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十一 (6)
卷之十一 (6)
1. 血崩不止
陳氏,曰:產後血崩者何?答曰:產臥傷耗經脈,未得平復,勞役損動,致血暴崩,淋瀝不止,或因酸鹹不節傷蠹,榮衛衰弱,亦變崩中。若小腹滿痛,肝經已壞,為難治。急服固經丸止之。陳無擇評曰:血崩不是輕病,產後有此,是謂重傷,恐不止酸鹹不節而能致之,多因驚憂恚怒,臟氣不平,或產後服斷血藥早,致惡血不消,鬱滿作堅,亦成崩中。固經丸自難責效,不若大料煮川芎湯加芍藥,候定,續次隨證諸藥治之為得。
薛氏,曰:前證若血滯小腹脹滿、用失笑散,血少小腹虛痞,川芎湯;肝火血妄行,加味逍遙散,脾郁不統血,加味歸脾湯;脾氣虛不攝血,補中益氣湯;厚味積熱傷血,清胃散加槐花;風熱相搏傷血,四君子加防風、枳殼。
一產婦血崩,小腹脹痛,用破氣行血之劑,其崩如湧,四肢不收,惡寒嘔吐,大便頻瀉,余用六君加炮黑乾薑,四劑稍愈(見症在脾胃,故用六君加炮姜),又以十全大補三十餘劑而痊。
一產婦血崩因怒,其血如湧,仆地,口噤目斜,手足抽搐,此肝經血耗生風,余用六味丸料一劑,諸證悉退,但食少晡熱,佐以四君、柴胡、牡丹皮而愈。
芎歸加芍藥湯,治產後血崩,眩暈不知人事。
方見前惡露不絕。
加味四物湯,治產後血崩如豆汁,紫黑過多者。
方見前惡露不絕。
奇效四物湯,治產後血崩,素有熱者。
方見血崩門。
干熟地黃散,治產後崩中,頭目旋暈,神思昏迷,四肢煩亂,不知人事。(崩久虛脫者宜之)
干熟地黃,黃耆,伏龍肝,赤石脂(各一兩),當歸(七錢半),川芎,阿膠,艾葉,白朮,人參,甘草(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阿膠丸,治產後崩中,下血不止,虛羸無力。
阿膠,赤石脂(各一兩半),續斷,川芎,當歸,丹參,甘草(各一兩),龍骨,鹿茸(酥炙),烏賊魚骨,鱉甲(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溫酒二三十丸。(一派固血,不用補氣,尤妙在鹿茸,謂其能引血上升也)
瑞蓮散,治產後惡血崩漏,狀如湧泉。
瑞蓮(一百枚,燒灰存性),棕櫚(燒存性),當歸(各一兩),官桂(半兩),檳榔(二枚),川芎,鯉魚鱗(各七錢半,亦燒灰用)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煨生薑酒調服。如未止,更進一服。或非時血崩,無藥可治,但進三服即止。
固經丸,治產後血氣未復,而有房事,及勞役傷損,致血暴崩,或淋瀝不止。(溫澀之劑,固脫以暖下元)
艾葉,赤石脂(煅),補骨脂(炒),木賊(各半兩),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為細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米飲下。
千金方,治產後崩中,下血不止。(此方惟心氣鬱者宜之)
菖蒲一兩半銼,酒二盅煎一盅,去渣,分三服,食前下。
白話文:
陳氏說:產後血崩是什麼原因呢?回答說:是因為產後身體虛弱,經脈受損,還沒恢復就勞累,導致血突然崩瀉,持續不斷。或者因為飲食不節制,吃了太多酸鹹的食物,損傷了身體,導致氣血衰弱,也會變成血崩。如果小腹脹痛,表示肝經已經受損,這種情況就很難治療。要趕快服用固經丸來止血。陳無擇評論說:血崩不是小病,產後出現血崩,是嚴重的損傷,不止是飲食不節制會造成,大多是因為驚嚇、憂慮、憤怒,導致內臟氣血不平衡,或者產後太早服用止血藥,導致惡露沒有排乾淨,鬱積在體內,也會形成血崩。這種情況固經丸效果不大,不如用大量川芎湯加芍藥來治療,等情況穩定後,再根據症狀用其他藥來治療比較好。
