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綱目》~ 卷之四 (10)
卷之四 (10)
1. 治無熱虛勞
附子理中湯,治真陽不足,飲食難化,大便不實,腸鳴腹痛,飲食畏寒,手足逆冷。
白朮,人參,乾薑(炮),甘草(炙),附子(炮去皮臍,各等分)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每服四錢,加生薑十片,水煎服。(此方只在理中二字上體認,仲景原作大丸為煎,和渣同服,理中妙處,全在於此,今失其意,深可惜也。如大便不實者,還宜遵之)
黃耆建中湯,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羸乏少力,此藥大生氣血,補益榮衛。
黃耆(三錢),白芍藥(炒,四錢),肉桂(一錢半),甘草(炙,二錢)
上㕮咀,作一服,加薑棗水煎,食前服(理中者,理土中之寒,建中者,溫血中之寒當歸建中,則溫榮以行血;黃耆建中,則溫衛以行血。曰大建中,則氣血俱溫俱行矣!用者須得此意)
加味黃耆湯,治陽虛惡寒。
黃耆(二錢),人參,白朮,甘草(炙,各一錢),肉桂(五分)
上銼,水煎服,甚者,加附子。
十全大補湯,治婦人冷勞最妙。(裡氣足則外氣充,外氣固則內氣足,此方內外相長,而以肉桂通經脈於表裡之間,則陽虛之寒釋矣!其加附子,又兼溫內也)
方見經閉血枯條。
渾身碎痛引子,治婦人勞倦。
虎骨(五錢),防風,藁本,白芷,茯苓,甘草(炙),白朮,當歸,白芍(炒),續斷,附子(各二錢)
上為粗末,加薑棗煎,不拘時服。(主渾身之經絡者,肝也,而肝所以藏血以榮周身之筋,則一身之碎痛,當以肝為主。而生血之本,以脾為主,為脾統諸經之血也。防風行肝氣於周身;白芷行陽明於血海;甘、術益中土以生血;歸、芍榮肝木於周身;附子溫內而通所不通;藁本行上而散至巔頂;茯苓滲下而內達九淵;虎骨、續斷其搜筋骨諸邪而定痛者歟。其曰治勞倦者,必每因勞倦而常身痛者也)
木香丸,治婦人冷勞,經脈不調,臟腑氣滯,四肢疼痛,飲食無味,漸加羸瘦。
木香,琥珀,吳茱萸(泡),當歸,牡丹皮,赤芍藥,三稜,附子(炮),玄胡索,川芎(各七錢半),乾薑,人參,桂心(各半兩),北柴胡,鱉甲(醋炙,去裙襴),白朮,厚朴,熟地黃,陳橘皮(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戊己丸,治新婚男子女人素稟虛寒,滑泄,飲食無味,肌肉不生,多睡少寐,終日昏蒙,夜多異夢,畏寒喜熱,吃食嘔吐清水,狀如翻胃。此藥養脾開胃,滋血氣,長肌肉,添精益髓,補暖丹田。(此方補氣補血,破氣破血,溫氣行血,通氣養血,非真冷勞、氣滯、血寒、血凝者,不可妄服)
茴香,白茯苓,香附子(炒各三兩),胡椒(五兩),人參,甘草(炙,各一兩),白朮(二兩),硃砂(半兩,研細)
白話文:
附子理中湯:治療體內陽氣不足,導致消化不良、大便稀溏、腸鳴腹痛、怕冷、手腳冰冷等症狀。
藥材:白朮、人參、乾薑(炮製過)、甘草(炙烤過)、附子(炮製過,去皮臍),各等份。
用法:將藥材切碎,加入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每次服用四錢,加入生薑十片,用水煎煮後服用。(這個方子的重點在於「理中」二字,張仲景原著是將藥材做成藥丸,煎煮後連藥渣一起服用,這樣才能發揮理中湯的精髓,現在人多已失去此意,十分可惜。如果大便稀溏嚴重,還是應該按照原法服用。)
黃耆建中湯:治療男女各種虛弱不足、身體瘦弱乏力,此藥能夠大補氣血、補養身體。
藥材:黃耆(三錢)、白芍藥(炒製過,四錢)、肉桂(一錢半)、甘草(炙烤過,二錢)。
用法:將藥材切碎,分成一份,加入生薑、紅棗用水煎煮,在飯前服用。(理中湯是調理脾胃的寒氣,建中湯則是溫補血液中的寒氣。當歸建中湯溫養血分以運行血液;黃耆建中湯溫養衛氣以運行血液。大建中湯則氣血都溫補並運行!使用的人必須了解這個道理)
