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一 (17)
卷之一 (17)
1. 脈法
脈經,云:診婦人生產之後,寸口脈洪疾不調者死,沉微附骨不絕者生(不調字並附骨不絕字,重看)。婦人新生乳子,脈沉小滑者生,實大堅弦急者死。
丹溪,曰:產前脈細小,產後脈洪大者,多死。又曰:產前脈當洪數,既產而洪數如故者,多主死。(此亦大概言之,今見產後,豈無脈洪數而生者。)(洪數中得胃氣者亦生,堅強者死,亦須審原稟脈何如?乃當知)
白話文:
《脈經》說:診斷婦人生產之後,如果寸口的脈象呈現洪大、急促且不協調,表示情況危險;如果脈象沉微,幾乎摸不到但又隱約連綿不斷,貼近骨頭,則表示情況穩定。婦女剛生下孩子,脈象沉細滑順的,表示情況穩定;脈象實在、洪大、堅硬、急促的,表示情況危險。
朱丹溪說:生產前脈象細小,生產後脈象變得洪大,多半情況危險。他又說:生產前脈象應當洪大而快,如果生產後脈象仍然洪大而快,多半表示情況危險。(這也是大概而言,現在看到生產後,難道沒有脈洪大而快卻存活的嗎?)(脈象洪大而快但帶有胃氣的,也能存活;脈象堅硬強勁的,則危險。也必須仔細審視她原本的脈象如何?才能判斷狀況。)
2. 胞衣不下
大全,云:夫有產兒出,胞衣不落者,世謂之息胞。由產初時用力,比產兒出,而體已疲憊,不復能用力,產胞經停之間,而外冷乘之,則血道澀,故胞之不出,須急以方藥救治,不妨害於兒。所奈者,胞系連兒臍,胞不出,即不得以時斷臍浴洗,冷氣傷兒,則成病也。舊法胞衣不出,恐損兒者,依法截臍而已,產處須順四時方向,並避五行禁忌,若有觸犯,多令產婦難產。
郭稽中,論曰:胎衣不下者何?答曰:母生子訖,流血入衣中,衣為血所脹,故不得下。治之稍緩,脹滿腹中,以次上衝心胸,疼痛喘急者難治。但服奪命丹,以逐去衣中之血,血散脹消,胎衣自下,牛膝湯亦效。
薛氏,曰:有因惡露入衣,脹而不能出;有因元氣虧損,而不能送出。其惡露流衣中者,腹中脹痛,用奪命丹,或失笑散以消瘀血,緩則不救;其元氣不能送者,腹中不脹痛,用保生無憂散,以補固元氣(分別有餘、不足),或用蓖麻子肉一兩(蓖麻法少驗),細研成膏,塗母右足心,衣下即洗去,緩則腸亦出,如腸不上,仍用此膏塗腦頂,則腸自入,益母丸亦效。
家人婦胎衣不落,胸腹脹痛,手不敢近,此瘀血為患,用熱酒下失笑散一劑,惡露胎衣並下。
一產婦胎衣不出,腹不脹痛,手按之痛稍緩,此是氣虛,而不能送出,用無憂散而下。前證余詢諸穩婆云,宜服益母草丸,或就以產婦頭髮入口作嘔,胎衣自出(作嘔者,為借力出也,設不能出,徒傷氣血),其不出者,必死。授與前法甚效。
一產婦產後面赤,五心煩熱,敗血入胞,胞衣不下,有冷汗,思但去其敗血,其衣自下,遂用黑豆二合炒透,然後燒紅鐵秤錘同豆淬酒,將豆淋酒化下益母丹二丸,胞衣從血而出,餘證盡平。(此方最佳)
奪命丹,治胞衣不下,蓋兒之初生,惡血流入衣中,為血所脹塞,故不得下,須臾衝上逼心即死,急服此藥,(此郭稽中方,配製有神)
黑附子(炮,五錢),丹皮(一兩),乾漆(炒煙盡,二錢五分)
上為細末,用米醋一升,大黃末一兩,同煮成膏,和前藥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溫酒下。
奪命丸,治胞衣不下,並治胎死。
牡丹皮,桃仁,茯苓,赤芍,桂心(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每一丸,醋湯化下,或蔥白煎濃湯下,尤妙,連進兩丸,死胎腐爛立出。
牛膝湯,治胞衣不出,臍腹堅脹,急痛即殺人,服此藥胞即爛下,死胎亦下。
牛膝,瞿麥(各四兩),當歸尾,通草(各六兩),滑石(八兩),葵子(五兩)
一方有桂心二兩。
上細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牛膝散,治胞衣不出,腹中脹痛,急服此藥,腐化而下,緩則不救。
