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卷第五 (2)
卷第五 (2)
1. 產前後十八論烏金散
婦人萬病,皆因血氣而生,就中產後乖違,誠難救療。百日之內,變證尤多,或坐即運絕,臥即口乾,經日多言,還應心悶,或傷熱食,變作崩中,飲冷服涼,便成腰痛。敗血入腹,則脅脹虛鳴,惡露上衝,乃或嘔逆。脾之受血,發則傷寒;肝氣有邪,即多嗔怒;肺之被撓,氣悶喘粗;胃臟未安,多為腹脹。
敗血流走,百節痠疼,留滯四肢,皮膚俱腫,失音不語,還因敗血入心,散為淋瀝,亦是血之入腹。大抵虛弱,積血所為,三焦不調,眾疾皆起。每尋方卷,多不會解就中產前產後之圖,難全真訣。當貧困之輩,或居村中念其急難,方當思慮,魂勞神悶,不知所裁。忽見一人形兒非常,乃言曰:余有秘術,子其知乎?不覺惕然瞻敬之際,復曰:子請存於誠信,心欲救人,事當甚喜。吾有產後一術,名曰:烏金方,受於子,宜保惜之。
余即跪,受要旨,頓覺精神爽,易事理,照覺在寤中神受。乃依方修合普,諧神,願遂成產後十八方,如後。
第一論問:胎死腹中者,何。
答曰:緣母患染熱疾,經六、七日間,臟腑極熱,蒸熏其胎,是以子死,何以知之。身死便冷,不居子宮,乃墜。臍下冷痛。口角沫出,腹冷,爪甲青,四肢逆冷,命在須臾,但以此三服,令胎熱,須臾自下。
第二論問:產難者,何。
答曰:兒已成形,每食母之血,候十月當足月,血有餘乃結成塊,俗呼為兒枕。子欲生時,兒枕先破為敗血,散裹子身上,固當難產。但服此散三服,敗血即散,須臾自產,或逆產,其體不同,悉皆治之。
第三論問:胎衣不下者,何。
答曰:產訖,敗血流入胞衣中,被血脹,固當難下,但服此散,衣中血散,須臾自出。若胞衣帶斷,亦宜服此散,即下。
第四論問:血暈,產後三日起止不得,眼前自見鬼神,或悶絕不識人者,何。
答曰:產後三日。血氣未安,運走五臟,奔於肺上,時人不識,呼為暗風,以此治之,萬無一瘥,但服此藥,立可安痊。
第五論問:口於心悶及煩渴者,何。
答曰:產後七日以來,血氣未定,蓋為食於熱面,與血結在心,即渴。時人呼為胸膈壅悶,若以此治,萬無一痊,自服此散,立瘥。
第六論問:產後乍寒乍熱及渴者,何?
答曰:產後虛羸,敗血入於肺則熱,入於脾則寒,乃渴。時人不識,呼為瘧疾,若以此治,萬無一痊,服此散,立瘥。
第七論問:產後四肢浮腫及寒熱者,何。
答曰:敗血流入,五臟將滿,即四肢停留,日久卻還不得,乃欲為腫。時人不識,呼為水腫,且如水腫與血腫不同,何以明之?水氣喘而小便澀,血氣渴而四肢寒。先服此散,次服宣元,瀉下惡物,自瘥。宣元是黑神丸。
第八論問:言語顛狂無度,若見鬼神,或寒熱及渴者,何。
答曰:產後敗血衝心,心不受邪觸,被敗血蒸熏,心悶,蒸熱,煩渴至,躁言語顛狂。時人不識,以為風及神邪所致,若以此治之,萬無一痊。但服此散,愈。
第九論問:產後不語者,何。
答曰:夫人心有七孔、三毛,產後敗血上行,流入心孔之中,被血閉之,即使不語。時人不先去心孔敗血,其病不除。但服此藥,當漸語也。
第十論問:產後腹痛及痢者,何。
答曰:產後未滿月間,誤飲冷水,水與血相和,流入大腸,大腸受之血,遂成病,水穀不化或泄或脹,膿血不定,急服此散,次服調中湯,立效。
第十一論問:產後遍身疼痛者,何。
