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卷第三 (2)
卷第三 (2)
1. 論欲產併產後
凡欲生產,切不得喧鬧,產婦房門常須關閉。選一年高、性和善產婆,又選穩審恭謹家人一、二人扶持,切不用揮霍,致令產婦憂恐,又忌閒雜外人,喪孝穢濁之人瞻視。若不謹之,定是難產兼傷小兒,若腹中痛來,但令扶行,或行不得,且立候,行得更行,或痛作陣,眼中如火生,此是兒迴轉,即進琥珀散一服,直至行不得,即扶上蓐草,務要產婦惜力。或心中熱悶,取白蜜一匙,新汲水調下,或未解,即吃生雞子一枚。
琥珀散
臨月縮胎催生,兼治產後諸疾。
川芎(一兩,銼,略焙),當歸(一兩半,去蘆須,切,焙)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酒半盞,煎八分,去滓,不計時候服。
大凡生產,自有時候痛不甚者,名曰弄痛。宜須強行熟忍,宜食軟飯。若食飯不得,即宜食粥及飲蜜漿,勿令飢渴,恐產婦無力困乏。若經時不產,進通靈散一丸。若生畢,暖少許醋墨與呷,以童子小便調七寶散一服,心中自然開爽。不住燒磚石以醋沃之,直至七日,要令產婦鼻中常聞醋氣。
宜燒茅香、白朮、皂莢等物,切勿令見穢惡。右產訖,忽覺心中昏悶,或眼花如在舟車中,即是血暈,急須服牡丹飲子、黑神散。
催生通靈散(又一方在下卷,產科雜方門)
蛇脫皮(一條全者,緊卷以蚯蚓泥裹,燒黑,近藥處泥些小用,無妨)
上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
七寶散
初產後,勻血和氣,補虛壓驚悸。
硃砂(研如粉),桂心(去皮,不見火銼),乾薑(炮,去濕氣),當歸(去蘆須,洗,焙),川芎(銼碎,略焙),人參(去蘆,切片),羚羊角灰,茯苓(銼)
上件等分,杵研為末。若產婦平和,三臈以前直至滿月,每日各取一字,以羌活豆淋酒調下,空心服。若覺心胸煩熱,即減薑、桂,冷即加之。腹痛加當歸,心悶加羚羊角,心胸虛氣加桂,不下食或噁心加人參,虛戰加茯苓,以意斟酌。日二夜一服。不飲酒者,以童子小便調,卻暖過服之。
牡丹飲子
療產後血暈、悶亂、神昏。若口噤,即斡開口灌,必效。
牡丹皮(洗,銼),大黃(生用,銼碎),芒硝(別研,後入。各一兩),冬瓜子(半合),桃仁(三、七個,湯浸,去皮尖)
上為粗散,每服五大錢,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入芒硝,服之。凡欲產,先煎下,以備緩急。
單方黑神散
防暈備急。
驢護千不計多少,以桑柴火燒,以刀刮。取黑煤更燒,更刮,令盡研為末,入真麝香少許。如才產了,及覺血衝心,暈悶,取一錢末,以熱酒和童子小便,調下。
若產後心空,但時與琥珀散一服,或煎芍藥湯進之,更不用它治。常進溫粥,勿與熱食。如食熱,則滯血。或三五日內,但覺腹中㽲痛,兒枕未定,即進定痛散一服,琥珀散依第三項。
芍藥湯
治產後虛乏,不思飲食,四肢疲倦,心腹陣痛。補虛治氣。
當歸(一兩半,去蘆須,洗,切,焙乾用),芍藥(洗,銼),人參(去蘆,切片),肉桂(去皮,不見火,銼),生薑(後入),甘草(炙。各一兩),生乾地黃(二兩,洗,酒浸,焙)
上銼,杵為粗散,每服三大錢。水二盞,入棗二枚,煎至一盞,去滓,放溫服,日三服。
定痛散
治產後惡血不止,腹內熱痛,不可忍及兒枕未定。
當歸(洗,去蘆須,切,焙),芍藥(洗。各二兩),桂心(一兩,或體蒸熱,以川芎代之)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酒共一盞,生薑一塊彈子大,擘破,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之。
若產後四肢安和,亦不用多吃酒藥,緣氣虛禁持未得,卻多昏眩,唯飲童子小便無妨。勿平身,且側臥,夜常須一人看承,令屈起兩膝臥睡,即須頻喚。覺虛羸困乏,即空心進理中丸、七寶散。七日外,恐吃粥無味,或虛乏無力,即爛煮羊肉汁、黃雌雞汁作粥,未可吃肉,亦不可傷及吃硬物,便成積滯之患。
常以淨黑豆一升炒,令煙出,以酒五升澆淋,入羌活一兩,槌碎,同浸,常用此酒下藥,或時飲一盞,大避風邪,令諸疾不生。
四順理中丸
治新產後臟腑虛,不思飲食。補養五臟。
甘草(三兩,炙,銼),人參(去蘆,切片),白朮(銼,焙),乾薑(泡,去濕氣。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九,空心溫酒下。
