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1. 論經行泄瀉

汪石山,治一婦,經行必瀉三日,然後行,診其脈皆濡弱,此脾虛也。脾屬血屬濕,經水將動,脾血先已流注血海,然後下流為經。脾血既虧,則虛而不能運行其濕(濡弱二字,足徵脾虛,此脾氣虛而非脾血虛也,用藥當矣。而血虧不運之說欠妥)。今作參苓白朮散,每服一錢,一日米飲調下二三次,月餘經不瀉矣。

白話文:

汪石山醫生,曾治療一位婦女,這位婦女每次行經必定腹瀉三天,然後才開始行經。他診斷她的脈象都很濡弱,這是脾虛的症狀。脾臟屬血,屬濕,經血將要流動時,脾血已經先流注到血海,然後向下流動成為經血。脾血虛弱,就會虛弱而不能運行其濕氣。(濡弱二字,充分證明脾虛,這是脾氣虛而非脾血虛,用藥是正確的。而血虧不運的說法不妥當。)現在製作參苓白朮散,每次服用一錢,一天用米湯調服兩三次,一個月後月經就不再腹瀉了。

一婦年逾四十,形長色脆,病經不行,右脈浮軟而大,左脈虛軟而小近快,常時經前作泄。今年四月感風咳嗽,用湯洗浴汗多,因泄一月;六月復因洗浴,發瘧六七次,瘧雖止而神思不爽;至八月盡,而經水過多,白帶時下,瀉泄,覺右腳疼痛,舊曾閃肭腳跟,今則假此延痛臀腿腰脅、尻骨頸項,右邊筋脈皆掣痛,或咳嗽一聲,則腰眼痛如腰札,日輕夜重,叫號不已,幸痛稍止,飲食如常。

白話文:

有一位女子,年過四十歲,身材瘦弱,皮膚乾燥粗糙。她患有不孕症,右脈浮軟而大,左脈虛軟而小且快,經常在經期前腹瀉。今年四月,她因感冒咳嗽,用熱水洗澡,出汗很多,因此腹瀉一個月。六月時,她又因洗澡,發瘧六七次,瘧疾雖然治癒了,但精神思維卻不正常;到了八月底,經血過多,白帶時常流出,腹瀉,右腳疼痛,以前曾經閃到臀部的腳跟,現在則因此而疼痛延伸到臀部、大腿、腰部、脅部和尻骨、頸項,右邊的筋脈都抽痛,或者咳嗽一聲,腰部就會像被刺入一般疼痛,白天較輕,晚上較重,不停的叫喊號哭,幸好疼痛稍稍停止,飲食一切正常。

今詳月水過多,白帶時下,日輕夜重,瀉泄無時,亦屬下多亡陰,宜作血虛論治,服四物止痛之劑益甚(據脈審證,明是脾虛下陷,豈得謂亡陰而補血乎?大謬大謬)。九月汪復診視,始悟此病,乃合仲景所謂陽生則陰長之法矣。夫經水多,白帶下,常泄瀉,皆由陽虛陷下而然,命曰陽脫是也。

白話文:

現在詳細地瞭解到月經、帶下太多,白帶又時常流出,白天輕微、晚上嚴重,時常拉肚子,也是屬於陰虛不足,應該用補血的藥物來治療,服用四物止痛的藥方反而更嚴重(根據脈象來判斷,明顯是脾虛下陷,難道可以說是陰虛而補血嗎?太錯了,太錯了)。九月份汪又來複診,才明白這個病,於是依照仲景所說的「陽生則陰長」的方法來治療。月經量多,白帶下,經常腹瀉,都是由於陽虛陷下的緣故,稱之為陽脫。

日輕夜重,蓋日陽旺,而得健運之職,故血亦無凝滯之患,而日故輕;夜則陰旺,而陽不得其任,失其健運之常,血亦隨滯,故夜重。遂以參、術助陽之藥(據愚意當用補中益氣加續斷杜仲茯苓),煎服五七帖痛減。此亦病證之變,治法殊常,故記之。

白話文:

白天症狀較輕,晚上症狀較重,因為白天陽氣旺盛,負責順暢運作,所以血不會凝滯,所以白天症狀較輕;晚上陰氣旺盛,陽氣無法正常運作,喪失原本順暢運作的功能,血也因此凝滯,所以晚上症狀較重。於是使用人參、白朮等助陽藥物(依愚見應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續斷、杜仲、茯苓)煎服五、七次貼布,疼痛減輕。這也是病情的變化,治療方法與平常不同,因此記錄下來。

2. 脈法

脈經,曰:尺脈滑,血氣實,婦人經脈不利(滑為氣血有餘,故曰實)。少陰脈弱而微,微則少血(微弱為血不足,浮弱亦然)。寸口脈浮而弱,浮則為虛,弱則無血。脈來至狀如琴絃,苦少腹痛,主月水不利,孔竅生瘡。肝脈沉,主月水不利,腰腹痛。尺脈來而斷續者,月水不利,當患小腹引腰痛,氣滯,上攻胸臆也。(弦也,沉也,斷續也,皆主痛,而不利,而孔竅生瘡,上攻胸臆,當別之)。經不通,繞臍寒疝痛,其脈沉緊,此由寒氣客於血室,血凝不行,結積,血為氣所沖,新血與故血相搏,故痛。(沉緊為寒在血分)

白話文:

《脈經》上說:尺脈滑動,血氣旺盛,婦女的經脈不通暢(滑動表示氣血有餘,所以說是旺盛)。少陰脈微弱,微弱就是血不足(微弱表示血不足,浮弱也是一樣)。寸口脈浮弱,浮動表示虛弱,微弱表示沒有血。脈搏來時狀如琴絃,腹痛,主月經不通暢,孔竅生瘡。肝脈沉伏,主月經不通暢,腰腹疼痛。尺脈來而斷續,月經不通暢,應患小腹引腰痛,氣滯,上衝胸臆。(弦脈、沉脈、斷續脈,都主疼痛,而不通暢,而孔竅生瘡,上衝胸臆,應分別診治)。經絡不通,臍周寒疝疼痛,其脈沉緊,這是由寒氣客於血室,血凝不行,結積,血為氣所沖,新血與故血相搏,所以疼痛。(沉緊表示寒在血分)

3. 調經通用諸方

四物湯,治婦人衝任虛損,月水不調,經病或前或後,或多或少,或臍腹㽲痛,或腰足中痛,或崩中漏下,及胎前產後諸證。常服益榮衛,滋氣血。若有他病,隨證加減。

白話文:

四物湯,用於治療婦女衝任虛損,月經不調,經期或提前或延遲,經血或多或少,或臍腹疼痛,或腰腿疼痛,或崩漏下血,以及產前產後諸症。長期服用能益氣養血,滋養氣血。若有其他疾病,可根據症狀加減用藥。

當歸(和血。如血刺痛如刀割,非此不能除),川芎(治風泄肝木。如血虛頭痛,非此不能除),芍藥(和血理脾。如腹中虛痛,非此不能除。酒炒),熟地(補血。如臍痛非此不能除。酒洗用)