答曰:產後百節開張,敗血流入四肢,留滯日久不散,結聚虛脹,是致疼痛。但服此散,遂去百節間敗血,須臾自定。
第十二論問:產後瘀血及小便赤澀,大便痛者,何。
答曰:敗血流入小腸,閉郤水道,即小便艱澀;流入大腸,閉郤肛門,是致大小便俱難。醫人不識,呼為五淋,治之,萬無一痊。但服此散,次服黑神丸,聚結物出,其病立愈。(或用洪氏方中排濃內補散,依方服,立效。)
第十三論問:產後崩中者,何。
答曰:敗血惡露未止,日久或食鹹酸之物,遂變崩中,血結變黑,狀似雞肝,或時寒熱,背膊拘急,煩悶,名曰:崩中。宜先服此散,次服黑神丸,即安。
第十四論問:產後血氣不調,道路閉塞,兼咳嗽多驚者,何。
答曰:產後滿月後,月經未還,不能謹忌,好食熱面,遂即成疾,積聚結塊,發即氣急咳嗽,四肢寒熱,心悶口乾,背膊拘急,煩躁,夜夢驚悸,體全無力,多汗,心痛,月經不來,名為血症。腹痛多睡,面色多赤,因茲不療,遂成骨蒸,治須仔細看此疾狀,或服別藥,十無一應,終不得瘥,只服此藥,其患自退。
第十五論問:腹肚脹滿,吐逆者,何。
答曰:產後敗血停於脾胃之間,氣遂相沖不定,即留滯,嘔逆,胸脅俱脹。時人不識,呼為反胃,以此治之,萬無一存。急服此藥,吐出胃中惡物,即便吃粥。
第十六論問:產後口鼻黑色及鼻衄者,何。
答曰:敗血傳入臟腑,臟腑即滿,衝於頭面,卻還不得,焦乾白黑,見於面色,衝於鼻,即鼻衄黑起,緣產後虛熱甚,變成此狀。若別治之,萬不得一,此名心肺敗血,宜服此藥。
第十七論問:產後喘急,喉中如貓兒聲者,何。
答曰:敗血衝入心肺,氣與血並,遂結為塊,入於喉中。如有此狀,急服此藥。
第十八論問:產後中風兼有黑血點者,何。
答曰:產後七日內下床衝風。百日內傷房勞或有灸瘡,中風取性慢,易即中風也。初中之狀,氣澀腰痛,筋急如角弓反張,牙關急,若有此狀,即是風邪所入。或面色黑,遍身赤黑,敗血流入臟腑,臟腑皆滿,流入皮膚,退反不得,變成血點或得此變。急服此藥,無有不瘥。
宣經丸
巴豆(十五粒,去皮心膜,用生,絹袋子盛,以灰汁煮十餘沸取出研,紙壓油了重研)
上件先用烏金散三錢,以無灰酒調似糖入瓷瓶中,於重湯內熬成膏,入巴豆末,同和為丸如綠豆大。熟水下十五丸,宜冷粥補之,忌毒物。
烏金散
頭髮灰(男子者不須洗,燒灰),鯉魚鱗(燒灰),當歸(焙,去蘆須),延胡索(生用),好墨(煅過),肉桂(不見火,去粗皮),麒麟竭,赤芍藥(銼),百草霜(是鍋底刮下者煤)
上件九味等分,杵羅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又用童子小便半盞,生薑一塊同煎,調下,入麝香少許,更妙。
產前所忌藥物
廬醫周鼎集以為歌
蚖斑水蛭地膽蟲,烏頭附子配天雄。
躑躅野葛螻蛄類,烏喙側子及虻蟲。
牛黃水銀並巴豆,大戟蛇退共蜈蚣。
牛膝黎蘆加薏苡,金石錫粉對雌雄。
牙樸芒硝牡丹桂,蜥蠍飛生更䗪蟲。
代赭蚱蟬胡粉麝,芫花薇銜草三稜。
槐子牽牛並皂角,桃子蠐螬和茅根。
欓根硇砂與乾漆,亭長溲疏茅草中。
瞿麥䕡茹蟹爪甲,蝟皮鬼箭赤頭紅。
馬刀石蠶衣魚等,半夏天南通草同。
乾薑蒜雞及鴨子,驢馬兔肉不須供。
切忌婦人產前用,此歌宜記在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