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之望

《濟陰綱目》~ 卷之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9)

1. 治虛勞平補諸方

上為烏骨白雞一隻,男用雌,女用雄,籠住,將黃耆末和暖面丸雞頭實大,餵雞眼生眵,吊死,去腸肚及毛,洗淨捶碎骨,入前藥並納雞腹內,用酒醋各一瓶,煮一宿,取骨焙乾,並研為末,用汁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雞巽木也,烏骨白毛,金水相生,木無火燥之義,於婦人所宜者,肝木為用,而陰生陽長也。但此方所配諸藥,雖以氣血為主,然參、耆同官桂,則溫補太過,苟非血虛氣弱者不可)

人參鱉甲丸,治婦人一切虛損,肌肉瘦瘁,盜汗心忪,咳嗽上氣,經脈不調,或作寒熱,不思飲食。

人參,當歸,赤芍藥,杏仁(湯浸去皮尖,炒),甘草(炙),桔梗(去蘆),柴胡(各一兩)地骨皮,宣黃連,胡黃連(各七錢半),肉桂(去粗皮),木香(各半兩),麝香(另研,五分),鱉甲(一枚重二兩者,醋炙黃色)

上為細末,用青蒿一斤,研爛絞汁,童子小便五升,酒五升,同熬至二升,次入真酥三兩,白沙蜜三兩,再熬成膏冷,方下眾藥末,搜和令勻,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送下無時。(此方謂治虛損者,為氣血不足也,故用參、歸,惟不足,則津液枯而肌肉瘦,故用酥,蜜以潤之,且酥、蜜同杏仁、甘、桔又可潤肺下氣而除嗽也。

然氣不足則寒而心忪,血不足則熱而盜汗,故又於補氣血之中,一加柴胡、地骨、黃連以除熱,一加肉桂、木香以溫寒,赤芍散血中之瘀,杏仁破氣中之滯,胡連、鱉甲、青蒿、童便搜骨蒸之熱,而以麝香為引者,是欲內外通而結熱散也,又何不足之有)

艾煎丸,治婦人諸虛。

杜艾葉,大當歸(各二兩),香附子(四兩)

上醋煮半日,焙乾為末,再用醋煮糊丸,艾醋湯下。(此方調氣調經,行血養血,凡艾附丸,可以此作祖)

耆味丸,補虛敗。

黃耆(四兩,鹽水浸,火炙),北五味(二兩)

上為末,秫米糊丸,空心鹽酒下。(此補氣秘方也。妙在用黃耆以鹽水浸炙,用秫米以作糊丸,以其能開胃也,五味為佐,惟虛而吸吸短氣者宜之)

白話文:

[治虛勞平補諸方]

取一隻烏骨雞,如果是男性要用母雞,女性則用公雞。先將雞關起來,然後把黃耆粉和溫水揉成的麵團,搓成雞頭大小的丸子,等雞吃了會開始流眼屎時,把雞吊死。接著去除雞的內臟和毛,洗乾淨後把雞骨頭敲碎。把其他藥材和雞骨一起塞進雞肚子裡,然後用一瓶酒和一瓶醋一起煮一整晚。取出雞骨頭烘乾,然後磨成粉末。把藥汁用來調和藥粉做成糊狀,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鹽水送服。(雞在五行中屬木,烏骨白毛的雞,金水相生,沒有火氣燥熱的問題,對婦女來說很適合,因為她們的肝屬木,需要滋陰生陽。但這個方子所搭配的藥材,雖然主要針對氣血,但人參、黃耆和肉桂一起使用,溫補效果太強,如果不是氣血極度虛弱的人,不可以使用。)

人參鱉甲丸,治療婦女一切虛弱的病症,例如肌肉消瘦、盜汗、心悸、咳嗽氣喘、月經不調、或時冷時熱、食慾不振等。

藥材:人參、當歸、赤芍藥、杏仁(用熱水泡過後去皮尖,炒過)、甘草(炙烤過)、桔梗(去除蘆頭)、柴胡(各一兩)、地骨皮、黃連、胡黃連(各七錢半)、肉桂(去除粗皮)、木香(各半兩)、麝香(另外研磨,五分)、鱉甲(取重二兩的,用醋炙烤至黃色)。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取青蒿一斤,搗爛絞汁,和五升童子小便、五升酒一起熬煮到剩下二升。再加入真酥三兩、白沙蜜三兩,再次熬煮成膏狀,等冷卻後,再把之前磨好的藥粉加入,攪拌均勻,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酒送服,時間不限。(這個方子說是治療虛損,是因為氣血不足。因為不足,所以津液會枯竭而導致肌肉消瘦,所以用酥和蜂蜜來滋潤。酥、蜜和杏仁、甘草、桔梗一起使用,可以潤肺降氣而止咳。氣不足則會發冷而心悸,血不足則會發熱而盜汗,所以在補氣血的藥方中,加入了柴胡、地骨皮、黃連來清熱,肉桂、木香來溫暖身體。赤芍藥能散血中的瘀血,杏仁能破氣中的停滯。胡黃連、鱉甲、青蒿、童子小便則能清除骨蒸發熱的現象。用麝香來引導藥力,是為了讓藥力內外通達,散開鬱結的熱氣。這樣一來,還有什麼不足之處呢?)

艾煎丸,治療婦女的各種虛症。

藥材:艾葉、大當歸(各二兩)、香附子(四兩)。

以上藥材用醋煮半天,烘乾磨成粉末,再用醋煮成糊狀做成丸子,用艾葉醋湯送服。(這個方子可以調和氣機,調理月經,活血養血。所有的艾附丸都可以用這個方子作為基礎。)

耆味丸,可以補養虛弱衰敗的身體。

藥材:黃耆(四兩,用鹽水浸泡後烤過)、北五味子(二兩)。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高粱米糊做成丸子,空腹時用鹽酒送服。(這是補氣的秘方。妙處在於用鹽水浸泡黃耆再烤過,用高粱米糊做成丸子,因為它可以開胃。五味子作為輔助,特別適合虛弱而呼吸短促的人。)