加味黃耆湯:治療陽氣虛弱怕冷的症狀。
藥材:黃耆(二錢)、人參、白朮、甘草(炙烤過,各一錢)、肉桂(五分)。
用法:將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症狀嚴重,可以加附子。
十全大補湯:治療婦女虛冷勞損,效果極佳。(體內氣充足,體表氣才會充盛,體表氣固實,體內氣才會充足,這個方子內外互相促進,並用肉桂打通內外經脈,這樣陽虛寒冷的症狀就能消除!如果加入附子,又能溫補體內。)
(這個方子的配方在「經閉血枯條」那裡可以找到。)
渾身碎痛引子:治療婦女因勞累過度引起的全身疼痛。
藥材:虎骨(五錢)、防風、藁本、白芷、茯苓、甘草(炙烤過)、白朮、當歸、白芍(炒製過)、續斷、附子(各二錢)。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加入生薑、紅棗一起煎煮,不拘時間服用。(主宰全身經絡的是肝臟,而肝臟藏血滋養全身的筋脈,所以全身的碎痛,應該以肝為主。而生血的根本,以脾為主,因為脾統管各經的血液。防風可以運行肝氣至全身;白芷可以將陽明經氣運行至血海;甘草、白朮可以補益脾胃以生血;當歸、白芍可以滋養肝木至全身;附子溫補體內以疏通不通之處;藁本可以向上疏通至頭頂;茯苓可以向下滲透至體內深處;虎骨、續斷可以搜刮筋骨中的邪氣而止痛。之所以說治療勞累過度引起的疼痛,必然是因為每次勞累過度就經常全身疼痛的人)
木香丸:治療婦女虛冷勞損、經脈不調、臟腑氣滯、四肢疼痛、食慾不佳、逐漸消瘦等症狀。
藥材:木香、琥珀、吳茱萸(泡製過)、當歸、牡丹皮、赤芍藥、三稜、附子(炮製過)、玄胡索、川芎(各七錢半)、乾薑、人參、桂心(各半兩)、北柴胡、鱉甲(醋炙過,去裙邊)、白朮、厚朴、熟地黃、陳橘皮(各一兩)。
用法:將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如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在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戊己丸:治療新婚男女因體質虛寒,容易滑精、食慾不佳、肌肉不長、嗜睡少眠、整天昏沉、夜裡多夢、怕冷喜熱、吃東西就想吐出清水,症狀像翻胃一樣。此藥能養脾開胃、滋養氣血、生長肌肉、增加精髓、補暖丹田。(這個方子既補氣又補血,既破氣又破血,既溫補氣又運行血液,既疏通氣機又滋養血液,並非真正虛冷勞損、氣滯、血寒、血瘀的人,不可以隨便服用)
藥材:茴香、白茯苓、香附子(炒製過,各三兩)、胡椒(五兩)、人參、甘草(炙烤過,各一兩)、白朮(二兩)、硃砂(半兩,研成細末)。
用法:將藥材磨成細末,用生薑汁打成糊狀做成藥丸,如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二三十丸,在空腹飯前用白開水送服,每天三次。
硇砂丸:治療婦女虛冷勞損、心腹積聚、腹部和脅部疼痛、四肢瘦弱、食慾不佳等症狀。(這個方子的重點在於破血散結。雖然說是治療虛冷勞損,但實際上是治療心腹積聚很久,導致身體瘦弱的症狀。大概是病根在於寒冷,才導致身體瘦弱,所以才這樣說。但是如果病情不確定,不可以隨便用這個方子)
藥材:鱉甲(醋炙過)、桃仁(去皮尖,用麩炒過)、木香、五靈脂(炒製過)、當歸(各一兩)、硇砂(二兩,用一升醋熬成膏)。
用法:將藥材磨成細末,用硇砂膏做成藥丸,如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在空腹時用溫酒送服。(這個方子裡的硇砂太多,不宜輕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