白話文:

當歸(調和氣血,如果氣血刺痛如刀割一般,非當歸不能治療);

川芎(疏風散肝。如果血虛頭痛,非川芎不能治療);

芍藥(調和氣血,理順脾胃。如果腹中虛痛,非芍藥不能治療。用酒炒過);

熟地(補血。如果臍痛無法消除,非熟地不能治療。用酒清洗)。

上銼,各等分,每服四錢,水煎服。春,倍川芎;夏,倍芍藥;秋,倍地黃;冬,倍當歸(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者,四時生物之功也。物順四時而為生長,則人身之氣血,亦順四時而為升沉矣。若四物湯者,豈無精意於其間哉。如當歸之甘辛溫潤,可喻春日之和融;川芎之辛溫而散,可喻夏令之敷榮,此生長之用也。

白話文:

上列藥材,各取等量,每次服用四錢,以水煎服。春天,川芎的用量加倍;夏天,芍藥的用量加倍;秋天,生地黃的用量加倍;冬天,當歸的用量加倍。(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四季草木生長的規律。草木順應四季而生長,人體的氣血也應順應四季而升降。若四物湯,豈能沒有深刻的道理在其中呢?當歸甘辛溫潤,可以象徵春日和煦融洽;川芎辛溫而散,可以象徵夏令草木繁榮,這些都是生長的功用。

有生長而不為收藏,則何以成物?故用白芍之酸收以成秋,熟地之味厚以成冬,此又收藏之妙矣。然四時之中,以甘為土德之用,故歸地之甘以和之,此又五行之不離乎土也。昔海藏云:如用血藥,當於四物湯中擇其一二可也,又豈無意哉。故如行血,則用芎歸,以行春夏之令,如欲止血,則用地芍以行秋冬之令;此又升沉之道也。觀佛手散犀角地黃湯,止用四物中之二物,蓋可想矣。

白話文:

如果生長而不收藏,那麼怎麼能夠成就事物呢?所以用白芍的酸味來收斂,以完成秋天的屬性;用熟地的味道厚重來完成冬天的屬性,這又是收藏的妙用了。然而在四時之中,以甘味為土的德性,所以用歸地的甘味來調和,這又是五行不離開土的道理。以前海藏說:如果使用活血藥物,應該在四物湯中選擇一兩種就可以,難道這不是有用意的嗎?所以如果要活血,就用川芎和歸地,以運行春夏的命令;如果要止血,就用地黃和白芍來運行秋冬的命令;這又是升沉的道理。看看佛手散和犀角地黃湯,只用了四物中的兩種藥物,就可以知道這其中的奧妙了。

雖然,物自物矣,物其物者,苟無主宰於其間,則物無物矣,即四物奚為哉。故元神胃氣,尤為吃緊者也)。若春則防風,四物加防風倍川芎。若夏則黃芩,四物加黃芩倍芍藥;若秋則門冬,四物加天門冬倍地黃。若冬則桂枝,四物加桂枝倍當歸(此倍加法,便是四時妙理。

白話文:

雖然有事物自己存在的道理,但如果沒有一個主宰者在其中,讓事物的存在更有意義和價值,那麼事物也就沒有了意義,那麼這四種藥材的作用又體現在哪裡呢?因此,元神、胃氣尤為重要。如果是在春天,就用防風,四種藥材加上防風和川芎,各加一倍的量;如果是在夏天,就用黃芩,四種藥材加上黃芩和芍藥,各加一倍的量;如果是在秋天,就用天門冬,四種藥材加上天門冬,各加一倍的量;如果是在冬天,就用桂枝,四種藥材加上桂枝和當歸,各加一倍的量(這種加倍的用量方法,便是四時妙理)。

倍當歸以迎春氣,倍川芎以迎夏氣,倍芍藥以迎秋,倍地黃以迎冬。用當歸以生一陽,用芍藥以生一陰,皆升降之妙也,識之識之)。若血虛而腹痛,微汗而惡風,四物加朮、桂,謂之腹痛六合,若風眩暈,加秦艽羌活,謂之風六合。若氣虛弱,起則無力,尪然而倒,加厚朴陳皮,謂之氣六合(氣不足而用泄氣之藥加乎?當以參耆易之);若發熱而煩,不能睡臥者,加黃連梔子,謂之熱六合。若虛寒脈微自汗,氣難布息,清便自調,加乾薑附子,謂之寒六合。

白話文:

用加倍量的當歸來迎接春天之氣,用加倍量的川芎來迎接夏天之氣,用加倍量的芍藥來迎接秋天之氣,用加倍的地黃來迎接冬天之氣。使用當歸來生出一個陽,使用芍藥來生出一個陰,這都是升降之間的妙用,要牢記在心。如果血虛而腹痛,微微出汗而畏懼風,四物湯加朮、桂,叫做腹痛六合湯。如果頭暈目眩,加秦艽、羌活,叫做風六合湯。如果氣虛衰弱,站起來沒有力氣,身體瘦弱而倒下,加厚朴、陳皮,叫做氣六合湯(氣虛不足而用泄氣的藥物加入,應該用人參、耆老代替);如果發熱而煩躁,不能睡覺休息,加黃連、梔子,叫做熱六合湯。如果虛寒脈搏微弱自汗,氣息難以調勻,清便自利,加乾薑、附子,叫做寒六合湯。

若中濕,身沉重無力,身涼微汗,加白朮茯苓,謂之濕六合。若婦人筋骨肢節疼,及頭痛脈弦,憎寒如瘧,宜治風六合,四物湯加羌活、防風。若血氣上衝,心腹脅下滿悶,宜治氣六合,四物加木香檳榔。若臍下虛冷腹痛,及腰脊間悶痛,宜玄胡六合,四物加玄胡索、苦楝

白話文:

  1. 如果身體感到沉重無力,身體涼爽並伴有輕微出汗,則加入白朮和茯苓,稱為濕六合湯。

  2. 如果婦女出現筋骨及肢節疼痛,伴有頭痛、脈搏緊繃,以及像瘧疾一樣怕冷,則應治療風六合湯,在四物湯中加入羌活和防風。

  3. 如果血氣上沖,心腹脅下感覺悶悶脹脹,則應治療氣六合湯,在四物湯中加入木香和檳榔。

  4. 如果臍下感到寒冷、腹痛,以及腰背間悶痛,則應治療玄胡六合湯,在四物湯中加入玄胡索和苦楝。

若氣衝經脈,月事頻並,臍下多痛,宜倍芍藥加黃耆。若經事欲行,臍腹絞痛,臨經痛者,血澀也,加玄胡、苦楝(碎,炒焦)、木香、檳榔。若婦人血虛,心腹絞痛不可忍者,去地黃,加乾薑,名四神湯。補下元,加乾薑、甘草。氣築,小腹痛,加玄胡索。若腹中刺痛,惡物不下,倍加當歸、芍藥。

白話文:

  • 如果氣衝經脈,月經頻繁,臍下疼痛,應倍加芍藥,並添加黃耆。

  • 若月經即將來潮,臍腹絞痛,月經來時疼痛,這是血瘀的症狀,應添加玄胡、苦楝(先碎後炒焦)、木香、檳榔。

  • 若婦女血虛,心腹絞痛劇烈難忍,應去除地黃,添加乾薑,方名四神湯。

  • 如需補益下元,應添加乾薑、甘草。

  • 氣鬱,小腹疼痛,應添加玄胡索。

  • 若腹中刺痛,排不出宿便,應倍加當歸、芍藥。

若腹痛作聲,經脈不快,加熟地黃一倍,添桂心半倍。經行腹痛,腰背痛,加蕓薹、牛膝、紅花吳茱萸、菴䕡、甘草,銀器燈心熱服。若經水澀少,加葵花煎,又加紅花,血見愁。若經水少而色和者,倍加熟地黃、當歸。若經水暴下,加黃芩;若腹痛,加黃連;如夏月,不去黃芩。

白話文:

  • 如果肚子疼痛、聲音嘶啞、經絡不暢,將熟地黃的用量增加一倍,桂心的用量增加一半。

  • 經期腹痛、腰背疼痛,加入蕓薹、牛膝、紅花、吳茱萸、菴䕡、甘草,用銀器煮熱服用。

  • 如果經血澀少,加入葵花煎,再加入紅花,血見愁。

  • 如果經血少但顏色正常,將熟地黃、當歸的用量各增加一倍。

  • 如果經血突然減少,加入黃芩;如果腹痛,加入黃連;如果是夏季,不要去掉黃芩。

若經水如黑豆汁者,加黃芩、黃連。經水過多,別無餘證,宜黃芩六合湯,四物湯、黃芩、白朮等分。經血淋漓不斷,加干瑞蓮房炒入藥。陰陽交合經脈行,加赤石脂、黃耆、肉桂百草霜藕節、敗棕灰、肉豆蔻、當歸、木香、龍骨、白茯苓、白朮、地榆。若經水適來適斷,或有寒熱往來者,先服小柴胡湯,以去其寒熱,後以四物湯和之。

白話文:

如果經血像黑豆汁一樣,加入黃芩和黃連。經血過多,沒有其他症狀,適合服用黃芩六合湯,四物湯、黃芩、白朮等分。經血淋漓不斷,加入乾蓮蓬炒入藥。陰陽交合經脈運行,加入赤石脂、黃耆、肉桂、百草霜、藕節、敗棕灰、肉豆蔻、當歸、木香、龍骨、白茯苓、白朮、地榆。如果經血忽來忽斷,或有寒熱往來的症狀,先服小柴胡湯,以去除寒熱,再以四物湯和解。

如寒熱不退,勿服四物,是謂變證,表邪猶在,不能效也(須識表證,更有次序可法),依前論中變證,隨證用藥調治。若血崩者,加生地黃蒲黃。補血住崩,加百草霜、棕灰、首綿灰、蒲黃(炒過)、龍骨、白姜。血成片,加地黃、藕節;血黑片,加人參、白朮。若血臟虛冷,崩中去血過多,加阿膠、艾(以虛冷而崩中,故加艾,今人不問冷熱,而皆用膠、艾,殊可笑也)。月水不調,血崩,或多少,或前後,嘔逆心膨,加陳艾、黃耆(心膨宜審)。

白話文:

如果寒熱不退,不要服用四物湯,這是變證,表邪還在,四物湯不能生效。(要認識表證,還有次序可循),按照前面討論的變證,根據證狀用藥來調治。

如果血崩,加入生地黃、蒲黃。

補血止崩,加入百草霜、糉灰、首綿灰、蒲黃(炒過)、龍骨、白姜。

血成片,加入地黃、藕節。

血黑片,加入參、白朮。

如果血崩是臟腑虛冷,崩中失血過多,加入阿膠、艾葉。(因為虛冷而崩中,所以加入艾葉,現在的人不問寒熱,都用膠、艾葉,真是可笑)。

月經不調,血崩,或多少,或前後不規律,嘔吐、噁心、心悶,加入陳艾、黃耆。(心悶要仔細診斷)。

若赤白帶下,宜香桂六合,四物湯加桂枝、香附,各減半。四物湯為細末,蜜煉丸,梧子大,空心米飲湯下三四十丸,治高年婦人白帶良驗。如白淫濁,加龍骨、地黃、當歸。如漏下五色,研麝香好酒下;如鮮紅,溫酒鹽湯下;如帶下,加肉桂、蒲黃、百草霜、甘草、黑豆、白朮、玄胡索、白薑、龍骨,空心鹽酒下;如白帶,加白龍骨,酒下(此皆古法,宜體認的確方可遵)。若婦人血積者,加廣朮、京三稜、桂乾漆(炒煙盡)各等分。

白話文:

如果女性出現赤色或白色的帶下症狀,適合使用香桂六合湯和四物湯,並加入桂枝、香附,各減半。四物湯研磨成細末,用蜂蜜煉成丸劑,每粒丸藥的大小如梧桐子一般。在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三四十丸,對於高齡婦女的白色帶下有很好的療效。如果帶下物為白色、混濁,可以加入龍骨、地黃、當歸。如果帶下物有五種顏色,研磨麝香並用好酒送服;如果是鮮紅色,用溫熱的酒和鹽水送服;如果是帶下,加入肉桂、蒲黃、百草霜、甘草、黑豆、白朮、玄胡索、白薑、龍骨,在空腹時用鹽水和酒送服;如果是白色帶下,加入白龍骨,用酒送服(以上都是古方,在使用時應該充分理解並酌情使用)。如果女性有血積的症狀,可以加入廣朮、京三稜、桂乾漆(將桂枝炒至煙盡)等,各等份。

若經血凝滯,腹內血氣作疼,加廣朮、官桂等分。

王石膚云:熟地黃滯血,安能止痛,不若以五靈脂代之。血滯不通,加桃仁、紅花。經閉,加枳殼大黃荊芥、黃芩、青皮滑石木通瞿麥海金沙、山梔子、車前子(以經閉而用利水之藥,何也?豈非以下焦氣滯而道之耶)。血寒,加甘草、烏梅柴胡、桃柳枝。月水久閉,加肉桂、甘草、黃耆、薑黃、棗子、木通、紅花。

白話文:

王石膚說:熟地黃會使血液凝滯,怎麼能夠止痛呢?不如用五靈脂來代替它。血流不暢,加上桃仁、紅花。月經閉塞,加上枳殼、大黃、荊芥、黃芩、青皮、滑石、木通、瞿麥、海金沙、山梔子、車前子(根據月經閉塞而使用利水藥物,為什麼?難道不是因為下焦氣滯而導致的嗎?)。血寒,加上甘草、烏梅、柴胡、桃柳枝。月經長期閉塞,加上肉桂、甘草、黃耆、薑黃、棗子、木通、紅花。