薛氏說:上面的情況,如果血瘀導致小腹脹滿,就用失笑散;如果血少導致小腹空虛,就用川芎湯;如果肝火旺盛,血不正常流動,就用加味逍遙散;如果脾氣鬱悶,無法控制血,就用加味歸脾湯;如果脾氣虛弱,無法攝血,就用補中益氣湯;如果因為吃了太多油膩食物導致積熱,傷了血,就用清胃散加槐花;如果風熱侵襲,導致血受損,就用四君子湯加防風、枳殼。
有一個產婦血崩,小腹脹痛,用了破氣行血的藥,血崩反而像湧泉一樣,四肢無力,怕冷、嘔吐、腹瀉,我用六君子湯加炮黑乾薑,服用了四劑後稍微好轉(因為病症在脾胃,所以用六君子湯加炮姜),又用十全大補湯三十多劑才痊癒。
有一個產婦血崩是因為生氣,血像湧泉一樣,倒在地上,口噤目斜,手腳抽搐,這是因為肝經血耗盡而生風,我用六味丸的藥方一劑,所有症狀都消失了,只是食慾不振,傍晚發熱,再用四君子湯、柴胡、牡丹皮來輔助治療就好了。
芎歸加芍藥湯,治療產後血崩,頭暈目眩,失去意識。
藥方見前面惡露不絕的篇章。
加味四物湯,治療產後血崩,血像豆汁一樣,顏色紫黑且量多。
藥方見前面惡露不絕的篇章。
奇效四物湯,治療產後血崩,本身體內有熱的人。
藥方見血崩門的篇章。
干熟地黃散,治療產後血崩,頭暈目眩,神志不清,四肢煩躁,失去意識。(血崩很久,身體虛脫的人適合使用)
藥方:乾熟地黃、黃耆、伏龍肝、赤石脂(各一兩),當歸(七錢半),川芎、阿膠、艾葉、白朮、人參、甘草(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加生薑三片,用水煎後溫服。
阿膠丸,治療產後血崩,血流不止,身體虛弱無力。
藥方:阿膠、赤石脂(各一兩半),續斷、川芎、當歸、丹參、甘草(各一兩),龍骨、鹿茸(用酥油烤過)、烏賊骨、鱉甲(烤過,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桐子那麼大,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二三十丸。(這個藥方主要是固血,沒有補氣,特別的是加入了鹿茸,據說可以引血上行)
瑞蓮散,治療產後惡血崩漏,血如湧泉。
藥方:瑞蓮(一百枚,燒成灰)、棕櫚(燒成灰)、當歸(各一兩),官桂(半兩),檳榔(二枚),川芎、鯉魚鱗(各七錢半,也燒成灰)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煨過的生薑酒調服。如果沒止住,再服用一劑。或是在其他時間出現血崩,用其他藥沒效,服用這個藥三次就能止住。
固經丸,治療產後氣血還沒恢復,就發生性行為,或勞累損傷,導致血突然崩瀉,或淋漓不斷。(這個藥方是溫澀的藥,可以固定脫落,溫暖下元)
藥方:艾葉、赤石脂(煅燒過的)、補骨脂(炒過的)、木賊(各半兩),附子(一枚,炮製後去皮)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糊做成藥丸,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酒或米湯送服。
千金方,治療產後血崩,血流不止。(這個藥方只適合心氣鬱結的人)
藥方:菖蒲一兩半,切碎,用兩盅酒煎成一盅,去除藥渣,分三次在飯前服用。
2. 心痛
大全,云:產後心痛(心痛曰產後,則與尋常之病不同矣,當於血分求之),為陰血虧損,隨火上衝心絡,名曰心胞絡痛,宜大岩蜜湯治之。若寒傷心經,名曰真心痛,朝發夕死,夕發朝死,無藥可救。
薛氏,曰:前證若陽氣虛寒,用岩蜜湯溫之;瘀血上衝,用失笑散散之;血既散而痛仍作,用八珍湯補之。大凡心腹作痛,以手按之卻不痛,此血虛也,須用補養之劑。
一產婦患前證,昏憒口噤,冷汗不止,手足厥逆,用六君子加附子一錢,以回其陽,二劑頓蘇,又以十全大補湯,養其血氣而安。
一產婦患前證,手不敢近腹,用失笑散一服,下瘀血而愈,次日復痛,亦用前藥而安。
一產婦患前證,用大黃等藥,其血雖下,復患頭痛、發熱、惡寒,次日昏憒,自以兩手堅護其腹,不得診脈,視其面色青白。余謂脾氣虛寒而痛也,用六君子湯加薑、桂而痛止,又用八珍湯加薑、桂而安。
大岩蜜湯(一名桂心湯),治素有宿寒,因產大虛,寒搏於血,血凝不散,上衝心之絡脈,故作心痛。(書病緣明甚)