七寶散
依前項。
若三日後覺壯熱、頭痛,此是乳脈行,即進玉露散二服。或大小便秘澀,或發寒熱,頭痛,四肢如碎,此是蓐勞。或產後大渴,胎損唄你咳嗽,別生他疾及帶起宿患,亦宜檢尋別方治之。月內不宜多語笑,強起離床行或作針線運動。恣食生硬,不避風脫衣、洗浴,當時雖未覺大損,滿月後或成蓐勞,手腳及腰腿痠重、冷痛,骨髓間颼颼如風吹,縱有名醫,卒不能療。大都產婦將息,須是百日,方可平復。
大忌犯觸,因此多致身體強直,如角弓反張,名曰蓐風,遂至不救。小可虛羸,失於將補,便成大患,終身悔不及矣,戒之戒之。
玉露散
治產後乳脈行,煩熱或大腸滯澀,肢體疼痛。涼膈、壓熱、下乳。
茯苓(銼),人參(去蘆,切片),甘草(炙,各半兩),桔梗(去蘆,切,焙),白芷(洗,銼),川芎(洗,銼。各一兩),川大黃(濕紙裹,慢火煨熟,銼),當歸(去蘆須,切。各一分),芍藥(三分,洗,銼)
上為末,每服二平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日三服。若臟腑泄瀉,即除川大黃。
白話文:
【關於分娩與產後護理】
分娩時,產房應保持安靜,避免喧囂,房門需緊閉。選擇一位年長、性情溫和且經驗豐富的接生婆,並由一到兩位謹慎周到的家庭成員陪同協助。應避免不必要的忙亂,以免增加產婦的心理壓力。同時,禁止閒雜人等,尤其是喪事、疾病或不清潔的人進入產房。如果不遵守這些規則,可能會導致分娩困難或影響新生兒健康。當產婦感到腹部陣痛時,應讓她行走,如果無法行走,就站立等候,一旦可以再繼續走動。當痛感像陣浪般襲來,眼前似有火光,這表示胎兒正在轉動,此時應服用琥珀散一劑。直到無法行走時,才扶她到褥草上準備分娩,重要的是讓產婦節省體力。若產婦感到心中燥熱悶痛,可用一匙蜂蜜與新抽的清水調和飲用,如果情況仍未改善,可食用一個生雞蛋。
【琥珀散】
此方適用於分娩前縮小胎兒、促進分娩,以及產後各種疾病的治療。
配方:川芎(一兩,切片,輕微烘焙)、當歸(一兩半,去蘆根,切片,烘焙)
製作方法: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酒半盞混合煎煮至八分,去渣後無需考慮時間即可服用。
一般而言,分娩時會有一段時間的疼痛,稱為「弄痛」,此時產婦應堅韌地忍受,並適量進食軟飯。若無法進食,可改喝粥或飲用蜂蜜水,確保產婦不會感到飢餓或口渴,以免體力衰竭。若分娩過程延長,可服用通靈散一丸。分娩後,應讓產婦飲用少量醋墨水,並用童子尿調和七寶散一劑,有助心情舒暢。持續以醋灑在燒熱的磚石上,直到第七天,讓產婦能常聞醋香。
應焚燒茅香、白朮、皁莢等物,避免讓產婦接觸污穢。分娩後,產婦突然感到心中昏沉或視線模糊,彷彿身處搖晃的船車中,這是產後血暈的症狀,應立即服用牡丹飲子和黑神散。
【催生通靈散】
此方適用於分娩,並收錄於下卷產科雜方門。
配方:蛇脫皮(一條完整,捲起並以蚯蚓泥包裹,燒至黑色,靠近藥材部分的泥可保留)
製作方法:將蛇脫皮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送服。
【七寶散】
此方適用於產後,能調和血氣,補充虛弱,安定心神。
配方:硃砂(研磨成粉)、桂心(去皮,不見火,切片)、乾薑(烤製,去除濕氣)、當歸(去蘆根,清洗,烘焙)、川芎(切碎,輕微烘焙)、人參(去蘆根,切片)、羚羊角灰、茯苓(切片)
將以上成分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若產婦身體狀況穩定,在產後三個月內直至滿月,每日可服用微量此方,用羌活豆淋酒調和,空腹服用。若感到心胸煩躁,可減少薑、桂的用量;若感覺寒冷,可增加其用量。腹痛時可增加當歸的用量,心慌時可增加羚羊角的用量,心胸虛弱時可增加桂的用量,食慾不佳或噁心時可增加人參的用量,身體虛弱時可增加茯苓的用量,根據個人需求調整。
【牡丹飲子】
此方適用於產後血暈、精神混亂、意識模糊。若產婦口閉,應輕輕撬開,灌服此藥,效果顯著。
配方:牡丹皮(清洗,切片)、大黃(生用,切碎)、芒硝(研磨,後加入,各一兩)、冬瓜子(半合)、桃仁(三至七個,浸泡於熱水中,去皮尖)
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大錢,用水三盞煎煮至一盞半,去渣,加入芒硝,服用。分娩前可先煎煮此藥,以備不時之需。