月水不通,加野苧根、牛膝、紅花、蘇木,舊酒水同煎。血氣不調,加吳茱萸等分,甘草減半。諸虛不足,加香附子。四物湯加甘草半兩,為細末煉蜜丸,每兩作八丸,酒醋共半盞煎湯,同化調下,名當歸煎,去敗血生好血,如人行五里,再進一服,無時(以甘能和氣生液養血也,惟氣不足者宜之,如要調氣宜倍香附最妙)。若虛熱病,四物湯與參蘇飲相合,名補心湯主之,添柴胡名五神湯,大能補虛退虛熱。

白話文:

月經不調,可以加入野薴根、牛膝、紅花、蘇木,用舊酒水一起煎煮。如果氣血不調,可以加入等量的吳茱萸,甘草減半使用。如果是諸虛不足,可以加入香附子。四物湯中加入半兩甘草,研成細末後煉製成蜜丸,每一兩藥丸做成八丸,用酒和醋各半盞煎煮藥湯,一起調服,叫做當歸煎,能去除敗血、生成好血,服用後像走了五里路一樣,再服用一劑,時間不限。(甘草能調和氣機、生津養血,只有氣血不足的人適合服用,如果要調氣,加倍的香附子最有效)。如果出現虛熱症狀,可以用四物湯與參蘇飲一起服用,叫做補心湯,能補虛、退虛熱。加入柴胡後叫做五神湯,能補虛、退虛熱。

潮熱,加黃芩、地骨皮、柴胡,一方加柴胡、乾葛、黃耆、人參。虛熱口乾,加麥門冬、黃芩。虛渴,加人參、乾葛、烏梅、栝蔞根。虛而多汗,加煅牡蠣麻黃根。虛寒潮熱,加柴胡、地骨皮、白朮、茯苓、甘草、秦艽、知母、黃芩、麥芽、貝母、人參、烏梅、棗子。若四肢腫痛,不能舉動,宜以蒼朮各半湯主之(與蒼朮對配意見自超,然必有濕者宜之)。

白話文:

潮熱,加入黃芩、地骨皮、柴胡,另一方加入柴胡、乾葛、黃耆、人參。虛熱口乾,加入麥門冬、黃芩。虛渴,加入人參、乾葛、烏梅、栝蔞根。虛而多汗,加入煅牡蠣、麻黃根。虛寒潮熱,加入柴胡、地骨皮、白朮、茯苓、甘草、秦艽、知母、黃芩、麥芽、貝母、人參、烏梅、棗子。若四肢腫痛,不能舉動,應以蒼朮各半湯為主藥(與蒼朮配對使用之看法自有道理,但必須有濕症的人才適合服用)。

若大便燥結,四物湯與調胃承氣湯各半,名玉燭散主之。若流濕潤燥,宜四物理中各半湯。若氣血俱虛,四物與四君子湯各半,名八珍湯主之,加縮砂仁保胎氣,令人有子;有熱,加黃芩。若因熱生風者,加川芎、柴胡、防風(若謂熱生風,當清熱,茲不清熱而散鬱熱,當以意逆之)。

白話文:

如果大便乾燥堅硬結塊,將四物湯與調胃承氣湯各取一半,合稱為玉燭散,服用即可。如果既流濕又乾燥,那麼宜服用四物理中各半湯。如果氣血都虛弱,那麼將四物湯與四君子湯各取一半,合稱為八珍湯,服用即可,並加入縮砂仁以保胎氣,使人能夠生育子女;如果有熱症,則加入黃芩。如果因為熱症而生風,則加入川芎、柴胡、防風。(如果說熱症生風,應當清熱,這裡卻不清熱而是散鬱熱,應當以意念來逆轉)。

,血氣勞,加荊芥、柴胡(非治勞,乃行肝膽之氣血結滯生熱也,與用青蒿同)(下三節俱治血風,而變證不同,用藥亦異,自當心悟),血風兩脅築痛,或盤腸成塊,加大黃、蓽茇乳香。血弱生風,四肢痹疼,行步艱難,加人參、乳香、沒藥、麝香、甘草、五靈脂、羌獨活、防風、荊芥、地龍、南星、附子、澤蘭,為末,蜜丸,木瓜鹽湯下(乃治痹疼妙藥)。血風膨脹,加甘草、木香、枳殼、馬兜鈴、葶藶、紫蘇、藿香、地黃,空心服。

白話文:

血液不足,氣血虛弱,加入荊芥、柴胡(不是治療勞疾,而是運行肝膽氣血,結滯生熱,與青蒿的作用相同)(以下三節都治療血風,但病症不同,用藥也不同,自然應該用心領悟),血風兩側肋骨疼痛,或盤腸成塊,加入大黃、蓽茇、乳香。血液虛弱生風,四肢痺痛,行走困難,加入人參、乳香、沒藥、麝香、甘草、五靈脂、羌獨活、防風、荊芥、地龍、南星、附子、澤蘭,研磨成末,用蜂蜜製成丸劑,用木瓜鹽湯送服(這是治療痺痛的良藥)。血風膨脹,加入甘草、木香、枳殼、馬兜鈴、葶藶、紫蘇、藿香、地黃,空腹服用。

臟腑秘,加大黃、桃仁。滑泄,加官桂、附子(以四物治瀉,人所未信,學者當知);嘔,加白朮、人參(一方有生薑)。嘔吐不止,加藿香,白朮減半,人參再減半。嘔逆,飲食不入,加白朮、丁香、甘草、人參、縮砂、益智仁胡椒(以嘔吐嘔逆而所加藥固是矣,然與四物同用,然乎,否乎)。

白話文:

臟腑祕結,加大黃、桃仁。滑洩,加官桂、附子(用四物湯來治療腹瀉,一般人不相信,學習的人應該知道);嘔吐,加白朮、人參(一方有生薑)。嘔吐不止,加藿香,白朮減半,人參再減半。嘔逆,飲食不入,加白朮、丁香、甘草、人參、縮砂、益智仁、胡椒(以嘔吐嘔逆而增減的藥物是肯定的,但是與四物湯合用,合適嗎,不適合嗎)。

,若咳嗽,加桑白皮半夏、人參、生薑、北五味子、甘草(古人治嗽多用人參、五味,然審察虛實,不可據信也)。若發寒熱,加乾生薑、牡丹皮、柴胡。若寒熱往來,加炮乾薑、牡丹皮各二分半。若平常些少虛眩,肢體瘦倦,月信不通,只用生薑、薄荷,此是婦人常服之藥,蓋味寡而性緩,效遲而功深(逍遙散以薄荷為引即此意)。若大渴,加知母、石膏

白話文:

如果有咳嗽,再加入桑白皮、半夏、人參、生薑、北五味子、甘草(古人治療咳嗽多用人參、五味子,然而辨別虛實時,不可全信)。如果有寒熱,再加入乾生薑、牡丹皮、柴胡。如果有寒熱交替,再加入炮乾薑、牡丹皮各二分半。如果平時有點虛眩,身體瘦弱倦怠,月經不順,只服用生薑、薄荷,這是女性常服的藥物,因為味道淡而性情緩和,效用雖然緩慢,但功勞深遠(逍遙散以薄荷為引導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口渴,再加入知母、石膏。

