和之化,而資養筋骨,故能治之。血氣傷熱火爛,言血氣為熱所傷,則為火爛之證。牛膝味甘性寒,故可逐也。根下之莖,形如大筋,性唯下泄,故墮胎。久服則筋骨強健,故輕身耐老。

白話文:

牛膝,味道苦澀帶酸,性平,沒有毒性。主要治療因寒濕引起的肢體痿軟無力、四肢抽筋拘攣、膝蓋疼痛無法彎曲伸直等症狀,能驅散因血氣受傷引起的熱毒瘡瘍,並有墮胎的功效。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

(牛膝在《本經》中又名百倍。最早產於河內川谷及臨朐,現在江淮、閩粵、關中一帶都有生長,但不如懷慶和四川產的品質好。春天長出嫩苗,枝節兩兩相對生長,所以又名對節草。它的根部一條直往下長,可達二三尺長,以肥大粗壯的為佳。)

《本經》說:百倍的味道苦澀帶酸,指的是根和苗而言。現在人們使用的,是根部以下的莖,味道甘甜帶酸,性微寒。《易經》說:乾卦象徵馬,坤卦象徵牛,牛的力量在於膝蓋,取名為牛膝,是稟承太陰濕土的氣化,能夠滋養筋骨的緣故。主要治療因寒濕引起的痿痹,也就是說可能是由於寒氣或濕氣,導致痿痹的症狀。痿痹就會導致四肢抽筋拘攣,四肢抽筋拘攣就會導致膝蓋疼痛無法彎曲伸直。

牛膝稟承濕土柔和的特性,能夠滋養筋骨,所以能夠治療這些疾病。血氣傷熱火爛,指的是血氣受到熱毒傷害,導致皮膚紅腫潰爛。牛膝味道甘甜,性寒,所以可以驅散熱毒。根部以下的莖,形狀像大筋,特性是向下疏導,所以能墮胎。長期服用可以使筋骨強健,因此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