【單方黑神散】
此方適用於防暈和緊急情況。
配方:驢護千(數量不限),以桑柴火燒烤,用刀刮取黑煤,再燒烤並刮取,直至完全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真麝香。
若產後感到心臟受沖擊、頭暈目眩,可取一錢粉末,用熱酒和童子尿調和,送服。
產後若感到心慌,可服用琥珀散一劑,或煎煮芍藥湯服用,通常無需其他治療。應經常進食溫粥,避免熱食,以免血液凝滯。若產後三至五日內感到腹部持續疼痛,胎盤未完全排出,可服用定痛散一劑,琥珀散的用法如前所述。
【芍藥湯】
此方適用於產後虛弱、食慾不振、四肢疲憊、心腹陣痛。能補虛養氣。
配方:當歸(一兩半,去蘆根,清洗,切片,烘焙)、芍藥(清洗,切片)、人參(去蘆根,切片)、肉桂(去皮,不見火,切片)、生薑(後加入)、甘草(炙製,各一兩)、生乾地黃(二兩,清洗,浸泡於酒中,烘焙)
將以上成分切片,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大錢,用水兩盞,加入兩枚棗子,煎煮至一盞,去渣,放溫後服用,每日三次。
【定痛散】
此方適用於產後惡血不止、腹部熱痛難忍及胎盤未完全排出。
配方:當歸(清洗,去蘆根,切片,烘焙)、芍藥(清洗,各二兩)、桂心(一兩,若身體過熱,可用川芎替代)
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酒共一盞,加入一塊生薑(大小如彈珠),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
產後若四肢安穩,無需大量服用酒藥,因氣虛未能恢復,可能導致頭暈目眩,但飲用童子尿無礙。產婦應側臥,而非平躺,夜晚需有人照看,讓產婦屈膝睡姿,並頻繁喚醒。若感到虛弱疲憊,空腹時可服用理中丸、七寶散。產後七天後,若覺得粥無味或感到虛弱乏力,可將羊肉或黃雌雞肉煮至軟爛,用其湯汁做粥,但暫時不要食用肉類,也應避免食用硬食物,以防積食。
應將一升黑豆炒至冒煙,倒入五升酒中,加入一兩羌活,搗碎,一同浸泡,常用此酒送服藥物,或偶爾飲用一盞,可有效預防風邪,避免各種疾病發生。
【四順理中丸】
此方適用於產後臟腑虛弱、食慾不振。能滋補五臟。
配方:甘草(三兩,炙製,切片)、人參(去蘆根,切片)、白朮(切片,烘焙)、乾薑(浸泡,去濕氣,各二兩)
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末,用煉製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至二十九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七寶散】
遵循前述用法。
產後三天若出現高熱、頭痛,這是乳脈運行所致,可服用玉露散二劑。若大小便排泄困難,或出現寒熱、頭痛、四肢疼痛,這是產後勞損。若產後極度口渴、胎損、咳嗽或其他疾病,或引發舊疾,應尋找其他適當的療法。產後一個月內,不宜多言笑、強制起牀活動或從事縫紉工作,避免食用生硬食物,防止風寒侵襲、脫衣或洗澡,雖然當時可能不會感到嚴重後果,但產後滿月後可能會出現產後勞損,手腳、腰部和腿部痠痛、冰冷,甚至骨髓間如風吹般颼颼作響,即使名醫也難以治癒。產婦休養期間,至少需要一百天才能恢復。
嚴格禁止接觸風邪,否則身體可能變得僵硬,如同角弓反張,稱為產後風,最終無法挽救。對於虛弱的產婦,若錯失補養機會,可能形成重大疾病,終身遺憾,務必警戒。
【玉露散】
此方適用於產後乳脈運行、煩熱、大腸排泄困難、肢體疼痛。能清涼隔熱、降溫、促進乳汁分泌。
配方:茯苓(切片)、人參(去蘆根,切片)、甘草(炙製,各半兩)、桔梗(去蘆根,切片,烘焙)、白芷(清洗,切片)、川芎(清洗,切片,各一兩)、川大黃(用濕紙包裹,慢火煨烤熟透,切片)、當歸(去蘆根,切片,各一分)、芍藥(三分,清洗,切片)
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平錢,用水一盞煎煮至七分,溫服,每日三次。若出現腹瀉,可不使用川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