若水停心下,微吐逆者,加豬苓、茯苓、防己。若心腹脹滿,加枳殼、青皮。虛汗,加麻黃根。汗多,加浮麥。腸風下血,加槐角槐花、枳殼、荊芥、黃芩、大腹皮、茜草、地榆、石楠葉、白雞冠花為散,煎一半為末,空心鹽湯舊酒調下(新酒有毒故用陳者)。鼻衄吐血,加竹青、蒲黃、藕節、半夏、丁香、訶子桂花紅棗、飛羅面、白茅根蚌粉(桂花桂心也,桂與丁、半以治吐衄,今人難之,古法多用,亦須識之,以備參考)。若頭昏項強,加人參、黃芩。

白話文:

如果水停留在心臟以下,稍微嘔吐,則加豬苓、茯苓、防己。如果心腹脹滿,則加枳殼、青皮。虛汗,則加麻黃根。汗多,則加浮麥。腸風下血,則將槐角、槐花、枳殼、荊芥、黃芩、大腹皮、茜草、地榆、石楠葉、白雞冠花研磨成粉末,取一半沖泡成湯汁,空腹時用鹽湯或陳年酒送服(新酒有毒,所以用陳年酒)。鼻出血伴有吐血,則加竹青、蒲黃、藕節、半夏、丁香、訶子、桂花、紅棗、飛羅面、白茅根、蚌粉(桂花就是桂心,桂花與丁香、半夏可以治療吐血,現在的人難以理解,但古法多用,也需要了解,以便參考)。如果頭昏、頸項強直,則加人參、黃芩。

若虛寒似傷寒者,加人參、柴胡、防風。若虛煩不得睡,加竹葉、人參。若諸痛有濕者,四物與白朮相半(前以四肢腫痛用蒼朮,此以諸痛有濕用白朮相半,宜思之),加天麻、茯苓、穿山甲,用酒煎服。治老人風秘,加青皮等分(老人風秘加青皮,人所未知,產後亦有用)。

白話文:

如果虛寒的症狀很類似傷寒,就加入人參、柴胡、防風。如果虛煩到睡不著覺,就加入竹葉、人參。如果各種疼痛伴隨著濕氣,用四物湯和白朮各半(之前是四肢腫痛可用蒼朮,這裡是各種疼痛伴隨濕氣,就改用白朮各半,這個要記住),加上天麻、茯苓、穿山甲,用酒煎服。治療老年人的風祕,多加一些青皮(老年人的風祕加用青皮,這是很多人不瞭解的,產後的人也可以用)。

,治瘡疾,加荊芥,酒煎常服。奶癰,加連翹、慈菇子、茜草、白芷茭白、荊芥、牛膝、山蜈蚣、乳香、沒藥、漏蘆、生地黃。天麻頭風疾,加薄荷、清茶。赤眼生風,加防風、黃芩。風瘡赤腫,加荊芥、牛蒡子何首烏、甘草、防風、羌活、地黃、鹽酒。腳腫,加大腹皮、赤小豆茯苓皮生薑皮

白話文:

治療瘡疾,加入荊芥,用酒煎服,經常服用。奶癰,加入連翹、慈菇子、茜草、白芷、茭白、荊芥、牛膝、山蜈蚣、乳香、沒藥、漏蘆、生地黃。天麻頭風疾,加入薄荷、清茶。赤眼生風,加入防風、黃芩。風瘡赤腫,加入荊芥、牛蒡子、何首烏、甘草、防風、羌活、地黃、鹽酒。腳腫,加入大腹皮、赤小豆、茯苓皮、生薑皮。

若婦人傷寒汗下後,飲食減少,血虛者,加黃耆、白朮、茯苓、甘草,宜八物湯。若妊娠傷寒中風,表虛自汗,頭痛項強,身熱惡寒,脈浮而弱,太陽經病,宜表虛六合湯,四物湯四兩,桂枝、地骨皮各七錢。若妊娠傷寒,頭痛身熱無汗,脈浮緊,太陽經病,宜表實六合,四物湯四兩,麻黃細辛各半兩。

白話文:

如果女性在傷寒出汗後,食慾減退,說明出現了血虛的狀況,可以服用黃耆、白朮、茯苓、甘草等藥物,以達到補益氣血的效果。

如果在懷孕期間遇到傷寒,出現了中風、表虛、自汗、頭痛、項強、身熱、惡寒、脈象浮弱等症狀,說明是太陽經出現了病變,這時需要服用表虛六合湯,其中有四兩四物湯、七錢桂枝以及七錢地骨皮。

如果在懷孕期間遇到傷寒,出現了頭痛、身熱,但沒有出汗,脈搏浮緊,說明是太陽經出現了病變,這時需要服用表實六合湯,其中有四兩四物湯、半兩麻黃以及半兩細辛。

若妊娠傷寒,中風濕之氣,肢節煩疼,脈浮而熱,頭痛,此太陽標病也,宜風濕六合湯,四物湯四兩,防風、蒼朮各七錢。若妊娠傷寒下後,過經不愈,溫毒發斑如錦紋,宜升麻六合,四物湯四兩,柴胡、黃芩各七錢。若妊娠傷寒,胸脅滿痛脈弦,少陽頭昏項強,宜柴胡六合,四物湯四兩,柴胡、黃芩各七錢。

白話文:

如果在懷孕期間得了傷寒,感受了風濕之氣,就會出現四肢關節疼痛,脈搏浮而熱,頭痛,這屬於太陽標病,應該服用風濕六合湯四兩,加防風、蒼朮各七錢。如果在懷孕期間得了傷寒,產後超過經期還沒有痊癒,溫毒發斑如錦紋,應該服用升麻六合湯、四物湯各四兩,加柴胡、黃芩各七錢。如果在懷孕期間得了傷寒,胸脅滿痛,脈搏弦緊,少陽頭昏項強,應該服用柴胡六合湯、四物湯各四兩,加柴胡、黃芩各七錢。

若妊娠傷寒,大便硬、小便赤,氣滿而脈沉數,陽明太陽本病也,急下之,宜大黃六合,四物湯四兩,大黃半兩,桃仁十個(去皮尖,麩炒)。若妊娠傷寒,汗下後,咳嗽不止,宜人參六合,四物湯四兩,人參、五味子各半兩。若妊娠傷寒,汗下後,虛痞脹滿者,陽明本虛也,宜厚朴六合,亦治咳嗽喘滿,四物湯四兩,厚朴、枳實(麩炒)各半兩。若妊娠傷寒,汗下後,不得眠者,宜梔子六合,四物湯四兩,梔子、黃芩各半兩。

白話文:

如果在懷孕期間患上傷寒,並且出現大便硬結、小便發紅、氣滿以及脈搏沉數等症狀時,那麼這屬於陽明太陽經的本病,需立即用峻下劑來治療。此時可以選用大黃六合湯,其中四物湯4兩,大黃半兩,桃仁10枚(去皮尖,並用麩皮炒熟)。

