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遺稿》~ 卷之二 (4)
卷之二 (4)
1. 淋濁
婦人年七七,數盡而經不斷,此乃氣血有餘也,不可止之。若既絕而復來者,或傷損,或淤血,皆以兩脅、少腹急痛為辨,宜四烏湯,用赤芍;其勢不可止,宜八物湯加芩、連,然不可遽投,恐傷脾胃。
老年淋漓不斷,因幼時氣多,積久而成。經水每月二、三至者,多成崩淋,宜大劑八物湯主之。
淋漓白滑,間有如屋漏水狀,下而不止,止而復來,臍下如冰者,宜香膠艾葉湯。若勞傷血氣虛弱,淋漓日久者,宜膠艾湯加炒蒲黃、黃芩。如有汗,加黃耆;如虛者,加人參。
【香膠艾葉湯】,丁香,阿膠,艾葉,川芎,熟地,當歸,白芍
血淋不斷,三、五日一至,積久不愈,或因經來入房致勞,或因受氣鬱結所致。須視小腹痛與不痛、脾胃實與不實。若房勞所傷,宜先活血,後理其經。如小腹痛者,以歸附丸治之;如小腹不痛者,以內補湯治之。如氣傷,胸滿迷悶,腹痛,與脾胃不實者,恐上有淤血,未可止也。宜四烏湯、歸附丸、大個散、四物湯加陳、甘、桂、附,後以補宮湯、安胎飲。
【內補湯】,地黃,當歸,川芎,白芍,橘紅,茯苓,白朮,甘草
【大個散】,半夏,陳皮,甘草,桔梗,厚朴,蘇梗,香附,藿香,白芷,茯苓,菟絲子
【安胎飲】,白朮,黃芩,地榆,甘草,熟地,當歸,白芍,川芎,阿膠,艾葉,半夏
腹不痛,胃實而淋日久者,宜八物湯加芩、連,若食少者,略加陳、楂少許,或內補湯、補宮湯治之。若瀉,腹不痛者,宜胃苓湯治之;若瀉,腹冷痛者,宜五積散治之。若嗽而不瀉者,宜二四湯治之;嗽而兼瀉者,宜胃苓湯治之。大凡治血淋症,必以胃氣為本,故先理胃健脾為要。如嗽急淋緩,先止其淋,勿可忽也。
【胃苓湯】(又名五苓平胃散),肉桂,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生薑,大棗
【五積散】,肉桂,乾薑,白芷,茯苓,麻黃,藿香,甘草,桔梗,半夏,生薑,厚朴,陳皮,川芎,枳殼,當歸,白芍
淋雖有赤白之分,不過虛寒鬱結為多。如淋漓不斷,養胃湯加香附;紅色者,用八物湯;白色者,用艾煎、歸附二丸;如淋而帶沙者,尤當分氣血輕重,不可渺也。若白淋變為黃水,則將變血為淋矣,宜艾煎丸加白芍。
【養胃湯】,生地,當歸,白芍,川芎,丹皮,青皮,薑黃,白芷,生薑,海桐皮,五加皮
白濁者,膀胱經熱也,失治當生癰疽,宜服清心蓮子飲。若白淫者,或一時放白水,寡婦尼姑多有是疾,此乃鬱火也,宜降火為主。或有勞傷腎虛,或有心虛而得,或因思慮過度。若過慮傷脾,宜四七湯、鎖精丸,重則加益智、鹽煎。
【清心蓮子飲】,人參,黃耆,茯苓,甘草,黃芩,車前子,石蓮子,地骨皮,麥冬
白話文:
婦女到了四十九歲,經期應該結束卻仍然持續不斷,這是因為氣血過於充盛,不需要阻止它。如果已經停經又再來,可能是因為外傷、瘀血等原因,通常會伴隨兩脅和下腹部急痛,可以用四烏湯,並加入赤芍來治療;如果血勢無法停止,可以使用八物湯並加入黃芩、黃連,但不能馬上就用,以免傷害脾胃。
老年人小便淋漓不斷,是因為年輕時體內氣過多,積累久了造成的。如果經血每個月來兩三次,容易變成崩漏或淋漓不止,可以用大量八物湯來治療。