牛膝,川芎,朴硝,蒲黃(各七錢半),當歸(一兩五錢),桂心(五錢)
上銼,每服五錢,加生薑三片,生地黃一錢,水煎服。
加桂芎歸湯,有胎衣不下,因產母元氣虛薄者,以此溫之自下。
川芎,當歸(各二錢),官桂(四錢)(至當之極,妙在官桂四錢)
上銼一服,水煎服。
黑龍丹,治難產及胞衣不下,血迷血暈,不省人事,一切危急惡證垂死者,但灌藥得下,無不全活。
當歸,五靈脂,川芎,良薑,熟地黃(各二兩,銼碎,入砂鍋內,紙筋鹽泥固濟,火煅過),百草霜(一兩),硫黃,乳香(各二錢),琥珀,花蕊石(各一錢)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彈子大,每用一二丸,炭火煅紅,投入生薑自然汁浸碎,以童便合酒調灌下。(煅法、丸法、服法俱奇妙)
花蕊石散,治產後敗血不盡,血迷血暈,胎死腹中,胎衣不下,至死心頭暖者,急用一錢,化下即出,其效如神。
花蕊石(一斤),土色硫黃(四兩,各研細)
上和勻,先用紙泥封固瓦罐一個,入二藥,仍封固陰乾。如急用以火籠內炙乾,用炭火煅赤去火,次日取出研細,每服一錢,童便熱酒下。
一方,治胞衣不出。
牛膝(一兩),葵子(一合)
上銼,以水一升煮半升,去渣,分二服。
千金備急丸,治產後惡血衝心,胎衣不下,腹中血塊。
錦紋大黃一兩為細末,用釅醋半升,同煎如膏,丸如桐子大,溫醋湯下,五丸或七丸,須臾惡下,即愈。
胡氏法,治產後胞衣不下,惟有花蕊石散一件,最為要緊。若鄉居藥局遠者,倉卒無之,今有一妙法,產訖胞衣不下,稍久則血流胞中,為血所脹,上衝心胸,喘急疼痛,必致危篤,若有此證,宜急斷臍帶,以小物繫帶,必用力牢固系之,然後截斷,使其子血脈不潮入胞中,胞衣自當痿縮而下,縱淹延數日,亦不害人,屢驗。
白話文:
標題:[胎盤滯留]
內容: 大全記載:有孩子出生後,胎盤未能順利脫落,這被世人稱爲“息胞”。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是,在生產初期過度用力,等到孩子出生時,產婦體力已經耗盡,無法再用力。在這段產後的休息時間裏,如果受到外界的寒冷侵襲,血液流通會變得不暢,導致胎盤無法順利排出,這時必須立即用藥救治,對嬰兒不會有妨礙。但是,由於胎盤與嬰兒臍帶相連,胎盤不出,就不能及時剪斷臍帶併爲嬰兒清洗,冷氣傷害到嬰兒,就會引發疾病。按照舊法,遇到胎盤不出的情況,擔心傷害到嬰兒,就依照規定截斷臍帶即可,生產的方向要順應四季的變化,並且避免觸犯五行的禁忌,否則,容易導致產婦難產。
郭稽中說:爲什麼會有胎盤滯留呢?答案是:母親生完孩子後,血液流入胎盤中,胎盤因血液充盈而膨脹,所以無法順利脫落。如果治療不及時,胎盤充滿腹部,逐漸向上壓迫心胸,產生劇烈疼痛和呼吸困難,治療起來就十分困難。服用奪命丹,可以排除胎盤中的血液,血液分散,胎盤自然脫落,牛膝湯也有同樣的效果。
薛氏指出:有的是因爲惡露進入胎盤,使胎盤脹大無法排出;有的是因爲元氣虧損,無法將胎盤推出。惡露流入胎盤的,腹部會感到脹痛,使用奪命丹,或失笑散來消除瘀血,若拖延治療,後果不堪設想;如果是元氣無法推動胎盤的,腹部不會感到脹痛,應使用保生無憂散來補充和鞏固元氣(根據體內氣血是否充足進行區分),或者使用蓖麻子肉一兩,細磨成膏狀,塗抹於母親右腳底部,胎盤一旦脫落,立即清洗乾淨,若處理不及時,腸子也可能脫出,如果腸子不能復位,仍然使用這種膏藥塗於頭頂,腸子就能自行縮回,益母丸也有同樣的效果。
家中妻子生產後,胎盤未脫落,胸腹脹痛,手都不敢碰,這是瘀血引起的症狀,使用熱酒沖服失笑散一劑,惡露和胎盤一起排出。
一位產婦胎盤未出,腹部沒有脹痛感,手按壓時痛感稍減,這是氣虛的表現,無法將胎盤推出,使用無憂散後胎盤順利脫落。我詢問了穩婆,她建議服用益母草丸,或者讓產婦吃一些自己的頭髮引起嘔吐,胎盤就會自然脫落(嘔吐是爲了藉助力量幫助胎盤排出,但如果無法排出,只會徒增氣血損傷),胎盤不出的,必死無疑。我將這個方法告訴她,效果非常好。