如果在懷孕期患上傷寒,並且在汗下之後出現咳嗽不止的症狀,那麼可以選用人參六合湯來治療。其中四物湯4兩,人參、五味子各半兩。

如果在懷孕期患上傷寒,並且在汗下之後出現虛痞脹滿的症狀,那麼這屬於陽明經本虛所致,可以選用厚樸六合湯來治療,這個方劑同樣可以治療咳嗽氣喘、脹滿等症狀。其中四物湯4兩,厚朴、枳實(麩皮炒熟)各半兩。

如果在懷孕期患上傷寒,並且在汗下之後出現失眠的症狀,那麼可以選用梔子六合湯來治療。其中四物湯4兩,梔子、黃芩各半兩。

若妊娠傷寒,身熱大渴,蒸蒸而煩,脈長而大者,宜石膏六合,四物湯四兩,石膏、知母各半兩。若妊娠傷寒,小便不利,太陽本病,宜茯苓六合,四物湯四兩,茯苓、澤瀉各半兩。若妊娠傷寒,小便不利,太陽本病,小便赤如血狀者,宜琥珀六合,四物湯四兩,琥珀、茯苓各半兩。

白話文:

  • 若懷孕婦女感染了傷寒,身體發熱,非常口渴,煩躁不安,脈搏又長又大,那麼應該服用石膏六合湯和四物湯,各四兩,石膏和知母各半兩。

  • 若懷孕婦女感染了傷寒,小便不利,是傷寒的典型症狀,那麼應該服用茯苓六合湯和四物湯,各四兩,茯苓和澤瀉各半兩。

  • 若懷孕婦女感染了傷寒,小便不利,是傷寒的典型症狀,而且小便呈血紅色,那麼應該服用琥珀六合湯和四物湯,各四兩,琥珀和茯苓各半兩。

若妊娠傷寒,汗下後,血漏不止,胎氣損者,宜膠艾六合,四物湯四兩,阿膠、艾各半兩(一方加甘草同上,一方加乾薑、甘草、黃耆)。若妊娠傷寒,四肢拘急,身涼微汗,腹中痛,脈沉而遲,少陰病也,宜附子六合,四物湯四兩,附子(炮,去臍皮)、桂各半兩。若妊娠傷寒,蓄血證,不宜墮胎藥下之,宜四物大黃湯,四物湯四兩,生地黃、大黃(酒浸)各半兩。

白話文:

  • 如果妊娠期間感染風寒,出汗後,血漏不止,胎氣受損,宜用膠艾六合湯、四物湯各四兩,阿膠、艾葉各半兩(一方加甘草,與上同,一方加乾薑、甘草、黃耆)。

  • 如果妊娠期間風寒侵襲,四肢拘急,身體涼而微汗,腹中疼痛,脈沉而遲緩,是少陰病,宜用附子六合湯、四物湯各四兩,附子(炮製,去臍皮)、肉桂各半兩。

  • 如果妊娠期間風寒侵襲,蓄血證,不宜用墮胎藥,宜用四物大黃湯,四物湯四兩,生地黃、大黃(酒浸)各半兩。

四物與麻黃、桂枝、白虎、柴胡、理中、四逆、茱萸、承氣、涼膈等,皆可作各半湯,不能闡述,此易老用藥大略也。安胎及漏下血,加阿膠、大艾、甘草、蒲黃(炒過)。若胎動不安,下血不止,每服加艾葉五七片,更加蔥白、阿膠末、黃耆,減四味之半,當歸只用小半,如疾勢甚者,以四味各半兩細銼,以水四盞,熟艾六塊,如雞子大,阿膠五七片,煎至二盞半,去滓,分作四服,一日令盡;一方加粉草、乾薑、黃耆,日二三服,至二臘(以一七日為一臘),加阿膠、艾葉水煎服,名六物湯,胎前產後,每日可一二服,亦治血痢不止,腹痛難忍;一方加黃耆、柏葉、阿膠、甘草、續斷,治平常經血淋漓不斷,或多或少,或赤或白,非時漏下,多服有效。受胎小腸氣痛,加木香、蘹香。

白話文:

四物湯與麻黃、桂枝、白虎、柴胡、理中、四逆、茱萸、承氣、涼膈等,都可以用作各半湯,但無法詳細說明,這是易老先生用藥的大致概要。安胎及漏下血,可以加入阿膠、大艾、甘草、蒲黃(炒過)。如果胎動不安,下血不停,每次服用時加入艾葉五到七片,再加入蔥白、阿膠末、黃耆,減少四種藥材各一半,當歸只用小半。如果病情嚴重,取四種藥材各半兩,細細切碎,加入水四碗,熟艾六塊,大小如雞蛋,阿膠五到七片,熬煮至剩下二碗半,去除藥渣,分成四次服用,一天內服用完畢。另一種藥方加入粉草、乾薑、黃耆,每天服用二到三次,服用到二臘(一個七天為一個臘),加入阿膠、艾葉水煎服,稱為六物湯,胎前產後,每天可服用一二次,也治療血痢不停、腹痛難忍。另一種藥方加入黃耆、柏葉、阿膠、甘草、續斷,治療經常性經血淋漓不斷,或多或少,或紅或白,非月經期間出血,服用多次有效。受胎後小腸氣痛,可以加入木香、蘹香。

胎前嗽,加枳殼、甘草、款冬、馬兜鈴、半夏、木通、葶藶子、人參、桔梗、麥門冬。胎氣衝肝,腰腳痹,行步艱難,加枳殼、木通、連翹、荊芥、地黃、羌獨、山梔、甘草、燈心,空心服。妊娠心煩,加竹茹一塊,如有敗血,則用當歸近上節,易白芍藥以赤,熟地黃以生。

白話文:

胎兒咳嗽,添加枳殼、甘草、款冬、馬兜鈴、半夏、木通、葶藶子、人參、桔梗、麥門冬。胎氣沖擊肝臟,腰腳麻痺,行走困難,添加枳殼、木通、連翹、荊芥、地黃、羌獨、山梔、甘草、燈心,空腹服用。妊娠心煩,添加竹茹一塊;如果有敗血,則用當歸靠近上截的部位,換成赤色的白芍藥,熟地黃換成生的。

妊娠作惡生寒,面青,不思飲食,憔悴,加陳皮、枳殼、白朮、茯苓、甘草。損孕下血不止,頭痛寒熱耳鳴,氣血勞傷所致,加黃芩、荊芥、生地黃、赤芍藥、生薑。臨產小腹緊痛,加紅花、滑石、甘草、燈心、葵子。產後惡露腹痛不止,加桃仁、蘇木、牛膝。產後腹痛,血塊攻腸,加大艾、沒藥、好酒。

白話文:

  1. 妊娠作惡生寒:孕婦懷孕期間出現噁心、嘔吐、畏寒、面色青白、不想吃東西、身體消瘦等症狀,可加入陳皮、枳殼、白朮、茯苓、甘草等藥物治療。
  1. 損孕下血不止:孕婦流產後,陰道出血不止,伴有頭痛、寒熱、耳鳴等症狀,多由氣血虧損所致,可加入黃芩、荊芥、生地黃、赤芍藥、生薑等藥物治療。