小便淋漓不斷,顏色白濁像油脂一樣,有時像屋漏水一樣滴滴答答,流個不停,停了又來,肚臍下感覺像冰一樣冷的,可以用香膠艾葉湯。如果是因為勞累損傷導致氣血虛弱,淋漓日久,可以用膠艾湯加入炒蒲黃、黃芩。如果有汗,加入黃耆;如果身體虛弱,加入人參。
- 【香膠艾葉湯】:丁香、阿膠、艾葉、川芎、熟地、當歸、白芍。
血淋(尿血)持續不斷,三五天來一次,很久都好不了,可能是因為月經來時行房導致勞損,也可能是因為氣鬱結導致。需要觀察下腹痛不痛、脾胃是否強健。如果是因為房事勞損導致,應該先活血,然後調理月經。如果下腹痛,可以用歸附丸治療;如果下腹不痛,可以用內補湯治療。如果是氣傷,導致胸悶、腹痛、脾胃虛弱,可能是因為上面有瘀血,不能馬上止血,可以用四烏湯、歸附丸、大個散、四物湯加入陳皮、甘草、桂枝、附子,之後再用補宮湯、安胎飲。
- 【內補湯】:地黃、當歸、川芎、白芍、橘紅、茯苓、白朮、甘草。
- 【大個散】:半夏、陳皮、甘草、桔梗、厚朴、蘇梗、香附、藿香、白芷、茯苓、菟絲子。
- 【安胎飲】:白朮、黃芩、地榆、甘草、熟地、當歸、白芍、川芎、阿膠、艾葉、半夏。
腹部不痛,但胃腸功能強健,只是淋漓不止很久,可以用八物湯加入黃芩、黃連;如果食慾不振,可以略加一點陳皮、山楂,或者用內補湯、補宮湯來治療。如果腹瀉但不腹痛,可以用胃苓湯治療;如果腹瀉且腹部冷痛,可以用五積散治療。如果咳嗽但不腹瀉,可以用二四湯治療;如果咳嗽又腹瀉,可以用胃苓湯治療。治療血淋的重點在於保護胃氣,所以要先調理脾胃。如果咳嗽嚴重但淋漓情況較輕,要先止住淋漓,不要忽略它。
- 【胃苓湯】(又名五苓平胃散):肉桂、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生薑、大棗。
- 【五積散】:肉桂、乾薑、白芷、茯苓、麻黃、藿香、甘草、桔梗、半夏、生薑、厚朴、陳皮、川芎、枳殼、當歸、白芍。
淋病雖然有紅有白,但多數是因為虛寒或氣血鬱結。如果淋漓不斷,可以用養胃湯加入香附;紅色淋病,可以用八物湯;白色淋病,可以用艾草煎湯、歸附二丸;如果淋病帶有砂粒,更要區分氣血的輕重,不可輕忽。如果白淋變成黃水,表示快要從血淋轉變為淋病了,可以用艾草煎湯丸加入白芍來治療。
- 【養胃湯】:生地、當歸、白芍、川芎、丹皮、青皮、薑黃、白芷、生薑、海桐皮、五加皮。
白濁是膀胱經有熱引起的,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產生癰疽,可以用清心蓮子飲。如果是白淫(小便時排出白色液體),有時會排出白水,寡婦或尼姑常有這種疾病,這是因為體內有鬱火,應該以清火為主。也可能是因為勞累傷腎、心虛、或思慮過度。如果因為過度思慮傷脾,可以用四七湯、鎖精丸,嚴重時可以加入益智、鹽煎。
-
【清心蓮子飲】:人參、黃耆、茯苓、甘草、黃芩、車前子、石蓮子、地骨皮、麥冬。 (用水煎好放涼後,空腹服用)
-
【四七湯】:半夏、厚朴、茯苓、蘇葉、生薑、大棗。
-
【鎖精丸】:青鹽、茯苓、五味子、破故紙。 (將以上四種藥材磨成粉,用蜂蜜製成藥丸,用淡鹽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