熟地黃,當歸(酒浸),獨活,吳茱萸(炒)白芍(炒),乾薑,桂心(不見火),遠志(各一錢),細辛,甘草(各五分)
上銼,水煎服。或云熟地泥膈,安能去痛,合用生乾地黃。
失笑散,治產後惡血上攻,心腹絞痛欲死,及兒枕痛,或牙關緊急,一服可愈。(果驗)
蒲黃(炒),五靈脂(各一錢)
上為細末,作一服,用釅醋調膏,入水一盞煎服。
金黃散,治惡血上衝,心腹作痛,或發熱作渴。
玄胡索,蒲黃(各一錢),桂心(二分)
上為末,酒調服。
火龍散,治產後氣滯心痛。
茴香(炒),川楝子(炒,各一兩),艾葉(鹽炒,半兩)
上為末,水煎服。
伏龍肝散,治產後惡物不出,上攻心痛。
赤伏龍肝研細,每服三五錢,溫酒調下。瀉出惡物立止。
一方,治產後惡血衝心痛,氣悶欲絕。
用桂心三兩,搗為細末,狗膽汁和丸,(狗膽能破瘀血,同桂心更治絕悶妙)如櫻桃大,每服二丸,熱酒調下,不拘時。
一方,治產後血不盡,心腹痛。
荷葉炒令香為末,水煎下,方寸匕。
白話文:
心痛
《大全》說,產後心痛(稱為產後心痛,就與一般的心痛不同了,應該從血的方面來尋找原因),是因為陰血虧損,虛火向上衝擊心臟的絡脈,這種情況稱為心包絡痛,應該用大岩蜜湯來治療。如果是寒氣傷到心經,就稱為真心痛,早上發作晚上就會死,晚上發作早上就會死,沒有藥可以救治。
《薛氏》說,前面提到的情況,如果是陽氣虛弱,可以用岩蜜湯來溫補;如果是瘀血向上衝擊,可以用失笑散來散瘀;血散開了但疼痛仍然存在,可以用八珍湯來補氣血。一般來說,心腹疼痛,用手按壓反而不痛,這就是血虛,需要用補養的藥物。
有一個產婦出現了以上症狀,昏迷不醒、牙關緊閉、冷汗不止、手腳冰冷,用六君子湯加上附子一錢,來恢復陽氣,吃了兩劑就立刻清醒,再用十全大補湯來滋養氣血而痊癒。
有一個產婦出現了以上症狀,手不敢靠近腹部,用失笑散服用一劑,排出了瘀血就好了,第二天又痛,也用這個藥就好了。
有一個產婦出現了以上症狀,用了大黃等藥,雖然排出了血,卻又出現頭痛、發熱、怕冷,第二天昏迷不醒,自己用兩手緊緊護住腹部,無法把脈,看她的臉色青白。我認為這是脾氣虛寒引起的疼痛,用六君子湯加上生薑、桂枝,疼痛就停止了,又用八珍湯加上生薑、桂枝,就痊癒了。
大岩蜜湯(又名桂心湯),是治療平時有宿寒,因為生產導致身體大虛,寒氣侵入血液,導致血液凝滯不散,向上衝擊心臟的絡脈,所以引起心痛。(這個藥方說明了病因很清楚)
熟地黃、當歸(用酒浸泡)、獨活、吳茱萸(炒過)、白芍(炒過)、乾薑、桂心(不能見火)、遠志(各一錢)、細辛、甘草(各五分)。
把藥切碎,用水煎服。有人說熟地黃會使人胸膈悶脹,怎麼能去痛呢?應該和生地黃一起用。
失笑散,是治療產後惡血向上衝擊,導致心腹絞痛快要死,以及產後子宮收縮痛,或者牙關緊急的情況,服用一劑就能好。(效果顯著)
蒲黃(炒過)、五靈脂(各一錢)
把藥研磨成細末,做成一服,用濃醋調成糊狀,加入一碗水煎服。
金黃散,是治療惡血向上衝擊,導致心腹疼痛,或者發熱口渴的情況。
玄胡索、蒲黃(各一錢)、桂心(二分)
把藥研磨成末,用酒調服。
火龍散,是治療產後氣滯導致的心痛。
茴香(炒過)、川楝子(炒過,各一兩)、艾葉(用鹽炒過,半兩)
把藥研磨成末,用水煎服。
伏龍肝散,是治療產後惡露排不出來,向上衝擊導致心痛的情況。
取赤伏龍肝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溫酒調服。排出惡露後,疼痛就立刻停止。
一個藥方,是治療產後惡血衝擊心臟導致心痛,氣悶快要斷氣的情況。
用桂心三兩,搗成細末,用狗膽汁和成藥丸(狗膽能破瘀血,和桂心一起用,更能治療快要斷氣的情況),藥丸像櫻桃那麼大,每次服用二丸,用熱酒調服,不拘時。
一個藥方,是治療產後血沒有完全排乾淨,導致心腹疼痛的情況。
把荷葉炒香,研磨成末,用水煎服,每次服用一湯匙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