  2. 臨產小腹緊痛:孕婦在分娩時,小腹部疼痛劇烈,可加入紅花、滑石、甘草、燈心、葵子等藥物治療。

  3. 產後惡露腹痛不止:產婦產後,惡露排出不暢,腹痛不止,可加入桃仁、蘇木、牛膝等藥物治療。

  4. 產後腹痛,血塊攻腸:產婦產後,腹痛劇烈,伴有血塊攻腸的症狀,可加入大艾、沒藥、好酒等藥物治療。

若因產後,欲推陳致新,補血海,治諸疾,加生薑煎。若產後被驚氣滯,種種積滯敗血,一月內惡物微少,敗血作病,或脹或疼,胸膈痞悶,或發寒熱,四肢疼痛,加玄胡、沒藥、香白芷,與四物等分為細末,淡醋湯或用童便酒調下。如血風於產後乘虛發作,或產後傷風,頭疼發熱,百骨節痛,每四物湯五兩,加荊芥穗、天麻、香附子、石膏、藿香各二錢五分,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服。產後傷風頭痛,加石膏等分,甘草減半。

白話文:

  1. 產後調理 - 促進體內新陳代謝,補血,治療各種疾病,加入生薑煮服用。

  2. 產後驚嚇 - 產後受到驚嚇,氣滯積滯,敗血,一月內惡露少,敗血致病,或脹痛、胸膈痞悶,或發冷發熱,四肢疼痛,加入玄胡、沒藥、香白芷,與四物同等分為細末,用淡醋湯或童便酒調服。

  3. 血風產後 - 產後乘虛發作血風,或產後傷風,頭痛發熱,全身骨節疼痛,每次四物湯五兩,加入荊芥穗、天麻、香附子、石膏、藿香各二錢五分,每次服用三錢,水一碗,煮到七分服下。

  4. 產後傷風頭痛 - 加入石膏等分,甘草減半。

若產後虛勞日久,而脈浮疾者,宜柴胡四物湯,乃本方與小柴胡湯合用也。若產後諸症,各隨六經,以四物與仲景藥各半,服之甚效。產後虛憊,發熱煩悶,加生地黃。產後腹脹,加枳殼、肉桂。產後寒熱往來,加柴胡、麥門冬。產後敗血築心,加地骨皮、芍藥。產後潮熱,加白朮、北柴胡、甘草、牡丹皮、地骨皮。

白話文:

分娩後身體虛弱,時間久了,脈搏浮動且急促,則應該使用柴胡四物湯,這是在本方中加入了小柴胡湯配伍而成。分娩後出現的各種病症,都根據六經辨證,使用四物湯和仲景的藥物各一半劑量,服用後效果很好。分娩後身體虛弱睏倦、發熱煩悶,則增加生地黃。分娩後腹脹,則增加枳殼、肉桂。分娩後寒熱交替,則增加柴胡、麥門冬。分娩後惡露不止,鬱結於心,則增加地骨皮、芍藥。分娩後潮熱,則增加白朮、北柴胡、甘草、牡丹皮、地骨皮。

產後病眼,加北細辛、羌活、荊芥、菊花、甘草、木賊石決明、草決明。產後浮腫,氣急腹大,喉中水雞聲,加牡丹皮、荊芥、白朮、桑白皮、赤小豆、大腹皮、杏仁、半夏、馬兜鈴、生薑、蔥白、薄荷。產後失音不語,加訶子、人參、沙蜜、百藥煎。產後悶亂,加茯神遠志

白話文:

產後眼睛有病,可加入細辛、羌活、荊芥、菊花、甘草、木賊、石決明、草決明。

產後浮腫,氣急腹脹,喉嚨有水雞叫聲,可加入牡丹皮、荊芥、白朮、桑白皮、赤小豆、大腹皮、杏仁、半夏、馬兜鈴、生薑、蔥白、薄荷。

產後失音不語,可加入訶子、人參、沙蜜、百藥煎。

產後心情煩悶混亂,可加入茯神、遠志。

胎前產後痢後風,加乳香、龍骨、茱萸、木香、肉桂、蒼朮、牡丹皮、白薇、人參、甘草、澤蘭、大椒、蘹香,煉蜜為丸,木瓜酒下。(以痢風而用龍骨,何也?諸熱藥亦未善)

白話文:

懷孕前或生產後、痢疾後的身體虛弱,加上乳香、龍骨、茱萸、木香、肉桂、蒼朮、牡丹皮、白薇、人參、甘草、澤蘭、大椒、蘹香,調煉蜂蜜做成藥丸,用木瓜汁送服。(因為有痢疾所以用龍骨,其他熱性的藥也不好)

簡易當歸散,治經脈不勻,或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或腰腿疼痛,不依時而行。(此方不用地黃,而補肝脾清金制水,又是四物湯之一變局。以此推之,應變無窮矣)

白話文:

簡易當歸散,用於治療經脈不調暢,經期一個月或三到四個月才來,或是一個月來兩次,腰腿疼痛,且月經沒有固定時間。(這個方劑不使用地黃,而是以補肝脾、清金水之法來治,是四物湯的一種變化。以此類推,應變可以有許多種。)

當歸,川芎,白芍藥(炒),黃芩(炒,各一兩),白朮,山茱萸肉(各一兩半)

白話文:

當歸、川芎、白芍藥(炒)、黃芩(炒,各一兩),白朮、山茱萸肉(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空心溫酒調下二錢,日三服。或銼,每服七錢,加生薑水煎服;如冷,去黃芩,加肉桂。一方有熟地黃。

白話文:

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溫熱的空心酒沖泡,一天服用三次,每次二錢。或將藥材搗碎,每次服用七錢,用生薑水煎服;如果症狀偏寒症狀,則去除黃芩、加入肉桂。有的人則加入熟地黃。

增損四物湯,治月事不調,心腹疼痛,補血溫經駐顏。(又一變也,白朮雖溫而丹皮、地骨卻清肌骨之熱,故溫字恐誤)

白話文:

增損四物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心腹疼痛,補血溫暖經脈,駐顏保養。 (另外還有其他變化,白朮雖然是溫性的,但丹皮、地骨皮卻能清除肌肉骨骼的熱氣,所以溫暖這兩個字可能出錯了)

當歸,川芎,芍藥(炒),熟地黃,白朮,牡丹皮(各一錢半),地骨皮(一錢)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鍾,煎至一鍾,食前服。

大溫經湯,治衝任虛損,月候不調,或來多不已,或過期不行,或崩中去血過多,或損娠瘀血停留,小腹急痛,五心煩熱,並皆治之。(此溫劑,內冷者宜之。)(既曰溫經,何為又治諸熱證也,請詳之。不如無書,蓋有為矣)

白話文:

「大溫經湯」主要用於治療衝任二脈虛損,月經不調。月經過多不止,或超過預產期還不來,或崩中出血過多,或損傷懷孕後瘀血停留在體內,小腹疼痛,五心煩熱。這些病症都可以用此方來治療。(此方為溫經劑,內寒者宜用。)

(既然說是溫經,怎麼又用來治療各種熱證呢?請詳細說明。如果沒有書,那麼就沒有辦法證明瞭,所以纔有這樣的說法。)

當歸,(去蘆),川芎,人參,阿膠(碎炒),肉桂(去粗皮),白芍藥(炒),吳茱萸(湯泡)牡丹皮,甘草(炙,各一錢),麥門冬(去心,二錢),半夏(生薑湯泡七次,二錢半)

白話文:

當歸(去除蘆頭),川芎,人參,阿膠(碎屑炒過),肉桂(去除粗皮),白芍藥(炒過),吳茱萸(用湯浸泡),牡丹皮,甘草(炙烤過,各一錢),麥門冬(去除果核,二錢),半夏(用生薑湯浸泡七次,二錢半)

上銼。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水煎,食前稍熱服。

嚴氏抑氣散,治婦人氣盛於血,變生諸證,頭暈胸滿。(此鐵翁先生交感丹法也,氣真有餘方可用)

白話文:

嚴氏抑氣散,用於治療婦女氣盛血虛,而出現各種症狀,如頭暈、胸滿等。(此方是鐵翁先生交感丹的配伍,如果氣真心血旺盛纔能夠用)

香附子(四兩),陳皮(二兩),茯神(去木),甘草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沸湯調下。

四制香附丸,治婦人女子,經候不調。

香附子(擦去皮一斤,分作四分,好酒浸一分,鹽水浸一分,童便浸一分,醋浸一分,各三日焙乾)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鹽酒下(香附子血中之氣藥也,開鬱行氣而血自調,何病不瘳,婦人宜常服之)。

白話文:

將香附子研磨成細末,加入醋調成糊狀,再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時服用,以鹽酒送服。(香附子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婦女的各種疾病,所以很適合女性經常服用。)

十味香附丸,治婦人經候不調。(絕妙好方)

香附(四制,一斤),當歸,川芎,白芍藥(炒),熟地黃(各四兩),白朮,澤蘭葉,陳皮(各二兩),黃柏(鹽水炒),甘草(炙,各一兩)

白話文:

香附(用四種方法制備後,總共一斤),當歸、川芎、炒白芍藥(各四兩),熟地黃(四兩),白朮、澤蘭葉、陳皮(各二兩),鹽水炒黃柏、炙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九味香附丸,治婦人百病皆宜。

香附子(童便浸一宿,再用醋煮,曬乾炒,四兩),當歸(酒洗),芍藥(酒炒),川芎(酒洗)生地黃(酒洗),陳皮(去白,各一兩),白朮(二兩),黃芩(酒炒,一兩五錢),小茴香(炒,五錢)

白話文:

香附子(用童尿浸泡一夜,再用醋煮,曬乾炒,四兩),

當歸(用酒洗淨),

芍藥(用酒炒),

川芎(用酒洗淨),

生地黃(用酒洗淨),

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各一兩),

白朮(二兩),

黃芩(用酒炒,一兩五錢),

小茴香(炒,五錢)。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八九十丸。熱,加地骨皮、軟柴胡(酒浸各一兩)

艾附暖宮丸,治婦人經水不調,小腹時痛,赤白帶下,子宮寒冷。

香附(四制,一斤),艾葉(醋浸炒,四兩),當歸,川芎,白芍藥(酒炒),生地黃(薑汁炒,各一兩),玄胡索(炒,二兩),甘草(生用,八錢)

白話文:

香附(四種製作方法,一斤),艾葉(用醋浸泡,炒製,四兩),當歸,川芎,白芍藥(用酒炒製),生地黃(用薑汁炒製,各一兩),玄胡索(炒製,二兩),甘草(生用,八錢)。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米湯、酒任下。

百子歸附丸,調經養血,安胎順氣,胎前產後,及月事參差,有餘不足,諸證悉治,久服有孕。

白話文:

百子歸附丸

  • 調經養血:調整女性的月經,滋養氣血。
  • 安胎順氣:安穩胎兒,使氣血運行順暢。
  • 胎前產後:適用於懷孕前後和產後。
  • 月事參差,有餘不足:治療月經不調,無論是月經過多或過少。
  • 諸證悉治:治療與月經不調相關的各種症狀。
  • 久服有孕:長期服用可以幫助懷孕。

香附(四制,十二兩),阿膠(碎炒),艾葉,當歸(酒洗),川芎,芍藥(炒),熟地黃(酒洗,各二兩)

上為末,用陳石榴一枚,連皮搗碎,煎水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醋湯下。(前方有玄胡索,此方有阿膠,前艾多此艾少,有行之妙。陳石榴酸澀,當是固經之意)

白話文:

將藥材研成細末後,用一個陳年的石榴,連皮搗碎,煎水打糊丸,丸子的大小如同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淡醋湯送服。(前一個藥方中有玄胡索,這個藥方中有阿膠,前一個藥方裡的艾草多,這個藥方裡的艾草少,這兩個藥方各有妙用。陳年石榴酸澀,有固經的作用)

人參養血丸,治女人稟受素弱,血氣虛損。常服補衝任,調經候,暖下元,生血氣。

白話文:

人參養血丸,用於治療女性由於身體素質虛弱,血氣虧虛損傷。長期服用可以補充衝任,調理月經,溫暖下焦,生血益氣。

熟地黃(五兩),烏梅肉(三兩),當歸(二兩),人參,川芎,赤芍藥,蒲黃(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溫酒米飲任下。(稟弱者,先天之氣弱也。血生於氣,氣生於下,故用熟地為君,人參佐之,以生下焦之氣,使陰氣旺而生血也;臣以烏梅以生液而斂血入肝;夫既生矣斂矣,而不為流行之,則血凝而不通,故以芎歸為使;其或瘀也,以赤芍破之其或潰也,以炒蒲黃澀之,庶乎生而不壅,止而不塞,降中有升,溫之不熱。細玩銖錙之多寡,使知立方之妙用)

白話文:

將細粉磨成末,用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八十丸,用溫酒米湯送服(稟賦虛弱者,先天之氣薄弱。血生於氣,氣生於下焦,所以用熟地當作君藥,人參輔佐,以生髮下焦之氣,使陰氣旺盛而生血;臣藥以烏梅來生津斂血入肝;既生血又斂血,如果不讓它運行,則血凝而不通,所以使用芎歸作為佐藥;或有瘀滯,用赤芍來破瘀;或有潰瘍,用炒蒲黃來收澀,這樣才能生血而不壅塞,止血而不阻塞,降中有升,溫而不熱。仔細玩味每一味藥的多少,就能體會到處方的巧妙用藥。)

當歸地黃丸,治婦人血氣不和,月事不勻,腰腿疼痛。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各半兩),牡丹皮,玄胡索(各二錢半),人參,黃耆(各一錢二分半)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