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6)

1. 治經候先期

先期湯,治經水先期而來,宜涼血固經。(此方妙在分兩之減半,雖謂血生於氣而氣旺生火,故不多焉。按自總方四物湯以下諸丸方丸法,各有次序,各具妙理,誠為學者津梁,病人砭石,調劑者宜法之)

白話文:

先期湯:治療月經提前到來的疾病,適合清涼血液和固攝經血。(此方妙在減半兩,雖然說血液從氣而生,而氣旺盛則生火,所以不多放。按照總方四物湯以下的各種丸方丸法,都有先後順序,各有妙理,誠為醫學學習者的橋樑,病人使用的良藥,調劑的醫生應該依照此方治療。)

當歸,白芍藥(炒),生地黃(各二錢),黃柏(炒),知母(炒,各一錢),條芩(炒),黃連(炒)川芎,阿膠(炒,各八分),艾葉,香附子,甘草(炙,各七分)

白話文:

當歸、白芍藥(炒過)、生地黃(各二錢),黃柏(炒過)、知母(炒過,各一錢),條芩(炒過)、黃連(炒過)川芎、阿膠(炒過,各八分),艾葉、香附子、甘草(炙過,各七分)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溫服。(先期血熱也,艾葉乃溫下元之藥,非先期所宜,而少加於寒涼之中者,即復卦之義。亦有不必用者,在自酌之)

白話文:

第一次服藥,水兩碗,煎煮一碗,飯前溫熱服用。(適逢月經前血熱,艾葉為溫下元的藥物,不是在經期前應該服用的,但在寒涼藥中少加一點,就是復卦的道理。也有不必服用的,自行衡量)

金匱土瓜根散,治帶下經水不利,小腹滿痛,經一月再見者。

土瓜根,芍藥,桂枝,䗪蟲(各七錢半)

上四味,搗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土瓜根散可以治療白帶異常、月經不調、小腹脹痛,以及一個月內月經來兩次的情況。 配方包括:土瓜根、芍藥、桂枝和蟄蟲(各七錢半)。 將上述四味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勺藥粉,用酒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2. 治經候過期

過期飲,治經水過期不行,乃血虛氣滯之故,法當補血行氣。(此方補血行血,溫氣破氣,故為氣寒氣滯者所宜。而脾虛不能生血,以致過期者,無與也)

白話文:

過期飲,治療經期過期不來,是氣血虛弱的緣故,治療方法應該補血行氣。(這個處方補血行血,溫氣破氣,所以適合氣血虛弱的人。脾虛不能生血,導致經期過期的人,就不適合這個方子。)

當歸,白芍藥,熟地,香附(各二錢),川芎(一錢),紅花(七分),桃仁泥(六分),蓬莪朮,木通(各五分),甘草(炙,各四分),肉桂(四分)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食前溫服。

白話文:

當歸、白芍藥、熟地、香附(各12公克),川芎(6公克),紅花(4.2公克),桃仁泥(3.6公克),蓬莪朮、木通(各3公克),甘草(炙,各2.4公克),肉桂(2.4公克)。

滋血湯,治婦人心肺虛損,血脈虛弱,月水過期。(此八珍湯之變,如脾肺元氣不足者,尤宜)

白話文:

滋血湯,用於治療婦女心肺虛弱,血脈虛弱,月經過期。(這是八珍湯的變體,如果脾肺元氣不足的人,尤其適合)

人參,黃耆,山藥(各一錢),白茯苓(去皮),當歸,川芎,白芍藥(炒),熟地黃(各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食前服。

白話文:

人參、黃耆、山藥各一錢,白茯苓(去皮)、當歸、川芎、白芍藥(炒)、熟地黃各二錢,加水兩碗,煎至一碗,飯前服用。

3. 治經水過多

當歸飲(即芩術四物湯),抑陽助陰,調理經脈,若月水過多,別無餘證。

白話文:

當歸飲(即芩術四物湯),主要作用是抑制陽氣,扶助陰氣,調理經脈。若月經量過多,且沒有其他異常症狀,就可以服用。

當歸(微炒),川芎,白芍藥,熟地(酒蒸焙,),白朮,黃芩(各一錢)

白話文:

當歸(稍微炒過),川芎,白芍藥,熟地(以酒蒸過再焙乾),白朮,黃芩(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如久不止成血崩者,加阿膠(炒)、山梔子(炒)、地榆、荊芥、甘草;或再不止,更加搗茅根汁,磨墨同服。(久不止而熱者,固宜矣,若脾氣下陷,血不歸經者,不宜如此加法)

白話文:

切碎使用,以水煎服。如果長期出血不止,以致形成血崩的現象,可以添加炒阿膠、炒山梔子、地榆、荊芥、甘草;或仍不止血,可再加入搗碎的茅根汁,研磨墨汁一起服用。(如果出血時間長久、症狀卻是發熱的患者,使用上述方法沒問題;但若是脾氣下陷,血液無法運行在經絡當中的患者,就不要用上述方法。)

膠艾湯,治勞傷氣血,衝任虛損,月水過多,淋瀝不止,及妊娠調攝失宜,胎氣不安,或因損動下血並治。(自古調經每多用艾,所以暖下元也。如下元虛而血隨氣降者宜之。血熱者,當不必也)

白話文:

膠艾湯,治療勞傷氣血、衝任虛損、月經過多、淋漓不止,以及妊娠失調、胎氣不安,或因損動而引起的出血。

(自古以來,調經多用艾草,所以能溫暖下元。如果下元虛而血隨氣下降,則宜用此湯。

若血熱者,則不必用。)

熟地黃,白芍藥(各一錢),當歸,艾葉(各七分半),阿膠(炒成珠),川芎,甘草(炙,各五分)

白話文:

  • 熟地黃:一錢

  • 白芍藥:一錢

  • 當歸:七分半

  • 艾葉:七分半

  • 阿膠(炒成珠):五分

  • 川芎:五分

  • 甘草(炙):五分

上銼。水煎服。一方加地榆、黃耆。

丹溪方,治婦人稟受弱,氣不足攝血,故經水來多。(此方不用一味血藥,學者要知此意)

白話文:

將藥材磨碎。用水煎煮後服用。另一個方子會加上地榆和黃耆。 丹溪的方子,用來治療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無法固攝血液,導致月經量過多的婦女。(這個方子沒有使用任何一味直接補血的藥材,學習的人要明白這裡的意思)

白朮(一錢半),黃耆(生),陳皮(各一錢),人參(五分),甘草(炙,二分)

上銼。水煎服。

白話文:

白朮(1.5錢),黃耆(生),陳皮(各1錢),人參(0.5錢),甘草(炙,0.2錢)

4. 治經水澀少

七沸湯,治榮衛虛,經水愆期,或多或少,腹痛,一云陰勝陽,月候少者,用此。(本方以血藥治愆期,以氣藥治腹痛,重在腹痛上,妙在等分,不然後三味何以用也)

白話文:

七沸湯:治療氣血虛弱,經期不準,經血或多或少,伴有腹痛,有人認為是陰勝陽,月經少,可用此方。(本方用補血藥物治療經期不準,用補氣藥物治療腹痛,重點在於腹痛,妙在藥物等分,否則後三味藥用來做什麼呢?)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蓬朮,川薑,木香(各等分)

白話文: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茯苓、生薑、木香(各等份)

上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溫服。

四物加葵花湯,治經水澀少。

白話文:

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盞半煎煮至剩下八分量,溫熱後服用。 [四物加葵花湯]用來治療月經量少且不暢的情況。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葵花(各二錢)

白話文: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葵花(各八公克)

一方又加紅花、血見愁。(此方全在血分,葵花須用紅者,乃潤燥之藥)

上銼。水煎服。

白話文:

另一種方子又添加了紅花、血見愁。(這類方子的藥效都集中在調節血液方面,葵花須需要用紅色的,它是潤燥的藥物)

四物湯加熟地黃當歸湯,治經水少而色和。(妙在色和二字,尤妙在加後二物)

四物湯(四兩),(再加)熟地黃,當歸(各一兩)

上每服一兩,水煎服。

白話文:

四物湯加入熟地黃和當歸湯一起服用,可治療經水量少但顏色正常的病症。(妙處在於「顏色正常」這兩個字,更妙的是加入後面的兩味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