一位產婦產後面色赤紅,手腳心煩熱,敗血進入子宮,胎盤滯留,出現冷汗,只須除去敗血,胎盤自然脫落,於是使用二合黑豆炒熟,然後與燒紅的鐵秤錘一起淬酒,將豆淋酒化下益母丹兩丸,胎盤隨血排出,其餘症狀都得到緩解。(此方最佳)
奪命丹,用於治療胎盤滯留,嬰兒出生時,惡血流入胎盤中,胎盤因血液充盈而堵塞,所以無法順利脫落,須臾之間,惡血上衝心臟,就會致命,必須緊急服用此藥。
黑附子(炮製,五錢),丹皮(一兩),乾漆(炒煙盡,二錢五分)
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使用米醋一升,大黃末一兩,一同煮成膏狀,與前面的藥物混合製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至七丸,溫酒送下。
奪命丸,用於治療胎盤滯留,同時也能治療死胎。
牡丹皮,桃仁,茯苓,赤芍,桂心(各等分)
以上藥物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醋湯化開吞服,或者用蔥白煎濃湯送服,效果更佳,連續服用兩丸,死胎會迅速腐爛並排出。
牛膝湯,用於治療胎盤未出,腹部堅硬脹痛,急痛可能危及生命,服用此藥後,胎盤會迅速腐爛並脫落,死胎也會隨之排出。
牛膝,瞿麥(各四兩),當歸尾,通草(各六兩),滑石(八兩),葵子(五兩)
一方有桂心二兩。
以上藥物細切,用水九升煮至三升,分三次服用。
牛膝散,用於治療胎盤未出,腹部脹痛,緊急情況下服用此藥,胎盤會迅速腐爛並脫落,若拖延治療,後果不堪設想。
牛膝,川芎,朴硝,蒲黃(各七錢半),當歸(一兩五錢),桂心(五錢)
以上藥物切碎,每次服用五錢,加入生薑三片,生地黃一錢,水煎服。
加桂芎歸湯,用於治療胎盤滯留,如果是因爲產婦元氣虛弱,可使用此方溫補,胎盤自然脫落。
川芎,當歸(各二錢),官桂(四錢)
以上藥物切碎,一劑水煎服。
黑龍丹,用於治療難產及胎盤滯留,血迷血暈,失去意識,各種危急重症,甚至瀕臨死亡的狀況,只要能夠灌服藥物,無不全活。
當歸,五靈脂,川芎,良姜,熟地黃(各二兩,切碎,放入砂鍋內,用紙筋鹽泥固定,火煅過),百草霜(一兩),硫磺,乳香(各二錢),琥珀,花蕊石(各一錢)
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醋糊丸,如彈子大小,每次使用一二丸,炭火煅紅,投入生薑自然汁中浸碎,以童便合酒調灌下。
花蕊石散,用於治療產後敗血不盡,血迷血暈,胎死腹中,胎盤未出,至死心頭溫暖者,緊急情況下使用一錢,化下即出,效果神奇。
花蕊石(一斤),土色硫磺(四兩,各研細)
以上藥物混合均勻,先用紙泥封固瓦罐一個,放入兩種藥物,再次封固陰乾。如果急需,可以放在火籠內烤乾,用炭火煅赤去火,次日取出研細,每次服用一錢,童便熱酒下。
一方,用於治療胎盤未出。
牛膝(一兩),葵子(一合)
以上藥物切碎,用水一升煮至半升,去渣,分兩次服用。
千金備急丸,用於治療產後惡血衝心,胎盤未出,腹部血塊。
錦紋大黃一兩研磨成細粉,使用濃醋半升,一同煎煮成膏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溫醋湯下,五丸或七丸,片刻後惡血排出,即可痊癒。
胡氏法,用於治療產後胎盤未出,其中最重要的是花蕊石散。如果住在鄉下,藥店較遠,緊急情況下沒有此藥,現在有一個妙法,生產完畢後,胎盤未出,稍長時間後,血液會流入胎盤中,使胎盤因血液充盈而膨脹,向上壓迫心胸,產生呼吸困難和劇烈疼痛,此時,必須立即剪斷臍帶,用小物品系緊臍帶,必須用力牢固繫緊,然後截斷,使嬰兒的血液不再流入胎盤中,胎盤自然會萎縮並脫落,即使拖延數日,也不會對人造成傷害,屢試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