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4)

1. 論經候愆期

王子亨,曰:經者常候也,謂候其一身之陰陽愆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過不及,皆為不調。陽太過,則先期而至,陰不及,則後時而來。其有乍多乍少,斷絕不行,崩漏不止,皆由陰陽衰盛所致。

丹溪,云:經水不及期而來者,血熱也,四物湯加芩、連、香附。肥人不及日數而多者,痰多血虛有熱,南星、白朮、蒼朮、黃連、香附、川芎作丸。

薛氏,曰:先期而至,有因脾經血燥者,宜加味逍遙散;有因脾經鬱滯者,宜歸脾湯;有因肝經怒火者,宜小柴胡湯加生地黃;有因血分有熱者,宜四物湯加柴胡、牡丹皮、山梔子;有因勞役火動者,宜補中益氣湯。(丹溪翁只主一熱字,而熱症內又用蒼朮、南星等,誰其信之。立齋又分肝脾血分勞役五種,尤為詳明。愚謂脾虛氣鬱,宜歸脾湯;脾實氣鬱,宜越鞠丸之類為當)

丹溪,云:經水過期血少也,用川芎、當歸、人參、白朮,兼痰藥治之。過期色淡者,痰多也,二陳湯加芎、歸。過期紫黑有塊,血熱也,必作痛,四物湯加香附、黃連。

薛氏,曰:過期而至,有因脾經血虛者,宜人參養榮湯;有因肝經血少者,宜六味地黃丸;有因氣虛血弱者,宜八珍湯。(血生天脾,故色淡者,宜補脾胃,此參、術所必用也,而丹溪以芎、歸為配,不用地黃、芍藥者,豈無深意焉。如立齋養榮、八珍等湯,俱本於此,其用六味丸者,又為補母之法,宜詳之)

白話文:

王子亨說:月經是女性生理的常規表現,它反映了身體陰陽的變化和盛衰,可以藉此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月經應該每月來一次,過早或過晚都屬於不正常。陽氣過盛,月經就會提早來;陰氣不足,月經就會延後。如果月經量時多時少、突然停經、或崩漏不止,都是因為陰陽失調所導致。

丹溪說:月經提前來,是因為體內血熱,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黃芩、黃連、香附來治療。肥胖的人月經週期縮短、量又多,是因為痰多、血虛又兼有熱,可以用南星、白朮、蒼朮、黃連、香附、川芎做成藥丸來治療。

薛氏說:月經提前來,有因為脾經血燥的,應該用加味逍遙散;有因為脾經氣滯的,應該用歸脾湯;有因為肝經怒火的,應該用小柴胡湯加上生地黃;有因為血分有熱的,應該用四物湯加上柴胡、牡丹皮、山梔子;有因為勞累過度引起火氣的,應該用補中益氣湯。(丹溪只說一個「熱」字,而且治療熱證的藥方中又用了蒼朮、南星等,實在令人難以信服。立齋則將月經提前的情況分為肝、脾、血分、勞役五種原因,更加詳細明白。我認為,脾虛氣鬱,應該用歸脾湯;脾實氣鬱,應該用越鞠丸之類的藥方。)

丹溪說:月經延後而且量少,是因為血虛,可以用川芎、當歸、人參、白朮,再搭配化痰的藥來治療。月經延後而且顏色淡,是因為痰多,可以用二陳湯加上川芎、當歸。月經延後、顏色紫黑且有血塊,是因為血熱,一定會伴隨疼痛,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香附、黃連來治療。

薛氏說:月經延後才來,有因為脾經血虛的,應該用人參養榮湯;有因為肝經血虛的,應該用六味地黃丸;有因為氣虛血弱的,應該用八珍湯。(血是由脾胃所生,所以月經顏色淡,應該補養脾胃,這是人參、白朮必用的原因,而丹溪用川芎、當歸搭配,不用地黃、芍藥,難道沒有更深層的用意嗎?像立齋的養榮湯、八珍湯,都基於這個理論,他用六味地黃丸,又是滋養母體的做法,應該要仔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